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赤壁之崛起荊南

第574章 劉備入羌(二)
上章 目錄 下章

赤壁之崛起荊南第574章 劉備入羌(二)

糜威、陳震作為使者,快馬來回,速度極快,而劉賢出巡則是大隊人馬隨扈,速度較慢。等到糜威和陳震回來時,雙方正好在隴關相遇,劉賢先聽了糜威的奏報的情況之後,隨後便接見陳震。

聽陳震轉述劉備的條件之後,劉賢不由笑了笑,道:“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劉備若是不願意放棄皇帝名號,則與朕便終究是敵對。那麼他是否退入羌地,放不放棄隴西,便都聽憑他自願,不足以拿來與朕談條件。若是劉備僅只是這個意思,陳先生便可以回去了。”

陳震聞言,急忙道:“陛下之所以遣人來見隴西見我家陛下,想來也是認為兩家同屬漢室,宜和不宜戰。我家陛下如今已經願意退入羌地,不與陛下相爭,陛下又何必咄咄逼人,汲汲於一個名號呢?”

劉賢笑道:“唯名與器不可以假於人!劉備若是接受朕的冊封,兩家便是一家,朕自然不會對他吝嗇。這對他入羌也是有好處的。要知道沒有大漢朝做後盾,劉備僅憑著區區數千殘軍貿然進入人生地不熟的羌地,錢糧斷絕,兵甲不足,他拿什麼養兵?只怕用不了多久便將會被羌人撕咬得乾乾淨淨了。”

陳震道:“我們君臣都不懼死,只怕大義不立!”

劉賢點頭道:“我知道你們都不怕死,不過這麼死去,那可是毫無意義。蜀漢和曹魏建國的時間都太短,史家不會承認他是一個皇朝的。日後修史,曹丕固然與王莽無異,而劉備則或許是另一個更始帝或者劉盆子,你們這些追隨劉備的人,可能會有幾個有幸列名史書的角落之中,但絕對不可能單獨書碑立傳。就這麼死去,你們終將變成歷史的塵埃。但歸附於朕就不同了,日後史書上劉備至少也能撈到一個世家的地位,你們也未必不能青史留名。甚至朕在冊封了劉備為王之後,還能允許他修一部單獨的王國史,你們的奮鬥歷程都能書寫其上。怎麼樣,朕算是海量寬宏的吧?”

陳震聞言,頓時怦然心動,要知道士人建功立業,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封妻廕子,名傳後世。劉備戰敗,所謂成王敗寇,他在史書上的名聲可想而知。而作為敗寇的手下,關羽、張飛、趙雲、法正、馬良等人或許能在字裡行間略微找到些事蹟,但如陳震這邊非核心的下屬多半會連個名字都沒有。

這讓陳震想起來就覺得不甘心。當然,陳震從劉備在做豫州牧的時候便追隨他,期間無論劉備如何落難都不離不棄。此時劉備窮途末路,陳震也並沒有離棄的心思,不過是人就有私心,陳震不怕死,蜀漢君臣怕死的也不多,但卻對這身後名看得極重。

如今奔忙一生,可能會連個名字都留不下來,這可真是思之就令人感覺悲哀。

因此,在劉賢提出這個條件之後,陳震瞬間就心動了。然而一想到要讓劉備放棄帝位,向劉賢稱臣,陳震瞬間就覺得難為了。

當下陳震再次與劉賢商討了一下,劉賢卻完全不鬆口。陳震無奈,只得請了劉賢恩准,去見了劉禪等人一面之後,便即快馬加鞭地返回首陽去了。

劉備聞聽陳震回來,急忙接見。聽了陳震彙報的情況之後,劉備頓時沉默了片刻,流淚道:“是朕德薄,舔居帝位,卻連國土都保不住。諸公都是天下俊才,本該封妻廕子,名書竹帛,受萬世景仰才對。如今卻受朕所累,惶惶如喪家之犬。朕實是愧對諸位!諸公若是欲要離開朕,自奔前程,可自行離去,朕絕不留難。”

眾臣聞言,俱各落淚,就聽習幀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等追隨陛下之心,堅如磐石,豈肯離去?我們原本就要入羌,如今自行退走就可,何必理會劉賢?只是如此一來,皇后和太子恐怕就……,救不回來了。”

劉備聞言,嘆道:“那卻也未必!劉賢所求的,無非是要朕低頭稱臣。朕如今已經是風燭殘年,據聞羌地苦寒,漢人去後多死,朕的身體自己知道。恐怕入羌之後便當死也!朕死之後,你們便可上表劉賢請降。那劉賢一向有仁德之名,必定會接納任用你們的。”

