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求生記

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求生記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

此時李賢道:“大家稍安勿躁,且聽章侍讀繼續筵講。”

眾人一聽也是,這不是朝堂,沒必要爭辨,也就慢慢靜了下來。

可章子俊問道:“下官剛才說道哪兒了。”

這句話問的眾人哭笑不得,自有人提醒道:“河套有大寶藏。”四輪馬車能轉彎,能做出比現有火槍射程遠一倍的火槍,京城只要一萬兵。嘿嘿嘿!

明顯這些人是在取笑著,可章子俊全當補藥吃了。對對,就按這位大人先說河套地區的寶藏,不過下官以下所言時,望各位大人不要中途打斷,如果不解者,或是下官說的有錯處,等筵講結束後,下官定當登門請教。

這開場白說的讓人好生惱怒,作為侍讀學士怎麼能說錯話,這不夠格啊,明面上說的好聽,實質是只能聽他一個人說,還不讓大家問、這是何道理。

”前面以說了河套地區的重要性,這河套地區最大的寶藏是一個產糧區,因為有黃河水灌溉,糧食產糧不少於江南之地,特別是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農作物能很好地生長。除了糧食還有許多礦產,特別是煤,也就是石炭產量豐富,有了煤就能鍊鐵,不巧,在河套地區就有一個很大的鐵礦,可是現在,不要說河套地區了,連山西也成了韃靼人的牧場,一個國家的強大,除了產糧外,就是鋼鐵,有了鋼鐵就有了脊樑骨一樣,可以製造更多的刀槍外,還能建造鐵甲戰船,造起高樓,架起橋樑,打造更加強大的槍炮,建設鐵路,無不需要鋼鐵做為支撐。哦對了,請問工部目前我朝一年能產多少鐵啊?”

工部官員說道:“年產一十四萬斤。”

章子俊一聽笑了,一年才產出七十噸左右的鐵,難怪老百姓買鐵鍋也買不起,有些農具全是木頭製成。

章子俊立馬說道:“要是能年產一千四百萬斤或是一萬萬斤,十萬萬斤,百萬萬斤會是如何呢?”

大家又在私語了,這小子是瘋子,他當成鍊鐵很容易,說說就成,明顯是書呆子。

章子俊心想幾百年後,一個鄉鎮小企業的小高爐,一爐就是三百噸,這就沒法說了。

章子俊可不管那些人在質疑,接著道:“河套絕不能丟,黃河九曲,唯富一套,說的就是河套地區。 不為別的也是我朝蓄馬的牧場,失去了我朝將無戰馬可用,地下的鐵礦,煤礦就是國家目前最需要的寶藏。應付的辦法不是去佔領,而是去開發,開發一地,建設一地,修煉鐵工場,種植糧食,築城池,修駛道。”

章子俊說到這裡,也就不說了,想說也說不去了,而聽者,也不想提問了,因為裡面有太多的詞彙無法理解。

書記官可是把章子俊的話全部記錄在案的,有人理解不了,以後可以慢慢解釋,最重要就是落實李賢要出兵收復河套地區的主張,章子俊已經把任務完成了。

李賢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會昌候孫繼宗若有所思,只聽李賢道:“今日筵講就此為止。”又跟閣臣陳文、彭時幾位大佬私語,最後商定午時“小經筵”,由皇上、兵部尚書王直、工部尚書趙榮、內閣參加,章子俊繼續筵講相關細節。

章子俊在筵講中許多的詞彙,許多的見解需要整理,一時信息量太大,可對總體方針無法反駁,你要說河套地區不重要嗎?你要說開採鐵礦增加鐵產量不重要嗎?你要說產糧不重要嗎?你要說改制火器不重要嗎?

章子俊來到明朝十二年了,一直在等,等一個機會,因為靠山李賢時日不多,接下去應該是李泰、萬安掌權,往後的一切安危就得靠自己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這樣的私營企業裡當官,風險太大,一不小心抄家滅族。

對於少年皇帝朱見深來說,上午的筵講是最感興趣的話題,少年人內心中就有那股子躍馬衝鋒,橫掃一切的夢想,收復河套也是朱見深在位後,第一件要做的事,無它,實現英宗不能實現的事,雪恥土木堡之恥,提振自己的皇權。

工部尚書趙榮匯同兵仗局衙門主事,早早就等待下午的“小經筵”,因為對工部來說,將意味著朝廷要給兵仗局撥款了。

李賢正在內閣匯同兵部尚書王復及會昌候孫繼宗集議,如按章子俊所議此計固然良策,但須主將得人,鎮守大同總兵官彰武伯楊信熟知地利,宜召還回京面議,讓修武伯沈煜代其職。

午後,文華殿“小經筵”開始,人員一下子少了許多,全場的全是跟收復河套有牽連的部門,氣氛相對輕鬆,李賢主持開始,還是由章子俊主講,在此前,章子俊在工部朝堂關於目前的大明兵器詢問瞭解了一個大致,在等待下午的“小經筵”時,又跟兵仗局的主事瞭解火器的情況,問題很大,所以開講時直接拿出了早就用毛筆畫好的幾幅草圖,這是目前敵我雙方對仗時的排兵補陣圖,讓大家傳閱。

