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生娛樂大亨

第三十四章 票房過億的死亡五月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生娛樂大亨第三十四章 票房過億的死亡五月

5月25日-5月31日這五月最後一週的電影票房,有人歡喜有人愁。上映首周的《逃出立方體》力壓上映三週過半的《逃學威龍2》、《暗戰》,已經上映第二周的《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跟《辣手神探》,以847.5萬首周票房登上了榜首。

排在第二位的是《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收下了642萬的周票房。作為徐克執導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的第二部,徐氏新式武俠的魅力盡顯無疑,上映兩週在其他四部電影的狙擊下,依舊能斬獲過一千五百萬的本埠票房,可見徐克實力跟李連杰的演技。同樣上映第二周的《辣手神探》暫居本週票房第三名,不過較第四的《暗戰》優勢有限。兩部電影各自斬獲588萬票房跟428萬。

票房第五位的不是旁人,正是已經上映接近一月的《逃學威龍2》,星爺執導的這部同屬系列電影之一的作品讓五月成為了歡笑的季節,周星馳的無厘頭魅力無人可擋。哪怕已經逼近放映尾聲,依舊能以364萬的票房勇奪本週票房第五位。

死亡五月票房至此結束,在即將過去的五月中。《逃學威龍2》以2577萬票房登上榜首,自5月5日首映以來,它的票房持續火爆,吸引香港觀眾無數,心甘情願的掏錢進入影院觀影。5月9日上映的《暗戰》緊隨其後,以上映23天2264萬的票房勇奪榜眼。天幕公司的這部電影可謂是閃碎了一地眼球,在上映之前,很多人都認為天幕的這部作品如果跟吳宇森的《辣手神探》同期競爭,票房要吃虧。它能奪下榜眼,一時間讓香港不少公司更加堅定了花大錢請大明星拍大製作的‘正確道路’。

徐克跟吳宇森同日上映的兩部競爭電影,這一次吳宇森明顯負於老對手徐克了。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上映十六日斬獲1734萬票房,以高出《辣手神探》1541萬票房近兩百萬的成績擊敗老對手吳宇森,成為五月票房探花。

而不出意外,第五名被《逃出立方體》以847.5萬的成績摘取!

五月票房一出,香港影界震動,無數人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

儘管五月並非黃金檔票房,上一年度更是只有七千多萬。但是今年這個被香港影界哭為‘死亡票房’的五月,月總票房竟然超過了一億港幣,達到了1.045億港幣的規模,票房比之去年同期增幅達到40%以上。

不過很多人也看到了,在過去的五月中,近上映的五部熱賣電影,便吞下了香港五月總票房的近九成,五月香港共有二十七部電影排片,也就是說,剩下的二十二部電影加在一起才創造了一千多萬的票房,說它是死亡五月也毫不為過。

五月票房成績一出,香港各大院線震驚、香港各大電影公司震驚,就連媒體也驚呆了。

儘管大家之前都預測到了,香港四部大製作兼一部人氣電影齊聚的五月,香港票房競爭會很激烈。但真等到票房資料統計出來之後,人們才發現這已經不是激烈可以形容了,那簡直就是慘烈。

香港規模最大的經濟類專業報刊《信報》最先對此做出了點評:“在過去的五月中,香港電影業票房總體規模繼續擴大,達到超過一億的規模,比上一年度增幅44.72%,可見香港電影仍有很大的潛力跟市場有待挖掘。在本月中,共有四部製作成本逾兩千萬的大製作電影上映,同時還有一部香港觀眾普遍期待的新晉導演作品。在過去的五月中,這五部電影創造了近九千萬的票房,佔去了五月總票房的近九成,成績不可謂不好。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上映的其餘二十二部電影,聯手也只獲得了一千萬左右的票房”

