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

第408章 臺前幕後
上章 目錄 下章

穿越民國之少帥春秋第408章 臺前幕後

遠在年初,段祺瑞即已預感到直系的不臣之心。他對防止直系北上想盡了辦法,卻終於沒能得逞。新年之始,即謀劃以皖系人物吳光新取代河南督軍趙倜,以阻斷吳佩孚北歸之路(時吳佩孚軍主力在湖南對抗廣州軍政|府)。後者傾向於奉系,卻一直反對皖系對日縱容。但是總統徐世昌恐釀成鉅變,不允發表。時靳雲鵬為獲得直系支援,也表示反對,因此不見諒於段祺瑞,差點辭職。

3月7日,駐湘南之直軍第3師師長吳佩孚不顧北京政|府連電阻止,要求撤防北上。3月18日,吳佩孚麾下混成旅旅長王承斌、蕭耀南、閻相文等開始撤防北上,廣州軍政|府續付毫洋三十萬元作為開拔費。作為反對,北京附近駐軍皖系的師長曲同豐、陳文運、魏宗瀚、李進才、劉詢等通電,謂營房不足,拒直軍移駐。

這個時候,曹錕還只是試探,見到皖系針鋒相對地直接打回來,也不敢過於緊逼,只是雙方都知道,更大規模的戰爭即將開幕,這是不可調和的。

“五四運動”使得段祺瑞政|府及皖系所控制的“安福國會”聲名狼藉,在國民中的威信逐漸喪失。看著張漢卿的“安西軍”在西北取得的成績,曹錕與吳佩孚眼熱起來。兩人見時局如此,認為有機可乘,便派人出關積極遊說張作霖,以求達成直系與奉系南北夾攻皖系之勢。

此時奉軍已完成10個師的整編,正是兵精糧足人才濟濟之時。興安、熱河、察哈爾、蒙古四地的穩固及“西北軍”的成就,使東北聯省自治政|府的聲望達到新的高峰,也使得奉系高層的眼光再一次轉向了關內。

但對直系拋過來的橄欖枝,張作霖權衡利弊,始終不能決斷:一邊是入關獲取好處的誘惑,一邊是得罪皖系背後的支持者日本人。他雖然在骨子裡是個十分愛國的軍閥,但是此時此地,以他的力量和地位,不能不顧忌到日本人的影響力。他一生中的重要盟友吳俊升也不願意出關,吳堅持“奉系閉關自守以待來日,遼東雖小足以為王”,目前以靜觀局勢、藏拙養晦為要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漢卿與孫烈臣是出關的支持者,孫烈臣認為皖系主力盡被分散在各地,易於擊破。奉軍出關阻力甚小,挾安定蒙古之威及在國人中的影響力,在直皖反目中或可乘機入主也未可知。而張漢卿則知道史上直皖戰爭的速勝,當然力主出兵,以不讓直系在北洋政|府中坐大。他認為日本人由於對英、美的忌憚,與國內經濟實力的不足,加上政治氣候的影響,且有遠東干涉軍的負擔,尚無能力給予規模的干涉,只會象徵性地表示反對,因而不足懼。

張作霖已習慣於張漢卿的進言,他欣然應允,在4月以王乃斌為全權代表,商討與直系結成反段聯盟的條件。張漢卿給出的條件是:

共組北京政|府,新政|府之財政、農商、交通總長由奉系指定;

奉系獲得察哈爾省城張垣地方(即張家口,此時尚被皖系軍隊據守);

熱河所圍之直隸唐山、秦皇島兩地併入奉系控制之熱河特別區,成立熱河省;

直系習慣勢力綏遠特別區劃歸奉系;

直奉兩系在西北合力攻擊陝西,雙方以渭河為界,西北人民軍佔北方,直軍佔南方;

天津為雙方勢力分界點,雙方均可駐兵於天津,但不得干涉天津民政;

戰後奉系同意並支援直系擁有原皖系安徽、山東、浙江3省之地方。

這是一個雙方大致都能接受的協議:陝西間隔了奉系控制的甘肅與直系控制的湖北,平分陝西實為公平之舉;陝北若歸奉系所有,綏遠處在奉系甘肅、蒙古、察哈爾包圍之中亦無完璧可能(臨近的山西是另一軍閥閻錫山牢不可破的勢力範圍);天津為各外國勢力雲集之地,雖有海關之利,卻動輒得咎,直系並無太大興趣;靠近山海關的直隸兩地處於奉系連線天津、熱河必經之處,奉軍勢在必得,必不容協商。而直系則鞏固了長江流域及北方的地盤,奉系將連線西北東北便捷通道的大片土地收歸囊中。可謂皆大歡喜。

5月17日,段祺瑞在團河召開作戰會議,命邊防軍集中北京一帶,段擬自駐鄭州迎擊吳軍。為了鼓動士氣,次月4日,段祺瑞、徐樹錚宣稱動員討伐南軍。

段祺瑞前腳剛走,6月10日,關外的奉軍便奉命自直隸獨流鎮經天津開往廊坊。

在直皖磨刀霍霍之際,皖系在湖南的釘子被連根拔起----6月13日,皖系湖南督軍張敬堯為各方驅逐出湘,北京不得已“褫其湖南督軍兼省長職,暫行留任”。

6月15日,吳佩孚攜直軍旅長王承斌、蕭耀南、閻相文自鄭州至保定,與直隸督軍曹錕會議。

7月4日,徐世昌免去徐樹錚西北籌邊使職,以李垣護理,裁撤邊防總司令,所轄軍隊由陸軍部接管。

7月5日安徽督軍倪嗣沖到北京,段祺瑞下令邊防軍動員。

7月6日邊防軍向長辛店、廊坊出動,戰端已有跡象。

張作霖早已做好痛打落水狗的準備,但為了麻痺段祺瑞,親身到團河,勸段祺瑞勿用兵。然而段祺瑞在得到張作霖奉軍保持中立的“保證”後,認為勝券在握,執意開戰,並要求懲辦吳佩孚。在此形勢下,直系第16混成旅旅長馮玉祥率部自常德桃源撤退,移兵漢口諶家磯…

直皖大戰勢不可免,但是直系僅吳佩孚所帶第三師的3個混成旅及曹錕所部2個師,面對有日本華北駐屯軍作後盾的皖系軍隊,不能不有所顧忌。在吳佩孚的建議下,7月10日,曹錕致電北京公使團,請其注意日本暗中助段的事實。美、英、法三國壓迫日本公使表示態度。14日,日本公使被迫發表宣言,表示決不助段。

為給直系打氣,7月11日張作霖致曹錕一電,說他已經派遣第二十八師先行進關,關內奉軍派張景惠為司令。他估計關內奉直聯軍已有七八萬人,可以應付東西兩線的戰爭。並向曹錕擔保:“我輩骨肉至交,當此危急存亡關頭,不能不竭力相助。”

得到日本人不助皖的保證,又有奉系在後支援,曹錕決定對段祺瑞交戰,於是直皖戰爭開始。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關推薦
抗日雄風抗日之暴力軍團抗戰之開局讓少帥下跪黃金透視吞噬星空材料帝國痛症抗日之紅色軍閥崛起之第三帝國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