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兩百八十六節 只對英國人開放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兩百八十六節 只對英國人開放

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拿破崙戰爭後都狠狠膨脹了一把,接著生產力開始過剩,工業危機爆發。

英國透過了公共工程撥款法案,批准撥款100到200萬英鎊,資助建設運河、港口、道路和橋樑建設,減少失業。但是,對於英國龐大的過剩生產能力來說,區區一兩百萬英鎊無疑於杯水車薪。

這段時間,英格蘭銀行黃金儲備增長5倍,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英國企業主們紛紛將賺得的利潤放進銀行,國內投資萎縮。黃金儲備上升,讓英國銀行業有大量剩餘資本,結果開始大量承銷外國債券,兩年間英國購買外國公債數量達到3800萬英鎊。

承銷外國債券,意味著黃金外流,加行國內外市場需求萎縮,英國經濟危機更加深重。到了1819年11月,棉紡織工業三大中心,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資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國食品消費量比1818年減少三分之一。

英國急需開闢新的市場,來為英國商品尋找出路,縱觀全球,只有中國有增長的潛力。

中國也遭遇了危機,可是一場危機也沒咋滴,中國社會依然穩定,大量工人返回故鄉,沒有給社會帶來絲毫的波動。這既有中國固有的鄉村體系,為勞動力提供了最後一個避風港灣的功勞,還跟大量向海外移民有關。

本來中國社會就是一個超穩定社會,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出現巨大的天災,導致農業絕收,餓不死人的情況下,很難產生顛覆政權的危機。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大量向海外移民,大大環節了社會矛盾。

這幾年海外移民的規模幾乎達到了一百萬級別,向美洲移民每年高達50萬人,而且都是優質的,極有可能留下定居的家庭移民;向南美洲每年有20萬移民,一大半流入了巴西,小部分被蒙得維的亞殖民地吸納,還有一些則跨過殖民地界限,沿著拉普拉塔河向上游開拓。拉普拉塔人已經無法組織中國的拓殖,因為拉普拉塔合眾國滅亡了,在西班牙政府和中國駐軍的聯合絞殺下,拉普拉塔恢復了西班牙殖民地的地位。

這都怪拉普拉塔人上了英國的賊船,被英國人忽悠的跟中國和西班牙宗主國同時為敵,不作不死。西班牙是因跟中國的戰爭而失去美洲殖民地,現在卻又因為中國軍隊的幫助而恢復殖民地,對中國的感情十分復雜,但有一點他們認識到了,那就是絕對不能惹中國。

所以他們預設了中國人在拉普拉塔河流域的開拓,因為許多地方其實也說不清是誰的,上游的巴拉圭河流域,大批無主土地,葡萄牙和西班牙一直就有爭議,誰也沒有能力控制,中國人開闢哪裡,睜只眼閉只眼得了,對於現在的西班牙人來說,能保住現有的土地,已經不容易了。

除了美洲,向南洋和澳大利亞移民的規模也很大。

南洋是一個傳統移民區,下南洋持續了幾百年,中國人比歐洲人更早在南洋建立社群。這些成熟社群的建立,讓後續移民的邊際成本很低,不存在開拓生地要付出的巨大代價。

大港、蘭芳等華人公司,他們以淘金為主,但都在當地開發了耕地,重視糧食和蔬菜,只有鐵器、布料等日用品需要進口,過去是英國從印度提供商品,現在也大多從國內運來。中國政府已經透過南洋澳大利亞公司對當地華人公司完成了收編,給了大港和蘭芳公司首領一個知府頭銜,立刻就讓他們歸附了。

早在中國開放移民出國之後,這裡的自發性移民數量就開始激增,滿清時期這裡的華人已經高達一二十萬,開放移民政策之後,這裡的自發性移民每年都高達數萬,成立南洋澳大利亞公司之後,每年向這裡的移民突破了十萬,現在這裡已經擁有百萬華人,反倒是把婆羅洲一帶的土著擠成了少數族群。

周官帶領南洋澳大利亞公司先後又佔據了荷蘭人無力經營的新幾內亞島,北部的俾斯麥群島(此時尚未得名),但這裡開發困難,以流放犯人為主,普通百姓移民尚未開放。

但在澳大利亞的普通移民卻已經開始,一來有原來建立的抹淚殖民地和天鵝河殖民地(登科河),以此為基礎進行普通移民,現在每年可以向兩個殖民地移居一萬人口,抹淚殖民地八千左右,天鵝河殖民地兩千;另外接手了英國人當年開闢的悉尼農牧場資產後,周官也已經操作恢復了生產,並且開始英國人開闢出來的殖民地進行大規模移民,每年也是近萬人口的移民。

還有面向非洲的移民,主要是流放犯人,而且是犯下比較嚴重罪行的流放犯人,其中一部分在非洲公司的殖民地產業中服刑,服刑短暫時間後就會被假釋,之後大量犯人就會跑去投奔蘇衝阿,只要敢玩命,都能在蘇衝阿手下獲得機會,跟著補奴隊往贊比西河流域抓捕黑奴,一部分賣給南非奴隸主,一部分賣給美國人,得到大把利潤之後,也可以自己開闢奴隸農牧場。

