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

第二百九十二章——終章:二戰(37)
上章 目錄 下章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第二百九十二章——終章:二戰(37)

諾曼底登陸之後,德意志第三帝國似乎又走上了第二帝國的老路,陷入到了兩線作戰的窘境。現在,就連狂妄的希特勒也坐不住了,妄圖獲得“體面的和平”。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德國軍隊必須抵擋住登陸盟軍的狂飆猛進,於是,一場為了德意志命運的戰役,隨之展開,這就是二戰中,德軍最後一次攻勢作戰——阿登反擊戰。

1944年深秋,戰爭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計劃從1944年9月底開始在德軍最高統帥部秘密地策劃。這個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的作戰計劃(主要內容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然後再轉頭來對付蘇聯),由希特勒親自設計,他試圖透過歐洲西線戰場的最後一次攻勢,迫使盟軍從德國本土撤出,重新奪回西線主動權。

這幾乎就是1940年曼斯坦因計劃的小型翻版。1940年,被盟軍公認為德軍最偉大將領之一的曼斯坦因元帥(當時他只是一位少將)制定了全然不同於德軍傳統的西線作戰方式(那是自小毛奇和施裡芬計劃以來德軍對法國作戰的傳統思維,即透過內線調動兵力上的優勢擊敗對手,再將獲勝後的兵力調動之另一條戰線再次獲得兵力優勢)。但是同樣的計劃,是否能取得相同的結果呢?

1944年12月16日拂曉,在密集炮火準備後,德軍兵分三路發動突襲: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轄4個師);中路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轄7個師);右翼是狄特里希指揮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轄9個師)。總攻前,德軍還實施了兩個特別行動以配合正面進攻。一是代號“鷹”的空降作戰行動,目標佔領美軍後方的公路交通樞紐;另一代號“格裡芬”行動則由德軍特種部隊——第150裝甲旅執行。他們裝扮成美軍,在德國大部隊到來之前潛入盟軍陣地,儘可能地製造混亂和破壞,佔領戰略要地。17日,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7000多人被德軍包圍後投降,成為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失敗。18日,中路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逼進公路交通樞紐巴斯通;右翼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佔領了馬斯河渡口;左翼第7集團軍渡過奧爾河。至1944年12月20日,德軍已撕開美軍防線,形成一個寬約100公里、縱深30公里至50公里的突出部。

12月17日早上,盟軍最高指揮部急調美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增援;19日,又命令巴頓將軍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北上馳援巴斯通。堅守阿登地區的美第1集團軍則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德軍進攻,堅守到援軍到來。12月22日,德軍交給堅守巴斯通的美軍第101空降師一封勸降信。在信中,希特勒瘋狂叫囂道:要麼投降,要麼殲滅!第101空降師代理師長麥考利夫准將在給希特勒的回信中只回答了一個字,把希特勒氣瘋了:“Nuts(神經病)!”此事後來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不得不佩服在這種緊要關頭上還沒忘了幽默感。此電文在盟軍中廣為流傳,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軍心。)二戰後還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簡訊之最,只有一個單詞)。

在美軍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採取果斷措施,將被切斷聯絡的阿登以北的美軍第12集團軍群的兩個集團軍劃歸英軍第21集團軍群司令蒙哥馬利指揮,同時,急調大批增援部隊堅決阻擊德軍進攻,並積極準備反突擊。到1944年12月24日,美、英軍已有24個師60萬人參戰。天氣轉晴後,佔極大優勢的美英空軍發揮了重大作用。

1944年12月25日聖誕節那一天,德軍第2裝甲師與美軍第2裝甲師在塞勒斯展開激戰。德軍陣亡2500人,被俘1050人,所有坦克損失殆盡。美軍第2裝甲師由此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綽號。1944年12月26日,美軍第4裝甲師先頭部隊終於殺開一條血路,衝進了巴斯通,加強巴斯通的防禦力量。由於天氣突然轉好,盟軍航空兵開始支援地面作戰,給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以致命打擊,德軍強渡馬斯河的希望落空。

