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彼岸繁花[綜紅樓]

692、武烈皇后38
上章 目錄 下章

彼岸繁花[綜紅樓]692、武烈皇后38

曹操再度屠城, 這行為在洛陽引起了軒然大波。

助天子東歸有大功而晉御史中丞的鍾繇上書天子,建議嚴懲曹操屠城的行為。朝臣有不信曹操屠城之事的, 鍾繇建議天子派人去徐州核查事情。

本來鍾繇這人因為曹操佔了兗州後,以兗州牧自居主動給還在長安的天子上表, 對曹操的印象非常好。當時李傕、郭汜等人認為曹操是想在關東自立天子,雖然派了使者來,也並非是出於他的本意。

還商議著要扣留曹操的使者, 拒絕接受曹操給天子的上書, 否認曹操的兗州牧。

鍾繇出面勸阻持有這樣意見的李傕、郭汜等人。

“當今天下豪強割據,各自都假託天子之命轄制一方, 沒有什麼人把天子方子眼裡, 想著給天子上書。如今有曹操上書給天子,不管他是真是假,他心裡還是有天子存在、有皇室存在的。如果拒絕了他的‘忠誠’,多天子以後再興漢室的願望不符。”

就是因為鍾繇的這番話,曹操最終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拿到了兗州牧的官方文書。

所以曹操對鍾繇一直是心存感激的, 並把鍾繇引以為神交。

可是曹操接連地屠徐州, 有江東孫策對天子的恭敬和稅貢, 讓鍾繇沒法把那種只要認同小皇帝,就是忠臣的理論在洛陽再搬出來了。

作為御史中丞他有責任彈劾曹操屠城這樣天下皆知的事情, 如果他對此不做表態,年終考核的時候就是他的失職。

小皇帝知道曹操屠城的事情十之八九是真的。他在鍾繇帶隊離開洛陽去徐州之前,把鍾繇召到宮裡, 憂心忡忡地叮囑鍾繇。

“元常,曹孟德屠城之事恐怕不假。但你一定不要與他在徐州對上。你一定要記得,朕只盼著你平安回來。”

鍾繇知道天子這事對自己器重,掛念自己的安危。他再三向小皇帝保證,一定會平安回來,才在小皇帝的目視裡離開洛陽殘破的皇宮。

鍾繇領了幾十人的官員去徐州,目的就是考核曹操是否有屠城之事,隊伍裡中間信與不信的臣子各自參半。

好在洛陽離徐州不算遠,一路上都很太平。可當他們這行人剛踏入徐州的地界不久,就看到了路邊未及掩埋的屍骸,還有不少隨意丟棄在曠野的白骨。開始的時候鍾繇他們還停車,讓護衛的軍卒去掩埋新舊不一屍骸、凌亂的白骨,慢慢地鍾繇意識到他們做不完。

沿途的屍骨太多,就只好先那麼暴露在荒野上。

堅持曹操沒有屠城的官員,在經過一個個荒蕪人煙的村鎮、看到那些被大火燒塌的斷壁殘垣,都閉嘴沉默起來。

他們不敢否認這是兵禍的屠殺,連推脫到一般的流匪所為都牽強。那累累的白骨和一些身上還有布絲的屍骸,都在不語中說著徐州這幾年的遭遇。

在曹操為其父報仇前的徐州,是沒有經過戰火的□□的樂土,是漢室北方少見的幾個富庶的地方,而今滿目蒼夷、慘絕人寰的景象……

徐州百姓到底是經了怎樣的人間煉獄的殘酷!

