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

主要是因為朱見深從小的經歷,時不保夕擔驚受怕,所以才會迷戀上比自己大十七歲的萬貴妃,總覺自身不安全。隨即就建立了西廠,由汪直統領,欽定校尉人數多於東廠一倍。

就是這一年,已故少保楊榮曾孫、福建建寧衛指揮同知楊曄與其父楊泰暴橫鄉里,慘害人命,被馮俊追捕,於是入京行賄,當時這個案子並不是西廠受理的,但楊曄看到了汪直的崛起,想多拜一尊菩薩,便透過別人向汪直行賄。汪直得到訊息後,正式涉入此案,這不是瞌睡遇到枕頭嗎?西廠剛成立正好把此案用來立威,立即令人逮捕楊氏父子,關進西廠監獄嚴刑拷問,供出了實情,並牽連出許多朝臣,份量還都不輕。一時西廠“權寵赫奕,都人側目”。

汪直可不管你什麼楊家牛家,立刻派韋瑛直接闖入窩藏犯楊士偉家,將楊曄逮捕歸案。經過刑訊之後,楊曄認罪。朱見深震怒,立刻派太監錢喜和韋瑛一起到福建將楊家抄家,並把楊泰及家中男女百餘口一起押送京城。

經過漫長而嚴酷的審訊,楊曄不堪重負,死於獄中。楊泰判依律處斬。楊仕偉降調臺州府通判。董序降調河間府通判。楊泰堂弟中書舍人楊仕儆,降調惠州衛經歷。犯受賄罪的錦衣衛百戶高崇死於獄中,刑部主事王應奎發邊衛充軍。

朱見深這一次對楊家從重從快的打擊,主要是想加重皇權,自己設立個西廠已經被這些文官噴的“狗血淋頭”,天天上奏摺,要求裁撤西廠,對楊家的處理不但令整個文官集團深感震驚,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憤怒。直接把矛頭指向了西廠汪直。 楊榮是文官集團的領軍人物,多年來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處理楊家,也就是在打這些人的臉。是可忍熟不可忍!經過一個月的串聯策劃,文官集團開始發難。 內閣首輔商輅等人上疏,言西廠“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網太密”,並聯合六部九卿請罷西廠。

內閣大學士商輅,學士萬安、劉珝、劉吉聯名上奏。在這份奏章裡面,文官們對此事的反應是這樣的:“內外文武重臣,託之為股肱心膂者也,皆不安於位。百司庶府之官,資之以建政立事者也,皆不安於職。”這是對皇帝赤裸裸的威脅,表示你這樣的行為,我們百官非常不滿。隨後在長篇大論描述西廠的惡行之後,文官們接著丟擲一記嚴厲的警告:“不然此風日長,眾口嗷嗷。國之安危,未可知矣。”

朱見深在收到奏本之後立刻察覺到其中的危險訊號,派司禮監太監懷恩質問四人:“朝廷用汪直緝訪奸弊,有何壞事?爾等遽如此說,是誰先主意?”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懷恩和文官集團沆瀣一氣,同流合汙,是一夥的,私下統一口供回覆皇帝是四個人“同一主意,誰獨為先?”四人中商輅是前朝老臣,萬安、劉珝、劉吉三人則是成化皇帝做皇太子時候的身邊舊人。對於這三人也一起反對自己,朱見深在震驚之餘,知道現在不是和文官集團正面衝突的時候。於是他立刻改口說:“卿等所言良是。汪直壞事,朕實不知。今便革去西廠,散遣官校,卿等各安心辦事。”

第二天,兵部尚書項忠又會諸部院大臣一同上奏逼宮,朱見深將奏章留中不報,但卻迫不得已解散了西廠。汪直退還本監,韋瑛調於邊衛差操。在雙方的第一次交鋒中,朱見深雖然失敗,但並不甘心。很快又手詔調錦衣衛副千戶吳綬於鎮撫司問刑。當時西廠雖然革罷,但是汪直在皇帝的授意下仍然沒有停止探聽外界的訊息。而吳綬因為“頗通文移,善詞翰”,被選中作為汪直的副手。

項忠是正統七年考中進士,授予刑部主事職,晉升為員外郎。跟隨明英宗北征瓦剌,兵敗被俘。瓦剌人命令項忠養馬,項忠乘敵軍不注意挾持二匹馬往南奔逃。馬跑不動了,項忠棄馬,光腳徒步走了七天七夜,才到達宣府。

天順初年,任陝西巡察使。

成化元年七月,韃靼毛裡孩擾榆林,八月擾延綏,項忠與彰武伯楊信合力抵禦,大敗。毛裡孩深入六州縣,擄掠而去,兵部為此劾項忠,但得到朱見深原宥。

成化四年,滿俊反叛,滿俊又名滿四,滿俊的祖先巴丹,自明朝初年率領部屬歸附朝廷,世代統領千戶的遊牧部落。沿用過去俗規,無捐稅徭役。其地在開城縣的固原裡,接著邊境。滿俊蠻橫,向來收藏壞人盜賊,常出邊境搶掠。恰好有官司牽連滿俊,有關部門追蹤來到他的家,多方索求,滿俊發怒,於是煽動部眾作亂。

