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一百七十八節 秋獵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一百七十八節 秋獵

南京周琅登上了皇帝位,北京的嘉慶卻離開了紫禁城。

他去了木蘭圍場。

內政方面,在他的師傅朱珪等人的用心輔佐下,嘉慶也比他爹要嚴謹細緻,終於穩定了局勢,地方上甚至開始不斷傳來清剿白蓮教的好消息。結寨自守,鼓勵團練的政策起到了效果,白蓮教匪的流竄被遏制住了。官兵緊追不捨,白蓮教再也無法裹挾流民,越打越少。

為由心腹大患周琅逆賊卻日益做大,而且聽說在南京建國了,國號竟然就叫大周。當真是沒有跟腳。

其實滿清又哪裡有什麼跟腳。

中原王朝的皇權更替,都講究一個傳承,自立為王這種事古來少有。秦朝的建立,是在周天子分封的秦國基礎上。漢朝也是因為劉邦曾被項羽借楚懷王的名義封為漢王。三國時代依然如此,魏國是因為曹操生前就已經被漢獻帝封為魏王;蜀國的國號其實是漢,後人稱為蜀漢,劉備自認是興復的漢室,跟劉秀建立東漢一樣,自認正統;吳國,也是因為曹操透過漢獻帝冊封孫權的吳侯。司馬炎篡位建立西晉,也是因為他父親時候就得到了晉王的爵位。之後五胡亂華,到隋文帝統一,隋文帝的隨則來源於自己的隨國公封號。之後的唐,李淵也是被隋朝冊封的唐國公。趙匡胤則是宋州節度使。

直到元朝斷了這個傳承,元朝的蒙古人是自己從易經中挑的字號,大哉乾元的元字。

明朝又接過了這個傳承,大明名義上是繼承的大小明王的字號,硬扯也不肯自立。

清朝時傳承又一次斷裂,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了皇太極時候,才更名為大清。

再到周琅這裡,確實牽強也扯不上了,他之前名義上算是陳周全冊封的南路輔國大元帥,哪一個字適合做國號,南國?路國?群臣討論的很激烈,甚至從周琅起家的地名上找傳承,周琅在鳳山縣起家,甚至有人提出了“大鳳”這個國號。福建人表示雖然聖上在鳳山興兵,但卻是在福建建立基業,福建古國號“閩”,所以福建人支援建國號“大閩”,可廣東人不幹,說還不如叫“大越”,至少越國也是周天子冊封的正統國號。浙江人也支援“大越”,畢竟古國越國就在浙江。江蘇人不服氣,說“大吳”也是古國,且朱元璋還自稱過吳王呢。

各地群臣和學者爭的不可開交,大家都引經據典,試圖讓自己家鄉成為新的王朝國號。

周琅乾脆一個都不用了,就用“大周”,因為他姓周,他也不想去攀傳承了,這種講求自謙的文化觀,他並不認同。他的企業他想起什麼名,就起什麼名。

周畢竟也是一個古國,皇帝都提出來了,也就沒人爭了,這才定下了大周的國號。

聽到這個國號,滿清群臣譏諷。

嘉慶卻笑不出來,跑來了木蘭圍場。

目的倒也不是為了散心,而是效仿康熙舉辦秋獵,重新鼓舞八旗子弟的勇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聯絡外藩,嘉慶現在太需要這些依舊民風彪悍的牧人相助了,另外朝鮮也需要震懾,以免他們起了不臣之心。朝鮮朝野暗中用崇禎年號的事情,大家不提而已,不是不知道。

秋風烈烈,朱珪親自盯著打造出來的三萬火槍營,全部調到了木蘭圍場。

他們裝備著火繩槍、步兵炮,軍容倒也威武。

在各種號令下,步調一致,槍炮大放,頗為壯觀。

在場的朝鮮,外藩蒙古諸王公,也紛紛表示大慶威武。

在場的還有一些金髮碧眼的傢伙,這是一群俄國使者,請這些人來,也是震懾他們。

因為這些人竟然出訪大清,表示願意提供軍火援助,希望取得貿易特權。而且想讓大清承認他們對中亞哈薩克汗國的總主權,理由是比1755年清朝平定準噶爾後,1757年哈薩克大汗阿布賚向大清上表內附,1771年乾隆正式敕封為汗更早,阿布賚在1739年就在奧倫堡向俄羅斯帝國宣誓效忠並且獲得證書。所以相比大清,大俄羅斯帝國更有理由對哈薩克汗國行使主權。

嘉慶和朝臣都認為,這些俄羅斯人,援助是假,趁火打劫是真,哈薩克無關痛癢,可是擅棄藩屬,會讓屬國寒心,又讓俄國得寸進尺,所以大家都覺得,此時不能示弱,反而應該示之以強。讓俄國人也看看大清的火器,讓他們知道,大清不需要他們的援助,他們有的,大清都有,他們沒有的,大清也有。倒是可以恩典他們一下,減少一點無所謂的關稅,擴大一下恰克圖貿易。

