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布衣首輔

第二百一十八章 殿下要抗旨
上章 目錄 下章

布衣首輔第二百一十八章 殿下要抗旨

婁世用這次學乖了,上回以他老爹為主,結果上饒沒打下來隊伍還差點瓦解,這次他無論如何不肯再讓老爹頂在前面,一副忠臣孝子的樣子請婁自時在風景秀麗的花溪谷押陣,在他身邊放了三千人保護,三兄弟分別帶兵把上饒圍住。

婁世凡帶六千人駐紮北門外帶湖,婁世用自己帶一萬五人圍東門,駐地在巖禪寺;

婁世明帶四千人保護著糧食、輜重駐在吉陽山上;

另外婁世用部將莊雨帶著兩千人守在雲碧峰上,他手裡還有一千水軍以龍潭寺為駐地。切斷了南門外的交通。

抵達上坂堡之後,李丹與劉勝局寒暄,命他趕緊整隊,把防務交給第四連後先趕往烏家塘埋伏,在那裡接應大源和鳳山守備部隊回撤,與他們一起退往水營北門並保護運輸車隊入城。

物資全部入城後,他和其他官軍部隊一起進入上饒加入守軍。李丹讓參謀找了張上饒及周邊地圖,在上面標註了敵營位置和敵我態勢。

然後派人召來審五,讓他持此圖入城向他兄長告知我們得到的敵情以及接下來李丹的打算。

這時候在上饒城裡,大家正吵得一塌糊塗。

爭執的焦點果不其然在郡王身上。原以為廣信奪而復棄可能官員們會不理解。

誰知這個問題他們倒是沒多少異議,反正大家知道那城九成是守不住,倒是李丹提出的集中力量守衛上饒沒有人反對。

並且聽說李丹承諾將儘可能多地把糧秣、兵員送進城裡時,所有人都很高興。可一說到郡王的撤離,大家都不出聲了。

李廷很尷尬,審傑進城是以他名義放進來的,他原來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出,所以打定主意不開口。

於和蓼擰緊‎​​‎​‏‎‏​‎‏​‏‏‏眉頭咬自己的鬍子顯得很不情願,韓知府面色不豫地偷偷看上面郡王的臉色。豐寧郡王趙搸也很尷尬,事涉自己,他說好也不是,說不好也不是。

見韓知府瞄自己,他咽口唾沫把臉轉向自己右側:“各位卿家有何意見,請說出來孤參詳一、二?”

他指的“各位卿家”是郡王府(豐寧郡王系郡親王級,較之王府,吏員無副職,人數減半)的幾位核心官吏,包括長史(從六品)周寧、紀善所伴讀(從九品)魏子安、紀善所教授(從九品)革祥以及儀衛司儀正(從五品)劉鬱南、典膳(八品)廖季周為首的這撥人。

聽他開口問,革祥先激動地起身,花白鬍子顫抖著憤怒地說:“大敵當前,殿下就是這城裡的主心骨,焉有敵未退而主將先逃的道理!”

聽到“先逃”二字,趙榛手一哆嗦差點把杯子弄翻。廖季周不滿地看了眼革祥:

“革教授請慎言!殿下撤走怎能與‘逃’字等同?這話說得太過了!何況審先生也說了,這是皇上的意思,君命豈能違抗?”

“我不認識這位審先生,也不能確定他說的話是否真是陛下口諭。我只知道太祖有訓,宗王有守土抗敵之責,有延續血脈之責,有護民愛民之責,卻沒有棄子民先逃之責!”革祥說的聲音很響,大殿裡嗡嗡迴盪著他的話語。

“那麼先生是反對此事了,其他諸君意下如何?”面對這老古董即便貴為郡王也無可奈何,趙榛把目光轉向其他人。

“臣也覺得不妥!”起身回答的是魏子安:“殿下是全城的主心骨,若得知殿下離開,臣擔心城內士氣潰散,則情況會一發不可收拾。

請殿下留意。”魏子安說畢轉過臉來對審傑拱手:“審先生江湖英名,在下亦有耳聞,但只恐憑先生一人口說要請千歲移動金軀,實在難以服眾。請先生體諒、海涵。”

他這個話說得很客氣,憑什麼因你一介布衣之言就要郡王移駕入京面聖?這是沒道理的,何況郡王是全城都盯著的核心人物?審傑躬身叉手還禮:

“非是在下布衣之言,此皇上口諭。當然,諸位也許對某難以信用,請讓我的伴當上殿。他來了,各位一看便知真假。”

郡王和長史對視一眼,周長史便招了下手。門口的衛士出去,不一會兒盧瑞被領進來向眾人拱手,聲音洪亮地說:“翼龍衛左營第三都,賜錦衣校尉盧瑞見過各位大人!”

