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篡清

第七十二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篡清第七十二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下)

第七十二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下)

公元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北京。

朝廷求和的訊息,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如同沉沉的烏雲籠罩在這天下萬方的中心。就連往日總是顯得天高雲淡的京城秋日,都顯得是如此的沉悶,如此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大清,怎麼就降了呢?

京城街頭,人跡寥寥,大家都五心不定的蹲在家裡。秋日陽光灑下來,往日人潮湧湧的茶館,都冷冷清清,只有說書先生沙啞的嗓門兒在空蕩蕩的茶座周圍迴盪。

“…………話說當日風波亭上,嶽爺爺一身白衣,端坐於地,對著頭頂夜空大哭三聲:‘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那秦檜兒冷笑一聲,歪歪嘴,幾個力士就已經上前,將嶽爺爺拉肋而死!”

這幾天,京城當中,不管是掛字行的說書先生,還是春字行的單口樂,竟然不約而同,都說起這精忠說岳全傳!

街頭巷尾,這遍佈的淮軍防營官兵,更不知道招惹了多少白眼。從小衚衕裡面,還有人偷偷的扔磚打瓦。這些防營官兵,也跟覺著自己做了什麼虧心事似的,見人繞著走,整天耷拉著個腦袋,只是忍受大家的白眼。

大清是出秦檜兒了,這秦檜兒是誰,這趙構是誰,大家心裡自覺跟明鏡似的。唯一可嘆的,咱們大清的嶽武穆還不知道在哪裡!

這讓人喘不過氣,哭不出聲,殺得死人的沉悶當中。一個個壞消息接踵而來,北洋水師提督自盡,兩大總兵自盡,水師精華出海,降了白旗全艦隊自沉!

朝廷還在去電遼南,要奪了唯一能打的徐大帥的職位,要巴巴的將自己武器甲冑都丟下,捧到小鬼子的面前!

更有流言紛紛,不僅在百姓口中口口流傳,更在京城百官當中偷偷散佈。朝廷裡的奸臣,是鐵了心要和,要割滿洲,割山東,割臺灣,要停了旗餉,用來給小鬼子賠款。皇上已經給囚在頤和園的小島上,一個名字裡面兒帶著十八子的公公,還給皇上送過毒餅子,毒死了一個忠心耿耿,替皇上嘗食物的嬪妃,種種樁樁,活靈活現的傳得讓人欲哭無淚,但是看著街頭遍佈的那些洋槍,真不知道讓人朝哪裡放聲一哭去!

這壓城欲摧的烏雲,卻在九月二十六日這天兒,彷彿被一道閃電撕開,露出了久違的朗朗乾坤。

京城裡面大清時報早就停了,但是這訊息就是如水銀洩地一般的流淌到了四九城各處。

那些讀書養望的翰林們在唸叨。

那些小京官兒們在唸叨。

那些舉子秀才讀書人在唸叨。

旗人閒漢們在唸叨,四九城下力氣的爺們兒在唸叨,八大胡同裡的姑娘龜公們也在唸叨。大家口口相傳,不知道怎麼,這幾個再平常也不過的字眼兒,平時覺著自個兒再不會關心的事情,只要在口裡一念出來,就沒出息的熱淚盈眶!

徐一凡,不降!

帶著十萬大軍,有著這麼大地盤,一年有千把萬銀子進項,有機器局,有大炮,有兵船的人降了。被稱為老佛爺,尊貴得天下唯一的人降了,那些紅頂子大員,吃著親王俸雙親王俸,起居八座的大官兒降了。就一個孤處朝鮮,帶著萬把子弟,東拼西殺,劍甲已殘的徐大人不降!

訊息一旦敞開口子,更多的訊息就洶湧而來,京城的老少爺們兒轉眼又湧上街頭,將大小茶館擠得滿滿當當的,不管量有多窄,先來上兩碗,然後個個嗓門兒高亢的比劃。

“……各地督撫紛紛去電徐大人那兒,就倆字兒,不降!”

“哪些督撫?”

“多了去了!哪像京城這些黑了心的大員,人家畢竟還有份人心!誰樂意巴巴的朝小鬼子磕頭?跪下去,小鬼子還沒他們高,這腦袋就磕得下去?”

“姓李的沒有好玩意兒,都***生兒子沒屁眼,祖墳要給平掉!”

“小聲兒點兒,外面有兵!”

“有兵咬老子鳥毛?爺偏偏放聲兒,李二先生是漢奸!”

“囚了皇上,這也是母雞司晨!”

