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

這是章子俊跟陶魯第二次登門理刑司衙門找推官鐵文,而拜貼上寫的可是平安伯章子俊,唉呀,失敬,失敬原來是伯爺,上次多有冒犯… … 。

鐵文一邊說,一邊見禮,章子俊一把拉住鐵文就往內院書房跑,鐵文一看這架勢,就明白了定有機密事,也就收起了俗禮,一邊引路一邊跟隨,來到書房後陶魯就把話挑明了,拿出印符,公文。這是朝廷暗發的二府巡按印鑑,又一次見禮後,陶魯把前陣子胡靖的探查說了出來,第二天晚上就發生火災,其中的貓膩不得不讓人起疑,鐵文一聽又是常平倉,一下子就有所悟了,有人侵吞常平倉儲糧無疑。

陶魯直接下令讓鐵文暗中去查那個只出不進得糧商,目前巡按的身份還得保密。

作為穿越者,章子俊很明白,現在不光是揚州,全國其它地方的吏治已經大壞。每一條線上最後指向皇宮內,首先就是明朝的祖制給鬧的, 回到客棧後,章子俊在內園中問陶魯道:“陶大人是想查下去?”

陶魯道:“身不由己啊。”

章子俊道:“洪武九年規定,親王歲支米5萬石、鈔2.5萬貫,郡王歲支米6000石,鈔2800。公主已受封者歲支糧1500石,鈔2000貫”。宗室祿米均由地方承擔,不僅增加了地方留存,同時起運給各大倉的賦稅也不能少,這給地方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地方不得不選擇在朝廷制定的基本稅率上加派給農民額外的負擔,以滿足地方宗室的祿米規制,沒錯吧。”

陶魯應道:“是也,伯爺想說明什麼?這可是祖制。”

章子俊接著說道:“就說當前,全國供給京師四百萬石米,而各地宗室祿米總需八百五十三萬石,超出供給京師之米一倍還多。河南、山西二省由於宗室人口較多,收支逆差的情況尤其嚴峻。山西存留米麥152萬石,而僅宗室祿米竟需312萬石,河南存留米麥84萬3000石,宗室祿米應發高達192萬石。”

陶魯道:“這些都是戶部在統計,每次抵報老夫也看了,覺得沒什麼,伯爺是想… … 。”

章子俊搖頭道:“這說明皇上內庫虧空厲害啊。”

陶魯一驚,說道:‘要真是這樣,此案… … 嗤!”

章子俊長嘆一聲道:“即便將二省所有留存之糧供應給宗室,也滿足不了所需的一半,更何況留存之糧還要承擔當地官員俸祿與衛所軍用等需求這是其一。

其二,陶大人也知道,在景泰年間,官員增長速度並不太快。京師在任的文官也僅有1520人。可是這幾年來除了軍職世襲,皇帝又好封賜,武官人數膨脹迅速啊。自成化五年,武職已逾八萬。合文職,蓋十萬餘。今邊功升授、勳貴傳請、曹局添設、大臣恩蔭,加以廠衛、監局、勇士、匠人之屬,歲贈月益,不可悉舉”。再加上根據官制,品級不同的官員皆有規模不一的隨從差役等等,如參政一員,就要皂隸十名,每名必得三四十丁,馬伕十戶,為朝廷造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

官員多了更是滋生出許多貪汙腐敗的機會,收、拿、卡、要層出不窮。 ”

陶大人沉默了,最後緩緩說道:“老夫這差事交後,就乞骸骨了,天佑大明吧。”

章子俊說道:“當前重要是邊患,自太祖起為了應付來自於蒙古各部的軍事壓力,戶部迅速加撥400餘萬兩白銀的緊急資金給一些軍鎮。成化初年北邊軍鎮只有七個,到了現在增設為九個。成化二年,軍兵改制團營,花銀兩百萬兩之巨。整飭延綏、大同邊備花銀一百萬兩。成化三年,朱永等率京軍進剿韃靼毛裡孩部,花銀一百五十萬兩。征討建州女真,花銀六十萬兩。當時學生還是翰林院人編修,對朝廷這些開支,一清二楚,後然到了成化六年撫寧候朱永佩征討韃靼花銀二百萬兩。成化八年,王越率兵征討韃靼又是花銀二百三十萬兩。進剿四川榮縣花銀三十萬兩。還有一些進剿少則萬兩,多則十幾萬兩,如安南數次越界,撥銀守邊等等,朝廷就是把銀子堆滿整個皇宮,這些年下來早就空了。

成化起,九邊軍鎮始終在修築長城,而平均每英里的修築成本高達六千兩以上,耗費了無數的糧米與力役,可以說,不光只是揚州之地,而是全國府地的常平倉都是虧空的。”

說到這裡,陶魯又是一驚,章子俊接著道:”查了又能如何?只是多了幾個貶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陶魯道:“依伯爺之見,吾等打道回府不查了嗎?”

