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70年代婚戀日記

第三十六章 採訪“緣”
上章 目錄 下章

70年代婚戀日記第三十六章 採訪“緣”

1976年10月8日星期四天氣陰有小雨

我上任政工幹部後,怎樣辦好廠內的廣播似乎是最難的事,也真的下了一番笨功夫,想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辦法來。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不懈努力,才讓這“每日一響”變為了現實,從而,成為了全體幹部職工每天“不可或缺”的必修課。

以前,廠裡的廣播室經常是大門緊閉,平時,就是為了廣播“找人”,或者是通知某某去幹什麼,或者是廠裡的行政科在賣什麼東西等等,其作用就是廠內的免費“廣告”。沒有絲毫政治意義,洪寶書記得知後對此很有意見,他說:本來應該聽聽中央的聲音,應該表揚廠裡的好人好事,批評不正之風的輿論工具,怎麼能只用來做廣告呢?

政工科成立後,我們就把廣播室管理起來了。每天早晨的6點30分,安排專人準時開啟廣播,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播節目。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有其它特殊情況,收聽早晨的新聞雷打不動。廣大職工群眾每天都能聽到中央的聲音,知道國內外發生的的大事,久而久之,大家就習以為常了。如果有一天聽不到早晨的新聞聯播,很多職工就不習慣了。就有人前來問問為什麼。

我們的廣播站,工作時間是每天中午的11點30分,在這個時間點,準時廣播廠內新聞,也是雷打不動,也成為了一種習慣,一個制度。每天的廣播一開啟,首先是《東方紅》的樂曲聲,然後,就播送廠內昨天發生的新聞,或者是好人好事,或者是歪風邪氣,或者是評論性的文章,還有,廠裡召開了什麼會議,做出了什麼決定,總場黨委有什麼文件精神,制定了哪些新的政策,我們廣播站也要及時地傳達出去,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在個別的時候如果稿件不夠,就轉載國內主流媒體的文章,或者是最近國內外發生的大事件。

新聞節目每天堅持20分鐘左右,接下來的時間就是文藝節目了。用留聲機放盤,或者是錄音機放磁帶,有時是戲曲,有時是歌曲,還有相聲小品之類。很受大家的歡迎。

我們的播音員水平很高的,她是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專職播音員,李姐,一米五的小個子,腿還有些毛病,戴著一副近視眼鏡,但是她那聲音卻非常的渾厚好聽。她透過關係調到了離家很近的我們農場,工作崗位是銷售科的開票員,每天到了廣播時間,一切就要為這個工作讓路了。

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我們每天廣播自己的節目20分鐘,時間不算短了,這麼多的稿件或新聞線索從哪裡來啊?

在廠領導的支援下,我們很快成立了總廠宣傳報道組,無論前勤還是後勤,車間還是機關,每個單位選派一個兼職的報道員,負責向廣播站供稿,或者是文字稿,或者是口頭彙報。稿件的內容,無非是正面的典型或反面的事件,好的就表揚,壞的就批評。這也成為了一種制度,一種習慣,成為大家都認可,上下都支援的工作。總廠報道組抓得很緊,堅持每週召開一次例會。一是,統計通報各單位的供稿數量,二是搞業務培訓或互相切磋,讓報道員知道怎樣寫搞,怎樣把稿子寫出高質量來,第三,對供稿積極的單位或個人給予口頭或物質獎勵,對個別單位或個人供稿不積極,對宣傳工作不重視的,給予批評。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我的權利有些大了。

廣播站搞活了,我廠的思想政治工作似乎就活躍多了,政治空氣就濃厚多了,風清氣正多了。好人好事就吃香了,不正之風與歪門邪道就慢慢失去了市場。對各項工作的開展無疑都會起到促進作用。廣播站搞活了,廣大的職工就關注了。每當《東方紅》的樂曲聲響起來,大家就知道距下班還有半小時了,就會洗耳恭聽廠內的新聞,國內新聞或國際時事了。如果有一天聽不到廣播,很多人就不習慣了,就要找到政工科或廣播站,問個究竟了。

7.28大地震發生後,我廠確實湧現出了很多好人好事,尤其在抗震救災過程中,有捨己救人的,有助人為樂的,有保護國家財產不受損失的,還有不顧個人安危,搶救傷殘工友的等等,然而,更多的還是在“重建家園”的戰鬥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時間,不講報酬的。他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艱苦創業,自力更生的鬥志,在很短的時間裡,創造出驚人的業績來。這些可歌可敬的好同志,我們不應該大力地去表彰他們,去歌頌他們嗎!

與此同時,在地震發生後,也有個別的人不是這樣,他們發出的是另一種聲音,做出的是另一種表現。有關鍵時刻失職失守的,地震發生後臨陣脫逃的;也有趁亂哄搶明偷國家物資,把廠裡的建材拉回家使用的;有散佈謠言,製造混亂的;更為嚴重的是,還有的共產黨員,面對危難的同志,見死不救的等等。對這些人,對這些惡劣的行為,我們廣播站不該狠狠地批評揭露,讓這些醜惡的靈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嗎!

以上這些課題,都是我們政工科應該做的工作,都是我們廣播站亟待廣播的內容。可見,我們的工作量有多大,我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呀!

