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三百二十四章 出發南蠻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三百二十四章 出發南蠻

季琮已年老,由小兒季佑接任百戶之職,帶兵二年多了,這一次接到了來自朝廷兵部的調令,護衛平安伯前往廣西,一起接到調令文書的還有內官趙牧,也一起隨行,章子俊對這位宦官沒有什麼好感,這些年來在榆林駐邊雖然沒有鬧出什麼么娥子出來,卻也不是省油的燈。自從御史汪奎帶著內官趙牧、侍郎周石進駐榆林以來,御史汪奎隔年就回京覆命後,留下了趙牧跟周石,又過了幾年周石託人調回了京城,獨留內官趙牧還在榆林,因為趙牧在京城沒有人,就一直留了下來,經過這些年來西北的黃土已經把起先的驕橫、專權恣肆等消磨的沒脾氣,整日想著朝廷什麼時候記起來,把自己招回入京,可是朝廷好像已經遺忘了一樣,漸漸地心智也變化了不少,由原來的頤指氣使變成了積極參與,逢人低眉順眼起來,因為在榆林這樣的地方,哪怕你是皇子又能如何,每人都忙著做自己的事,沒空搭理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太監。

某一日趙牧悟了,也死心了,要想在這裡活的好,就要抱住平安伯的大腿才行,就託縣令崔鈺給自己說好話,趙牧明面上是榆林的駐守太監,還帶著幾千營兵,原本是一萬的京兵,經過這些年來在榆林駐守,各參將也動用了在京的關係,找門路回了京城,留下的全是一些沒有路子的病弱殘兵。

章子俊只是提出一個要求,明面上的榆林駐守太監還是趙牧,也是這支團營的監軍官,可實際上這幾千號殘兵劃歸榆林參將褚茂林練兵,趙牧不得參與其中,只負責這些兵的後勤保障,說是後勤其實就是只負責伙食的採購及供給。這不就是一個火頭軍麼?職權還是一個餐食班班長。原本以為趙牧會大發一頓牢騷,最後不了了之,不想小看了他,也不知道是真的悟了還是傻了,爽快地允了。

這種些年來還真的是盡心盡力地在營地,為這些營兵管理著每日三餐,結果時日越久,興趣越長,慢慢地這些營兵也喜歡上了趙牧。

自從趙牧交出兵權,褚茂林隨即就把一些老弱挑選出來,勸退了一批發其一筆“退伍銀”,餘下手腳還算利索的組成了後勤隊,一些看上去年輕力壯的組成了正式營兵,共七百餘人,分成了三個火器隊及一個炮兵隊,整日操練。讓趙牧感悟和反思深刻的是自從新的兵營組建後,全新的操練模式及營兵的福利上大大地提高了,起先看的目瞪口呆,後然慢慢地理解後才大呼道:“先帝曾拉過咱家的手輕輕拍之,這才是大明的兵將,韃靼又有何俱哉。”說完後更是用心用力地在每日的伙食上下功夫。

過後逢人就說:“想當初先帝曾拉過咱家的手輕輕拍之,爾等這些猴崽子們就知足吧,現在的伙食比以前的不知好上百倍千倍,白面饅頭管夠,每日早上還有一個雞蛋、牛奶,晚餐還有各種果食,這是當老爺才有的待遇。最不好好地操練出個人樣來,看咱家收拾你們。”

營兵們也起鬨道:“監軍大人啊,打飯食時,你老人家的手千萬不要抖,抖一抖就少了幾塊紅燒肉,吾心好痛啊。”

趙牧在軍營中的地位有點不倫不類,名面上是監軍,實際做的是火頭軍,可別說營兵們還真有點怕他,怕得罪了他弄不到好吃的,餓著肚子操練可不好過。

這一次朝廷派一名內官隨行章子俊心裡雖然反對,卻沒有表露出來,這也是朝廷對自己不放心按排的耳目。

趙牧是東廠的人,目前東廠收縮,凡事不冒頭,加上這些年來趙牧也沒有什麼危害,所以章子俊也就容忍了下來。

正要啟程時,收到了朝廷驛報,兵部尚書餘子俊病重,臥床不起,皇上擢左都御史馬文升為兵部尚書,並命其兼督京城十二團營,邊關營兵不改動,此時西北韃靼諸部落不時擾邊,而當前宣府之兵政廢弛,戰鬥力虛弱。

馬文升是景泰二年登進士第,先是授御史,去往山西、湖廣,後遷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為兵部右侍郎。歷遼東巡撫、右都御史、漕運總督。

從中可以看到馬文升的能力很強,當初憲宗在位初期,韃靼領主孛羅忽、滿都魯、癿加思蘭連年入侵,使西北邊境面臨空前壓力。在成化八年(1472年),馬文升請求駐軍韋州,在各堡寨伏兵,順利在黑水口擊破韃靼,生擒其平章迭烈孫,又在湯羊嶺取勝,斬首二百級。馬文升連戰皆捷,頗有戰績,但因在奏捷時據實而報,且朝中無人協助,故而僅獲薄賞。

