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70年代婚戀日記

第三章 五個沒想到的冷酷現實
上章 目錄 下章

70年代婚戀日記第三章 五個沒想到的冷酷現實

1968年9月19日,星期四,天氣多雲間陰

人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極了,一點不假!成為九連正式職工後,才對這句“至理名言”有了深刻的體驗與理解。

屈指算來,畢業到九連已經21天了。我雖然是應屆畢業生的臨時領隊,但工作也不算少。不僅要領著大家下地幹零活,還負責臨時工作的分配。比如,讓哪幾位同學去打掃衛生;哪幾位女同學到廚房臨時幫忙;哪個班組缺少了勞動力,臨時抽調我們去支援等等。這些都由我臨時決定。除此之外,還要管理著同學們的日常生活瑣事。哪位孩子不舒服了,哪位要臨時請假啦,需要給誰安排病號飯呀等等,我也是大總管。說實話,透過這些天的親身體驗,別人是啥感覺我不知道,自己的心裡落差特別的大,之前的那些美好的願景或期待,此時已經大打折扣了。

在農業中學上學的三年,雖然也經常到農業連隊去幹活,那時叫做“支農”。無論是去或回,幾乎都是車接車送。都是僱傭農場運輸隊的解放牌大汽車,而行車路線呢,也是從學校一直被拉到田間地頭。毫無例外地早出晚歸。究竟農業連隊裡是什麼模樣,農墾職工如何學習怎樣生活,似乎一無所知。在我的想象中,農墾職工就要開著東方紅拖拉機,或耕地或靶地,大多數的農業工人,應該是現代化的農機手,開著插秧機插秧苗,開著播種機播種,駕駛著收割機收穫水稻,小麥等等。總之,我以為一個國有農場的正式職工,應該有別於農民,有別於三十畝地一頭牛式的耕作方式,我們應該是進步的,瀟灑的,機械化的程度要令人刮目相看的。這樣,我們也可以學到一定的農機技術,這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我們的優勢所在。然而,在無情的現實面前,這一切一切的美好願景,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煙消雲散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起碼有“五個沒想到”。

首先是住的問題,沒想到如此的簡陋寒酸。這哪裡是職工宿舍呀!因為九連是新建單位,連裡現有的居住條件,還不能滿足新分配學生的需求。所以,二十幾個男生,只能被安排到連部的大禮堂暫住,底下鋪上厚厚的稻草,上面是用蘆葦編制的大炕蓆,軟軟的光光的行李往上一蓋,就算是連線在一起的大地鋪了。寬闊的禮堂裡兩邊對應著睡下,雖然不太擁擠,但孩子們哪裡能習慣這樣的生活環境啊!在學校時雖然也是睡大炕,也是四五位同學擠在一起,但,那畢竟是正式的宿舍,畢竟是泥土壘成的大炕呀!

再有,就是吃飯問題,沒想到如此的簡單。在學校時,每頓飯都有幾個炒菜隨便點。想吃啥可以買啥,雖然也是家常便飯,但無論主食還是副食,品種也有好幾個。這裡就不一樣了,入夥的職工只有四五十人,管理員兼大師傅只有兩個,頓頓幾乎都是一飯一菜,有兩個炒菜的時候很少。沒有任何選擇餘地。那質量,就更不能和學校相比較了。更主要的不習慣,就是禮堂與食堂是緊緊地連在一起的,賣飯的視窗就在大禮堂內,只要開飯的鐘聲一響,睡懶覺的同學們就躺不住了。人家來買飯的有很多是女同志,還躺在那裡睡覺合適嗎,起碼是不太方便也不算文明吧!

還有,就是下地勞動了。無論什麼樣的農活,都要有一定的量化指標。也就是說,要用數字說話,這無疑是便於考核。這也是沒想到的。我們在學生時代,無論幹什麼活,都是“大趕羊”的形式。一幫人說說笑笑,幹多少就是多少,沒有什麼資料或績效一說,不會有人計較的。如今成為正式工人了,不用別人說啥,幹起活來就要看著左鄰右舍,就要比著追趕了。自然就分出高低上下了。無論是割溝塘兩邊的雜草,還是給水稻撓秧施肥,還是用綠草拌土積肥,班組長都要有一定分工,並且量化明確。都要在效率上見證個人的積極性。見證每個人的實際能力,這些,不但我不習慣,很多新來的同學都感到詫異,但是又無話可說。

