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兩百一十三節 浩瀚大洋上的新兵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兩百一十三節 浩瀚大洋上的新兵

俄國海軍就是一個笑話,被堵在波羅的海的澡盆海軍,基本實力等同於零,可西班牙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海洋強國,大航海時代依賴,他即便再沒落,也始終沒有下降到世界前三的排名以下。

但這一切都是老黃歷了,去年底在歐洲發生的一場大戰,徹底改寫了世界海軍格局。

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在硬實力旗鼓相當的情況下,被英國海軍殲滅,浩瀚大洋是賭場的話,從此這賭場少了兩個賭客。

這場大海戰正是特拉法爾加海戰,短期內這場海戰似乎並沒有遮住拿破崙的光芒,因為他在之後不久的奧斯特利茨,打贏了三皇會戰,奧地利和俄國皇帝,在他面前倉皇逃竄,拿破崙站上了他人生的頂峰。

可這場海戰,對英國人的意義極其重大。在海戰之前,英國人心惶惶,作為一個島國,他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武裝陸軍,59萬人應徵入伍,陸軍規模罕見的超越皇家海軍。

這不是英國人杞人憂天,他們確實擁有遠強於法國的海軍力量,可是法國控制了荷蘭,西班牙跟法國同盟,這三國海軍加起來,就足以對英國構成威脅。最重要的是,拿破崙已經是一個活的傳奇,英國人看到拿破崙在海峽大肆打造戰艦,屯駐陸軍士兵,積極訓練。他們明白拿破崙是真的想登陸英國,連續兩次擊敗反法同盟的歐洲聯軍,吞併了荷蘭和北義大利,拿破崙登基稱帝,宣佈成為義大利國王,現在他又要遠征英國,想成為倫敦、英國議會和英格蘭銀行的主人,英國人會認為拿破崙在吹牛嗎?

要是放在二十年前,也許他們真的會這麼覺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英國人就天然的認為英國是不可能受到大陸國家威脅的,只要他們的海軍在,他們迷信他們的皇家海軍。

可是拿破崙的傳奇不僅僅是在陸地上,在大海上拿破崙也創造了奇蹟,就是那次遠征埃及,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圍追堵截下,拿破崙硬是將3萬多士兵,還有700匹戰馬,500輛各式車輛,1000門大炮,1.2萬備用步槍,10萬個圓炮彈和火藥桶,還有維持100天吃的糧食和40天的飲用水弄上了埃及海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拿破崙可以指揮法國海軍在漫長的地中海穿越英國海軍的封鎖線,誰敢說他沒有能力突破狹窄的英吉利海峽?相比在地中海上的航行,跨越英吉利海峽似乎只需要打一個突擊就做到了。拿破崙十分自信,高傲的宣稱,“只要有三天大霧,我就可以成為倫敦、英國議會和英格蘭銀行的主人。”

所以英國人恐慌了,開始了總動員,59萬人應徵入伍,預備役軍艦全部轉入現役,使現役戰艦達到240艘,巡洋艦317艘。拼命加強英吉利海峽的防衛,大規模的陸軍也組建起來。題外話,也是在這種大背景下,亨利皮特想要在印度西部地區擴張,才不得不求助於中國。

但最終的結果是,在實力相當,甚至英國人認為他們兵力更弱的情況下,英國皇家海軍全殲法西聯合艦隊。

後來英國人宣稱:“一個特拉法加,一個莫斯科,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趕下了臺。”

英國人實在是有點抬高自己,過於宣揚特拉法爾加海戰的戰略意義,可實際上,這場海戰只是戰場邊緣的一次小戰而已。戰前英國的戰列艦有240艘,拿破崙也打造了103艘,這場戰役中,法國損失的戰列艦也不過18艘,這根本就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海軍依然是英國強,法國弱,可法國艦隊主力尚存,他們依然保持著透過偷襲登陸英國的可能,格局跟戰前毫無變化。

這場海戰也是一場遭遇戰,並不是雙方,甚至不是任何一方有意進行的大決戰,法西聯合艦隊的目標並不是英國,而是去進攻義大利南方的那不勒斯,牽制那不勒斯對奧地利的支援,間接配合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跟奧地利、俄國進行的陸地決戰。

所以這只是一隻用來打擊弱小的義大利邦國那不勒斯的小艦隊,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後世英國人的話語權太大了,結果把這場海戰宣揚成為影響世界格局的大戰,可以跟俄國人打敗拿破崙的地面戰鬥相比肩一樣。

但事實上,他就是一場無關緊要的遭遇戰,既沒有給法國造成毀滅性打擊,也沒有改變法國跟英國海軍之間的實力對比,除了納爾遜創造了海戰史上的奇蹟,在海戰中打出了罕見的殲滅戰外,並沒有影響歐洲大局。

拿破崙登陸英國的威脅,不是靠這場海戰來解除,而是依靠俄國、奧地利等歐洲大陸盟友的陸軍牽制。

這場海戰之後,英國和法國海軍依然在全球的海洋上交戰,互相襲擊,俘虜對方。特拉法爾加海戰次年,1806年英、法海軍損失統計,英國損失19艘艦船,法國損失28艘艦船。1807年,英國海軍損失了50艘艦船,其中只有7艘22炮以及更小的船被法國海軍俘虜;法國海軍共損失3艘小船,全部是被英國巡防艦俘虜的。1808年,英國海軍被俘、戰沉和失事7艘大中型艦船、26艘小艦船,共33艘。法國海軍被俘、戰沉和失事10艘大中型艦船、11艘小艦船,共21艘……