有這樣一位抗震救災的模範人物,她叫肖榮,瀝青車間的泵房工段的職工。因為她的事蹟比較典型突出,需要我去親自採訪,這樣的典型,不僅我們的廣播站要大力表揚,她的事蹟我們還準備上報到總場政治處,還要向有關媒體推薦。

這個肖榮,一米七的個頭,膚色稍黑,但長相絕對的受看。眉清目秀雙眼有神,很有親和力。兩條粗粗的辮子二尺多長,習慣地甩在身後。因為她在車間的人緣較好,大家都稱她為小榮。

問:小肖同志,聽說你在地震發生後救了很多人,說說當時的詳細情況吧。

她甩了一下頭,似乎讓那兩條辮子老實些,微笑著答道:那有啥好說的,誰遇到這情況能不救人啊?

問:那你當時也受傷了,不但眼框被檁條軋傷,你的腿也傷的不輕嗎?

小榮說:那點傷不算事。如果我真的爬不動了,站不起來了,我就是有那個心,也沒那個力了。

問:可以說說當時是怎麼想的嗎?

小榮一聽這話,“撲哧”一聲笑了:這時還有啥想法呀,還能容我們去想什麼呀?那裡不少的人被壓在了廢墟中,有的喊救命,有的在痛哭,你說要是你在現場,你會想什麼嗎?

我被問的啞口無言了,一時間似乎還有些尷尬。

小榮在地震發生時,住在一間破舊的平房中,因為房屋年久失修,晃了幾下屋頂就坍塌下來。把小榮和其她三個姐妹埋在了地下。因為她的床鋪緊挨著屋門,倒下的門框救了

她一命。她用盡全身氣力掙扎著爬出來,但左眼眶還是被房檁無情地壓塌了,所幸沒有碰到眼球。右腳腕也被砸成了重傷,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了。但是,她在這緊急關頭顧不上這些了,她帶著負傷的身子,跪在那裡一直從廢墟中刨人,把同宿舍的三姐妹接連救出後,又在左鄰右舍救出來四個人。這時的她,手背已經劃得滿是鮮血,累得幾乎站立不起來了。天亮以後,她的左眼腫得像個小饅頭了。

地震中,她們車間有一位姓黃的大姐,閨女不幸遇難了,老伴又不在身邊,她的雙腿也被砸成傷殘,從外地治療回廠後,幾個月時間無法下地,生活不能自理,小榮與黃大姐同住在一個防震棚中,就主動地對她悉心照料。每天給她打飯打水,給她洗衣晾被,有時間了,還要推著殘疾車讓她到外邊曬曬太陽。直到黃大姐老伴把她接到了漢沽。她這種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精神,這種互助友愛,助人為樂的精神,不僅感動了黃大姐,也感動了周邊所有的人。

別看小榮不太善言談,但她的情商很高。上週我採訪了她一次,我們就熟悉了。前天上午,我到瀝青車間蒐集材料,這時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深秋時的雨,已經是涼涼的了,我在車間的大院裡一溜小跑,恰好被正在氧化釜下作業的小榮發現了,她見我穿著有些單薄,馬上就解開身上雨衣的紐扣,脫下來說:“別把大記者澆感冒了,快穿上”!就這一個小小的動作,著實讓我心裡熱乎乎的,久久不能忘懷。因為,她不是在和我客套,她真的已經將雨衣脫了下來。她是真心的讓我穿上。從這些細微之處,就可以得知她是個熱心腸!

從此,我們就成了好朋友。她雖然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但她喜歡閱讀,下三班以後幾次到我的辦公室,或者是借書或者是看報,或者是嘮嘮家常。這些,都被細心的陳廠長看在了眼裡。

今天下午,小榮來我的辦公室還書。沒事就坐下來說一會閒話。說說自己的傷情呀,說說黃大姐的近況呀,還有瀝青生產中的問題呀等等。正說著,守田廠長進來了,陳廠長是個爽快人,說話直來直去。從不轉彎抹角。他一看小榮又來串門,就問:“小榮有物件了嗎,沒有就跟我們小李一起過吧”!

就這一嘴,小榮好像被電擊打了一下,眼看著渾身一哆嗦,把我弄得也挺難堪。人家還是個大姑娘呢。小榮開始一愣,然後抬起腿就往外跑。一邊跑一邊說:“人家是大記者,能看得上我們村姑”?

小榮跑遠了,陳廠長問我:“你看她咋樣,我看行,多樸實的姑娘,既能幹還有愛心,跟她過一輩子錯不了”。

地震後,曾有不少人來給我說媒的,有的是本村的玩伴,有道是周邊村的大姑娘,也有在工廠企業裡做臨時工的。我都沒有動心。我心想,我那心愛的小芬剛走不多久,我的心還沒有沉澱下來,我很難把她忘掉啊!對小芬的愧疚之心我還沒能贖罪,小芬正在天上看著我呢!

再者,小芬就是個村姑,因此在企業裡上不了戶口,分不到房子,我這次真的要搞對象,也要找一個有戶口的,一個有正式工作的。這樣,將來分房子就不成問題,小孩上學入托也不成問題。

但這小榮也是臨時工呀,她是農場的親戚介紹進的廠,有硬傷的條件,我們合適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不!我還不能過早地考慮這個問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娛樂大頑家吸血鬼的無限旅途網遊之吸血鬼我就是吸血鬼重生70錦鯉小嬌妻玄界復仇者新英雄世紀神級復仇者閃婚成愛:冒名妻子不好惹重生贖罪,回到妻離子散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