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彼岸繁花[綜紅樓]

木匠皇帝104
上章 目錄 下章

彼岸繁花[綜紅樓]木匠皇帝104

104

朱常淓被兩個侍衛架了出去。乾清宮裡的氣氛立即就緊張起來了。朱由校覺得自己應該快刀斬亂麻, 指著端王朱長浩和惠王朱長潤, 示意所有人看這倆光宗的親兄弟。

“端王叔和惠王叔在就藩之際,對先皇祖父心懷怨望, 認為給他們的封地等不如廢福王。朕念其為神宗親子,將其依律降為郡王,取消封地。現在你們都對先皇祖父心懷怨望, 認為沒有如潞王府、福王府那般偏愛你們, 可你們自己看看這些罪狀,哪一座王府的罪行不是罄竹難書?!

誰要覺得這些罪狀有誣告的,有地方官和御史冤枉你們的,趕緊站起來說明。”

朱由校掃視了一圈,見乾清宮跪著的諸王沒人啃聲。

“那麼就是說,你們認罪了?”

跪滿了乾清宮的藩王們,這時候要是還不明白新君要他們進京給先帝守靈是個圈套, 那也就是太白痴了。

可是不認罪?那些都是各自王府自己做下的事情。

誰都不挑頭說話, 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就等著看天子的下文了。

死一般的沉寂中, 朱由校居高臨下地掃視著這些藩王, 沉聲說道:“給你們幾個選擇, 一個是除爵論罪,該斬的問斬, 這是罰酒。還有一個就是主動捐獻了王府所有財產恕罪。當然了, 朕會給你們的嫡長子、嫡長孫鎮國將軍的爵位, 也會容你們壽終正寢。”

魯王 朱壽鋐抬起頭大聲說道:“太/祖所封爵位世襲罔替, 不降等。即便是我等有罪,王爵也應由親王一脈的子孫承繼。”

“太/祖封國二十五,難道就沒有除國的?”

朱由校懟了一句就惱了。

“朕好好與你說話,你搬出太/祖與朕抬槓。你魯國不僅有永業田,足夠王府嚼用。你父王在世的時候,頗有孝行,還捐出魯王府的田湖收入,贍養貧民百姓。並推辭朝廷給與的慣常俸祿,資助給貧窮的宗親。朕之皇祖父在世的時候,前後七賜璽書嘉勞爾父。

如今你從乃兄那裡承繼王位,不僅沒有繼承魯恭王善行,反而還侵佔百姓田地,蓄積糧草二十年,你要謀反嗎?

朕不挑破你在魯國多年來的悖德妄行,想給你們魯國留一點香火,既然你不識抬舉,來人,先把魯王下大牢好好審問清楚。”

魯王能承繼王爵也是因為嫡支斷了香火,他見天子翻臉便誣陷他意圖謀反,立即就叫起了撞天屈。

“陛下,孤至今沒有兒子,孤謀反給誰啊?”

朱由校冷笑道:“你說無子就是不能謀反的證據,那朕只問你魯國王府裡現在有幾個主子,是藩地的收入不夠你嚼用,還是朝廷給與你的常例不夠你開銷?為什麼魯恭王在世的時候,養了你們兄弟那麼多人都夠吃喝的,到你這裡無子反而不夠用呢?

你給朕好好說道說道你為何要不管不顧地搶奪良田、積攢糧草?”

魯王 朱壽鋐面紅耳赤辯駁不了,他從常德王改承魯王后,一直無子。因著道士說他父王就是積德行善多了,才導致的他們幾兄弟的後嗣不豐、甚至絕嗣,他才決心和其他子嗣豐碩的藩王步調一致的。

朱由校見他不開口,繼續懟他。

“昔年成祖的大軍未動、糧草還先行呢。你既不恤朝廷要對建奴作戰的難處,又對先帝心懷怨望,任一個罪名都夠除藩了。”

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張問達從來沒想過天子能這般行事。但是對於這些劣跡斑斑的藩王,他不想出頭與天子硬頂,因為天子還給了他們鎮國將軍的選擇。

——扣上謀反的罪名,要他們主動認了從王爵變鎮國將軍,交出歷代積蓄的財富。還可以這樣地除藩,站在乾清宮的朝臣看的很傻眼。

怪不得天子用薩爾滸損兵折將的理由,把所有王府的侍衛都抽調出來,順手把淘汰下來的宦官填補了一些過去呢。

這是先斷了後路,讓這些親王郡王們就是不願意,可沒了侍衛,也不可能效法“靖難”!

魯王 朱壽鋐退無可退,只好大聲說道:“我父王就是因為積德行善多了,才令我們兄弟子嗣不豐或絕嗣。陛下看代王府,專以錘人頭為樂,他府裡的子嗣也未斷絕。端順王還有子七十呢。”

張問達怕朱由校遞不上話,上前一步,不等他開口,朱由校就說:“端順王以賢孝聞名於世,數次得天子賜敕褒獎。有子七十也是人記得行善了。你父親有十餘,也是這緣故。你無子不說要積德行善,居然以此為惡,簡直是強詞奪理。”

周王見魯王被天子逼得無路可退,思及自身也將是這個結局,站起來勸說:“反正你也無子,不如就認了天子所言,讓你兄弟承繼爵位吧。”

魯王怒視周王。

“你能得什麼好?難道你不要交出王位了?”

