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

目前綏德縣的官衙一共有三處,分別設立延綏巡撫衙門、知府衙門、綏德衛守禦千戶衙門,延綏巡撫章子俊長年不在“家”,管理綏德的就是知府郝淵之,郝淵之是掛著山西布政使參政銜的知府,進士出身,綏德衛守禦千戶劉寵為正五品武官,人稱劉千戶。

可以說章子俊就是他們的上官,管理著整個延綏地區,不過章子俊不想把權收的太大,對於綏德地區,就有郝淵之及劉千戶去管理,除非每年朝廷下來糧餉時讓參將褚茂林帶著巡撫手喻去運軍糧兵餉。所以郝淵之樂得這樣的操作,沒人來分享權力,在綏德為大。

郝淵之除了好色外,其餘在政績上不溫不火,沒什麼差錯,這也是為官之道啊,在明朝好色不會影響為官的升遷,只要雙方自願,因為郝淵之是晉劇戲迷,府中養了十一個小妾,八個舞姬,這十一個小妾中,有五個是舞姬轉正為妾室的。

因郝淵之對戲曲痴迷,綏德縣城關廟前的戲臺子做的很大,常年有戲班子出演許多傳統戲目,不光這樣,有知府衙門支援的梨園班也是雨後春筍般瘋長,所以目前在城內到處是咿咿呀呀聲。

明朝時期,到了萬曆年間,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現象了,這一萌芽就導致了市民增多,過著安居日子的市民自然有文化方面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戲劇、小說等的蓬勃發展,中後期,雖然雜劇已日益衰落,來自民間的南戲卻不減昔時之盛。

元末明初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寫道:“唐有傳奇,宋有戲曲、唱諢、詞說,金有院本、雜劇、諸宮調,院本、雜劇,其實一也。國朝院本、雜劇實釐而二之。”他在這裡所說的國朝係指元朝。也就是說,元代繼承了金院本和雜劇而發展成了元代的雜劇。金院本是一種固定的戲曲表演形式,由五種固定的角色扮演,故又謂之五花爨弄。但是院本的唱法到了元末便逐漸失傳,無人能按譜唱演了。由院本發展而形成的元代雜劇繼承了院本的基本形式,並且在表演中逐漸形成了每劇四折一楔子的固定程式。雜劇到元末雖然有所衰落,但是仍然是當時的主要戲曲表演形式,所以到明初又繼承了元雜劇的基本形式,並且逐漸發展形成了明代的雜劇。

在這個成化年代時期,正處在雜劇走向衰落的時期,隨後則是傳奇戲發展的時期。郝淵之不但愛看戲,還自己創作,寫了許多劇本,無非是尼姑與老漢、才子與寡婦,小姐閨房思春,怎麼風流怎麼來,到後然被許多人指為有傷風化,朝廷就頒佈了雜劇的禁令,這種由朝廷干預也就決定了雜劇的發展方向,必然是在當時政治允許的範圍之中進行。

可是經過郝淵之的不斷努力改進,得到了文人士大夫們不滿於那種千篇一律的教化戲和神仙戲,在文禁已弛的情況下,開始創作一些歷史題材和世情題材的雜劇。這種文人戲的創作風氣,使明雜劇發生了鮮明的變化,也由此而真正形成了明雜劇的特點。

對於郝淵之的這個“愛好”,章子俊大加讚賞,大捧臭腳,把郝知府激動的渾身冒煙,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上司的欣賞,還有比之更難能可貴嗎?難道章子俊真的喜歡這寫雜劇?非也,而是讓這些同僚有事可做,把注意力引開,把心思放在他們喜歡的事上,因為接下去在平安鎮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怕嚇著這些官老爺,也讓他們少找自己的麻煩。

郝淵之除了寫雜本,還有另一個愛好,常常在自家內院塗脂抹粉跟舞娘與小妾們一起演雜劇,在一群鶯鶯燕燕中時不時冒出一聲公鴨叫,這樣的情景如果放在五百年後很平常,可是在目前來說真的很是奇葩,如果被外人知道的話,可能要卸職丟官的,這叫有失官體。