守臣派遣滿俊侄子指揮滿王壽前往捉拿。滿俊殺掉滿王壽的隨從,劫持滿王壽反叛,進入石城據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石城,即唐代吐番石堡。城非常險固,沒有數萬人是不能攻克的。山上有城牆柵欄,四面峭壁,裡面開鑿五口石井用以貯水,只有一條小路可以上。滿俊自稱招賢王,有兵四千。都指揮邢端等與滿俊交戰,被打敗。不到二個月,滿俊眾至二萬,關中震動。

朝廷就命項忠為總督軍務,與監督軍務太監劉祥、總兵官都督劉玉率領京營以及陝西四鎮的軍隊討伐滿俊。軍隊還未行,而巡撫陳價等先以三萬軍隊前往討伐,結果被打得大敗。滿俊軍隊藉助繳獲的官軍器械鎧甲,聲勢更加囂張。

朝廷中商議要增兵,項忠考慮到京師的軍隊脆弱不能依靠,而且再派遣大將則擾亂軍隊的統一指揮,因而向朱見深報告說:“臣等調兵三萬三千餘人,足以滅賊。現在深秋野地寒冷,如果再調其他軍隊,恐怕來回需要時間,賊得以遠逃。況且邊兵不能久留,增兵不便。”大學士彭時、商輅表示贊同,京軍也就沒有派遣。

石城尚未攻下,天氣十分寒冷,士兵非常疲乏,項忠擔心叛賊突圍逃走,乘河水結冰過河與河套敵寇匯合,就日夜準備進攻的器具,經歷了大小三百多戰。彭時、商輅深信項忠能夠打敗叛賊,如果項忠三萬多正規軍還打不敗滿俊的烏合之眾,那就真的無語了,所以項忠採取了圍而騷擾的戰術,打了大半年,項忠終於消滅了叛賊。因為戰功,升為右都御史,與林聰協同主管院事。

成化元年三月,荊襄流民首領劉通(號劉千斤)聯合石龍(號石和尚)、劉長子等,在房縣大木廠立黃旗聚眾起義,稱漢王,國號漢,年號德勝,攻略襄、鄧,屢敗官軍。

朝廷派工部尚書白圭為提督湖廣軍務、撫寧伯朱永為總兵官,會合湖廣總兵李震、河南巡撫王恕入山進討。次年閏三月,劉通兵敗被擒,死於京師。十月,劉長子、石龍被俘。起義失敗,白圭在流民中推行強制附籍與發還原籍的政策,導致成化六年劉通餘部李原(號李鬍子)與小王洪、王彪為首的流民第二次起義。

李原稱太平王,攻掠南漳、內鄉、渭南一帶,流民歸附者近百萬。 成化六年冬天,朝廷下詔書任項忠為總督軍務,與湖廣總兵官李震一同征討李原,項忠上奏章請調永順、保靖士兵。而先分兵守住各要害部位,到處豎立旗幟配備鉦鼓,派人進山招降,流民返回家鄉的有四十餘萬,王彪也被擒獲。這時白圭任兵部尚書,他派錦衣百戶吳輔助參將王信的軍隊,吳輔企圖竊取戰功,不希望叛賊瓦解,放出流言,白圭相信了,停止增調士兵。

項忠上疏爭辯,並且彈劾吳輔的罪行,皇帝因此召吳輔回來,而且批准原調兵計劃。加起來二十五萬,分八路進逼,流民歸來的又有幾萬。賊潛伏在山柵,伺機出來掠劫。項忠命令副使餘洵、都指揮李振攻打,在竹山兩軍相遇,溪水上漲,乘賊渡河過了一半發起截擊,擒獲李原、小王洪等,賊被溺死很多。項忠將軍隊轉移到竹山,捕捉餘孽,又招來流民五十萬,斬首六百四十,俘獲八百多敵人,家眷人口三萬餘人。每戶選一男丁,守衛湖廣邊境,其餘的迴歸原籍分田耕種。項忠上疏陳述善後十件事,朝廷全都批准實行。

項忠採用驅殺穩定了荊襄流民,一律逼迫驅逐。如不走,就殺掉。流民中有自洪武年間就自外地遷來,已成為有戶籍的當地居民,也在被遣返中。守邊的流民乘船途中病死很多。給事中梁王景趁著朝廷因為星相變化廣開言路之機,彈劾項忠胡亂殺人,白圭也說流民已經立業的,應隨所在地落戶籍,又駁斥項忠所報功的等次互相矛盾,朱見深認為荊襄流民是朝廷大患,項忠平定了就是功勞,升項忠為左都御史,蔭庇兒子項綬為錦衣千戶,對諸將按級別記錄功勞。

成化八年,朝廷召項忠回來,與李賓協掌院事。過兩年拜為刑部尚書,不久代替白圭為兵部尚書。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