這種雙方在大海上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拿破崙倒臺,從1803年到1815年的整個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海軍有12艘戰列艦、58艘巡防艦、155艘小艦船由於非戰鬥或戰鬥原因沉沒,其中絕大部分是非戰鬥原因,2艘戰列艦被燒燬;法國海軍有18艘戰列艦、13艘巡防艦、23艘小艦船由於非戰鬥或戰鬥原因沉沒,其中絕大部分是非戰鬥原因,1艘巡防艦被燒燬。

這場特拉法爾加海戰造成的損失,甚至沒有英國和法國兩國海軍因非戰鬥原因造成的戰艦損失大。

其實,這場海戰中受影響最大的,既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而是西班牙這個倒黴蛋,他白白損失了15艘戰列艦,在日薄西山的時代,這幾乎是西班牙海軍的全部主力,

而中國海軍這幾年卻一直有條不紊的在擴張,周琅手下的外洋水師,已經不再用老閘船撐門面了,當然老閘船還在軍中服役,數量高達兩百艘,但主要充作巡洋艦,用來護航和運送補給,這種船型本就是葡萄牙人設計用來當貨船的。

真正的主力戰艦,已經全部換成了正經的戰列艦。

十年以前,早在臺灣的時候,周琅就開始僱傭荷蘭技術人員,嘗試製造歐洲戰列艦。

摸索了三年時間,才下水了兩艘戰列艦,但掌握了技術之後,戰列艦的建造就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海軍戰列艦的服役數量也開似乎有條不紊的增加。

每年都會下水兩艘到四艘戰列艦,之所以不是更多,不是造不了,也不是養不起,主要是缺乏合適的原料,打造戰列艦這有時候得看臉,三級一下的戰列艦周琅看不上,三級以上的戰列艦,光是龍骨就要了老命。

馬嘎爾尼稱作的獅子號戰列艦,就是一艘經典的三級戰列艦,長度達48米,一株成年橡樹要長到40米以上,得百年以上。這還是三級戰列艦,二級、一級戰列艦想要打造,還得看臉。因為樹木並不是時間越久長得越高,大多數的樹木都是長到一定程度上就停止生長了,影響長高的因素有很多,健康問題,氣候問題等等,只要有病蟲害,基本上長不高,而且有的木材看著很高大,砍伐之後卻發現,根本就做不了龍骨,因為樹心被蟲蛀了。

英國人為了維持優勢海軍,封禁了本國的森林作為海軍儲備森林,逼的英國冶鐵業開始使用焦炭。還在加拿大大量種植人工橡樹林,為百年以後的英國海軍儲備木材。

周琅這些年來,一直在到處儲備合適的木料,從越南、暹羅和南洋都在採購大型原木,儲備起來慢慢陰乾,可合適做龍骨材料依然可遇而不可求,往往是千金易得,一木難求。

所以限制周琅海軍擴張的,就是最重要的龍骨問題。

另外還有時間問題,木材三五年時間的陰乾是必須的,拿破崙急於建造艦隊,在英國海軍的封鎖下,在歐洲到處求購木材,木材到來後馬上建造戰艦,等拿破崙戰爭結束的時候,最後一批軍艦剛開始下水,第一批建造的戰艦卻開始腐爛,而英國人的戰艦用上三五十年是沒問題的。

周琅建設海軍的難度,比英國要大,畢竟英國已經形成了體系,軍事工業一直在運轉,他們船臺上甚至儲備著足夠多的隨時能下水的辦完工戰艦,目的是透過在陸地上進行乾燥,慢慢釋放船體的應力,納爾遜的旗艦勝利號一級戰列艦,1759年就開始建造,1778年才開始服役,用了正正二十年來建造,在船臺上待了二十年時間,船體應力充分釋放,戰艦效能極為優異,戰鬥中也證明了這一點,承受這法國人兇猛的炮火,可海戰中英國戰列艦一艘都沒有沉沒。

周琅排除種種困難,用了十年時間,終於打造出了一支勉強能上的了檯面的外洋水師,軍艦數量高達30艘,當然主要是三級戰列艦,其中每一艘都不完全相同,同級別的戰列艦,火炮數量上也有差別,火炮64到80門,之所以每艘都不一樣,那是因為龍骨材料難得,每一艘軍艦都是根據龍骨長度來進行設計,儘可能的把龍骨材料用到極致,因此能造大一些,儘量造大一些。可以說每一艘船,都是一次獨立的專業工程,而不是一個標準產品。

三級戰列艦就已經如此,更何況二級戰列艦和一級戰列艦了,周琅費勁力氣,不惜動用國家級的力量蒐集原料,從東北的深山老林,到南洋的熱帶雨林,都有人在幫助他的水師尋找合適的原料,國家的力量如此巨大,尤其是東北地區經過封禁,黑龍江流域的原始森林尚未遭到砍伐,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樹都不缺乏,這才終於解決了龍骨原料的問題。

但這些情況,也不過是周琅北伐之後,甚至是控制東北之後才解決的,也就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大多數原料還不能使用,所以二級和一級戰列艦的數量依然稀缺。目前一級戰列艦只有三艘,二級戰列艦也不過五艘而已。

這樣的艦隊水平,別說跟英國比,連日薄西山的西班牙人都抗衡不了,可現在西班牙艦隊倒黴催的被英國人殲滅了,這給了周琅收拾他的機會,這有欺軟怕硬的嫌疑嗎?沒錯,這就是欺軟怕硬!

因為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周琅必須接受:在鄭和時代結束後,在這浩瀚的大洋上面,中國人只是一個新兵而已!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