“還好大清有徐大人,徐武穆,徐爺爺!這才是擎天保駕的大功臣,大豪傑!”

“看他們還能撐上多久,再這麼倒行逆施下去,沒說的,四九城爺們兒都去叩闕!愛新覺羅的家業,還能讓葉赫那拉給敗了?”

“同去同去,這就去叩闕,咱們都是皇上的子民,到了園子外面,為皇上同聲一哭,看看那些黑了良心的傢伙,還能不能在琉璃座上面兒坐得穩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頤和園內,幾個軍機處才王八翻身的後黨大臣,這個時候卻一臉是汗的坐在護軍院子裡一間大屋裡面,個個滿臉是汗,服侍的太監蘇拉們不斷的送上手巾把子,還有敗火的花茶,但是這些大員,卻一個個流的汗更多。

隆宗門軍機處他們已經不敢呆了,隆宗門的護軍都是旗人勳貴子弟,不知道從哪裡聽到了大清要停旗餉賠給小鬼子,當即就來了一個卷堂大散,沒人當差了。他們要敢坐著轎子到隆宗門去上值,街上砸過來的磚頭瓦塊就夠給他們起個墳頭的。這幾天大家夥兒乾脆吃住在頤和園內,用李鴻章的兵保護著,提心吊膽的看著各處來的奏摺電文,越看越是欲哭無淚。

這事兒,怎麼就翻過來了呢?

這屋子離園子門口近,能聽見哭拜的聲音,一陣陣的傳過來。四九城的爺們兒還真不是說說而已。

自詡為有氣節的讀書人,覺得停了旗餉活不下去的旗人爺們兒,聽說書聽得滿腔忠義的市井百姓,還有在後黨打擊帝黨這波風潮當中被掛到,覺著功名保不住,乾脆豁出去的京官。一波接著一波的到頤和園外大哭跪拜,叩闕請願。

要皇上重掌大權,要皇上剷除身邊小人,要皇上不要投降,要皇上保住他們的旗餉……

幾個軍機大臣先是解釋,解釋不通就只有彈壓。但是趕走了一撥兒又是一撥兒,來得人越來越多,不管白天黑夜,頤和園外都有皇上皇上這倆字兒號喪一般的聲音!

李鴻章防營的官兵,彈壓起來都有些懶洋洋有氣沒力的。要不是李鴻章的威望鎮著,這些防營跟著他實在太久,誰也不知道,這些練軍,會不會跟著卷堂大散!

這還不是讓這些大臣們最為擔心的。他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徐一凡那頭!

現在徐一凡威望已成,儼然成為各地督撫仰望的中心。再加上北京城裡頭還有個光緒,現成的旗號擺著。誰也說不準,徐一凡會不會借勢進京,來一個清君側!

大清會變得怎麼樣不好說,但是首先一件事兒,他們這些投降派,大家心目當中的秦檜一流人物,不要說身家地位了,說不定連腦袋也保不住!

權位是最現實的東西,牽涉到這個問題,人的身段也就可以放得柔軟無比。想來想去,辦法竟然只有一個。再扶光緒出來,再放帝黨大臣出來,讓他們頂在臺前,鎮住徐一凡那很可能在勃勃躍動的野心。奪他職是不可能了,可是調得遠遠的還是有法子,放到南邊當督撫就是了。光緒在上面,也不投降了,徐一凡要是還敢亂動,那就是亂臣賊子,是不是還有現在這個聲望,那真是難說。

要用這個法子,大家都是心頭滴血。好容易才翻身過來,就又要下去一大片,當巴結到這個位置容易啊,還生生冒險,調了李鴻章的兵進京!這城頭的大王旗,變幻得也太快了!

不過還能有什麼其它法子?相較起來,這也是最後的選擇。光緒雖然捧出來,帝黨再翻身,大家不過繼續在北京城鬥吧。大家夥兒誰都放心,光緒再怎麼也翻不出老佛爺的手掌心。無非就是有時和帝黨置氣罷了。身家性命,都是穩穩的。

大夥兒這麼一合計,都是兩眼含淚。自覺已經大公無私,為大清計到了極點。結果一起到慈禧跟前磕頭一說,誰也沒想到老太太這麼不體諒大家的一番苦心。拉下臉來,幾乎將他們趕出去,還說誰敢鬧事就用李鴻章的兵隊對付,她老太太絕不讓這一步,等著徐一凡進京!

誰也沒想到,老佛爺居然在這個當口,賭上氣兒來了!