鍾繇帶隊來徐州核查屠城之事,還沒有出洛陽呢,曹操就得到了信報。想到對自己一直都很友善的鍾繇,曹操略略放了點兒。他沒法堵住徐州的百姓悠悠之口,只能期冀鍾繇會為他遮掩一二。為此曹操把劉備又推回到徐州刺史的位置上,擺出自己只是替劉備張目、替劉備奪回徐州的樣子來。

劉備立即命關羽駐紮在下邳,自己帶軍又回小沛駐紮去了。

張飛不解,追著劉備。

劉備掩面嘆道:“三弟,非是我不想在下邳,實在是觸目傷情,不敢在下邳。若是我能護住徐州抵擋住袁公路和呂奉先,下邳哪裡會十室九空啊。”

是的,鍾繇帶隊的朝廷官員看到的就是下邳十室九空的局面,還有下邳城裡被大水淹過以後,街道上來不及清除的淤泥、來不及送到城外掩埋的屍骨。

明白一些醫理的人知道,隨著天氣回暖、氣溫上升,這妥妥是疫病爆發前最常見的。考察隊在下邳只停留兩日,就匆忙離開。還是鍾繇提醒關羽,要立即把屍體運送到城外掩埋了,把下邳清理乾淨,免得爆發疫病。

關羽對鍾繇等人的話雖然半信半疑的,但是他不敢拿疫病之事來驗證真偽,於是立即帶領軍卒開始清理下邳。

鍾繇等人心事重重地離開徐州,誰也沒想到徐州會是這樣。他們回去時候的心情比來時沉重了很多。徐州慘絕人寰的一幕幕,就是與曹操交好者,也難開口為曹操說話。

再要說曹操能夠匡扶漢室、挽救漢室與傾頹,那得是不怕冤魂半夜來找的。

諸葛玄帶著家人離開了荊州去投奔在江東的孫策帳下的諸葛瑾,這事情如同微風掠過林梢,只在蒯家和龐家有小小的聲響,然後就迅速恢復為平常了。

蒯良認為劉表把諸葛玄的大侄女嫁到蒯家,就是為了拉攏蒯家。蒯家確實也因為聯姻,在劉表跟前得到足夠的地位和權勢。而蒯祺與諸葛氏夫妻倆這幾年小日子過的恩愛,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不僅諸葛玄和蒯良認為這是很不錯的一個聯姻,就是當事的夫妻二人也同樣這麼認為。現在諸葛玄眼看著是有一天沒一天地在數日子了,他願意把諸葛亮兄弟交託給他們的親兄諸葛瑾,而不是交託給蒯祺夫妻,那也是應該應分的事情。

蒯良認為諸葛玄很明白道理。

所以他在蒯祺贈送了一輛牛車後,怕諸葛家一輛牛車難以安頓重病的諸葛玄和小譚氏,不僅又加了一輛牛車,還附贈了兩個部曲,命令他們要把諸葛玄一家好好地送到曲阿,也是盡到了姻親的應有之義。

這也是蒯良慮事周全的地方 。

龐德公是外出回來才得知諸葛玄一家離開荊州的訊息。他叫來兒子龐山民和兒媳諸葛氏仔細詢問,才知道兒媳的長兄在吳侯的刺史府謀得了職位。為諸葛玄病重之事,他曾去探望過,知道諸葛玄是因為鬱郁不得志而憋悶出來的心病,除了惋惜也不好說什麼。

龐家雖是荊州的大族,但與蔡家一直有芥蒂,自己在劉表面前也說不上話。劉表把諸葛玄的次侄女嫁到龐家,籠絡之意甚是明顯。好在諸葛氏是個聰慧懂事的女郎,與兒子過的挺好。

他問明兒子與蒯祺同樣贈送了一輛牛車後,龐德公也就放下了此事不再提起了。

沒過多久,劉表荊州要設立學校、學官,廣泛尋求精通儒家學說的人。劉表本是“八駿”之一,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也不足為奇。襄陽大儒宋忠首先被劉表列入招攬的名單。與宋忠齊名、在荊州襄陽客居躲避戰亂的司馬徽,也進入了劉備的聘請的名單裡。

