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赤旗

第一章 南陽劉秀何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赤旗第一章 南陽劉秀何人

當王莽登上權力巔峰,一幅只在儒家經典裡出現過的聖世情景徐徐地出現在他的面前。

那一雙渾濁的眼中,滿是狂熱和激情。

……

新朝,天鳳五年(公元十八年),王莽篡漢的第十個年頭。

兗州,東郡。

已入初冬,北風呼嘯,彤雲密布。

村西頭有一棵大槐樹,不知是何年何人種下,據村裡的老人說,乃是早在有此村之前,便已有此樹,時至今日,早已是既高且廣。

每當盛夏之際,枝葉茂密仿如冠蓋,不過而下已經入冬,葉子剛剛落盡,只餘下了光禿禿的枝椏,於此寒風中,透著一股子蕭索的蒼勁,或似矛戈,直刺雲霄,或向四面伸延。

樹枝不乏粗壯者,這時,有一人騎坐其上。

騎坐樹上的這人,年紀不大,二十來歲,濃眉大眼,臉頰被凍得紅撲撲的,敦實精壯,雖然坐著,也能看得出來身材高大,統而言之,稱得上儀表堂堂。

他的左臂受了傷,胡亂用粗布纏著,半吊在胸前。

這人名叫曹幹,或者說,他現在叫曹幹。

伸起完好的右臂,摸了摸未裹幘的髮髻,只覺摸到了滿手的油,曹幹便在粗布衣上蹭了蹭,然後依舊抓住腿間的樹枝,迎著撲面而來的凜凜朔風,繼續往北邊遠處打看。

北邊七八裡外,是個塢堡,屬於本地豪強田氏一族。

塢堡外頭,東一片,西一簇的,正有約千餘人,抬著幾架長梯,推著個用粗木製成的簡陋撞車,散在灰撲撲的野地上,在亂糟糟地對塢堡進行攻打。

隔得遠,天氣又不好,陰沉沉的,能見度不高,具體的東西看不太清。

然可看到,那塢堡佔地不小。

塢堡外的攻戰今日非是頭次,曹幹與攻堡的那些人是一夥兒的,此前曾參與過第一次的攻打,他的胳臂就是在那次攻戰中負的傷,因他對那塢堡的形制瞭然於胸。

塢堡不僅佔地頗廣,並且塢堡的堡牆也頗高,兩丈多高,在堡的四角還有望樓,其內有弓箭手居高臨下,不斷地射矢,圍攻已旬日,箭矢不見減少,軍械上的準備想來應也充足。

而反觀圍攻塢堡的那千餘人,則明顯缺乏組織,攻勢散漫,故而叫嚷的聲音雖大,——此起彼伏的“灌啊”、“灌啊”的喊叫聲,隱約可傳入曹幹耳中,卻從早上攻到現在,仍無進展。

——所謂“灌啊”,洪水灌進去之意,這是攻城一方戰士們的鄉言,可以理解為殺進去。

冒著箭矢,好不容易有數十人扛著梯子衝到了堡下,卻梯子剛豎到堡牆上,就被守兵推倒。這數十人拽著被箭矢射傷的,便一窩蜂地往後退卻。

又看了多時,曹幹仰臉瞧瞧天色,已過了中午,心裡知道,今日的進攻肯定仍是要無功而返了,遂不再觀看,先是順著樹枝挪到了大槐樹的樹幹邊兒上,隨後順著樹幹滑落下地。

……

樹下有一人在等他。

見他下來,這人急忙迎上,把他扶住,說道:“小郎,怎麼勸你都不聽,非要爬上去看!你這胳臂上的傷還沒全好,一隻手,怎好爬高上下?萬一摔著,叫我怎麼給大郎交代!”

這人比曹幹大得多,得有三十多歲了,沒有曹幹高,應是因為常年操勞,生計艱辛之故,皮膚黧黑粗糙,眼角已有了魚尾紋,眼窩也有些發暗。

塔讀@

對曹幹說的那幾句話,儘管帶著埋怨,可語聲卻是和聲和氣,顯見這人是個性格和善的。

他叫李順,是曹幹的同村老鄉,現則是曹幹手下的戰士之一。

曹幹活動了下吊著的左臂,笑道:“無非是扭了一下,這都十來天了,早快好了。”

李順點了點頭,他也很掛心田家塢堡那邊的戰事,遂就問道:“小郎,怎樣了?灌進去了麼?塢壁今日能打下麼?”

曹幹搖了搖頭。

“怎麼?還是不成?”