一聽說是翼龍衛來人,所有在座官員都知道這件事是真的了。盧瑞取出自己腰牌呈遞給周長史驗過,然後從懷裡取出個革囊,開啟從裡面露出團黃緞的東西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眾官員急忙起身肅立,聽盧瑞說:“啟奏千歲,臨行前陛下說身在戰區恐眾人對爾等難以信用,故而賜此帛書,請郡王千歲當面御覽!”

趙榛看看周長史,起身下了座位來接旨。恭恭敬敬地開啟來看,盧瑞退後兩步靜靜地站著。看完以後趙榛長出一口氣,將帛書轉交給周長史:

“這不光是給孤的,且也是給上饒諸位臣工的。周卿給大家念念吧。”

皇帝的旨意可不簡單,他先是慰問王爺常年守衛在上饒非常辛苦,然後說太后對王爺非常思念,值此千秋之期(太后生日)希望王爺能夠在自己的身邊,另外也希望看看他的孩子們。

然後話鋒一轉皇帝說朕知道上饒現在面臨亂匪的騷擾和威脅,目前正是軍民同心戮力的時候,但郡王亦不可使太后失望。

目前朝廷正發數路援軍入贛,

待大軍抵上饒之日殿下再隨軍返回就是了。

同時也勉勵上饒各級軍政官員同心協力,在郡王上京拜壽的期間裡守好自己的崗位,不要給亂匪叛臣以可乘之機。

同時也授予參將五軍都督府前軍(負責江西)副將銜,讓他擁有戰時對全城武力——包括儀衛司的郡王府衛隊和水營——的指揮權。

周長史唸完旨意,盧瑞當場向激動的於和蓼交割了副將印信。

“諸卿都聽到陛下旨意了?”趙榛沉默片刻抬起頭,看向審傑和盧瑞:“那麼如果要走,哪天動身?”

二人對視一眼給郡王行禮說:“如果順利,廣信城此時已經破了,午前第一批糧食就要進城,請知府大人立即著手安排城內青壯前往北水門轉運糧食。

李大人意見,請千歲今天傍晚時分趁往來車馬交接之際出城。”

“好的,孤知道了。”趙榛點頭,轉向韓知府、於副將道:“那麼請韓大人、於將軍趕緊回去佈置,三萬石糧食可是對上饒來說太重要了,務必妥善、小心!”

二人起身答應之後,轉身正要走,忽然革祥大哭起來,拍著茶几老淚縱橫:“皇上、殿下,何以至此、何必如此?豈能對上饒如此沒有信心,而置百姓於不顧乎?”

“革先生不必如此,”趙榛想了想朝韓知府他們拱拱手:“不過老先生有句話是對的,上饒之軍心、士氣是值得吾等有信心的!

上次他們沒能拿到的東西,即便加了一倍人數,孤看也照樣拿不到!究竟怎麼做,孤還未拿定主意。老先生放心,孤會慎重的。”說完,轉向魏子安:

“先生年紀大了,請魏兄代吾送先生回去休息。”然後又命劉鬱南與於參將會同商議王宮夾城的城‎​​‎​‏‎‏​‎‏​‏‏‏防事宜。

待眾人都退出,熙安殿(郡王例不得使用“銀安殿”稱呼王府主殿)裡只剩下了周長史和審傑、盧瑞三人,郡王背著手在殿門口思忖片刻,回身對貼身太監陳丙道:

“阿丙,你去將世子帶來偏殿說話。”說完便帶著這三人進了偏殿。

前面說過,豐寧郡王很獨特,轄地在廣豐,王宮卻在上饒。

而且上饒府還在西北角為他專門開了個豐寧門,沿著西側連串的水塘修了座夾城,夾城另一側城牆在丘陵上,最高點是四腳亭。這樣的王府整個帝國也是獨一份了!

