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

明朝的科舉主要分為四級,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童生試是府試一級的小試,在這個小試中又分為縣、府、院三試,是最為基本的考試,而鄉試則是省級大考,高中即為舉人,在地方為鄉紳,也有做官的資格,目前章子俊已闖過了府試這一關,接下去就是院試在即,章子俊厚著臉皮讓劉升尋保,也就是報考院試需要五位稟生聯名作保,目前作為翰林官的劉升動用手中職權,直接發函院部,讓章子俊同等國子監列監即可,這樣就不用作保。

國子監又是什麼,明初由各省選送了行俱優的生員入監為監生,對那些舉人會試落第者亦可入監。到了明代宣德年間,監生分為四類:舉監、貢監、蔭監、例監。舉監是指參加京師會試落選舉人,復由翰林院擇優送入國子監學習者。貢監是以人才貢獻入監之意。洪武初規定,凡天下府州縣各學,每年貢舉一名到國子監學習。後來名額略有變更,但因貢舉學生的標準徒具虛名,致使僅以食廩膳年久者為先,往往是一些年長而無學識的人入監學習,越是往後監生成績越差劣。

蔭監是指三品官以上子弟或勳戚子弟入監讀書的學生。例監是指因監生缺額或因國家有事,財用不足,平民納粟於官府後,特許其子弟入監學習者,故又稱民生。《明史·選舉志一》:“入國學者,通謂之監生。舉人曰舉監,生員曰貢監,品官子弟曰蔭監,捐貲曰例監。同一貢監也,有歲貢,有選貢,有恩貢,有納貢。同一蔭監也,有官生,有恩生......每負天下按察司選生員年二十以上、厚重端秀者,送監考留。會試下第舉人,入監卒業。又因諫官關賢奏,設為定例。府、州、縣學貢生員各一人,翰林考試經、書義各一道,判語一條,中式者一等入國子監、其中還有四夷館考生,也就是“外國語學校”這些學生全部屬於國子監,另外還有外國來留學的,如日本、琉球、暹羅諸國亦皆有官生入監讀書。”

所以說,明代除了科考,還有一個做官的途徑就是入監,朝中有人就是好啊,章子俊睡夢中就想笑,難怪前日章二寶說到張屠夫肉攤買肉,多給了三兩,鄰家小孩跟章子哲玩家家,全讓著,連小孩也知道這個章府上的人,來頭不一般。咱也是朝中有人的主。

其實章子俊也不是想要怎樣,而是生怕受到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盤剝,沒後臺的人家,就去交好衙門中的差役,有點銀子的人家交好衙門中的師爺、主簿之類的,就是想著能保個平安,少受點壓榨。在這個人治的社會,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連林聰都吃癟了,畢竟海剛峰明朝三百年只出一個。

院試凡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均可參加, 其報名、填寫履歷、廩生作保等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學政於駐在地考試就近各府應試童生,其餘各府則依次分期親臨考場主持。考試分正試、複試二場。正場一場,複試一場。試八股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考官出題《五經》中的某段百數十字。揭曉名為出案, 錄取者為生員(俗稱“秀才”),札發入府、縣學學習稱“入學”,也叫“入泮”,受教官的月課與考校。此為童生試的最高階段考試。

現在不用聯名了,很快章子俊填寫履歷後就領到了院試二指寬的小紙條,院試就是考秀才,過了院試就有了功名,才會有特權,比如見官可以不跪,出門不用去衙門開路條,成績好還有國家發放的廩米可拿,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而此時,正月,黃河在新塞口之南決口。四月,復塞新決口。五月,大雨,沙灣北岸決口,運河水流入鹽河,漕船全部受阻。時黃河一支從滎澤南流入項城,一支從新鄉八柳樹入張秋會通河。七月,石璞開一新河,長三里,以避決口,上下通運河。