大家夥兒這個時候真是相對翻白眼,外面哭聲高,他們更覺著想哭。幾個老頭子兩眼都含著一泡眼淚,愁得沒方兒沒方兒的。正在這個時候,就看見一個新進軍機剛毅按著大帽子倉皇走了進來,臉上有幾道撓痕,血淋淋的,一臉晦氣神色。

這傢伙也算是後黨大員,當過一任江蘇巡撫的鑲白旗人,因為貪瀆回京,掛了一個候補侍郎的銜頭,為了復起,抱上了李蓮英粗腿,送了不知道多少銀子,更是在這次宮變當中上竄下跳,搖旗吶喊,是親自步行帶著一營練軍趕到的頤和園。慈禧賞功,將他補進了軍機,很是得意洋洋了幾天,今兒卻一副倒黴模樣。他資歷算是在座軍機當中最淺,老是給派出去彈壓勸導那些個叩闕的人們。看來這次又很吃了一點兒虧。看見在座幾位,呆若木雞,還一副宰相氣度不言不動,頓時氣兒就不打一出來。

“各位,諸列位,在齊位,都出去瞧瞧!老誠親王府,英親王府,肅親王府,那些貝子爺都來叩闕了!拉著我脖領子問我是不是曹操!問是不是咱們還有李鴻章攛掇著要拿他們養命錢去給鬼子!這些爺打不得碰不得,還套著長指甲,撓得我臉上開了天窗!以後誰再去彈壓,誰他媽是丫頭養的!李鴻章的兵也是吃幹飯的,也不攔著!李鴻章呢?姓李的呢?他惹出來的亂子,他人跑哪兒去了?”

大家面面相覷,加倍的愁眉不展。老資格軍機額勒和布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顫巍巍的敲著自己胸膛:“這世道,死了好,死了乾淨!裡外不是人哇…………咱們忠心耿耿扶保大清,老骨頭都拼上了,還落這麼一個下場!”

首席軍機世鐸坐在上首,本來就五心煩躁,這個時候乾脆摔了茶碗:“老額勒,你嚎哪門子喪?是誰先嚷出來的?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咱們拼上骨頭也幹不過小日本。徐一凡現在可叫得歡騰!你不幹?抄帝黨大臣的家,你怎麼這麼來勁兒?還瞧上了張仲忻家裡一個通房丫頭,準備娶回來當第九房,人家才十五,你多大歲數了?加三年,都八十了!”

他越說越是來氣,乾脆拍起了桌子:“剛毅剛子良!你少給咱們賣這些江湖口,什麼在齊位,你小子就不是個溜兒!咱們都勸老佛爺退一步,容了皇上,你在底下嘀咕什麼退一步就是永不翻身?現在老佛爺僵在那兒,就是你小子鬧騰的!鬧騰吧,鬧騰得徐一凡進了京,當了曹操,咱們就是董承,就是孔融,就是喪家犬!”

正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門口又聽見腳步聲響,給罵得灰溜溜的剛毅抬頭一瞧,卻是李鴻章笑吟吟的走了進來。大家都是一副惶惶不可終日,黑煞神上臉的晦氣樣。這位已經在老百姓口中成了大清第一奸臣,秦檜轉世的重臣卻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雖然瘦了許多,但是精神卻轉好,一身官服穿在身上,竟然有些仙風道骨的氣度。

李鴻章,在這幾天裡,卻恍然真的悟道了一般。

世鐸怒氣尤自未消,看見李鴻章這個樣子,氣更不打一處來:“少荃!你去哪兒了?當初要是電文早發到錦州,也不至於讓徐一凡今天得以成這個樣子!他是徐武穆,咱們是什麼?你的兵隊,怎麼彈壓的叩闕人群?看著剛子良了麼?他臉上那血印子,都能開染坊了!”

李鴻章笑吟吟的拱手:“抱歉抱歉,我這不是去東郊民巷,和美國公使田貝往還麼?和日本的電報,都是人家那兒轉呢。說起來,日本那方面可催得急,咱們水師自己沉了,也就不計較了,徐一凡那頭的事兒,得趕緊料理好!那邊在問呢,什麼時候我李鴻章才能去日本?再不去的話,日本人打算乾脆和徐一凡單獨談東北的事兒了,或者山東的兵,海上的艦隊,都調過來要登陸天津,直搗北京城!”

