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三百十三章 平安府代銀券(中)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三百十三章 平安府代銀券(中)

成化十三年(1477),南直隸蘇州衛致仕千戶申志糾集百姓陳惶等幾家私鑄銅錢,然後利用該地水路交通的便利,召來商人大量發賣,以貨船沿運河南北分銷。後來被告發,仍仗著自己前千戶的身份,不知收斂。反而大肆收購、買賣生銅,為其他偽造銅錢者提供材料。南直隸蘇州府知府劉瑀不得已上書朝廷彈劾他。

另有王原是錦衣衛旗手衛中所軍餘,也即明代世襲軍戶中的預備兵。因不願應役參軍,於是便逃往河南歸德州,在丁家道口偷偷住下。後來無意中得知,許州百姓宋名、何剛、張剛、趙進、宋鑑、張讓、侯名、杜禮等在家中仿造銅錢出售。王原於是到各地收購雜銅,並以此向宋名等民戶換取假銅錢。然後將假錢運往北京,藏在其為官的叔叔王端家中。後又透過叔叔的關係,將銅錢賣給了鋪戶於祥,結果大賺了一筆。嚐到甜頭後,王原又進一步擴大生意。與歸德衛逃軍張五、山東長山縣逃民屈升合夥收買雜銅,再到宋名等家換錢,共換得假錢一萬多文。然後用驢子運至北京,仍藏在其叔王端家中。鋪戶於祥、許寬、陳銘等各以銀兩來買。結果於成化十四年(1478)八月被錦衣衛校尉察知,捉拿歸案。

偽造銅錢最為猖獗的地區是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杭州、臨清等大運河沿岸府縣。這些地區通常是以戶為單位建立製造銅錢的小作坊。而且在這些地區,偽造銅錢並不是什麼偷摸之事。一般都公開偽造銅錢,大量召集運河客商以銀收買。假銅錢的偽造、收購、分銷、投入市場在成化年間儼然形成了一條龍商業流程, 這些銅錢的精美度比之舊銅錢還要好,要說挖掘機技術那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要說銅錢技術哪家強,南直隸蘇杭小錢坊,這些新制銅錢雖然是假錢,卻比舊制的好,因為大量的舊錢有磨損,還有殘缺,

當大量偽造銅錢進入市場,導致官方認可的明初洪武、永樂、宣德等朝所鑄銅錢及前朝歷代銅錢逐漸遭到商戶抵制。這也就造成了市場上挑揀銅錢的現象。所謂挑揀銅錢就是商戶在買賣東西時,不再接收明初舊銅錢,只以新製造的假銅錢交易,或者貶低舊銅錢的價值,加價買賣。

南、北兩京作為明朝都城,社會控制最為嚴格。即便如此,假銅錢在京城市場上通行的現象仍極為普遍。京城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省份了。

嘿嘿,現在市場上冒出個“代銀券”,雖然只侷限在西北之地,大有後來居上的趨勢,你說這是假錢吧?根本說不上來,沒有仿製。你說這是變相仿冒先祖寶鈔吧?也談不上,人家只是替代銀錢數額在自家裡做個憑證流通。跟那些製作假銅錢的有本質上的區別。如果朝廷封禁“代銀券”的話,那麼各種錢莊當鋪所開具的匯票,當票同樣站不住腳,這不就亂了嗎?

這就是朝廷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所帶來的惡果,這些年來市場產出了大量的商品,可是自英宗以來,正統、景泰、天順、成化朝都沒有鑄造銅錢。這導致市面上流通的銅錢都是幾十年前的舊銅錢。而且明太祖有規定,歷代銅錢只要沒有損害過於嚴重,都可以一併通行。所以成化年間官方認定的銅錢在民間很多都已老舊、腐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些年來商品經濟已經非常繁榮,對於銅錢的需求量比以前也要大得多。相對於朝廷來說,此時市場上流通的白銀較少,大部分普通家庭都是以銅錢為主要流通貨幣。而朝廷又因為鹽稅及一些賦稅折色等的緣故,大量銅錢被收到國庫中。而官員俸祿等又主要是以糧食等實物為主,銅錢有進無出,導致成化時國庫中儲存的銅錢數量相當巨大。根據戶部統計,國庫中每年接收的銅錢就有二千八百七十餘萬文。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偽造銅錢透過差價能夠帶來巨大利潤。按照成化時的物價,一斤銅值銀五、六分。按照當時的銀、錢比價,一兩銀相當於八百文銅錢,一錢銀相當於八十文,一分銀則相當於八文銅錢。這樣,一斤銅的價格便是四十文到四十八文。而一斤銅卻可以製成銅錢一百五六十文。轉眼間就可以賺兩倍多的利潤。當然這是按照通常的兌換比例,在實際交易中,這種比例都是有波動的。但不管怎麼樣,其中的利潤是非常誘人的。