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盟軍機場進行空襲,炸燬盟軍飛機260架。德軍地面部隊趁機向阿爾薩斯北部發起了進攻。1945年1月3日,盟軍也發起大規模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和堅守阿登地區的美第1集團軍同時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阿爾薩斯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鬥。經過了整整5天血戰,德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1945年1月6日,丘吉爾向斯大林求援。為了支援西線盟友,蘇聯紅軍比原定日期提前8天於1945年1月12日在東線發起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德軍被迫把準備派往阿登地區的後備兵力6個裝甲兵師調往東線。這使得德軍再也無力在阿登地區繼續維持進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1945年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945年1月12日,在德軍抽出兵力對付東線蘇聯紅軍後,英美盟軍趁機發起追擊。1945年1月28日,在盟軍的一路追殺下,德軍被全部趕回了阿登戰役發起前的位置。至此,整個阿登戰役結束。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線規模最大的一次陣地反擊戰。有60多萬名德軍、近65萬名盟軍參戰。這個規模雖然放在東線的蘇德戰場不值一提,但是在西線就很可觀了。阿登反擊戰給雙方都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德軍死傷和失蹤約12萬人,損失600輛坦克和重炮、1600架飛機和6000輛汽車。美軍傷81000人亡19000人,損失733輛坦克和反坦克炮。英軍傷1400人亡200人。但兩者不同的是,源源不斷的軍火生產和大量的人力資源使盟國能迅速地彌補損失,而處於東西兩線作戰的不利處境和盟國猛烈的戰略轟炸之下的德國卻無法彌補這些損失。德軍的這次反攻雖使美軍遭受重大損失,但嚴重削弱了它在西線的防禦力量和東線的機動兵力,再無後備力量可以補充,不但徹底喪失了反攻能力,而且也難以進行持久的有效防禦。四個月後,納粹德國戰敗投降。

儘管丘吉爾為英軍在此役中無所作為進行辯解,但他無法不盛讚美軍在阿登戰役中的英勇。“毫無疑問,這是美國人在戰爭中最偉大的一役,並且我相信,這將被認為是美國人永垂不朽的勝利。”

戰時首相丘吉爾對這個戰役有所評價,這個在“英國脫歐公投”中黯然下臺的英國首先卡梅倫也做過分析:“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計劃穿過阿登山脈進行大規模的突擊,在肩胛處切斷盟軍北方集團軍的彎曲的左臂。這一行動除規模較大和速度與武器不同以外,很像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突襲普拉贊高原,切斷和破壞奧俄聯軍的迂迴運動,並突破其中央陣地。”遺憾的是,這些分析都是馬後炮了。在丘吉爾的偉大著作《二戰回憶錄》中,他表示,當時他對德軍的判斷是一場“我們明知危險而又甘冒這種危險”。但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於德軍的進攻還是缺乏關注:“德軍第6黨衛裝甲軍是一支大家公認的勁旅……1944年12月初那條戰線的戰鬥沉寂下去時,他暫時逃脫了我方情報部門的監視。”而此時統領英國軍隊的蒙哥馬利則更樂觀:“目前敵軍在所有戰線上都在打防禦戰;他們的處境已不可能使他們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戰了。”

蒙哥馬利雖然沒有猜對後半部分,卻猜對了前半部分。“萊茵河衛兵”計劃是一種天才計劃。然而現實卻很殘酷。德軍的當前實力遠不能和1940年相比。參與阿登戰役特種作戰的德軍特種作戰頭目斯科爾茲內回憶起希特勒接見他時說道:“我記得他說我們將在阿登部署6000門火炮,此外,德國空軍將派出約2000架飛機,其中包括許多新型噴氣機。”事實卻是,德軍選擇了在最惡劣的天氣發動進攻,因為那時盟軍的飛機不能起飛。

現在的德國已經不是五年之前的德國了,此時的德國一如阿登計劃一般,日落黃昏,氣息奄奄。(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我可能是個好人肥妞二號完美變身記山寨太子妃漁夫的秘密終極至尊兵王女尊大佬的小嬌夫我是陰陽人(快穿)強制淪陷強制寵愛陰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