“還談哪門子和啊!這和,哪裡還談得下去?你李鴻章是聰明人,怎麼就瞧不出來,風潮變了!”世鐸長聲嘆氣。

李鴻章淡淡一笑:“朝廷讓我談和就談和,不談就不談,我聽上邊兒的。”

看著李鴻章這毫不在意的超脫樣,不知道為什麼,為自己身家性命都擔心得腦仁兒疼的世鐸就想砸東西,他冷笑道:“好個忠臣啊,你就不在意,咱們都被罵得祖宗都翻身了,不管和還是戰,這個罵名,咱們背定了的!你可別忘了,外面叫的是什麼,李二先生是漢奸!少荃,你就不擔心一點自己前途去路?”

李鴻章沉默了下來,突然哈哈大笑,笑得老眼裡面全是眼淚:“一生功業全都毀了,以後也就是等死,我還在乎這些幹什麼!如果能讓我不要到日本丟臉,我已經是足感盛情,人已經給踩在了最底下,我還擔心什麼?你們向老佛爺背後進的言,當我不知道?這替罪羊,李某人不背也得背了,奪職,什麼北洋大臣,文華殿協辦大學士,一等伯爵世職,剝奪得乾乾淨淨,沒送上三尺白綾,已經是大家有分人心了!劉坤一調直隸,接北洋大臣這個攤子,他留下的兩江總督缺給徐一凡酬功,順便讓他離開東北朝鮮這個經營已久的巢穴,省得哪天突然就殺進京來勤王…………我李鴻章,不管再活幾年,都是壓在世人的舌頭底下,哪怕再過幾百年,也是一樣!”

李鴻章的一席話說出來,場中人人變色。現在大家這個場面,都靠著李鴻章這十八營兵撐著,背後算計他當這個替罪羊的心思,卻又給他知道了。他要一撂挑子,大家都得現眼,再說深一點,他要是為了自固權位,和徐一凡連成一氣兒,再來一個宮變,又如何是好?在遼南那次給豐升阿電報的事兒上面,大家都已經懷疑不已了。當下個個都是面如死灰,剛毅乾脆得得得的抖了起來。

小小的屋子裡面,一片死寂。

半晌之後,才聽見世鐸長聲嘆氣:“少荃,這個包袱,你不背,咱們誰背得動?再說了,老佛爺那兒,不還是僵在那裡麼?萬一天可憐見,能讓大清朝頂過這次,我和你攜手下臺,你挨別人罵,我挨你罵!”

李鴻章卻已經完全安靜了下來,淡淡笑道:“老佛爺會答應的…………形勢比人強哇……徐一凡吐出不降兩個字,就能翻動大清,震懾天下,我無話可說…………老佛爺這也不是賭氣,她是在害怕…………”

“害怕什麼?”

“害怕她無法掌握,也看不懂的東西。為什麼徐一凡一介布衣,竟然能走到這一步,而朝廷,能拿來對付他的手段,也越來越少!各位,大家今後就別指望老佛爺了,還是指望復起的皇上,能不能走出一條吊著大清性命的路來吧!這也是這個大清,最後的機會了!”

這句話是如此的大逆不道,從李鴻章嘴裡淡淡說出,卻表明了他真的看開放手一切了。三千裡外覓封侯,一手一腳打造的這麼一個權傾天下的北洋團體,一轉眼間,就已經化作一場春夢,剩下的,不過是後世罵名而已。

不管是贊的,還是罵的。誰又真正懂這個世道,懂這個大清,懂世界向何處變化?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這王者,卻不是他李鴻章。

所有人都渾身冰涼,看著李鴻章肅然朝大家一揖,踉踉蹌蹌的走了出去。

額勒和布睜著一雙老眼,懵懂的自言自語:“怎麼就是一場仗,全天下都覺著這個大清溜了簷兒?咱們沒做錯什麼呀?”

頤和園,樂壽堂。

自從恭親王去後就一直守孝的秀寧,靜靜的跪在慈禧的臥榻前面。她還是那副恬靜淡雅的模樣兒,鬢邊鵝黃長長的,更顯得膚色白淨如玉。人也清減了許多,一朵白花插在發角,只讓人覺得弱不勝衣。

臥榻之上,慈禧面朝裡面躺在那裡,不言不動,只是身子微微起伏,也不知道是在午睡,還是在想著事兒。

頤和園呼喊哭拜叩闕的聲音,傳到樂壽堂這邊,已經變得隱隱約約,模模糊糊。反而讓這裡變得更加的安靜。

秀寧只是垂首望著自己的鼻尖,跪在那裡,一動不動。四周侍立的宮女太監們,彷彿一具具木偶,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個個臉上都滲出了汗珠,連略微擦拭一下都不敢。

剛才老佛爺對自己最疼愛的秀寧格格發的脾氣,不知道讓多少人嚇得尿了褲子!這看起來柔弱的秀寧格格沒瞧出來也有這個硬氣兒,老佛爺發了脾氣之後,在這兒居然不言不動的跪了快兩個時辰!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慈禧才悶悶的揚聲,打破了樂壽堂中死一片的沉靜:“這些話,是不是都是李鴻章說的?”