再來看看“代銀券”,雖然是一張紙,可是要仿冒比仿製銅錢難度大,而且得不償失,投入產出不成正比,要想仿冒出一張“代銀券”,沒有這樣的工藝,首先就是紙張,先不說這紙是用什麼材料做的,裡面含有哪幾種木質,採用的是多層厚紙卡片類,在工藝上又跟目前的造紙工藝不一樣,是經過高溫高壓後,採用螺桿法層層壓實,跟幾百年後的撲克牌差不多,一半的大小,單單上面的各種雲紋圖案非常清晰細美,不好仿製,再有就是這色調油墨及字色也不好仿製,因為章子俊不惜血本,招募當今天下手藝最好的各種首飾工匠,在一個銅棍上雕鑄而成母板,採用特製凹版印棍,印刷出來。

這種凹版印法,就是讓工匠在圖案上採用特製工具,在銅棍上一點一點敲出一個小凹點組成圖案和文字,關鍵是小凹點在敲打時的深度和力度,最後打磨拋光成為印刷用的母版。這其中但凡有一點在敲打時用力過大,就會在後期的印刷中,油墨過多而外溢,形成字跡不清,這種凹版印刷法就是在一個銅輥上面雕出許多的凹點,這種細密的凹點組成需要的圖案及文字,印輥在油墨中轉動的同時,在上面有一片刮刀,會颳去印輥剛沾上的油墨,留下細密凹點裡面的油墨,接著在紙卡上轉動時,把凹點裡面的油墨轉印到紙卡上,形成了一次印刷。所以說,誰會去投入巨量的人工仿製一兩銀面值的“代銀券”,再加上特製的紙片、油墨、防偽的各色雲紋,特製的凹板手搖精密印刷機,就當完全瞭解制作方法,這一套下來估計沒有百年是仿製不出來的。而章子俊還在研製更加複雜的套色印版機器,利用精密的傳動齒輪數,作為精準的套色,為將來升級作準備。

平安府的“代銀券”最小面值是一分銀,按此時的匯價相當於八枚銅錢,而一錢的“代銀券”等於八十八枚銅錢,當然一兩銀的“代銀券”就是八百文銅錢了,特別是一些小商小販,隨帶八百文銅錢就得僱人揹著,而現在只是一張卡片就完事了,為此,在平安鎮上的箱包商鋪裡面,還專門賣一種小巧的手包,這手包用羊皮縫製,裡面層層疊疊分為七層分隔,專門可放置“代銀券”,大小正好,在翻蓋裡面還有一塊鍍銀小方鏡子,還有一格最大可放幾塊手帕及一枚鑰匙,手包一角還有一個手提套,可以直接套在手腕處,也能掛扣在腰間,這手包的大小也是一枚鑰匙的長度,(古代的鑰匙比較大,大約長度有十五公分)。不管是出門在外,還是誑街吃飯,這種小手包成了目前平安鎮上有錢有身份的象徵。就像是百年後七十年代時的手錶,套在手腕上很拉風。

可是章子俊並不想大力推廣“代銀券”,因為“代銀券”發行越多,就需要相應的白銀及銅錢作為準備金,還要在各地區開設更多的錢莊為其兌換,無限的擴張對朝廷來說勢必造成威逼,可以說在古代搞金融實在很容易,就說當前的偽造銅錢已成為了毒害,可是朝廷上下對此卻無可奈何,也是因為官方銅錢鑄造技術和防偽技術都不是很高。當偽造銅錢大量流通時,大臣們甚至建議將這些銅錢徵收,然後再作為官方銅錢發放到民間使用。

其實章子俊私發“代銀券”只能說是無奈之舉,也是大量假銅錢的流入導致通貨膨脹,物價高漲,普通百姓的生活環境惡化。加上舊銅錢的無法通行使得大量民戶家庭財產縮水,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甚至基本衣食都無法得到保障。則直接使得很多民戶轉變為盜賊,以致各地盜匪橫行。就說目前走出延綏地區後,盜匪就多了起來,阻斷商通,這才想出了利用“代銀券”來穩定本地的物價,當然為了“代銀券”不貶值,章子俊想了半天才想到跟糧食掛鉤,糧食才是當下最重要的物資,這些年來整個榆林地區就數糧食最多,光一個河灣地區產出的各種雜糧,就能供幾十萬人口吃喝三年,榆林榆陽的糧食倉庫,石灣的儲備糧倉,鎮川的戰備糧草,這三個大型糧庫全是這些來新建成的,除了這三個大型糧倉外,還有各地方的常平倉庫,加上神木及河灣的戰備糧倉,這就是底氣啊,所以說“代銀券”是跟這些糧食掛鉤,糧食的種類很多,所以在計算時,章子俊跟幾個老賬房算了許多時日,因為西北不產稻米,目前河灣地區產量也不大,所以在合算時只考慮本地所產及各地方庫存的黍米、菽豆、高粱、小麥、大麥、玉米、紅薯、土豆、花生、南瓜等等。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