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從大明風華開始的皇帝生活

第一百九十二章 參悟
上章 目錄 下章

從大明風華開始的皇帝生活第一百九十二章 參悟

時至大寒,除舊佈新之際。

就在千家萬戶開始忙於製作臘味及祭灶的時候,渡雲軒中,滿心激動不已的趙恆,在快速翻閱完不涉及先進火器知識卻新增了改良版政治架構的《百科全書》,和已經概括出理學核心思想的《道學》以後……

現如今,他全部的注意力, 已是放到了記載有延年益壽法門的《論太極大道》上面。

“天佑我大宋,當真是天佑我大宋啊!”

輕輕翻閱著初版書稿,顯得很少愛不釋手的趙恆,念念叨叨的同時,無需閉上眼睛耗費心神去幻想,他已經可以看到大宋在趙氏一族的帶領下,將會達到怎樣的地步。

與此同時, 對於自家好大兒為上神託夢,繼而祈神得神通妙法一事, 他也再無半點懷疑。

要知道,在萬人聯名上書一事發生以後,趙恆猛然反應過來……

原來在不知不覺間,自己好大兒,在天下萬民心中,尤其是在東京百姓心中,竟是有了如此之高的讚譽!

再加這一陣子,東京城內有關加冕自家好大兒為太子的輿論,一直都是沸騰不已,不見消停。若非在萬人聯名上書一事之後,皇城司及時出面管控了下,誰都不知道這波輿論最終會走到哪一步。

身為帝王,迷信歸迷信, 但在某些事上, 無需刻意去猜想,趙恆心底深處,還是不由自主地起了一絲懷疑。

其實最初在乾元門外祭祀祈神之前, 趙恆就曾猜測過,根治天花疫病的良方,可能是自家好大兒在遊學期間偶然所得。

就是不知…自家好大兒是受人挑撥,還是自己萌生了想法,想要藉此圖謀一些事情。

哪曾想,祭祀祈神現場,竟能有幸聆聽到仙樂。

事後呢,在劉娥母子返回渡雲軒以後,冷靜下來又起了疑心的趙恆,私底下也曾偷偷翻閱史料,想看看歷朝歷代可有記載過這種障眼法。

令他松了一口氣的就是,在此之前,史料當中從未有過這等在萬人面前顯現神蹟的記載。

是以,在這三個月時間以內的每一天,甭管有事沒事,趙恆不來一趟渡雲軒,晚上回宮睡覺他都睡不踏實。

甚幸的是,趕在年前, 出乎趙恆的預料,渡雲軒中竟是傳來了自家好大兒已將昊天上帝賜予他的各種安民強國妙法與延年益壽法門參悟出來的好消息。

火急火燎趕至此處, 在見到擺在桌案上那厚厚的一沓書稿以後,趙恆的心,瞬間停止了半拍。

從午時開始翻閱,一直看到太陽落山。

期間沒動過一點位置的趙恆,越看,越是心喜得不知該講些什麼。

至此,對於自家好大兒聆聽神諭一事,趙恆心中再無任何猜疑。

“安民強國妙法…大道之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萬事萬物,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僅用三言兩語,竟能解析得如此通俗易懂!”

“三郎,有了這些妙法,大宋必定會威德遐被,令四方賓服!三郎的成就,我想…也定能遠超秦皇漢武與盛唐二宗。”

雖為一介女流,但劉娥的見識,可是不輸朝中的相公們。

雙手小心捧著《百科全書》書稿,反反覆覆看完標註著各種資源的《坤輿萬國全圖》以後,略過有關朝堂政治架構和醫學的那一部分,快速翻看後面記載的有關鋼鐵、水泥、陶瓷、紡織、染色、製鹽、製糖、採煤、榨油太多太多的生產技術……

心中快速衡量了片刻,一時間,劉娥竟然想象不出,未來二三十年以後,大宋會是個怎樣的盛世王朝。

“父皇,昊天上帝賜予的諸般妙法,是為了強國富民造福炎黃子孫的…是以,《百科全書》當中有些可以輕而易舉便學會的先進生產技術,保密措施務必要做好,切莫讓外邦蠻夷學了去,尤其是一點就透的黃泥水淋糖法。”

說實話,目前《百科全書》當中最讓王迪看重的,便是這黃泥水淋糖法。

要知道,四百年後的大明朝,白砂糖這玩意都是極為珍貴之物,更別說現如今的大宋朝了。

從唐太宗時期,由衛尉丞李義表領銜,王玄策擔任副職,率領使團出使中天竺,所圖目的便是蔗糖制作方法。

一直到現在,雖說有了好似冰晶一樣的糖霜,但距離雪白雪白的程度,屬實差了太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還有一點,那就是甜度!