不管怎麼樣郝淵之寫的一齣戲《書生偷會千金》就發生在自家身上。郝淵之景泰元年進士,家中一百多口人丁,有大兒郝泰、二兒郝之郎,三兒郝永延,另有小女景花。作為郝淵之膝下唯一女兒,從小備受寵愛。年芳十八,有著傾國傾城的容顏,而且景花才藝了得,是當地出了名的才女。

眼看著女兒到了嫁人的年齡了,郝淵之想為女兒找一個德才兼備的夫婿。雖然求親之人很多,可郝淵之父女一個也沒看中,這是為何?原來郝知府要求未來的女婿,必須滿足條件,相貌英俊,品行端正,年輕有為。那不是條件,而是必須,主要是能寫雜劇,要有功名,家景富足,古代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作為官宦之家,不管是娶妻嫁女首選就是在同樣為官同僚中去找,看似要求挺合理,可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年輕後生,基本上沒有。

挑來挑去不知不覺間景花二十八了。這下郝淵之慌了。尋思著降低標準,只想著儘快將女兒嫁出去,直到有天,郝景花在丫鬟的陪同下,去東街閒逛。沒想到逛街時,遇到風度翩翩的書生孫明浩。

要知道在這西北之地本來讀書人就少,書生更少,就好比野雞堆中突然出來一隻鳳凰,而周辰宇風度翩翩、英俊灑脫的模樣,還出口成詩的才華,立馬吸引住了景花小姐。

此時這位書生周辰宇正在給一家胭脂鋪子提匾,邊上圍著一群老書生,大家七嘴八舌地在說著什麼,似乎在商討著取一個什麼樣的店名為好... ... 。

“李樂兄你的“顏紅坊”不妥,看著倒像是個作坊,而張維兄的“祁連冷雪染胭脂,一線明眸爍黛眉。”句倒是不錯,只能算作門口對聯之用,王掌櫃的“淑芳齋”那是雜貨鋪,某到是有一句,不過取好了掌櫃可要給個好價錢才是。”

一幫人就這樣七嘴八舌地,好不熱鬧,景花小姐碰上這樣的事很感興趣就駐足觀望,只見裡面自己中意的那位年輕書生道:“要學生看,就叫“豔比春”為好,有道是秀靨豔比花嬌,玉顏豔比春好,微暈紅潮一線,拂拂桃腮熟... ... 。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名取的好,還有出處,摘取其中三字,一看就知道是胭脂店。周辰宇看沒人反對,在掌櫃的興高彩烈下,提筆寫了三字,還是館閣體,這一下讓景花小姐更加鍾情這個年輕書生了。

後來景花小姐一打聽,才知書生叫周辰宇,家主道橋村,自幼父母去世,吃百家飯長大;雖出身卑微,但周辰宇挺有上進心,靠著自學去年中得秀才。這也要說在西北之地,但凡自己努力一點,得個秀才功名要比江南容易的多,在江南到處可是文人集中之地,就憑周辰宇這點學問,根本不值看。

再說景花小姐非常中意周秀才,可惜周家太窮,父親一定看不上他。於是,尋思著自己爭取機會另想法子,說來也怪,僅僅只有一面之緣,景花小姐竟然滿腦子想著周辰宇,夜晚還夢見二人相會,好道是,日有所想,夜有所夢,在夢中還一副纏綿的樣。

讓景花小姐萬萬沒想到,三日後二人再次相遇。這一次,顧不上矜持,直接向周辰宇表白心意。

“這是奴家為公子做的香墜,送與公子。”古代女子一般都是比較含蓄、委婉、非常害羞的。但其實內心也像正常的女性一樣,會對美男子,對有才氣的人表達青睞,以及欽佩,希望跟他們接觸搭訕。

周辰宇剛開始著實下了一跳,因為眼前這位女子,正是郝知府家的千金,儘管景花小姐姿色絕美,可自己窮徒四壁,自然不敢高攀。

周辰宇拒絕,景花小姐質問道:“周公子,莫非你嫌我大了你好幾歲?”