司馬徽,字德操,為人清雅不落俗套,博學多識,不僅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他更有一奇特之處在於他的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能力。龐德公為了與他結識,特意從南郡走到潁川去拜訪他,然後倆人成為莫逆之交。

司馬徽在襄陽闢館教授學生,荊州南陽人劉廙、襄陽人向朗就跟隨他治學。後來益州涪人尹默、李仁因為益州只流行今文經學,特意來荊州從司馬徽、宋忠學習古文經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司馬徽知道劉表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容不得與自己意見相左者,接到劉表的聘請就立即收拾東西去劉表的官學任教。卻是緘口不言教書之外的事情,更別提談論時勢了。

有人記起當初龐德公誇獎司馬徽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特殊才能,就在劉表跟前提起。

"龐德公曾說司馬德操是奇士,可為人鏡,但沒有遇上知己,所以沒有顯示出他的治世奇能。"

劉表立即把司馬徽記在心裡,並親自去拜訪。回來以後不以為然地對身邊的人說:“龐德公大言偏頗,他推崇的司馬徽的話都是虛妄不實的。司馬徽只是一個書生,他的見識和普通沒什麼差異。”

劉表甚至有點後悔,把道聽途說的話信以為真,將司馬徽當作大儒聘請到官學,而今卻不好攆他出去了。

荊州學堂的建立,劉表聘請了宋忠等大儒之事,很快就擺到了吳國太的案頭。

吳國太叫來孫策對他說道:“咱們東吳就缺少這樣的大儒,你看看怎麼請些人來,一來可以為你教導出得用的人才,二來也可以為你充充門面。”

孫策笑著回答:“阿孃說的是。兒子現在就是需要大儒來充門面,再才是需要有人幫忙教導人才的時候。”

在孫策的心裡則是想阿孃就是有把很正經的事情,說成是玩笑般的輕鬆。請大儒來江東。哪裡是先為教導人才,在阿孃的心裡是充門面在先的。

吳國太見孫策理解自己的想法也不禁失笑。

“你倒是知道我的心意。不是看偏了大儒們,他們中的有些人是治學尚可,但是教書育人就差了很多。”吳國太敲敲自己的腦袋,“他們這裡的想法是頑固不化的,還抱著非漢室不可的主張。卻迷了良心,不去看當今百姓在戰亂中與秦末沒有差別的苟且偷生。”

諸葛亮和孫權分左右站在孫策的身後,吳國太叫了孫策過來說話,孫策不坐他們倆就只好站著了。

“我想請司馬徽來曲阿,伯符你看看安排人去荊州接他,可好?”

孫策吃驚地瞪大眼睛,司馬徽之名他有聽說過的。

“阿孃,他會肯來嗎?”

吳國太將一個封好的信封遞給孫策。

“把這個交給司馬徽,如果他的出身不假,他看到了就會立即過來的。”

孫權忍不住好奇心,上前一步指著孫策手裡的信封問:“阿孃,那裡是什麼?”

孫策用手裡的信封拍拍孫策的肩膀,“仲謀,如今你是書記官的身份,你不能在我沒允許的時候出來說話。”

孫權看看母親沒有要為自己說話的意思,低聲應到:“下官錯了,請吳侯莫怪責。”退後站好。

吳國太這才說話,“伯符,有孔明與仲謀一起,仲謀進步很快。”

孫策側臉看看站好的孫權,也點頭誇了弟弟一句,說的孫權甚是不好意思。

“仲謀一直有上進心,既往只是缺少樣板而已。”

諸葛亮臉上微微泛紅,略躬身向吳國太致謝。他想說自己這幾個月跟在吳侯身邊也學到很多。與孫權一起做事、也從他身上學到很多,但他終究還是沒開口——都沒有孫權說話的地兒,還是閉嘴不去討難堪,哪怕是誇獎自己呢。

其實孫權問的話,也是他心裡的疑惑。

信裡的內容是關於司馬徽出身的。

那得是什麼才能讓司馬徽見信就來呢?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