秀寧蒼白的臉上浮現了一點血色,咬著嘴唇,露出一點細白的牙齒:“老佛爺聖明。”

慈禧哼了一聲:“這李鴻章,是不是昏了腦袋?那個不成器的皇上不出來,大清就要分崩離析,我老太婆就不能在這頤和園呆著了?徐一凡算什麼東西,敢上北京城來?這裡還有幾十萬八旗子弟,他想當曹操,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了他!”

秀寧輕輕道:“老佛爺,他有洋槍,而且,還有個皇上呢……總不能真讓徐一凡當了曹操吧……到時候兒,真不知道他會對老佛爺怎麼樣…………”

慈禧又一下坐了起來,擦著宮粉的老臉滿滿都是怒氣,尖聲道:“我等著徐一凡來逼宮!我等著那個不成器的皇上來砍我的腦袋!”

她怒氣勃發,身邊太監嚇得捧在手裡的拂塵掉下,帶得一個花瓶倒地,在地上摔得粉碎。那太監嚇得腿一軟就跪了下來,搗蒜也似的磕頭,求饒的話都哆嗦得說不出口。慈禧一擺手,就有兩個太監將他拖了出去,也不知道要打多少棍子,不過看慈禧那個手都在抖的樣子,打死也算白饒。

秀寧卻神色不動,低低道:“老佛爺……皇上再頂在前面,也還是聽您的啊……什麼時候,皇上能翻出您的手掌心了呢?六爺爺走之前,也讓我跟您帶話兒,說大清的權是老佛爺手裡的,誰也動不得,可是臉面還得靠皇上撐著啊…………我打落草就得老佛爺疼愛,現在六爺爺又走了,我當姑子陪老佛爺一輩子,給您燒香,給您求平安,保佑老佛爺長長遠遠……老佛爺,要知道,現在旗人也在園子外面哭哇!為了咱們旗人江山,您就忍了我那不成器的哥哥一次,成麼?”

秀寧說著就眼淚一滴一滴的朝下掉,語帶哽咽。老人家說什麼都是疼愛這樣清清秀秀,乖乖巧巧的孫輩兒的。秀寧哭成這樣,慈禧心下也軟了,她也不是不懂得秀寧說的道理,可是就是抹不下這個面子,再加上真如李鴻章所說,她是恐懼!恐懼對徐一凡的束手無策,不知道將來這個大勢會朝什麼方向變化。但是到了這個地步,還能有什麼選擇?

好歹將光緒推出來,還在她的控制範圍之內!

她也變了容色,一臉慈祥的招手讓秀寧過來,摟著她心肝肉兒的疼了一番。秀寧也趁機在慈禧懷裡哭了個嗚嗚咽咽。慈禧眼淚也快下來了:“秀哇,咱們旗人姑奶奶,命都不強!老六臨了就這麼句話兒,我能不聽?去,傳話,讓那個皇上到園子外面,見見那些哭拜的傢伙,以後軍機,還是兩邊奏事,皇上那兒也有一份,那些押起來的大臣,都開復,除了翁同龢遞解回籍,普天大赦了!李鴻章吃點委屈,奪職也回籍,和戰的事兒,讓皇上自己拿主意吧!”

秀寧埋頭在慈禧懷裡,哭得越加放聲,心裡頭卻百轉千回:“皇上啊皇上,這旗人最後的機會,我給您求來了——也是徐一凡陰差陽錯給您爭來的,您可千萬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好好振作才是!”

頤和園外,哭拜叩闕的人陸續趕來,一群接著一群,漸漸的就有滿坑滿谷的氣象。人人都是舞蹈拜伏,叫著各色各樣的話頭。到了最後,就匯聚成一句:“皇上哇!皇上啊!咱們的皇上啊!”

