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寵妃

第十章 殿試(2)
上章 目錄 下章

寵妃第十章 殿試(2)

剛開蒙讀了千字文和論語罷了,能懂得多少呢?

禮部尚書不敢有異議,伸手接了,執禮叩拜之後按著旨意將東西捧給每一位皇子。

“請聖上策題。”禮部尚書朝皇帝道。

尋常科舉殿試,和今日所見的場面差不多,禮部尚書也是按著科舉的規矩走的。因為實在沒有皇子殿試的先例,也無從去尋規矩。

拓跋弘執筆,在一張生宣上寫下寥寥幾字,姚福升連忙再次捧旨,一一給諸位臣子們傳閱,最終才給皇子們閱看。

百官起初都十分疑慮,趙王比四皇子都年長六歲,小孩子的學識自然是因為年齡而產生巨大差距的,怕是無論考校什麼題目都難免不公吧。不過他們看了皇帝的策題之後,都紛紛露出瞭然神色,左丞相便道:

“問‘拓跋’姓氏何解?唔,是個很公允的題目。”

四位皇子各自入座,內侍們上前遞了筆墨紙硯,幾人都開始奮筆疾書起來。皇帝端坐上首,威儀不語,上官皇后則深藏簾幕之後,大殿內漸漸鴉雀無聲,一聲喘息都聞不見。

身為皇族,其實不單是皇族,任何一個世家大族,對姓氏和族譜的教育都是從嬰兒期開始的。紈絝子弟們可以不知道道德經怎麼背,卻一定會記得家譜上下多少輩子的祖先。

而“拓跋”這個姓氏,它的意義,皇族宗室中無人不知。不過這兩個字可比一般的姓氏複雜,因是國姓,皇族為了貼金往裡頭添了太多溢美之詞,背誦起來都要麻煩一點。

幾個皇子仍在忙碌。起初,他們接了題目都覺得太簡單,腦子裡那些背過的東西行雲流水一般往下抄,面上也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神色。然而寫了半晌,有的皇子就開始擰眉思索了——若是最後大家都拿出完美答案,那還怎麼相比較呢?

心思活泛的已經想出門道來了。父皇策題是“拓跋”姓氏何解,其題眼,正是在“何解”二字上頭啊!

可以直接答姓氏的含義,可以答族譜,亦可以答這兩個字源遠流長的歷史,甚至——是它和整個天下的命脈聯絡……

若將它放到天下大局中,可評說的就多了!

於是幾人越寫越多,趙王年長寫得快,一整張生宣寫完了還又向內侍多要了一張。

底下百官看得瞠目結舌,他們當然也想到了,到底怎樣的答案才是最好的。這殿試簡直比科舉時還有架勢,皇上也是英明君主,考校起皇子們來一點不含糊的。

不過,今日在早朝之上決定儲君人選,這事兒從一開始皇帝就表明態度——不是他一人獨裁的,是要請眾臣一同評論的。如今出的這題目,亦是個靈活多變的。

座下支援五皇子的官吏們已經開始打小算盤。既然題目答案太開放,那不論幾位殿下拿出什麼回答來,他們都能想方設法找出五皇子的妙處與好處。到時候,眾人唇槍舌戰,若讚許五皇子的人佔多數的話,最後結果還不是……唔,殿試,瞧著公允,實則更是容易操控啊。

龍椅左側的九足銅鼎裡插了三根香。等那香都燃盡了,拓跋弘終於開口道:“將諸皇子的錦囊都收上來。”

此時趙王還沒寫完。不過時間到了,他只好擱筆,由內侍將紙張捲起塞進了囊中。

四個一模一樣的錦囊被整齊排列在龍椅前的書案上。

拓跋弘隨手從中拈出了一個,命令姚福升開啟。

這下子,很多支援五皇子的臣子都有些發愣,原來皇帝端上來這些錦囊是別有妙處的啊!此時,他們根本就分不清哪個錦囊屬於哪個皇子。更糟的是,皇帝竟不是全部開啟,而是只開一個。

他想要一個一個地評說!

殿內死寂一般。幾個皇子也分外緊張。一旁禮部尚書接了錦囊裡的卷子就念開了:“……北土之人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土德後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張卷子上文字寥寥可數,不過只念了一盞茶的功夫。

臣子們露出失望之色。

很顯然,這副錦囊的主人沒能挖掘出“拓跋”二字更深的含義,是個思慮淺薄的。

拓跋弘只是微笑,道:“是誰所作?”