曹幹說道:“咱們缺少攻塢堡的器械,梯子不行,撞車也不行,弓弩更少,就算是冒著望樓的箭矢,衝到了塢堡下頭,牆登不上、門撞不開,也進不了堡。”

“這都打了小半個月了!怎麼這般難打!”李順蹺足眺北,嘟噥著說道。

“我估摸著,董三老很快就會下令,叫今日攻堡的各部停下攻勢,各回駐地了。”

李順疑惑地問道:“小郎,我看你怎麼好似不擔心啊?”

討論群563743675

“擔心什麼?”

李順憂心忡忡地說道:“再耽擱幾天,只怕郡兵就要來了。前天不是有訊息說,郡府已經在調兵了麼?郡兵一到,怎麼辦?……小郎,董三老為啥一定要打下這塢堡?打不下來,咱去打別的不成麼?非要在這裡耗,是做甚麼!”

曹幹的訊息比李順靈通,解釋道:“咱們馬上就沒吃的了,又眼瞅著這兩天陰了起來,轉眼就要下雪,雪一下,可就更冷了!這塢堡要是不能儘快打下,這個冬天,咱們就沒法過了。”

“為啥不去打別的塢堡?”

曹幹說道:“咱們人多啊,兩千多人,一冬的吃用,得多少糧、衣?眼前這個塢堡是周邊幾縣最大的,只有打下了它,才夠咱們過冬!別的塢堡太小,都不行。”

李順更加擔心了,說道:“那要是真打不下來,可咋辦啊?”

“有句話你沒聽過麼?”

李順問道:“什麼話?”

曹幹摸了摸頷下短髭,說道:“‘車到山前必有路’。大兄,董三老比你我更急!你就放寬了心,這塢堡,遲早能給它打下!別的不說,劉從事部不就還沒上場麼?”

“小郎說劉小虎麼?倒也是,劉從事部訓練有素,最為能戰,卻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被董三老調動。”

首發&:塔>-讀小說

寒風如刀,吹透衣裳,腳上的凍瘡發癢,曹幹跺了跺腳,毫無作用,他尋思等會兒拿熱水泡泡,就說道:“這狗日的天氣,冷呵呵的。大兄,咱們別在這兒待著了,走,回去。”

李順應了聲,跟著曹幹離開了大槐樹。

兩人順著村中崎嶇不平的窄小土路,往南邊走去。

……

這是東郡荏平縣的一個村裡,歸荏平縣的北鄉管。

荏平,是天下尚為漢家所有時的本地縣名。

自十年前,王莽即真皇帝位,代漢建立新朝以後,出於圖讖苻命、厭勝舊漢的緣由,把天下州、郡、縣的名字統統改了一遍,這荏平縣、東郡也因此各得了新名,分別叫做“功崇”和“治亭”,因而,嚴格來講,曹幹等人目下所在的這個地方,現在不應該再說是“東郡荏平縣北鄉某裡”,而該說是“治亭郡功崇縣北鄉某裡”。

只不過曹幹他們這支隊伍中的大多數人非是本縣土著,又為求條生路,被迫造反以前,多是樸實的農人,足不出本鄉,消息閉塞,所以對所謂“東郡”改“治亭”、“荏平”改“功崇”等云云,卻是許多並不知曉。

又或即便略知曉的,遠的不提,只東郡境內,二三十縣,改的都什麼名?有的還不止改過一次名,連朝廷官吏也不見得就能全然記住,因民間便多仍以縣之舊名來做對地方上的相稱。

……

塔讀@

“王莽,王莽。”

村裡的壯丁都被裹挾著去打塢堡了,留下的淨是老弱婦孺。天冷,外頭又打仗,沒幾個人敢出來,村中冷冷清清的。小路上的塵土被風掀起,枯萎的野草匍匐地上,瑟瑟抖動。偶有掛著鼻涕,髒手赤腳的小孩,怯生生地從曹幹、李順路過的歪斜籬笆後,偷偷地看他倆。

一邊沿路往南走,曹幹一邊默唸王莽的名字。

他剛與李順說話時,臉上帶著笑,這時他的臉上也看不出什麼異狀,實際上卻百感交集。

一覺醒來,不知為何,他就到了這個時代。

掐指計算,來到這裡已三四個月有餘。

先是過了一個多月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狼狽日子,——是真的“衣不蔽體”,他穿越到的那戶鄉農家庭,總共有兩個成員,一個兄長,再有一個就是“他”,兩個男人,家裡窮得只有一條破破爛爛的袴(褲)子,誰出門誰穿。就這麼條爛袴子,竟成了兩人男人唯一的體面。