然而它的王府格局也是很獨特。與其他王府不同,豐寧郡王府被一分為三,兩條主幹道成個T字形。

西側是主建築群,由信遠門、會朝門、熙安殿三個院落組成前半部,後半部是元思堂、同喜堂、慎壽堂組成後三進院落。

在它們的西側是郡王府的三司一使辦事機構:儀衛司、長史司(包括典簿、審理、典樂、寶正、祀正、醫正、工正、紀善八名,紀善九品,其餘皆八品)、典膳司、倉庫使。東邊這塊就是花園了,主要建築南有修心堂,北有樂壽堂。

南邊以水系為主,環伴月湖有各處亭臺樓觀,北半部則以山系形勝見長。這還沒完,後頭還有一大片相當於三分之一面積。

這塊裡包括了儀衛司的校場、靶場,工正所以及大片王爺自己的菜園(或果園、稻田,視歷任郡王喜好)和畜牧場,遠遠望去倒有田園之樂。最後靠北牆下是幾乎長達一里的各種倉儲。

總之,這個規模不小的王府,實際居住面積並不大,主要都是向皇帝展示自己如何不思奢靡與權力,樂意做富家翁的意思。

故此整個王宮裡唯一以殿命名的,就只有這個熙安殿。熙安殿雖然叫殿,實際只面闊五間,比一般富裕人家的正房大不了多少,倒是進深足有五廊,足夠放得下朝賀時的眾多官僚。

所以若是從空中看去,這座大殿幾乎是個正方形,四角高挑,坐落於兩層高臺上,西側是典膳臺,東側是座前有連廊的偏殿。

偏殿實際是掩人耳目,它是郡王平時商議事務使用,它一側與主殿相通的,前後看上去與一般殿宇無異,實際卻是內含通廊,故而外面的人根本聽不到裡面的談話。

郡王走進偏殿內坐下,不發一聲。周長史看看審傑,又看看盧瑞,二人也都一頭霧水。周長史走到郡王身邊,施了禮,輕聲問:“殿下可是還在猶豫?”

趙榛搖搖頭:“孤不是在猶豫,而是決定了。”這時外面有小宦官輕聲報告陳丙與世子來了,趙榛招招手讓他們進來。

世子趙原理今年才四歲,白胖胖地,小胳膊如蓮藕般。趙榛把兒子抱在懷裡,然後讓審傑和盧瑞上前,對他們說:“你們帶世子走,我留下。”

“什麼?您不走了?”眾人齊齊大吃一驚。

“父王,您要讓我去哪兒玩呀?”小世子仰著臉問。

趙榛指著審傑他們:“這些忠臣是來接你去京師的,太后老人家想你了,派他們來接你。馬上太后就要過誕辰,你替父王去給太后祝壽,要磕頭、說吉祥話,再帶些禮物給她老人家。”

“可,為什麼父王不一起去呢?”

“父王要打仗呵!現在賊已在城外,父王得帶著兵士們殺賊呀!”

“那父王我想和您一起殺賊!”

“小檀(趙原理的小名),咱們父子得分工。”趙榛摸摸他的頭說:“我

來抓賊,你去京師給太后磕頭,這樣就兩不耽誤對不對?”

趙原理想想,把胖腦袋點了點,趙榛笑了:“去告訴你娘準備下,今晚就出發,早去早回!”

“是,父王!兒臣告退!”小家夥從他膝蓋上滑下來,像模像樣地行個禮,跟著嬤嬤出去了。

“讓嬤嬤陪他一起去吧,路上好有照應。”趙榛黯然說。

“殿下,還是換一、兩個內宦比較好。”盧瑞輕聲說,這事他來之前就與李丹商議過:“咱們準備了特製的馬車,路上不會太顛簸。但是山路很多,女人只怕吃不消。”

趙榛看眼陳丙:“你來安排。”陳丙鞠個躬退出去了。

“殿下為何改主意?那可是聖旨呀!”周長史擔心地說。

“卿不必再言。”趙榛長出口氣彷彿輕鬆許多:“孤也曾經動搖過,相信審先生、盧校尉都是忠臣。

但孤也是太祖的血脈,若此時安全了,卻被世人視為棄逃的王爺,那還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陛下是好意要保全這支的血脈,有世子就足夠了。但全城百姓的眼睛都盯著城頭的王旗,孤豈能負了他們?