張飛大聲道:“臣願生死相隨,絕不投降劉賢。”

劉備咳了幾聲,對張飛笑了笑,道:“天下之爭,是朕敗了。如今劉賢定鼎中原,百姓思安,的確是不宜再挑起戰爭了。你們追隨朕一場,朕也當為你們考慮才是。”

當下劉備命眾臣暫退,只留下張飛、趙雲、陳到三人,道:“劉賢精明啊,拿出了修史這一招,如今朕尚在,眾文武自然不好離散。但朕一旦亡故,若無嗣君,則無法收拾人心。現在朕身邊只有劉封一子,你等都是追隨朕馳騁天下的心腹重將,可願在朕死後輔佐於他,同去羌地另立一國?”

張、趙、陳三將聞言,對視一眼,就聽張飛大聲道:“劉封假子,何德何能敢要我去輔佐他?陛下春秋鼎盛,即便……,即便真的救不回太子了,也未必便不能另有子嗣。當年武皇帝六十餘歲方生昭帝(劉弗陵),今陛下也才六十餘,何愁沒有子嗣?”

劉備聞言,嘆了口氣道:“你道朕剛才所說的是矇騙群臣的虛言不成?朕這些日子是真的覺得身體每況愈下了。近來連戰連敗,軍務憂心,朕已經下痢兩月有餘了,只是未曾與你們說而已。以朕如今的身體情況,便是不入羌地也命不久矣,一旦入羌,恐怕就命在旦夕了。你們若不願意輔佐劉封,延續朕統,那就只有各奔東西。願意投奔劉賢的自去投奔,不願意投奔劉賢的便自行推舉賢德之人為君吧。”

此言一出,張飛、趙雲、陳到都跪伏於地,連道不敢。劉備見狀,嘆道:“朕與你們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親,此言非是試探你們,而是實實在在地與你們商討出路。即便你們願意與朕同生共死,但諸位子侄輩呢?總該為他們尋一條出路吧?若朕身體還好,固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朕已經真切地感受到餘日不多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意氣用事,而是真正為一直追隨我們的文武將校,以及一眾子侄們選擇一條坦途來。”

張飛聞言,哭泣道:“陛下,臣……,一切都聽陛下的。”

劉備聞言,點了點頭,苦笑了一下,自嘲道:“以如今的形勢,群臣之中不知有多少人明明心裡想要另尋前程,卻礙於名聲不得不暫時委屈求全,勉強留在朕麾下。華夷之辯豈是那麼容易消弭的?入羌之時,不知道將有多少將士離去啊!剩下的礙於君臣之義不走,心中必然也會對朕心生怨懟。事實上,朕此時亡故或許才是最符合群臣利益的。”

張飛聞言,大聲道:“誰敢有此心,臣這就去揪出來全部殺掉。”

劉備笑了一下,道:“人心隔肚皮,翼德又怎能找出來?朕若活著,那還勉強能打出漢室的大旗,讓群臣有個自我安慰的藉口。若朕亡故,又沒有一個能讓眾將士心服的繼承人,則大軍必將星流雲散,轉眼成空啊!此乃必然會發生的事情,翼德不必違心反駁。”

張飛聞言,也不知如何接話,與趙雲、陳到一起,唯只剩流淚而已。

劉備見狀,續道:“唯今之計,要麼就立即確定劉封的繼承人地位,朕亡故之後,你們好生奉他為主,去到羌地延續漢統。要麼就等朕亡故之後,全軍向劉賢請降。除此之外,都是死路。”

張飛嚎啕了一陣,與趙雲、陳到一起道:“陛下,要臣等奉劉封為主,絕不可能。要臣向劉賢投降,也不可能。據聞劉賢已經來了隴右,不日即可到達冀縣,他此次前來,更是帶著太子、皇后一起來了。臣等願意潛入冀縣,拼死救回太子,使陛下有合適的後嗣。”

劉備聞言,喝道:“如今漢軍雲集冀縣,劉賢又親自到來,守衛必定嚴密無比!數萬大軍把守著冀縣周邊所有城池,你們是不可能有機會救出劉禪的。如此前去,只是送死而已。朕不許你們去!誰敢去,就不要再認朕了。”

張飛等人聞言,頓時哭聲更甚。

劉備思索了片刻,嘆道:“罷了,朕在臨死之前,總要為你們安排好一切。朕雖為漢室宗親,但其實本是布衣,起兵之時,只想著安定天下,救民於水火,並未想過能為帝王。如今戰敗,其實坦然認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若是向劉賢稱臣能夠救回朕的太子,穩固將士之心,則朕又何必捨不得這點面子?朕已經決定向劉賢上表稱臣,以此救回太子。至於群臣,若有願意接受劉賢徵召的,便也隨他們去吧。”