朝廷對黃河氾濫,治河需要派一名官員,朝廷先後派多位官員治理,但卻始終未能平息河患。 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在朝堂上幾番博弈後,全都推諉,最後啟用此時不討喜的任右諭德徐有貞去,徐有貞因“土木堡之變”時主張遷都南撤,兵部侍郎于謙堅決反對,道:“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陳循等重臣均附和于謙。連內官金英也罵徐有貞是投降派,提議南撤的徐有貞大為沮喪,不敢再言。 受到排斥,正窩在家裡鬱悶著,京都保衛戰勝利後,徐有貞越加不得勢,遭到內廷的訕笑,以致長久不得升遷,只得轉而奉承閣臣陳循,希望得到其舉薦。

當時,朝廷用人多取決於于謙。徐有貞便透過于謙門生,向於謙求取國子祭酒之職。于謙向景帝舉薦徐有貞。但景帝卻不同意,並道:“就是那個提議南遷的徐有貞嗎?此人生性狡詐,擔任國子祭酒會敗壞監生心術。”徐有貞不知緣由,以為是於謙從中作梗,對他深懷怨恨。

而這一次接到了這樣的差事,徐有貞反而為喜,高興地前往山東陽穀縣而去,徐有貞經過實地考察,認為應設定水門、開鑿支河、疏浚運河,以疏塞浚並舉的方法平息河患,得到景帝批准。他徵發民夫,親自督率工程建設,在張秋到黃河、沁水之間開鑿溝渠(即廣濟渠)、修建水閘(即通源閘)。

當時,工部尚書江淵建議派五萬京軍前去支援,希望能在三個月內完工,儘早解決漕糧轉運問題,卻被徐有貞拒絕。徐有貞歷經五百五十餘日的艱辛努力,終於圓滿的完成治河工程。

看來徐有貞也是一位猛人,徐有貞被召回北京,佐理都察院事務,後又出京巡視漕河。他奏請朝廷,免除濟寧十三州縣河夫的官馬徭役。

山東地區發生洪災,境內河堤多有毀壞,唯有徐有貞負責修築的河堤依然完好。明景帝便命徐有貞再到山東治理水患。徐有貞修復舊堤決口,在臨清到濟寧之間設定多處減水閘門,成功平息水患。景帝親自召見慰勞,進拜他為左副都御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山東水患嚴重,雖然得到了徐有貞治理,可是水患後隨即饑荒四起,有人就想出一個歪點子,禮部右侍郎兼左春坊左庶子鄒幹等奏:臨清縣學生員伍銘等願奈米八百石,乞入監讀書。今山東等處正缺糧儲,乞允其請,以濟倉儲,為權宜之計。不想這樣的提議景帝允准了。並詔令全國各布政司及直隸知府州縣學生員,有能出米八百石至徐州、東昌、臨清以振災民者,許入國子監讀書。後減至五百石,又減至三百石。

禮部尚書胡瀅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此乃有傷士風。不久遂罷。至此,納粟之例一開,雖不久廢止,但以後或遇歲荒,或遇邊警,或大興土木,動輒援引前例行之。軍民子弟,亦得援生員例入監,謂“民生”,亦謂之“俊秀”,有人竟稱之“例監”,而監生的社會地位亦漸輕矣。

一波末平,一波又起,有日本國入朝進貢,行至臨清,掠居民財貨,大明官指揮前往詰責,競被毆幾死。有司請朝廷執治其使,景泰帝恐失遠人之心,不許。

其時倭人除貢物外,所攜私物增十倍。作為大明來說,要用幾倍來回禮,所以禮部官員上言:“宣德年間,凡使臣所攜私物,俱按時價給錢鈔,或折支布帛,為數不多,卻已大獲利。今若仍舊制,當給錢二十一萬七千,銀價如之,應大減其值。”景帝一聽當時就傻眼了,大罵小日本不地道,出個使帶那麼多私貨,按大明回貢的演算法,不就要了老命了,令給銀三萬四千七百有奇,使臣不悅。詔增錢一萬,猶以為少,並求增賜他物。景帝又下詔贈布帛一千五百匹,日本使臣才怏怏而去。

這些朝堂訊息,全是姚璽來章府串門時講起的,對章子俊來說,這個鄰國進貢,本不可把回禮定的那麼高,看看這小日本,真不要臉,升米恩,鬥米仇啊。最後只能仰望天空,一聲哀嘆,想想自己現在屁民一個,還是求生最重要。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