“郝姑娘,在下只是一個窮秀才,哪敢攀上郝家?”

“周公子,我喜歡你便是。”

看著景花小姐一副真誠的模樣,周辰宇不敢再次拒絕,點頭答應。

自那天起景花小姐時常藉口逛街,實則去郊外相會,直到兩個月後,二人如膠如漆。那晚,二人偷偷來到一個荒廢的破廟,又是一樹梨花開,郎情妾意,香汗印透著衣衫,桃紅斑斑點點灑落。

隨著郝小姐與周秀才的頻繁“約會”,最後郝知府還是知道了此事,大為震驚,大家知道古代的婚姻最起碼講究個“門當戶對”,往往在一些小說、影視作品中聽到這樣的話,那麼在這裡說一說何為門當戶對。

“門當戶對”的判斷主體乃是“父母之命”,其中“父命”最為重要。父母相對於未婚子女,無疑具有經驗上的天然優勢。傳統社會的包辦婚姻,便是在父母的經驗判斷之基礎上,為已到婚齡,但仍然沒有足夠經驗的子女託付終身的恰當方式。否則,休妻成為常態,家庭紛爭不斷,最終會導致社會失序,這絕對不是統治者期望發生的。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父母之命”的正當性和可靠性需要透過“媒妁之言”來強化。因此,除了遵從“父母之命”外,還要參考或者依賴“媒妁之言”。給男方牽線的稱“媒”,為女方牽線的稱“妁”,合稱“媒妁”或“男媒女妁”,亦有“官媒”來確保媒人判斷的權威性。在兩家無法進行長時間交往獲取對方資訊的情況下,“門當戶對”成為父母和媒人判斷雙方是否對等最為簡捷和直觀的標準。

大家要知道,古代這種“門當戶對”的聯姻是有其道理的,從道義上來說,“門當戶對”可衍生出三個具體的可操作性標準,包括同姓不婚、貴(良)賤不婚和“五不娶”,目的都是便於讓權力和資源始終掌控在既得利益者手中,形成穩定的社會統治結構。同姓不婚具有政治聯姻的意義:“娶於異姓,可以附遠厚別也。”貴(良)賤不婚,則是為了維護階級名望和社會地位的長久性,阻止下層社會向上流動。官方透過立法形式來確保此項標準。秦代曾刻石規定婚嫁要“貴賤分明,男女禮順”;《唐律疏議·戶婚》規定:“諸與奴娶良人女為妻者,徒一年半,女家,減一年,離之。其奴自娶者,亦如之;主知情者,杖一百;因而上籍為婢者,流三千裡。”“諸雜戶不得與良人為婚,違者,杖一百。官戶娶良人女者,亦如之。良人娶官戶女者,加二等。”元明清之際,“諸良家女願與人奴為婚者,即為奴婢”“凡家長與奴娶良人女為妻者,杖八十,女家減一等”。所謂“五不娶”,即“逆家子不娶,亂家子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惡疾不娶,喪婦長女不娶。”不孝敗家、犯罪前科、惡疾纏身、喪婦長女等皆是“門戶不當對”的具體標準。

古代一直存在恩蔭制度,官僚家族不僅可以用恩蔭特權使得本姓親屬入仕,而且還可以賜予女婿,婚姻關系對於確保官職世襲起著重要作用。這種門第或門閥特權以及一個家族的興旺是多麼地重要,身份的維持讓“門當戶對”變得更容易接受。民諺有云:“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這一廣為認同的財富更替觀,無不讓達官顯貴之家謹慎地考慮婚姻大事。總之,永葆富貴增強了“門當戶對”在民事觀念(身份與財產)上的認可度和執行力。

《說文》所解:“婦家為婚,婿家為姻。”婚是指女方的父母,姻則是代表著男方的父母。尤其是政治聯姻,例如“秦晉之好”,經由婚姻締結為聯盟,共同進退,當然需要以“門當戶對”的標準再三權衡。

大家看到了,也知道了“門當戶對”對於此時是多麼地重要。郝知府當然不願意女兒嫁給窮書生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