就在曹幹經歷過從茫然、到震驚,再到勉強平復情緒、試圖適應卻怎麼也無法適應這赤貧的生活,以至開始懷疑,他會不會被餓死在這裡的時候,終於“平地一聲雷”,他們本縣的豪俠董次仲,豎起了反旗,拉起來了一支造反的隊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莽建立新朝以今,改名運動之外,種種圖摹所謂儒家聖制,而實際上脫離現實的政措,層出不窮,早就搞得民不聊生,百姓如處水火,何止黔首小民,便是豪強地主亦無不怨聲載道。

於是,董次仲的隊伍拉起來後,不斷地有人響應往投。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曹幹鄉中一個叫高長的輕俠,前因坐“盜鑄錢”,被官寺通緝,遂抓住這個機會,潛回鄉里,也舉起了反旗。

曹幹家的日子早過不下去了,要麼餓死,要麼造反,他那素來本分厚道的“兄長”一咬牙,乾脆也就反了,便帶著曹幹及本族、本村的二十來個青壯年男人,投到了高長麾下。

高長攏共聚起了百餘人,都是他們本鄉的,一則這點人太少,高長嫌幹不成大事,二者,高長與董次仲有舊,兩人有交情,遂繼而不久,和本縣順勢而動、陸續而起的其餘各股義軍一樣,高長也帶著他們投奔了董次仲。現在,他們這支隊伍,是董次仲帳下的一部。

曹幹下意識地又摸了摸腦袋,仍是又摸了滿手的油,腳也癢,頭皮也癢,瘙了瘙癢,他心中嘆道:“莫名其妙地來到這裡,也就罷了,碰上王莽搞的新朝,亦也罷了,民不聊生,沒口飯吃,跟著造反,也就算了,卻怎不讓我碰上劉秀?……這什麼董三老、董次仲,我壓根就沒聽說過他的名字,必是個不成事的,卻悄悄打聽,竟沒人知道南陽劉秀是誰!”

想到這裡,曹幹扭臉向北邊那被圍攻的塢堡方向望了下,隨後瞧了眼身邊的李順,——這李順提著一根糞叉和一根木棒,木棒是李順的武器,糞叉是曹幹的武器。

曹幹不禁更是無奈,接著想道:“董次仲已是個肯定難以成事的,聚起來的這夥人,又多是農人,雖有服過役,在郡裡受過操練的,也基本沒學會個啥,別說列陣打仗,就是兵器也缺,靠這些糞叉、木棍,指這些烏合之眾,唉,也無怪起事至今,非但從未敢打過一個縣城,乃而小半月都打不下一個塢堡!這支隊伍只怕早晚要被剿滅。”

“小郎,你在想啥呢?”

曹幹胡亂應了聲,繼續想道:“這底下來,我可該怎麼辦是好!聽他們說,王莽稱帝已經十來年,我雖不知王莽共做了幾年皇帝,可記得他這個新朝是短命的,想來天下大亂已在眼前,我該怎麼做,才能、才能……,他娘的,才能‘苟全性命於亂世’,保住小命?”

就這個問題,曹幹反覆思索過好久。

他思來想去,認為最好的辦法,至少就目前來說,只有一個,那便是“趕緊去投劉秀”。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可是,身邊人沒有一個知道劉秀是誰的!他又因而由此得出兩個判斷,一個是劉秀應該是還沒有造反,一個是劉秀已經造反,但名氣還不響亮。

“劉秀若是尚未造反……”

曹幹正勾著頭,又在琢磨之際,前頭響起了個嬌柔的聲音:“賤妾見過小郎。大冷的天,小郎怎麼不在屋裡?”

曹幹暫停下思路,抬眼去看,前頭不遠,站著個婦人,年有二十七八,荊釵布裙,不掩丰韻,彎眉美目,有幾分姿色,手裡提個竹籃,籃上蓋了塊爛布,不知裡邊盛著甚麼東西。

李順雖然是個和善的老實人,卻這會兒也忍不住,偷偷地往這女子的胸前去瞅。

這女子個頭雖不高,也瘦,但胸前鼓囊囊的,頗是飽滿,招人眼目。

曹幹略止住步,說道:“屋裡悶,我坐不住,便出來轉了一轉。阿嫂這是做什麼去?”

這婦人陪笑說道:“賤妾正要找郎君。”

曹幹問道:“找我幹什麼?”