與白砂糖相比,就算達不到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距,糖霜甜度還是相差甚遠。

最為重要的是,王迪比誰都清楚,白砂糖這種奢侈品,一旦保證了壟斷優勢,那麼處在當下這個時期,且不提出口事宜,單單是內銷,每一年它能給朝廷帶來的賦稅,其數額之巨,絕對都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只要朝廷有了充足的銀錢,不說能解決所有難題吧,七八成的,應該是沒啥大的問題。

當然了,如果只是為了形成壟斷賺取海量銀錢,對於有大把賺錢妙招的王迪而言,他肯定不會選擇現在這個時候,就將黃泥水淋糖法放出來。

畢竟現如今的大宋朝,立國僅有四十八年,還沒走到兩宋交接時期積貧積弱那個地步。

王迪之所以在自己未登基為帝時就將其放出,所圖目的,還是為了儘早加速嶺南地區…也就是廣南東路的開發事宜。

要知道,目前除了位於膠東和遼東半島之間的沙門島,雨水充沛、山嶺重疊、林木茂盛且長期籠罩著瘴氣的廣南東路,絕對稱得上是刺配、流放之人的噩夢。

究竟噩夢到什麼地步,《元城語錄》當中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形象,那就是……

「春、循、梅、新,與死為鄰;高、雷、廉、化,說著也怕!」

這八個皆位於後世廣東地區的羈縻州,現如今,對於那些弱不禁風或者是年邁的士大夫而言,一旦被官家下旨流放到那,能不死在半路上就算是命大,更別說再度返回中原大地了。

然而根據當下宋朝的版圖來看,最適宜大面積栽種甘蔗的地區,又非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莫屬。

是以,在天下黎元還未被女真人和蠻元鐵騎趕到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未開化之地的時候,若是沒有高額利潤驅使的話,誰人願意主動跑到那兒去謀生計。

而具有高附加值的白砂糖,再配合《百科全書》當中提及到的“改土歸流”政策,便能有效達成這一目的。

如此這般,依王迪之所見,早一日將其開發,在應對小冰河期這件事上,那絕對是佔得先機至少有個三五十年以上的時間。

再者說,越是儘早將廣南東路開發好了,便有足夠多的時間將其打造成為遠洋殖民的橋頭堡,方便早一日將忠君奉上的理學思想,灑遍南洋諸國乃至西方的每一寸土地。

當然了,王迪心裡很清楚,在這個沒有廠衛鷹犬遍佈天下各處…尤其是沒有專門稽查巡視海外領地的日月司的時代下,自家便宜親爹能否守住黃泥水淋糖法不外洩,他也沒抱多大的期望。

反正在王迪看來,不管是誰偷學了黃泥水淋糖法,對大宋基本也造不成多大的影響。

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信心,還是基於大宋朝廷對於地方的掌控力度。

世人皆知,大宋有冗員、冗兵、冗費這三冗弊端。但事有正反兩面,正是因為這樣,大宋對地方的掌控力度,基本也達到了歷朝歷代之最。

可以說,依王迪之所見,在削弱地方權力、集權於中央、防止地方反叛割據這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出色的大宋朝,其諸多政治制度,在當下這個時期,堪稱相當優秀。

尤其是地方劃分的三級行政區!

一級路,二級州,三級縣。對比後世,差不多就是一省,二市,三縣。

在路這一級別,為了避免某一官員權力過大,宋朝劃出四司,總稱為“帥、漕、憲、倉”。

“帥司”的正式官名,叫經略安撫使,主掌軍事和民政,負責各路的軍務治安。

“漕司”的正式官名為轉運使,主掌錢糧徵運與轉運,就是將地方的賦稅轉移到朝廷。

“憲司”的正式官名為提點刑獄公事,主掌司法、刑獄與監察,可以隨時前往各州縣檢查刑獄,舉劾在刑獄方面失職的州府官員。

“倉司”正式官名為提舉常平使,專門負責商業,監督地方市場執行,管理常平倉、義倉及錢糧、鹽茶專賣事務。

瞧瞧!管錢的,管人的,管軍隊的,管理市場經濟執行的都不缺!