張飛等人聞言,皆認為委屈了劉備,都叫不可。就聽劉備嘆道:“你們既然不願意奉劉封為主,為免眾軍敗亡,也就只能向劉賢低頭,以換取劉禪回來了。不過在這之前,朕會將一切安排妥當的。”

當下劉備打定了主意,即招眾文武進來,卻並不說欲要上表向劉賢低頭之事,只命陳震手持自己的親筆信再次去見劉賢談條件。隨後宣佈冊封劉封為安遠大將軍,河首王,命劉封先領一千兵馬沿著黃河去羌地為眾軍打前站。

劉封受封為王,頓時大喜過望,以為劉備果然是在準備為自己鋪路了,當下滿心歡喜地領兵去了。

待劉封去後,劉備當即調派各將加緊徵調錢糧和鐵料,準備入羌之計。

卻說劉賢趕到了冀縣,一路所見隴西的確是荒涼,漢民稀少而羌氐眾多,郡縣城池的建制雖然完善,但漢民卻都繞城而居,廣大的野地其實人煙稀少,都是羌氐異族的地盤。

漢人的力量如此弱,難怪漢末西北百年羌亂,朝廷始終無法掃平。雖然也有朝廷腐敗的原因,但羌氐眾多,殺之不盡,朝廷大軍退後,羌強漢弱的局面復又恢復,於是羌人降而復叛,繼續作亂,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隴右都是如此,西涼的統治基礎必定更加薄弱,想要安定西北,看來除了武力壓制之外,如何收羌氐之心,將之徹底同化也是重中之重。

無論在哪個時代,人口才是統治的基礎。如今中原漢人人口不足,大規模移民實邊是不現實的,最好的辦法是懷柔異族,化胡為漢,如此才是安定西北的最佳辦法。

只是如何才能化胡為漢呢?劉賢當下自己思索了一陣,又與身邊的劉曄、司馬懿等人連日商量,卻始終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實上民族融合並非一日之功,匈奴進入漢地二百多年,始終沒能真正融入,最後還成了亂華的五胡之一。烏桓人經過三百餘年的融合,也是到了近二三十年經過連番戰爭,反覆殺戮,這才融合了進來。

異族融合乃是百年之功,劉賢想要在短期之內真正收復羌氐之心,著實是艱難。唯一的辦法是以兵威壓之,以錢糧誘之,並以律法保障,再長期擇選明事理的清官幹吏主掌隴右、西涼,數十百年不放鬆,多管齊下,或許能見到成效。

在這種不斷討論之中,劉賢的隊伍終於進入了冀縣,陸遜率領眾將出城迎接,君臣相見完畢,劉賢入城安頓下,眾將都再次來參拜。劉賢於是傳令設宴,與眾將暢飲了一番,又傳令殺豬宰羊,犒勞士卒。

次日,劉賢再次召集眾將詢問安定隴右、西涼之策,眾將紛紛建言,提出了不少有利的意見。

正商討間,就聽城外守軍來報:“劉備再次遣陳震為使,前來求見陛下。”

劉賢聞言,當即命人請陳震進來。不多時,陳震來到,遞上了劉備的書信,並再次與劉賢商談起釋放劉禪等人之事。

劉賢拆開書信看了一遍,見其中雖沒有明確地提出欲要稱臣之事,但也多有暗示,梟雄落寞之情溢於紙上。劉賢看了書信,又與陳震交談了一陣,這才笑道:“劉備的確是個明事理的人,對於形勢的把握極準。朕不是個趕盡殺絕的人,他若低頭……,即便僅只是死後才低頭,朕也認他。這樣吧,為表誠意,朕這裡有一份雪域高原的地圖,雖然仍舊不夠精準,但想來在這個世上也該是絕無僅有的了。朕願意臨摹一份,送給劉備。”

當下劉賢取出一份地區,其上雪域高原的山川輪廓都大致在目。當下劉賢在上面畫了一個圈,將南部千里之地都畫了進去,這才遞給陳震,道:“圖上畫圈之處,便是朕欲要封給劉備為王之地。你可拿去交給劉備,以示朕的誠意。”

陳震雙手接過地區,隨即辭別,復往隴西去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繫結海王系統後我穿進了頂流男團最作頂流[娛樂圈]絕頂風流臥底我只想當個小鮮肉啊三國:人在曹營,開局赤壁宋哲的時空遊記逐鹿客吊車尾也能當家教全系鍊金師生物鍊金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