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重生娛樂大亨

第九十一章 未來的世界級恐怖片大師
上章 目錄 下章

重生娛樂大亨第九十一章 未來的世界級恐怖片大師

第一次距離推薦榜榜首這麼近,給幾張票,讓我也感受下第一是什麼感覺吧!——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香港恐怖片群魔亂舞。曾經輝煌一時的殭屍片,也因為跟風拍攝的粗製濫造,爛片從出不窮。如今,每年來雖然都有一些糅合了喜劇跟恐怖色彩的鬼片、殭屍片上映,始終跳不出《殭屍道長》的框架,觀眾只看片頭便能猜到故事梗概,導致昔日主導東南亞恐怖片市場的香港殭屍系列電影,已經徹底淪為昔日黃花。成為一個過去式。”

“然而今年,卻誕生了一部新意十足,誠意滿分的恐怖電影。它有五分驚悚色彩,五分黑色幽默。筆者認為它必將恐怖與喜劇結合的片種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其令人讚歎之處,不單單在於它將恐怖和喜劇結合的好,更在於身兼編劇跟導演雙職的徐帆為這部電影賦予了一個靈魂,以他對西方傳統恐怖電影的豐富知識,狠狠將以美國恐怖片為主的西方恐怖電影調了一次侃,革了一次命。是的,它將傳統恐怖片的慣常思維反著來,讓恐怖迷看著當然感到又親切又另類。”

“筆者自認為不是一位恐怖片愛好者,也不可能喜歡恐怖片,這或許跟筆者小時的經歷有關。當美國電影錄像帶於八十年代初登陸香港時,尚且年幼的筆者叔叔曾經購買了一盒名為《德州電鋸殺人狂》的美國經典恐怖片。當時正處於對一切好奇並樂於探索階段的筆者曾經偷偷看過,驚駭的連續幾年因此做噩夢。就算筆者長大之後,重新鼓起勇氣看過這部電影,依舊驚駭的雙手冰冷,渾身顫抖。然而,這部拍攝於1974年的《德州電鋸殺人狂》在當年卻是一部震撼了全世界的經典恐怖片,它以不足10萬美元的低成本,狂收3000萬的票房,成為當年最賣座的影片之一。1974年的3000多萬美元,約莫摺合現如今的1.42億美元,仍是世界最賣座的恐怖片之一!”

“筆者為什麼重點提到這部電影呢?各位稍安勿躁,筆者會在下面認真為諸位解讀!”

“自時間步入八十年代以來,世界電影中心的美國恐怖片市場逐漸誕生了一大全新型別,即美國青春恐怖片!何為美國青春恐怖片,慣常模式又是什麼?”

“在筆者看來無非幾個不是高中生就是大學生的年輕人,張揚的聚會或者郊遊,期間喝酒打炮,其中通常有個金髮囂張女死的較早,通常有一對年輕人會有些情感糾葛,殺人狂通常長的面色猙獰,不是一副兇厲模樣,就是性格孤僻醜陋的偏遠農村居民,當然有時候會來些反轉,發現兇手就是年輕人中一員。最終,留一個活口是必要的,稍微狠些的會讓一個眼看要逃出生天但最後還是一死,殺人狂最後慘死是應該的,但是也不妨留些小尾巴,也為以後拍攝續集留條後路。”

“說到這裡,想必各位看官已經有些瞭解了。筆者最為推崇的便是今年在香港最為閃耀的新晉導演徐帆這一點,創新!《傲慢與偏見》反其道而行之,依然是一群年輕大學生來度假,依然有兩個裝扮老氣醜陋偏遠居民,不過故事卻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相反面。”

“事實上,《傲慢與偏見》這部影片本質上就沒有真正的殺人狂,一部沒有殺人狂的電影,就靠那個年輕人的大膽想象,用一個個的誤會跟巧合來製造一起起衝突,讓一個個受害者悲催的死在自己手裡,進而又加深這種誤會的鏈條,最終形成了非常巧妙的故事情節推進方式!好一個《傲慢與偏見》,編劇的大膽想象創造了一個神奇的劇本。導演的天馬行空,讓一部電影被點亮了龍眼。宛若一杯醇香的美酒,散發著沁人心田的甘美!”

“筆者認為《傲慢與偏見》最大的創新之處還是在於它的反型別。從開場的明顯惡搞前文提到的美國經典恐怖片《德州電鋸殺人狂》的偽紀錄片片頭開始,影片就走上了反恐怖片之路。”

“兩位主演岑建勳跟李兆基不惜大肆破壞自己的銀幕形象,他們不修邊幅、形象邋遢。明明是兩位心地純樸善良的‘好人’,卻因為外在形象以及美國恐怖片模式化引起的思維偏見,剛一登場就被幾個傲慢的大學生偏執的認定為變態殺人狂。而那些自認為將是被害者的大學生們,卻因為自己的偏見,反而陰差陽錯的成了追殺者。”