若此時走了,將來又有何面目再回來?所以卿等不必再諫,這是孤自己的決定。孤這就給陛下寫請罪摺子,卿等先退下罷。”

向郡王行過禮,轉身走到大殿的平臺上,審傑嘆息說:“沒想到殿下竟是如此有血性的,令人佩服!”

“是呵。不過咱們的使命沒能圓滿,這個情況得趕緊通知李大人才是!”盧瑞苦笑,郡王竟拒絕了旨意,這實在讓人沒想到。

“兩位大人不知道,咱們這位王爺性子可不軟,他一旦決定留下就很難勸動了。盧大人說得對,你‎​​‎​‏‎‏​‎‏​‏‏‏們還是趁早把訊息和城外通報下為好。”周長史提醒說。

“我去吧,這一帶的路還是我熟悉。”審傑主動說。

待送走審傑,盧瑞忽然轉身,拉著周長史走了幾步,然後說:“周大人有輔佐殿下的職責,自然也有維護殿下名節的職責。”

“這個自然。”周長史詫異。

盧瑞不動聲色地從順帶裡摸出個油紙包放到他手裡:“既然殿下決定不走,請周兄將此物隨身帶著。

如果有那最後的關頭,陛下有旨意:國家王爵,不可被俘。想必周大人應該知道怎麼用?”

“這……,非得如此麼?”周長史手有些顫抖。

“具體的手段我不在意,只要陛下密旨能夠被執行即可。周大人可能以全家性命擔保,將這件事最後做成麼?”盧瑞壓低聲音問。

“請轉告陛下,小臣以全家性命擔保,殿下一定不做俘虜。無論任何手段、辦法,小臣一定做到!”

周長史清楚皇帝的意思,絕對不能容忍國家王爵落入敵手遭到侮辱或折磨。他收起油紙包,再次深揖道:“請天使放心,小臣一定全力而為!”

“郡王千歲不肯走?”李丹聽了審傑的報告眉頭緊皺:“可是有人不願他走?”

“也確實有這樣的聲音。”審傑點頭:“幾位紀善都哭喊得厲害,知府大人和副將大人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看得出來他們是不積極的,至少情緒不高。”

“皇上都有旨意了,他們情緒高不高有什麼關係?主要還在於千歲自己的意願。”高漢子在旁邊說。

郡王撤離這事是秘密,所以全軍上下都只知道他們是來給上饒送補給,只有高層數人知曉皇帝的密旨,高漢子因是全營指揮,所以他是其中之一。

“若是千歲自己拿定主意不走,只怕任誰也不能綁了他走的!”高漢子說完對李丹彙報說:

“第一批糧食已經開始進城,偵察排報告說吉陽山的敵軍暫時還沒動靜。這會兒已經午時,我看他們即便出動也要兩個時辰以後了。

總不能差一群餓兵來打仗!等他們吃完飯,鳳山、大源兩處也都撤回來了,咱們便有能力和他們對上一仗!”

李丹點頭:“既然已經知曉周邊沒有其它敵軍,讓廣信城裡的官軍也開始撤出吧。北門外光是官軍就能集結三千人,這仗就好打了。

讓投射排嚴密注意南邊河道動向,發現敵水軍立即阻擊,儘可能擊沉它們避免訊息過早走漏。

按原計劃四連仍守上坂堡,第一、三連立即過河到達指定位置展開防禦。”他頓了頓:“轉告王爺,傍晚我親自進城,去接世子。”

“爵爺親自去?”

“嗯!”李丹點點頭:“我還是想當面確認一下王爺的心意。城外有你和雷吉生,廣信那邊有三清(廖三清)和九一(宋九一),一個時辰左右,我帶著馬車去去就回。”

李丹嘆口氣:“陛下託付的事情,我若沒有當面和殿下談過就這樣將他留在城裡,總是有些敷衍了,對不住所託之人吶!”

這時候林寶通帶著他的徒弟小碗兒出現在門口,李丹笑著說:“現在,我先出去一趟見見咱們那位老主顧。”

“唉,我是真怕你出事。”高漢子一聽這個皺眉說:“你可是大夥兒的主心骨吶!”

“放心吧,你看看我們這幾個人,林師傅、裴四哥,就連陸九算上,哪個是白給的?且又都是雙馬,等閒匪軍哪裡追得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大夏城隍霸道總裁別碰我拒嫁豪門:霸道總裁求放過!無上帝尊陰陽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