也不知道是經濟危機的影響,還是因為從農業到工業轉型期的社會動盪,城市裡的暴力犯罪屢禁不止,幫會爭奪地盤之間的鬥毆,偶發性的刑事傷害罪等十分多發,每年有多達二三十萬人因此獲罪被流放。

自願移民的百姓,這些願意去陌生世界闖蕩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具有冒險精神,同時也更加的桀驁不馴,這些脾性的人更容易移民,他們走了,留下的大都是老實人,海外殖民等於是給社會開了一個洩洪口,將大量積壓的社會矛盾緩解了。

這種對外移民,緩解社會矛盾的現象,後世美國人就一次又一次重複,每擔經濟危機爆發,美國就會掀起一波西進運動,用西進來消化過剩的勞動力,開發出更大的市場和原料產地,接著反過來穩定經濟,一次一次重複,整個西部就都開發出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中國移民迅速在殖民地扎下根,像美國西進運動一樣,移民利用殖民地更豐富的資源,很快變成小康之家,之後就成為中國商品的重視消費者,海外殖民地的規模雖然還不大,總人口還不到五百萬人,可是他們的購買力卻超過國內兩千萬人的消費能力,富裕程度真的讓人羨慕。

尤其是南非的奴隸主們,和美洲、南洋的淘金工們,他們的消費能力是最強的,幾乎很少有他們消費不起的日常消費品,不管是絲綢還是南京布,他們都買得起。

殖民地市場的增加,又解決了一部分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

所以經濟危機期間,中國的國內秩序相對平穩,市場下降的也沒有英國那麼厲害,只要也是因為中國才開始工業革命沒多久,跟英國接近完成的工業化水平相比,還有大量的進步空間,國內市場開發潛力巨大,只是需要時間開發出來而已。

結果這些情況,都被英國人注意到了,他們認為中國殖民地市場是中國經濟得以保持平穩的關鍵因素。於是英國人聯合普魯士、奧地利三國,向中國提出開放殖民地的要求。

跟三國談判進行的很艱難,其實奧地利跟普魯士就是打醬油的,就是給他們放開了殖民地市場,這兩國也幾乎沒什麼能夠出口的。

普魯士在拿破崙戰爭中被蹂躪的最慘,但也因禍得福,巨大的衝擊讓他們有條件進行徹底的改革。政治領域施泰因和哈登貝格成功改革了普魯士的農奴制,廢除了按照出身劃分身份等級的封建制度,開始形成以財產為基礎的資本社會;軍事上沙恩霍斯特和克勞塞維奇引入了法國的軍事思想和觀念,改變了舊式普魯士思想僵化的農奴制軍隊;教育上則是威廉?馮?洪堡領導,確立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但更主要的是將普魯士舊傳統中的高效直接引入了大學教育領域,至於小學,腓烈特二世時候就建立了類似軍事化的學堂制教育體系。

這些全面改革,讓普魯士開始走向輝煌的道路,但此時在經濟領域,他們才剛剛起步,他們的工程師還出於潛伏到英國去偷竊技術的階段,克虜伯化名施魯普斯先生在英國各處考察,試圖瞭解被嚴格保密的鋼鐵生產過程。

儘管得到了煤炭產地魯爾地區,但連普魯士人自己都還沒有認識到煤炭的價值,他們還在為成功模仿英國的水力工廠而欣喜,紡紗工廠才剛剛開始發展,普魯士領導階層現在推行的是重商主義,保護工廠手工業,大幅提高進口關稅,保護國內市場。鼓勵出口,發展對外貿易。改善基礎設施,減免苛捐雜稅。開設銀行,取締高利貸,貫徹貨幣政策。

但是普魯士的手工產業不保護連法國都比不上,怎麼可能向中國出售產品。

奧地利也差不多,工業革命剛剛起步,還在積累階段,有競爭力的產業,是維也納的天鵝絨手工業,顯然這是為腐朽的哈布斯堡貴族服務的產業,亞麻布、養蠶、地毯和毛製品等也有一定水平,但絲綢比不上法國,棉布比不上英國,憑什麼向中國出口。

經過談判之後,中國做出了讓步,廢除了殖民地商業保護政策,但只對英國。對於普魯士和奧地利則因為這兩國不肯降低本國進口中國商品的稅率,而繼續執行封鎖制度。

也就是說只對英國開放,而不向普魯士和奧地利開放。可真的只是因為奧地利和普魯士推行重商主義,沒有向英國這樣,開始轉入自由貿易政策,而被中國殖民地拒之門外嗎?

真實原因絕不是如此,英國好容易拼湊起兩個盟友一起向中國施壓,結果只有英國得到好處,這樣的事情做一次可以,下一次還會有人配合英國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嗎?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