比起以數據分析的《信報》,《東方日報》的報道上來便是架起了大炮直接炮轟香港電影跟風製作:“無票房?死亡五月?不過一群土雞瓦狗的狂吠之詞。近幾年來香港電影製作跟風已經成為了業界最普遍也是最頭痛的問題。隨著本地資本逐漸撤出電影製作,越來越多的臺灣資本跟來歷不明的資金流入影界,過去三四年裡至少有一百多家電影公司應聲而立,他們往往投資只有上百萬甚至幾十萬,租一個辦公室招募兩個秘書。然後就揮舞著資金,到處聯絡導演跟劇組,什麼電影最火就齊齊的全部殺進,拍爛了一個又一個的題材。今年五月的票房競爭說是大片競爭,實在不過是對跟風電影的一次清洗。說什麼小成本沒有生存空間,看看帆仔的《逃出立方體》,某些大言不慚的人不感覺羞愧嗎?創新、誠意、用心去拍,帆仔曾在採訪時被問到為何將電影放在五月上映,他說只要用心去拍的電影,自然會有觀眾支援跟鼓勵,無懼任何大片的競爭。從五月交出的成績單來看,他是對的。”

“《音樂殭屍》投資34萬,《鬼打鬼之黃金道士》投資約70萬,跟風《殭屍先生》,前者上映5天票房57萬,後者上映9天票房91萬;《霸王花與霸王花》投資56萬,跟風《霸王花》,上映6天票房27萬;《轟天皇家將》、《勝者為王》、《英雄地之小刀會》、《油尖少爺》跟風《英雄本色》,四部總票房174萬。想靠投資電影賺錢的人該醒醒了,電影是一門技術貨,盲目跟風只會釜底抽薪、自毀根基。十天拍攝一部電影,你的誠心在哪裡?想要票房,想要成功,請用誠心誠意去拍電影!”

《明報》很快也加入了對香港電影票房跟風製作的批評中,並且列舉出了幾部他們能夠打聽到的電影投資情況,這一擊巴掌打臉不可謂不重。有人憤怒,《明報》也毫不畏懼,報業公司掌握輿論跟宣傳咽喉,《明報》更是香港影響力最大的報紙之一,再加上它上市公司的身份,在香港便是港督都要給它幾分面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八卦小報《新界日報》從《明報》公佈的名單上看到了一個在香港影界有著不一般地位的名字——林正英,也揪著不放諷刺道:“五年前,他曾是香港最著名的恐怖片大師。但自《殭屍先生》之後,林正英自我滿足不再追求創新,反而投身跟風拍攝的行列中。自己掏錢跟幾個臺商成立了一家電影公司,專門拍攝《殭屍先生》的跟風片。結果這幾年裡先後拍攝了至少二十部跟風之作,已將殭屍題材的潛力破壞殆盡後尚且不知,還自己親自出馬主演《黃金道士》,結果‘茅山道士’的招牌也給自己親手砸爛。恐怖片大師的名頭,也快拱手讓人!”

他們還專程去採訪林正英跟‘浩資電影製作公司’,詢問他的看法。林正英正在為‘萬里電影有限公司’拍攝‘新殭屍先生’中,對於《新界日報》的採訪,他表現的十分不耐煩,被死纏爛打糾纏之下,他很煩地回了一句:“香港電影誕生半個多世紀,什麼型別的題材沒拍過?創新?何處創新?已無路創新!近些年來有人提倡拍西片,西片風雖好,但本土的東西不能丟,何況西片拍攝成本較高,於本土或水土不服,還得謹慎觀望一陣!比起西片,我更堅信觀眾們更能接受本土題材!”

九叔是真的老了,跟八十年代曾經輝煌過的絕大多數香港明星及導演一樣,已經有些畏首畏足,自滿於現狀。以至於,他忽視了外埠市場的變化,忽視了香港觀眾對於幾十年來變化越來越少的本土電影的失望,忽視了市場規律。

所以,失敗將是他這一類人的結局。《新殭屍先生》就算時隔幾年後拉來了原班人馬,也未必能拍出香港觀眾們期待的佳作!

是的,當這一期的《新界日報》擺在徐帆面前時,他心裡感慨但目光堅定。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青雲官途我的修煉變質了惡魔世界的玩家西遊之我真不想大鬧天宮啊天啊,我變成了女帝養的龍!娛樂大亨傳說娛樂大亨火影之血夜喰種喰種修真者會穿越的麵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