“於是,諷刺的一幕出現了。殺人者與被殺者位置剛好顛倒了過來,兩個被認定為是變態殺人狂的好人,在意外救下了幾個傲慢大學生中的一員後,一場因為誤會而引起的血腥殺局開始了。在一個自以為是,明顯恐怖片看多了的‘領袖式’的年輕人指揮下,一個個希望殺死‘變態殺手’,拯救自己同伴的‘勇士們’勇敢的向‘變態殺手’發動了襲擊。導演用充滿了想象力的死法跟黑色幽默,讓一個個自以為是的年輕人死在自己手中。”

“這樣的否定之於否定的恐怖片調侃方式實在太過絕妙,導演的智慧讓人不禁拍案叫絕。每一次,當本想度假的兩個面醜心善的好人試圖解釋時,總會陰差陽錯的引發又一起血案;每一次,當青年們試圖“營救”同伴時,也會引發又一起血案。電影名為《傲慢與偏見》果然有點睛之妙,看來恐怖片的模式化也是害死人,讓身穿泥巴滿身的粗布工作服,長相粗獷醜陋者都成了自以為是者眼中的變態殺人狂。這部電影可謂給熒幕上憋屈的那些面醜心善者撥亂反正了一把。”

“而電影的最終,當你看到面醜心善的“殺人狂”和美豔女主熱吻的時候,就更可以感受到這部影片反型別的徹底決心了。不過,影片並未因此讓劇情顯得凌亂。導演徐帆作為華語世界對西方恐怖片研究最深的一位導演,大膽的將延續了其前幾部電影之中的濃郁偏西方化敘述模式。並且在電影中的每個人物心理變化及細微動作、眼神描寫上尤顯細膩。”

“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跟日漸成熟的導演功力,令電影本身的懸念和緊張刺激並未減弱,最後的反轉也依然精彩,即這部影片劇情戲劇化而又喜劇化。這部影片也並未因為喜劇色彩而降低了血漿色彩,否則如何能夠獲得第Ⅲ級評級,恐怖片之名當之無愧!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爆頭、穿腸、攔腰等恐怖場面,只是,這一切在導演的神奇安排下,一幕幕本該恐怖至極的死亡場景,全都以自己殺死自己的荒誕一幕引入觀眾眼簾之中。於是,這部影片就這樣撒歡似的血肉橫飛,讓人邊笑邊皺眉,還不減精彩刺激。”

“好一部《傲慢與偏見》,筆者隱隱看到了,一位未來的世界級恐怖片大師在崛起。筆者相信恐怖電影迷們會喜歡這部電影,前提是他們別被一切無良且無知的媒體所誤導,成為了電影中的那些可憐人。而一旦他們進入了影院,看到了這部電影,筆者有信心,你們會愛上這部電影!”

“1992年8月22日,徐帆執導的第三部電影《傲慢與偏見》上映,又一部誠意滿滿的創新力作。‘永恆曙光、銳意創新’,他們當得!”

這篇文章的作者自然就是那位曾經在徐帆的電影首日上映時,前往影院觀影的《星島日報》記者房小明了。他曾經靠拍攝徐帆跟周海媚的曖昧照一舉成名,但自盛產香港精英階層的浸會學院畢業的他心兒何其高傲,如何能夠願意成為一位八卦娛樂版記者。

這篇文章,房小明寫於8月22日電影首映日,可惜當他撰寫完稿子遞給《星島日報》時,卻因為他在影評界籍籍無名,而最終被另一位影評人的撰稿所替代。一直到現在,才被登載在《星島日報》上!

儘管岑建勳跟徐帆兩人都對這個署名為‘房小明’的人毫不瞭解,不過依託於《星島日報》每日近十六萬份的全港第四發行量,跟221萬潛在讀者市場。當《星島日報》站出來為曙光跟《傲慢與偏見》搖旗吶喊的時候,影響是巨大的。不但這篇報導被大量轉載,甚至連臺灣的一些媒體跟香港本地的一些英文報紙也紛紛進行轉載,市場動向一時變得古怪了起來。

表現最明顯的莫過於這篇報道見報之後,不少對美國恐怖片文化跟電影十分好奇的年輕人買票觀影。第二天仍在上映的九家影院上座率出現了逆增長,雖然談不上場場爆滿,但是上座率也都在八成以上,黃金時間段甚至出現了爆滿場。當天深夜當九家影院所統計的資料送到曙光公司內時,等待已久的徐帆、岑建勳等高層激動的熱淚盈眶。

單日票房29萬港幣,相當於每一家電影院都創造了單日過三萬的平均票房,不比剛上映的那幾天差多少!

曙光,可謂是成功的打了一個逆襲戰!

91年之前,《星島日報》一直使用中華.民國年號,立場也是偏向臺灣當局,在新聞文章中多次貶低大陸。然而,92年隨著李輝輝的臺.獨言論出臺後,迅速惹得一些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香港媒體態度出現了變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主動聯絡上曙光的《星島日報》便是其中一個,在年初的鄧公南巡中,《星島日報》第一次給予了正面報道,態度傾向於中立。如今給予內地出身的徐帆一些幫助,這在某些人眼中,伊然成為了《星島日報》倒向大陸的前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青雲官途我的修煉變質了惡魔世界的玩家西遊之我真不想大鬧天宮啊天啊,我變成了女帝養的龍!娛樂大亨傳說娛樂大亨火影之血夜喰種喰種修真者會穿越的麵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