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北平說書人

引言-民國初年的北京
上章 目錄 下章

北平說書人引言-民國初年的北京

民國初年的北京還不叫北平,名字依然是北京。

民國初年的北京內外城的隔離制度基本消失不見,但裡九外七皇城四的城門格局依然還在,東富西貴南賤北貧的城區類別也基本定型。

民國初年的北京現代與傳統的衝擊非常強烈。

民國初年北京人口一直在增加,從1908年的76萬餘人到1928年的91萬人,二十年時間增加了近一半。時,北京戶籍人口佔據總人口數量不到一半。男女比例失衡嚴重,在這個保守的老京城,進京務工的基本都是男性,一直要到1928年才開始有女性進入社會工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民國初年的北京依然被人稱作是首善之都,時人講信用,重街坊鄰里關係,水鋪、米麵鋪皆可賒賬,按月下賬,或者一年三節結算,而商家不會擔心有人賴賬或者逃走。街坊領裡互幫互助,常有幫窮會,每家每戶按月湊錢辦事,亦不會擔心有人賴賬。

民國初年的北京,外來人口眾多,彼此都重同鄉之情。北京城內各地會館林立,外來人只需憑著一口鄉音,就可在會館內居住,並且求助同鄉幫忙介紹工作。

民國初年的北京,各行各業都非常保守,行有行規,業有業法。不許外人輕易進入。就連剃頭師傅都有門戶傳承,見面都得盤道,一旦發現對方沒有門戶傳承,便作為嗆行處理,輕則斥責一頓,重則沒收經營工具以及當日的所有收入。

民國初年的北京,各行各業都有地域性,等閒不讓外地人入行。比如井窩子送水、糞道收糞、綢緞莊八大祥、飯店八大堂八大樓,還有糧食店基本都是山東人在經營;醬油雜貨鋪、顏料店基本都是山西人在經營;著名的四大恆錢莊則是江浙人辦的;茶莊基本都是安徽人辦的;金店、古玩玉器的買賣都是廣東人在做;剃頭的多是直隸人;就連做傭人的老媽子也多是直隸省的三河縣人,所以也有三河老媽子之說。

民國初年的北京,人人敬重文化,城內辦有惜字會館。凡是寫有文字的紙張,沒人會去隨意踩踏,或者挪作他用,惜字會館會著人去撿拾字紙,或者收買廢棄字紙,帶回會館內焚燒,不可能隨意侮辱文字。只是在北平淪陷之後,惜字會館便沒有了,上街撿拾字紙的人再也見不到了。

民國初年的北京,平民百姓生活困頓。1922年,一個磚瓦匠大工一天的工錢74個銅元,摺合銀元3.87角;一個小工僅50個銅元罷了,摺合成銀元2.82角。而那時的玉米麵卻要4分一斤,一個大工一天的工錢不過9斤多玉米麵罷了,一個小工更是只有不到7斤。而一個家庭的生活開支可不僅僅純吃玉米麵就可以的。

隨著20年代軍閥混戰,銅元貶值愈加厲害,物價瘋漲嚴重,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那時所有工錢都是按照銅元結算的,一直到1924年經過工人不懈爭取,才開始以銀元結算。

民國初年的北京對文化人卻是格外的優待,初小教員月薪24元,高小教員34元。大學教授月薪最高400元,最低也有300;助教月薪最高110,最低50元。而那時的北京,一家四口一年只需要100大洋就足夠他們生活了。而一套小四合院,不過300大洋,僅僅只是教授一個月的工資而已。

民國初年的百姓生活困頓,紈絝子弟卻還是極好鬥鷹遛狗,玩鳥養蟲,還是一副老頑主做派。儘管百姓生活困頓,可北京百姓卻依然講究。衣著不講華貴,但講整潔不破,就連一些只有一身衣服的窮人,都會穿著衣服讓路邊縫窮的人幫自己縫補破洞。

時,北京人出門必穿大褂,或是長袍馬褂,短巾汗衫者被視作無禮,因為這是在屋裡面才會穿的衣服。哪怕在屋內接待客人,也必穿大褂。男人出門帶青緞或黑緞的瓜皮小帽,冬季防風戴將軍盔。小孩子戴毛套帽。做苦力之人多戴氈帽。婦人梳髮髻,姑娘梳辮子。

民國初年的北京,藝術行業發展昌盛,後世沒落的傳統藝術在這時卻是耀眼奪目的很,各門各派人才輩出,大師林立。天橋雜耍地,群英薈萃,八大怪幾代顯赫。金皮彩掛評團調柳,響聲徹夜。江湖春點,碰嘴咬牙。

民國初年的北京,江湖氣很重。老榮行尚且不敢大規模踏足這個首善之地,但是小綹兒依然不絕。老月們開的寶局子,大門緊閉不敢公開示人,但總有不要命的混混想跳寶案子透過捱打來成就自己的人物字號。

老渣們也混跡在窮苦人家裡面,在跟人家討論開外山和不開外山的價格分別是多少。老柴們坐在巡警閣子裡面衝盹兒,專注鄰裡糾紛,等閒不涉江湖事。而江湖老合們,卻是被欺負的最慘。

八大鏢局實力強橫,但卻也面臨著新時代的衝擊,現代交通業發展迅速,傳統的保鏢押運業務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鏢局紛紛關張,鏢師們轉行看家護院;或去武場子授藝,或是投身軍伍,為國效力;或是投身民間,惹得江湖武林波瀾四起。

大清已經亡了,末代皇帝還沒被趕出紫禁城。曾經的八旗子弟卻失去了旗餉,倒了鐵桿莊稼,於是紛紛下海從藝,清渾兩門開始合流。那些曾經只存在於宮裡的那些老手藝也隨著清朝滅亡,而流傳到民間來。

後世的那些人民藝術家,在民國時期的舊社會卻是被歧視的戲子。沒有藝人不受辱的,也沒有藝人不受屈的。多少女藝人含淚賣藝,多少男藝人哈腰賣笑,這是一個藝術綻放的年代,卻也是藝人無比屈辱的歲月。

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關於民國江湖的故事,一個關於民國江湖上各個行當的規矩和故事,各行各業,各門各派,各有精彩。

而這個故事要從一個老實木訥的年輕人在莫名其妙被人敲了腦袋,養了一個多月傷之後,腦子突然開竅了開始說起……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已經不再是他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超級海島帝國逍遙海島主神奇寶貝之第五天王神奇寶貝之開掛人生相聲小明星從相聲開始從說相聲開始戲法羅相聲大師重生賽羅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