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兩百六十二節 改革進行時(2)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兩百六十二節 改革進行時(2)

周琅對工部的改革,已經讓官員們警醒,都擔心他們的地位不保,但也有真正死腦筋,不願意改革的人。

周琅覺得經過當年清洗頑固派的方式,他的官僚階層應該滑頭居多,但沒想到在集體氛圍的影響下,大多數人竟然都敢來反對皇帝。

六部官員全體衝闕,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這種軟性反抗的威力巨大,周琅不可能把自己的整個官僚機構都清洗了,所以他只能妥協,可是這一妥協,他的權威就被壓制了,開國皇帝的皇權都被壓制,還改革個屁啊。

所以僵持不下,周琅十天都沒有開宮門,但是讓皇宮每天給這些人送吃的去,別絕食餓死,那可就更麻煩了。

他們之所以如此強硬的反對,主要是周琅對禮部的兩項改革措施。

中國傳統的對外機構就是禮部,禮部四大司,分別是典制、祠祭、主客、精膳,這都是根據孔子的理念制定的,典制不用說了,孔老夫子喜歡恢復周禮的各種典章制度,上到國家體系,下到行為舉止都有一套標準;祭祀是一整套宗教性質的規範,從說話到用的事物,都有規範;精膳,主要是管理皇帝的飲食,因為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是一個很會享受的小貴族,推崇周朝的飲食禮儀到什麼地步?孔子看到大飯、二飯這些原本在周天子吃飯時候演奏音樂的官員流失到了異國,都會感嘆天子失官;其中的主客,正是基於孔子理念的一套對外政策,可不是什麼公平交往,而是尊卑有序那一套,中國一直在維持宗藩制度,其實效仿的就是周天子跟諸侯國的封建模式。

但這一套顯然不可能跟所有外國溝通,所以清朝還設定了理藩院,早先屬於禮部,後來單獨列出來;另外還有四譯館,負責翻譯工作。每次遇到跟外番溝通的時候,總是禮部會同四譯館、理藩院一起處理。

這樣的效率自然很低,周琅將這些部門全部劃歸了理藩院,而且不是按照上下有序、尊卑有別那一套理念來建設,提出跟任何外國,無論大小都平等交流,這讓很多老夫子十分不滿,以辭職威脅。

這才只是一個開始,當周琅要改革科舉制度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滿了。

不止是這些京官,其實全國各地的文官都在看著,大多數文官,尤其是中下層文官,他們都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科舉制度的改革不但影響他們,還影響他們的家族。

一個弄不好,伏闕就不是京官們的示威,而是會發展成為全天下的動盪。

周琅改科舉的目的是為了改教育,中國讀書人為什麼要寒窗苦讀,目的不是對讀書有興趣,目的是為了當官,當官要透過科舉,科舉考什麼,他們就學什麼。

但科舉考的是四書五經,他不考自然科學。

這讓周琅引入自然科學的目的受到了干擾。他是辦了不少學校,已經在逐步改革教育體系,但單靠官方的力量,還是太慢。深入不了廣大的農村,他希望透過科舉,讓所有讀書人開始自發的學習自然科學知識。

他將自己的想法跟王輔茞溝通過多次,告訴對方自己的目的,可是根本說不通。王輔茞死活都不肯在科舉中加入自然科學的內容。他的理念是,科舉是選賢與能,偏重的是德行,而不是技藝。這是大道,不是小術。

他不反對皇帝在內務府管理的海關、商稅機構中大量任用學校畢業的那些讀書人,可是他強烈反對皇帝在科舉中加入這些學術內容。

如果不能讓全民接受自然科學,完全靠皇帝個人推廣,那只能形成一小部分精英教育,類似俄國這樣的體制,長久的落後於人,這是周琅不願意接受的。

可他就是說服不了王輔茞,於是他決定動用皇權強力推行,反正科舉最後一道關卡是在皇帝手裡掌握的,他還要殿試。

結果今年的科舉殿試內容,周琅出的是牛頓力學的題目,引爆了整個官場。

周琅也很憤怒,老子都沒動你們的權力,你們不願意改,我在自己權力範圍內改改,你們還管起我來了,我是皇帝,哪有臣子管皇帝的道理。所以對方跪著,他也不管,一直僵持了下來。

這一僵持就是一個月時間,實在是太看不過眼了,周琅派人去傳旨,召王輔茞進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讓周琅道歉那是不可能的,他沒說什麼話,直接扔給王輔茞一份殿試題目內容,叫做“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這是出自論語中的一句話,孔子說的,這話中一點死忠思想都沒有,周琅的用意是在諷刺孔子不夠專一。

可是王輔茞領會錯了,這句話後面接的一句話叫做“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王輔茞以為這是皇帝在暗示他該滾蛋了,既然你覺得天子無道,就隱退吧。

他當場辭職。

“你瘋了嗎!”

周琅開始痛罵。

王輔茞跪在地上不動如山。

周琅繼續罵:“你帶著一幫子混蛋把老子家門堵了一個月。不就是要讓我聽你們的嗎,我用論語考試,你還要辭官。你想一想,威逼天子這個罪名,你擔得起嗎?”

說完,拂袖而去。

王輔茞走出皇宮的時候,腳步都是輕的,威逼天子的名聲當然不好聽,可史書不是皇帝寫的,讓他寫的話,這就不是威逼天子,這是死諫,文死諫武死戰,他這是恪盡職守!

而且壓制王權的感覺,真的是暢快。他算是體驗到宋朝士大夫的快感了。這叫什麼,這叫士人風骨。

就是不能讓皇帝為所欲為,至於皇帝的謾罵,那不是對他的批判,那是褒獎,如同明朝文官挨的廷杖。

不過明朝文官敢罵皇帝,換皇帝打他們的屁股,到了滿清可就不敢了,滿清皇帝是動刀子的。

於是滿清就是一個君明臣賢的王朝,殺讀書人越多的就越賢明,比如康熙。

王輔茞以為他跟全體文臣用士大夫的風骨小小的戰勝了皇權一把,卻不知道深宮裡的皇帝,已經開始憋大招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