在此基礎上,以神諭的名義,稍微改動那麼一下下,和後世地方上的政治架構,基本就大差不差了。

可以說,在王迪看來,自始皇帝一統九州之後,作為歷史當中唯一不是亡於內亂的王朝,國祚超過三百年的大宋,之所以能夠年入一個多億的歲幣,其地方掌控力度之強,絕對是首屈一指。

再加上,趙宋立國不久,就確立了“制其錢穀”,將財權全部集中到朝廷的經濟方略。

在此方略思想的指導下,外加沿海又沒有倭寇的侵擾,大宋時期的海外貿易,其管理之嚴格,比之以後的大明朝,那絕對是強了太多太多。

為了統制海外貿易,立國之初,大宋朝廷便連續下達詔諭,明令舶來品“非出於官庫者,不得私相交易”;如“敢與蕃客貨易,計其直滿一百文以上量科其罪”;多即使官吏請託市舶官傳語蕃長所買,亦令禁止,“如違當重置其法”;外商如果未經繳納入口商稅而“敢取物貨者,雖一毫,皆沒其餘貨”,並且“科罪有差”。

再加上後續修訂出來的市舶法、盜販法、漏舶法等相關條例法規…可以說,在緊抓錢袋子這一方面,大宋絕對是將海外貿易置於朝廷的完全掌控之中。

甚至是說,在王迪看來,這些條例法規,一直用到近代之前都不算落伍。

是以,即便黃泥水淋糖法或是其它特別先進的富民強國技術外洩出去,王迪敢斷定,短時間內,頂多是對出口有所影響。

畢竟,鹽、酒、茶、香料,這些日常消費量較多的大宗商品,都被明令實施禁榷,且全部納入到了官方專營範圍,由朝廷實行統購統銷。

再就是,王迪深知,一旦掌權部門與銀錢利益掛上了勾,其結果就是,當朝廷嚴格執行禁榷壟斷政策時,上上下下的官吏們,對於依法斂財一事,都有著某種異乎尋常的“積極性”,不會在這種事上互相推諉。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這些強國富民妙法,可是昊天上帝賜予自己的。

長了不敢說,在自己未掛掉之前,王迪覺得,不怕神靈怪罪有膽薅他這位文曲星羊毛的宵小之徒,應該是不多見。

若非想讓大宋佔據絕對的壟斷優勢,以此多弄點出口賦稅,說實在的,王迪還真不介意就此公開《百科全書》當中的諸多先進技術。

...

“我兒說得是!”

“昊天上帝賜予的諸般妙法,實在是太簡單明瞭了!”

“片言隻語,便可帶來世人想象不到的好處…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興奮過後,盯著劉娥手中記載了太多太多強國富民的《百科全書》書稿,趙恆都想將其一把火燒掉。

之所以蹦出這種想法,完全是因為趙恆心裡清楚,若是讓別有用心之人得到其中的部分妙法,大宋怕是要永無寧日了。

“父皇,這諸般妙法是孩兒謄寫下來的。按照腦海中的思路,孩兒覺得,我中州不缺煤田,可先大規模制開採煤礦,燒製水泥與石磚,將其應用在築城造壩保證民生這些方面。與此同時,慢慢杜絕東京上下游樵採伐木事宜。”

“短時間內,若是不想這諸般妙法外洩出去,可以使用水泥石磚快速建造出一個史無前例的巨大甕城。工匠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事宜,全部限制在甕城內部進行即可。”

注意到自家便宜親爹一直抱著《論太極大道》不撒手,王迪也明白,猛然間拿出這麼多先進技術,想不懵逼,怕是很難。

好在是,對於如何利用這些先進技術,王迪很有經驗。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諸天新時代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大漢女副將三國之大漢崛起開局簽到萬年道心,女帝求我出山文明輪迴大明風華之我是朱瞻基鐵血丹心之大漢帝國十三珠大漢光武大漢蒼顏大漢雙雄之破奴傳大漢從接見張騫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