章子俊笑著道:“陶大人啊,估計不出幾日,朝廷自會招我等回京。”

章子俊可謂是把此時朝廷看透了,古人有忠君思想,而章子俊沒有這方面的條條框框,來到明朝後本想改變點什麼,起先想接近朱見深,可古代的官制禮節不容許,何況還是皇帝,隨即辦廠造炮,獻上“高產糧”,只換來一個空頭伯爵,也罷了,本不想要去做什麼大官,一個伯爵的封賞也是最初的目的,起碼這輩子在明朝自己的小家可以過的很好。可是既然章子俊是從科舉入仕,不管是不是伯爵已經不重要了,對朝廷來說,就是隨時可以招募的官員,也隨時可以免職。除非不跟朝廷糾葛,貓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大山角落自給自足,過著以世無爭的日子,要想過日子,就要開墾土地,建造住房,還得要有醫療衛生,防盜搶、人畢竟是一個聚集動物,就得跟當地官府打交道,因為這“天下”全是朝廷的地方。

那些詩畫田園,以世無爭只能停留在想像中,要麼就過野人生活吧,這不是章子俊想要的生活方式。

目前朝中彭時死了,商輅罷官,萬安掌權,朝政為之改變,諂媚之輩當政,所以章子俊斷言不久將會有朝廷旨意下來,打道回府只是時間問題了。

成化一朝專權的宦官,基本上都是依靠萬貴妃而起家的。汪直、梁芳、錢能、單勤、韋興等人,都是萬貴妃的私臣。他們總是借萬貴妃修建寺廟的名義,在外面大斂民財,一面貢獻給萬貴妃,一面自己揣進腰包。當然,其中專權而能亂朝政的,當是汪直與梁芳。

目前應天府坐鎮太監正在跟一應文官鬥,前面說道就是為了淨身之事,大批的饑民為求活路自宮,文官斥其是不孝,坐鎮太監來了個保護,現在自宮者越來越多,成化七年四百多人,到了成化九年達二千多人,雖屢次申禁,反而越禁越多,正好宦官汪直下江南,同是被“割”的人,當然是站在一起的,這一下文官集體禁聲了。

要說汪直身為殘缺之人,並不是說心胸狹隘,霸道兇狠之人,相反汪直為人還是很正直的,後人一聽說是太監,首先在腦海中的印象就是禍亂朝政,雖然汪直有專權的一面,就說紹興楊繼宗是個品行很高的官員,就前往拜會。汪直看了楊繼宗後,說:“人們都說楊繼宗,卻不料長得這麼醜陋。”楊繼宗冷冷地回答說:“我雖醜陋,卻還不至於損傷父母給我的身體。”汪直沒有吭聲。楊繼宗這句話,意在譏刺汪直是一個閹過的太監。後來,朱見深問汪直:“朝覲官中誰最賢明?”汪直回答說:“天下不愛錢者,唯楊繼宗一人耳。”此可見汪直之大度。

所以每個人總有兩面性,史書記載汪直許多事,其實全是因為汪直是宦官,又執掌“西廠”,在文官眼中還有好嗎?筆桿子一轉,把壞事通通算在汪直頭上。

要說當今的禍害就出在梁芳上,梁芳在成化一朝,雖然不如汪直那般有權勢,但卻在另一個方面破壞了朝廷的正常秩序。 汪直的權勢,是籠罩於成化一朝政治、軍事領域,而梁芳的惡劣,則主要是在經濟上的揮霍與靡費錢財及任用佞幸小人。也許可以這樣說,汪直愛權,而梁芳愛錢。梁芳知道,要得寵於皇上,最好能得到萬貴妃的信任。所以,梁芳與其親信韋興,不斷地將珍珠、奇貨、寶物貢獻給萬貴妃。然後,又利用為皇宮採辦宮中奢侈品的藉口出京,在地方大肆搜刮。

據說,在梁芳的揮霍下,內庫中前幾朝累年積蓄下來的七窖金子都花光了。

梁芳為了弄到更多的錢,甚至開始賣官鬻爵起來。像李孜省、僧繼曉這樣的佞幸之徒,都是梁芳薦進的。李孜省最初是江西布政司的吏員,由於貪贓被削職為民,卻因為學習過五雷法這樣的方術,而得朱見深寵幸。僧繼曉據說知道“秘術”。他靠著梁芳的引薦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僧繼曉的母親是一個娼妓,繼曉竟然請求皇帝旌表他的母親,而皇帝也下令不需要稽核,直接就為他的母親立起了牌坊。這就是婊 子立牌坊的由來。甚至,皇帝還經常將宮中的宮女賜給僧繼曉,供其淫樂。終成化一朝,梁芳始終得寵於朱見深。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