周王慘然一笑,“你以為咱們這裡的哪一個能躲過去嗎?好好認命了,還有一個鎮國將軍留給子孫呢。太/祖啊。”

隨著周王這一聲哭太/祖,乾清宮裡頓時哀聲一片,所有人開始嚎起太/祖來。

朱由校好整以暇,端起方正化新換的茶水慢悠悠地品著,就當自己在看戲了。可惜雖然發了聖旨下去,最後還是只來了這一百多的藩王,還有五百上下的郡王用各種理由不肯進京。

哼,回頭便在那些彈劾不法之事的基礎上,再加一個不敬先帝的罪名革了爵位。

跪著哭的到底是抗不住坐著喝茶的。小一刻鍾的功夫,乾清宮裡的哭聲就越來越小,慢慢就安靜了下來。

不肯認罰的親王開始各種花樣的求饒,總而言已是不想被除藩。

朱由校則道:“你們不用與朕哭窮,說是不夠花用才侵佔民田的。□□最初的時候,親王只有二十五,初封親郡王、將軍加起來才四十九位,宗室只有五十八人,永樂年間是一百二十七人。

太/祖那時候定的爵位分封以及俸祿,朝廷是負擔得起。可你們看看現在呢,洪武年間河南本來也只有一位周王,到了萬曆年間,已有了5000多個皇族後代……河南一省的全部稅收,都拿去供養周王的後代都不夠了。

不僅是河南,陝西、山西等省不也是這樣嗎?你們那一宗的人數,若是如實按照太/祖定的俸祿給,朝廷能支付得了的?啊?

你們還與朕哭窮?大明的耕地就這麼多,每年地裡的產出也就那麼些,都是有數的。你們說說,用哪個省的稅收填補給周王好?湖南的?陝西?還是湖北的?”

哪一省的封藩,在兩百多年後的現在,繁衍出來的人數都不少了。說到宗室人口太多,朝廷負擔不起了,所有的藩王都不接話。大明的國土就這麼大,既往只要與天子哭哭窮,多少就沾點便宜的,但是天子把老底掀開了,可讓人怎麼接話呢!

而且這哭窮還惹來了大禍了。早知如此就悶在王府裡不出來了。

朱由校停了一下,再掃視一圈,方繼續說道:“現在皇家玉蝶上的宗室人口已經過十萬了,大明王朝負擔不起這麼多的皇族了。

□□按著民間分家的模式分封兒子,可是到哪裡也沒有分出去的兒子可勁地生養,回頭再來主支繼續再分的道理。你們說是不是?

你們呢再算算,你們與朕的關係是多少世了?有誰是沒出五服的?還有再與朕來分大明每年這點兒收入的資格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朕今兒就告訴你們,你們不肯除藩也好,朕這裡還給你們準備了一個最好的處理法子。

既然當初是□□按著民間分家分產的方式封國,你們要是不想除國也容易。比如說秦王一系的,從此以後就食秦王的永業田,生得多少與朕也無關。所有秦王一系分出去的郡王等爵位供給□□分封的秦國供給,朕也可以按照□□定下的親王俸祿給。”

朱由校提議的這法子,別說被舉例的秦王了,所有的親王都傻眼了。

這比剛才的降為鎮國將軍的提議,更讓有親王爵位的人為難了,做主支哪裡會願意讓本宗的所有人去封國吃自己,那生活水平得比鎮國將軍還不如了呢。

有郡王爵位的更不願意回到最初的親王封國下。隔了兩百多年了,誰還認親啊。有個鎮國將軍的俸祿,總比什麼都沒有要好。

“該說的朕也都說給你們了,現在天下已經供養不起朱家子孫了,不想大明的百姓最後因為吃不上飯造/反,你們今兒就給朕簽字畫押,定下來選哪個了。”

※※※※※※※※※※※※※※※※※※※※

明朝共計實封親王六十三位,追封親王二十位,十六位親王因事被廢、除封,十四位親王因絕嗣而除封。至崇禎朝明亡,共計有親王三十三位。

自親王以下,不再食租稅而領取歲支祿米。

明代各王府先後封624位郡王,其中秦府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晉府封28郡王,燕府封1郡王(後升為親王),周府封75郡王,楚府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齊府封3郡王(後均廢為庶人),魯府封23郡王,蜀府封21郡王,代府封29郡王,肅府封10郡王,遼府封24郡王,慶府封20郡王,寧府封11郡王,岷府封27郡王,谷府封1郡王(後廢為庶人),韓府封36郡王,沈府封28郡王,唐府封19郡王,伊府封8郡王,漢府封8郡王(後均廢為庶人),趙府封17郡王,鄭府封15郡王,襄府封13郡王,荊府封14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德府封19郡王,崇府封7郡王,吉府封7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徽府封24郡王,益府封40郡王,衡府封14郡王,榮府封8郡王,潞府封1郡王,福府封2郡王,桂府封2郡王。潭、湘、安、郢、梁、秀、興、岐、雍、壽、汝、涇、景、瑞、惠等府僅傳一世,未分封郡王。

/">/a>)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精靈:我是坂木養子問蒼天之彼岸花開虐愛:惡魔請放了我薄荷上的彼岸花煉寶師:彼岸花開,生死由我彼岸花開緣苦情來尋找走丟的提督提督物語我的初代提督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