次年,三邊總制王越取得紅鹽池大捷,馬文升也派其子馬琇報功。廷臣勘查,認為馬文升所奏不實,憲宗於是給予他“表奏不實,停俸三月”的處分。時間到了成化十一年(1475年)春,馬文升代王越為總制,協調延綏、寧夏、甘肅三邊軍務,到十一月,即被召回朝中,任兵部右侍郎。

馬文升的經歷及遭遇跟章子俊有點像,到了成化十二年(1476年),被派出整飭薊門至遼東邊備,與遼東巡撫陳鉞不和。馬文升上疏言遼東事,多涉及陳鉞,兩人遂結怨。而陳鉞的後臺是權勢頗大的太監汪直。到了成化十四年(1478年),發生陳鉞錯殺女真貢使、激變遼東之事。汪直打算親往平定,以立功顯名。太監懷恩建議派朝中大臣前往安撫,馬文升立即支援,並受委任。汪直提出派人同往,馬文升也沒有同意。這一來,又得罪了汪直。汪直後來與刑部尚書林聰等勘邊事,說遼東激變,是馬文升禁止邊方農器貿易所致。馬文升申辯無用,被下詔獄,謫戍重慶衛。馬文升在戍所滯留四年中,曾派兒子馬琇前往榆林衛聯絡平安伯,因為馬文升曾是三邊總制,協調延綏、寧夏、甘肅三邊軍務,而章子俊當時剛任延綏巡撫,可以說馬文升就是章子俊的上司。平安鎮初建,曾上報總制大人榆林衛的狀況及改進辦法,馬琇來到平安鎮正是爾林兔保衛戰剛剛結束,過後馬琇回到重慶衛,把榆林衛的火器說給了老爹馬文升,以少勝多用火器打敗了騎兵,讓馬文升內心激動無比,可是目前朝廷當紅宦官如日沖天,這事就一直埋在了馬文升胸中,直到汪直失寵後,馬文升才復官。

再次被起用,以左副都御史巡撫遼東。這是馬文升第三次赴遼東。要求朝廷給予火槍營,結果此火槍非彼火槍也,直到成化二十一年,馬文升回京,進官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徐、和一帶饑荒,馬文升移調江南的十萬石糧及五萬兩鹽價銀予以賑濟。同年冬,入朝任兵部尚書。但方士出身的通政司左通政李孜省要推薦他人掌兵部,在憲宗面前做了手腳,於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將馬文升調任南京兵部尚書。

馬文升不應,跟章子俊去往南京任戶部尚書一樣,接旨不動身,正當朝中有人開始針對馬文升參本時,憲宗病亡太子即位,這一切發生的誰也想不到。

如今馬文升入朝任兵部尚書,又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當然是要整頓一番,出於對李孜省之流的厭惡,他提出:“巡城御史及兵馬司、錦衣衛逐一搜訪,但有扶鸞禱聖、驅雷喚雨、捉鬼耳報一切邪術人等,及無名之人,俱限一月內盡逐出京。旋即又奉命提督十二團營嚴核諸將,黜貪懦者三十餘人,又請於團營內選馬步銳卒二千人,遇警徵調,且遵洪武、永樂年間之制,五日一操,以二日走陣下營,三日演武,朱佑樘允行。

正當馬文升在京城“搞風搞雨”弄的焦頭爛額時,弘治二年(1489)三月二十一日,章子俊帶著內眷公上纓、玉兒、目前是都察院都事的妹夫馬恕,家將章越、章勇、季佑帶三百營兵充當護衛及監軍趙牧南下,前往商洛,從宜昌座船到衡陽,再南下到達桂林。

這麼多的人,每到一地就要聯絡各地朝廷驛站,所以章越、章勇各帶一旗前出,作為前隊探查道路及聯絡客棧打前頭。三百護衛營兵的錙重有百輛馬車,主要裝載營兵的睡具、頭盔、護甲、彈藥等,還有乾糧吃食及糧草,臨時帳篷,雖然一路上有地方補給,可是大部份都是荒嶺中行軍,幾日得不上補給,免不得風餐露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一次三百營兵的裝備可謂是武裝到牙齒,除了人手一人一火槍外還有五門六磅小炮,每人腰間掛著一把繡春刀和一把匕首,這把匕首可以裝在火槍上的,都是精鋼模具壓制而成,開鋒後非常輕便鋒利,護甲就像是一件背心,前心大後背小,內襯雙層厚布,頭盔很像當年的美式M1頭盔,全是一次成形衝壓而成,這要歸功於有了壓板機及蒸汽機的加持,才能大批量製造不用榔頭手工敲打。這些裝具是在戰時穿戴。

在服裝上也擯棄了明朝笨重的鴛鴦戰袍,採用了那個時代的50式軍服,配上了一條牛皮腰帶,可掛匕首、彈藥包、急救包,行軍時每人雙肩包,內有一日的乾糧罐頭,預備彈藥,個人物品等。

所以當這樣一支隊伍行軍在明朝時,過往的人看著很是詫異,最看旗號全隊只有一杆紅色的大明日月旗,沒有行牌,也沒有開鑼巡道,讓人猜不透這是那一路兵將。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