在人群周圍,舉槍戒備的練軍,一個個也是臉色凝重。看著有些當兵的表情,恨不得和這些叩闕的人同聲一哭。滿清兩百四十年,皇帝都是這個王朝的絕對中心,集權已經到達極致,臣民們到了最後關頭,想到的也只是皇上來力挽狂瀾!縱然徐一凡不降二字已經震動天下,但是他畢竟是臣子,拿這個大關節的,還要是皇帝!

哭拜聲越來越高。有的人在日頭底下跪得久了,生生的就曬暈了過去,但是人群還是越裹越多。呼喊聲音,幾乎連頤和園的宮牆都推得倒!

突然之間,靠近宮門那頭傳來了騷動,等這騷動傳到後面,大家夥兒都瞧不著了。前面的人跳起來,後面人也跳起來朝前擠,說實在的只能看見前面人的腦袋。正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的時候,就聽見前面的人群傳來了震天動地的呼喊聲音:“皇上!皇上!”

人潮由前到後,海浪一般的拜倒下去,在最後面的人,只能看見一眼一個小小的黃色人影,在太監張著的明黃傘蓋下面,瞧見了,腦子就是一暈,不由自主的已經拜倒下去:“皇上!皇上!”

皇上出來了,皇上見著咱們了,皇上又要掌這江山的舵了!

傘蓋之下,光緒臉色蒼白,神思不屬,只是看著朝他跪拜舞蹈,山呼萬歲的臣民。他渾身僵硬,甚至不敢回頭,那萬壽山上,樂壽堂就高高的盤據在他這九州萬方之尊的頭頂。一切變化得如此劇烈,讓他都不敢相信。監視的太監撤走了,軍機大臣又來請安了,甚至還讓他自己做和戰的決定,更讓他來接受這些叩闕官員百姓的歡呼!

這世界,到底怎麼了?這大清,又到底怎麼了?

遼西,錦州。

錦州旗營衙門改的欽差行轅裡,徐一凡負手靜靜的對窗站著。錦州城內,響起了一陣陣萬歲的呼喊聲音,撞擊著遼西黑沉沉的夜空。

徐一凡站在那兒,再沒了平日自己獨處時懶散隨便的表情,凝重到了極處。眼神當中,蘊藏著不知道多少東西。

他的背後突然響起了腳步聲,聽到這鏗鏘有力,節奏不變的馬靴聲音,就知道是李雲縱。他頭也不回,淡淡的問道:“電諭都轉發下去了?”

李雲縱朝著他的背影一絲不苟的行了一個軍禮,沉聲道:“已經轉發諸將,群情激憤,各營頭都發誓力戰,誓死報效。”

徐一凡淡淡一笑:“激發一點士氣也好。”

李雲縱站在他身後,一向陰沉的臉色難得的多了一分踟躇:“大人,一定要轉發麼?”

徐一凡點點頭:“不發幹嘛?真在這個時候,當亂臣賊子?我們這樣拚命,就是希望大家夥兒跟著咱們一塊兒拚命的,現在目的達到了,還想怎麼樣?我忠臣還沒當完呢……”

“可是…………”

“無非是個皇帝罷了……這也是這個所謂大清,最後一次機會了。等著吧。”

“大人,要等多久?”

徐一凡嗤的一聲冷笑:“一尺之水,一躍而過。”

他收住這個話題,轉身過來,拍拍李雲縱肩膀:“城頭大王旗變幻啊……咱們還是幹咱們的!雲縱,陪我去巡巡營,咱們也讓這些人,好歹對我徐一凡也記個臉熟!”

光緒一**四年九月三十日,朝廷又再次通電天下,李鴻章擅自調兵京師,未奉詔而行勤王事。雖忠心可嘉,然大壞國法,且在京師內,有挾私報復嫌。為肅法紀,奪李鴻章一切職銜世職,遞解回鄉。所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缺。兩江總督劉坤一調任。兩江總督暫時由江蘇巡撫護理。奉天將軍,遼南欽差大臣徐一凡回師有功,賞兩江總督位,與日本戰事結束之後,接篆兩江,做這個天下第二的督撫大臣!

軍機大臣翁同龢擅自與日本議和,所行多狂悖不法,念其當差數十年勤謹,奪職回鄉,永不敘用。

徐一凡督師遼南,山東巡撫李秉衡督師山東,與日軍續戰。大清,不與日本議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本书作者其他书
《盛唐風華》 盛唐風華 1911新中華 天命神話 宋時歸
相關推薦
新另類法師傳奇修真魔法師傳奇網遊之法師傳奇海賊王之法師傳奇網遊之法師傳奇權柄武道丹尊都市修羅戰神重生在美國我在美國修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