只見四皇子小跑上前,接了自己的卷子道:“是兒臣。兒臣將姓氏和族譜都背誦熟練了……”他言語稚嫩,且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輸在何處。

拓跋弘一點沒有苛責之色,賞賜了他一箱金銀,道:“你做得很好。”又招手喚來內侍:“四殿下體弱,將他送回長信宮。”

四皇子就很開心地捧著賞賜出了金鑾殿。此時皇帝已經展開了另一張卷子。

禮部尚書接過來想念,皇帝抬手止住了。那是被謄寫地密密麻麻的兩張生宣,不知要念到什麼時候,一看就是趙王所為。

皇帝起先不予置評,命令姚福升在百官中傳閱紙張。最後大家看完了,國子監祭酒齊大人道:“面面俱到,趙王殿下是下了功夫的。”

“然而這辭藻也太華麗了。”另一位侍郎微微搖頭:“國姓的高貴與尊榮,是眾所周知的。這張卷子通篇都在讚頌拓跋二字,可見趙王殿下的‘詩經’和‘楚辭’讀得熟練。”

趙王原本滿面期待,此時心裡漸漸地沉下去了。他是沒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自己的姓氏,本就是這天下最高貴的存在,從這二字的起源與衍化上頭來稱頌它,難道不是很好的答案麼?

皇帝神色平靜,重新收了卷子後展開放於案上,點點頭道:“你們所言都有理。”

趙王起身拿回了卷子,不敢抬頭看父親。拓跋弘亦是不肯看他,淡淡地吩咐他日後多讀史記與兵法。

父親的冷漠他已經習以為常。不過今日,心裡總是額外難受的,他已經十一歲了,自然清楚今日這一搏到底意味著什麼。他費盡心思得來的答案,卻好似並不能令父親滿意。

他顫顫地捧著卷子退至一旁。

皇帝則在開啟第三個錦囊。此時沒評過的就剩五六兩位皇子了。

朝臣們都伸長脖子去看。皇帝將生宣輕輕抽出來,唔,果然,遠遠看去那紙上的文字亦是不多,且字跡稚嫩。

禮部尚書開始念。前頭幾句話和四皇子的如出一轍,都是背下來的。後頭卻加了幾句不同的——

“‘拓’意指土,泱泱大國,疆域無邊。又可指‘金’,赤金貴重,尊榮無限。土,是世上最寶貴的,萬民生於水土長於水土,國家社稷誕於水土……金與土便是國本,自古帝國征戰,無非是為了金與土……‘跋’,後也。大秦是炎黃之後,是中原之主。我大秦必將蕩平列國,萬世永昌……”

五皇子是剛學寫字的,他很多不會寫的,就用讀音相同的字甚至是圖案來代替。

整篇生宣上頭滿是鬼畫符。禮部尚書也念得很辛苦。

不過眾人都聽得滿面肅然之色。

四周一時無言。等禮部尚書唸完了,皇帝將摺扇從容收起,掃視周遭道:“這篇策論,你們以為如何?”

“雖言辭稚嫩,然而其中深意卻是讓人欽佩的。”楊奇終於再次開口了:“這位小殿下很有幾分遠見卓識,如今我秦國內憂外患……小殿下所言‘帝國征戰,無非是為了金與土’、‘蕩平列國’,微臣想請問,殿下的意思是主戰麼?”

他這些日子都病著,說罷就開始乾咳起來。

臣子們聽他所言,瞬間都變了臉色。

“這,這是哪位殿下所作的策論啊……”左丞相都深感驚訝,迭聲發問。

底下臣子都開始竊竊私語地議論起來,無非是說這小皇子雖年歲稚嫩,卻能心繫大秦天下,思慮西北戰況,很有些遠見卓識。此時他們也不知這到底是五皇子還是六皇子的大作,卻都聰明地選擇了讚賞——很顯然,對於四五歲的孩子,這樣一篇策論實在精彩,硬要挑出什麼就太牽強了。

拓跋弘眼中也漫過深沉之色,抬眸打量皇子們。此時五皇子方才邁步上前,低頭作揖道:“兒臣信口開河,讓父皇和眾位大人們見笑了。”

幾個文臣大松一口氣,天哪,竟真的是五皇子的手筆!起初還擔心是六皇子有如此經天緯地的才華呢……

“五殿下認為,我們秦國應當繼續增援兵馬,征戰西北嗎?”楊奇面上露出欽佩之色,他也不管是哪位皇子,左右他眼睛裡只認得賢才。

拓跋珷小朋友就點點頭道:“兒臣剛剛讀了《史記·列傳》中‘漢武大帝’這一篇。抗擊敵國、擴張國土,方能使國家更加強盛,成為千古一帝。”(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都市國術女神
相關推薦
九劫仙帝[綜]去你大爺的六號位莫非我不是主角幻劍修羅阿修羅Asura錦繡閨途青天有鑑諸天:從王胖子開始重生進獸人世界當團寵星盜少女柳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