這婦人舉了舉提著的竹籃,說道:“賤妾做了兩張餅,眼見已過午時,估摸高從事他們是不是該回來了,打了大半天,必是餓了,就忙忙地拿來,想著獻給高從事和小郎君吃嘗。”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高從事”,指的便是曹幹他們這股人的頭領,曹幹本鄉的那個輕俠高長。

——如前所述,董次仲的這支隊伍,並非全是董次仲的本部嫡系,亦有如高長、曹幹他們這樣外來投奔的隊伍,像高長這樣的隊伍,有四五股。因了董次仲的名聲最大,故而大家願意奉他為主,取了個稱號,號為“三老”,其餘這幾支隊伍的頭領,則居其下,是為中層,也有稱號,號為“從事”。高長作為一部頭領,自是中層之一,故這婦人尊稱他為“高從事”。

“勞煩阿嫂了。”曹幹明白了這婦人的來意,隨口應了一聲。

說是獻給高長、曹幹吃,曹幹不會自作多情,曉得“獻給高長吃”才是這婦人的本意。

這婦人名叫戴黑,是本村的土著。

幾年前,村裡大徵徭役,丁壯一去不回者十之五六,她的丈夫也在其中,隨後她的公、婆相繼患病,皆因無錢醫治而盡病死,她的兒子當時才三四歲,寡母孤兒,度日艱難,她是早有心改嫁,但其夫無兄弟,改嫁的話,兒子無人撫養,她因乃勉強撐到現在。

半個月前,董次仲率隊伍來到此處,高長他們入駐到了此村,見得高長年輕雄健,出入威風,她便動了心思,想要依他做個靠山,由而竭盡所能,常常討好高長。

曹幹對此,已是見慣不怪。

既知是獻給高長吃的,曹幹這會兒雖然腹餓,卻有他的驕傲,也就不屑索要。

李順當真老實,卻把戴黑的話當了真,便夾著糞叉、木棍上前來要,憨厚地笑道:“原來阿嫂做了餅,小郎早上沒吃飯,肯定已經餓了,那就敢請阿嫂給個來吃。”

餅雖只有薄薄兩張,但做的實是不易,戴黑家早已沒甚存糧,做餅的用料是她厚著臉皮,問往昔交好的村民人家一點點討要湊得的。餅做好後,連她的兒子,她都沒舍得讓吃。

可是話已說出,已說了餅是獻給高長和曹幹的,又李順髒兮兮的手伸到了眼前頭,戴黑沒有辦法,只好掀開一角爛布,拿出個,不捨地遞了過去。

曹幹知戴黑做餅的目的,又且他在這村裡住了半個月了,也知些她家的情況,憐憫之心,誰人無之?驕傲之外,亦是憐惜她的不易,卻不肯要她的餅,制止李順,說道:“大兄,我不餓。這餅,留給高從事打完塢堡回來吃吧。”

李順很聽話,便沒去接餅,退了回來。

曹幹和顏悅色地與戴黑說道:“阿嫂,高從事他們還沒回來,不過應該是快回來了,我正好要去高從事的住院,要不阿嫂你先跟我過去?”

戴黑趕忙應道:“好,好!多謝小郎了!”

等曹幹、李順繼續往前走,她小心地把餅收回籃中放好,感激不盡地隨在了後邊。

……

轉過個彎,一個院子出現眼前。

比起這村裡中別的那些茅屋土舍,這個院子闊氣很多,外頭不是籬笆,是矮矮的土牆,屋舍有好幾間,其中兩間還是用的磚石建造。

此處院落乃是本村裡魁,也即村長的家。

高長等入駐到此村裡後,高長佔了這院子來住。

——至於院子本來的主人,那裡魁在董次仲等到來前,就先已聞風獲訊,逃去縣城中了。

這院子裡住的,除高長和他的親隨們外,高長又特地分出了一間,給劫來的“質”們住。

“質”,用後世的話說,即綁來的肉票。

揭竿造反,大家夥為的是吃食錢財,遊蕩搶掠以外,劫質索錢,實為最重要的財源,故此,對這些肉票,高長一向頗是重視,遂使之和他住在了一處。

曹幹之所以來高長住院,就是為了見這肉票中的一人。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唐門子弟神尊追妻:一品廢柴妖靈師修仙:我的技能有詞條妖靈師鬥神武裝海賊亡靈法師在清朝的生活綜武:開局穿越大明當皇弟重生2005我的系統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