作為督五軍營戎務,兼掌後軍都督事,兼督十二團營,主持經筵事的會昌候孫繼宗看後,然也,不知道章子俊接下去想做什麼。

章子俊要說明的意思是,大家請看,我大明軍對仗韃靼騎兵往往是排場大,收效微,而河套地區韃靼騎兵或東或西來去自如,要想扭轉必先固邊鎮,用小股精銳主動出擊,而目前一味防守不足取,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動出擊,賊據河套侵擾邊夷英宗欲徵而不果,使吉囊居為巢穴。套賊不除,中國之禍不可量也。

固邊鎮怎麼個固法,就要說到有一種防衛利器,能隨意移動輕便的大炮,目前我朝的“守城炮”太笨重,移動困難,那麼就要研製一款小巧輕便的火炮出來,接下去改良火槍,增加射程。

只見章子俊又拿出幾張圖紙給兵仗局主事看。

當章子俊瞭解此時明朝還沒有後世的弗朗機炮時,心中就有想法了,弗朗機炮進入明朝還要等到正德年間,廣東水師跟荷蘭人打了一仗繳獲了二十門後才大規模仿製。

此時就先拿出來用,對於當前來說,製作並不困難,沒有技術難點,還能有改進的空間。此炮小巧輕便,一匹馬能馱二門,分為主炮和子炮,另外把現有的大炮改良,輕量化,按上雙輪,能用馬匹拖運,這樣機動性增強,在野外可隨時展開,發動進攻,從而削弱韃靼騎兵的機動性。

章子俊腦子裡面早就有了一套改良火器的製作方案,在穿越前村頭維修農具的小工坊,如果做一把火槍,也比當前手工打造的好百倍。問題的關鍵在於切削上,沒有機床的加入,做什麼全是榔頭敲,敲出來的火槍要麼炸膛,要麼漏氣。

對於章子俊的這些想法,首先大家不太認同,在沒有看到實物前,想要用一張紙說服古人是很難的,特別是有著帶兵經驗的孫繼宗, 能隨意移動輕便的大炮根本不可能,白日做夢,想要大炮射程遠,勢必增加炮重,就說目前的守城炮長三尺有餘,重二千多斤,裝藥一斤多,能打出二里地,幾十人才能移動, 而章子俊說,能打出二里的炮,重量不會超過五百斤,這還是用現有的鍊鐵,而不是用鋼推算的。如果能利用幾百年後的高爐鍊鐵技術,加上轉爐鍊鋼,那麼能打二里的炮只是單兵武器,一個人就能扛著跑。

兵部尚書王復道:“難道章大人會造炮?”

章子俊回道:“然也!還能造火槍,還能把目前的火藥威力提升,不過下官不想造,那是工部的事宜,怎能讓翰林插手。所謂名不正,言不順。”

會昌候孫繼宗急急道:“這有何難,章大人如能營造出大炮,邊患不就平定了嗎?”

章子俊道:“首先不是想造就能造,先要有煉鋼鐵的工坊,沒有好的鋼鐵造不出好炮。”

內閣跟陛下一陣商討後,由內閣彭時宣佈陛下旨意,加任章子俊為工部左侍郎,分管兵仗局,主持一切營造事宜,先營造弗朗機小炮三門,欽此!

章子俊這才罷休,妥妥地三品大員啊,沒好處誰願意幹啊。

首先是選址,要解決動力問題,對於動力,章子俊早就想好了利用偉大的發明,水堆驅動,就在東郊出朝陽門七里地,此處一條小河邊,此小河直通大運河,水流喘急,是一個製作工坊的好地方,可是這裡的地屬於定國公徐永寧家族所有,章子俊可不管這些,上書就要這塊地,內閣和皇上看著辦,想要大炮,就得照辦,要不就不管了,工部左侍郎不當就不當吧,可把內閣氣壞了。

章子俊動用了家中的電腦,畫出了高爐及轉爐的簡圖,標上文字及尺寸,按目前工部能做到的規模,只能造迷你型,鍊鐵高爐一次性投料先營造一個容積五十立方米,鍊鋼轉爐就是熔爐,不過又不同於現在明代的鍊鐵熔爐,隨即又畫出需要建造的廠房,因為高爐外殼本是鐵殼包裹,可是現在沒有這樣的條件,先用耐火磚做高爐內芯,把鼓風通道直接垂直修在內芯外壁上,修建一個夯土外殼,把高爐內芯和鼓風通道一起包在裡面,外面再砌上磚隔熱保溫,把上面的排煙口通道間直接連通邊上的轉爐,這樣高爐內芯的形狀就像一隻大花瓶,肚大下面收小脖子長,正好排煙,底下分別是出鐵水口及爐渣口。一小半在地下,一大半在地上,這樣也便易投料,可以直接把石灰石,鐵礦石,焦炭倒進去,這也是採用了燒瓷的窯的辦法為了能將溫度升起來,足夠能融化鐵石。而流出的鐵水有流入邊上的轉爐中繼續煉成鋼,對於這樣的做法,章子俊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如果失敗也不會太大,起碼能出生鐵。

工部彙集了目前大明對鍊鐵的能工巧匠,不過目前採用的鍊鐵全是用熔爐,而章子俊做了改進,大明第一款高爐誕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我開創了御獸時代獸血遮天跨越時間線刑兇無罪推論紅樓之表妹攻略焚天龍神精靈:這隻卡比獸有億點大裂天龍尊紅樓之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