第四個沒想到的是,九連的老職工有文化的很少,十有八九是文盲。他們大多居住在周邊的鄉下,早來晚走。有的步行,有的騎著大鐵管的腳踏車,每部車足有七八十斤重。後架上還拖著一個大大的車筐,裡面裝著或農具,或衣服呀野菜呀之類。只要天色一黑下來,這個連隊就變得一片寂靜,鴉雀無聲了,安靜的幾乎令人窒息。這與我們在學校的區別就更大了,學校雖然窮,但還有一個圖書角,閱覽室什麼的,還有一個籃球場呢!愛好運動或學習的孩子們,夜間還可以到這裡打打籃球,看看書,翻閱資料什麼的。到了逢年過節,學校還要組織聯歡晚會,有文藝特長的同學們,還可以登臺發揮一技之長,或歌或舞,或彈或唱,給大家帶來無限的歡樂與美好的記憶。如今這些,都會成為遠去的時光或記憶了。而九連這裡,依然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遠古的農耕生活相差無幾。孩子們怎麼能習慣啊!

第五個沒想到的是,就是牛書記的臉色。到了九連以後,這位牛書記圓圓的臉上,一下子好像褶皺增多了。往日的笑容很少見了。平時,他那兩隻紅紅的眼睛也不見了,因為被耷拉下的眼皮幾乎遮蓋了。我知道他是大老粗,能夠當上黨支部書記,完全是靠實幹苦幹得到的。在九連開大會,聽了他的幾次講話,真的不敢苟同。除了不點名的訓斥人,講不出一點能夠說服人的道理來。當初,我們在七分場的工作組,牛書記開口就是“爺們長,爺們短”。臉上總是笑眯眯的。那時,我們似乎是工作關係。也是同事關係。如今就不一樣了,我們是書記與職工的關係了,是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了。這時的牛書記,“爺們”不喊了,笑臉不見了。碰面時或者是歪著腦袋齁我一眼,這就是最大的禮遇了,或者乾脆就頭也不抬視而不見。

有這麼多的“沒想到”,我的心情會怎樣?但是,不管怎樣也得既來之,必須則安之呀!我怎麼說還是個臨時的領隊啊!我要注意,我的情緒不能對其他同學產生連鎖反應。我該做的工作,還是要認真地做好才是。在方方面面還是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才是。比如,分配工作,比如,傳達會議精神,安排新同學的生活問題等等。

睡地鋪肯定是潮溼的,蚊蟲或跳蚤就少不了。於是,我隔三差五的就要組織人給地鋪打藥滅蟲,就要反覆地叮囑大家使用飯盒或碗筷時,一定要注意多清洗幾遍,以防止滅蟲的藥物中毒,給大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美好理想在慢慢破滅。無情的現實不斷呈現在眼前。

這裡沒有多少農業機械,我們不可能成為現代化的農機手。這裡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有的只是幾輛馬車和飼養棚中七八匹紅馬。這裡沒有圖書館,沒有閱覽室,也沒有籃球場或業餘的娛樂設施,每當夜幕來臨,我們只能躺在床上,面對天上的星星發呆。眼瞅著房簷下昏暗的路燈,想著自己無法言表的心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裡的老職工上過初中的人很少。他們平時談論的話題,除了妻兒老小,就是柴米油鹽,抑或農活怎麼幹好,傢俱如何保管之類。與這些人在一起,很難有共同語言。溝通起來感覺特別扭。有幾個到這裡來改造的右派分子,除了下地幹活還要在業餘時間掃街,打掃廁所之類,這些人中雖有學問,也不能和他們走得太近,那是要犯大忌的。

綜上所述,是不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呢!要適應這裡的生活,要融入這樣的群體,要和他們打成一片,就要脫胎換骨,就要入鄉隨俗。正所謂:適者生存。那麼,這融入的過程需要多久呀?很難想象,我也不願意去想象。

今天上午,我們這個臨時團隊宣佈解散了。我們這些新分配的學生,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被分到了各個班組,也有的安排到了後勤班,就是那些身體不太好的,有的去養豬呀,有的去喂馬呀。個別的被安排到了菜園裡。這是一位姓王的副連長公佈的。我被分到五組當了記工員,這個職務當然是兼職。這就意味著,從今天開始,我們就全新的生活開始了,一個國有農場的職工生崖就開始了。試用期一年,每月工資25元的薪酬就開始了。

我在想,我也在問自己,我在明天,還會遇到新的更難的“想不到”問題嗎?我的心有些涼了,空空的失落落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娛樂大頑家吸血鬼的無限旅途網遊之吸血鬼我就是吸血鬼重生70錦鯉小嬌妻玄界復仇者新英雄世紀神級復仇者閃婚成愛:冒名妻子不好惹重生贖罪,回到妻離子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