所以這次秋獵,俄國人也被請了過來。看過火器操演之後,朝鮮和外藩蒙古王公,都稱大慶威武,唯獨俄國人不屑一顧,私下竊竊私語。讓嘉慶很是不滿,讓通譯過去詢問俄國人對大清火器的看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結果俄國人說,這些火器,在歐洲一百年前就淘汰了。他們強烈建議,讓嘉慶看看他們的火器操練,但嘉慶拒絕觀看。

俄國人弄得嘉慶心情很差,其實到了木蘭圍場後,他的心情就沒好過。

他本以為木蘭圍場會是一片藍天白雲,牧草成蔭的壯觀所在,他翻看過康熙的起居注,其中對秋獵總是充滿了讚美,描寫這裡古木參天,虎賁健兒獵虎鬥熊。但嘉慶帶著幾萬人打了一天,就打到幾隻狍子,連稍大一點的獐子都沒打到幾頭。

因為現在的木蘭圍場早就不是康熙時候的木蘭圍場,甚至也不是乾隆早年的木蘭圍場,乾隆圍獵的時候,還能在這裡打到老虎、黑熊等猛獸,狐狸、麋鹿、獐子等更是數不勝數。

可嘉慶到來後,看到圍場周圍的木柵東倒西歪,缺口處處。哪裡還有什麼參天的古木,圍場裡只剩下砍剩的木墩,如同一個個刺眼的傷疤戳在地上。地上縱橫著運木大車的車轍,有的地方因為車輛過頻,都成了光禿禿的大路,連草都沒有了。處處是盜木者搭建的窩棚,地上經常出現燃剩的樹枝,有的還冒著微弱的青煙,盜伐者竟然在他決定秋獵前,都沒有停手。

嘉慶不由想到遼東的大臣時不時奏報的關外盜伐時間,不由感慨:“百餘年秋獮圍場,竟與盛京、高麗溝私置木廠無異。”皇家獵場,居然成了盜木販子任意橫行的木材產地。

嘉慶不會將這些事情,跟乾隆後期日益繁榮的民間經濟聯絡起來,他只惱恨弊政,是誰給了這些看守圍場官員的膽子,跟盜伐者勾結起來,竟把木蘭圍場禍害成了這樣。

他又不由聯絡到,何止是木蘭圍場,整個天下如今不都是這樣嗎。雖然這一切都可以推給和珅,都可以說是和珅的貪腐導致。可嘉慶心裡清楚,這一切的根源,哪裡是和珅能夠做到的,說到底還是他那個好大喜功又耽於享樂的父皇鬧的。

但他的父皇死了,還落下一個盛世明君的美名,他嘉慶卻要面對國之將傾的局面。是力挽狂瀾,做中心之主,還是國破家亡,成亡國之君,嘉慶自己對這未來沒有任何把握。

強忍怒氣,在殘破的木蘭圍場上,中規中矩的完成了跟外藩蒙古、朝鮮國的外交活動。

接下來,就是向各國招兵,要求外藩蒙古派三萬馬兵南下助大清征討叛亂,要朝鮮國出兩萬火槍兵助陣,歷史上早期的鳥槍兵就有朝鮮人。

至於主動提出援助,甚至願意直接派兵的俄羅斯人,嘉慶則婉拒了,俄羅斯國也擅長使用火器,這他是知道的,夷人似乎都擅長奇淫巧技,可我大清也有能工巧匠,只是我大清一直熟習弓馬騎射,對火器操演有些疏忽了,這弱點被逆賊給抓住和利用了而已。現在我大清已經明白,弓馬騎射固然重要,可那火器也有火器的好,當取長補短,才不為萬全之策。

所以嘉慶要徵外藩蒙古的馬兵,這些人可比現在的八旗子弟弓馬騎射強多了,說白了,不是逆賊厲害,而是不肖子孫丟了老祖宗的看家本領。不然當年八旗鐵騎,為什麼就能屢次打敗大明的鳥槍大炮,最後還得了天下呢。

嘉慶相信,有公馬嫻熟,齊射無雙的蒙古馬兵,加上朱師傅訓練出來的三萬鳥槍營兵,待明年,就有了征討周琅逆賊的兵力。

不過按照朱師傅的策略,如果明年那逆賊不打來,大清還應該繼續加強武備,先剿滅白蓮教匪,後才跟周琅逆賊決戰。

朱師傅老成持重,這大政方針是不會錯的,倒不是大清怕了那逆賊,實在是大清分身乏術,不能兩面作戰啊。

秋獵結束後,嘉慶馬不停蹄趕回北京,親政後,興利除弊,他實在是沒有時間浪費。

不過得到了一些好消息,算是一掃他在木蘭圍場攢下的怨氣。

訊息不是江南來的訊息,現在這局面,江南沒有訊息就是好消息。

訊息是從川楚傳來的,朱師傅懲辦貪汙、任用幹臣,打造了一個強力的後勤保障體系,前線作戰越來越順利,額勒登保、德楞泰等人統兵也算用心,終於擒住了白蓮教巨匪徐天德、王三槐。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