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三百八十五節 榮譽留給皇太子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三百八十五節 榮譽留給皇太子

由於民兵的糟糕軍紀,讓民兵這個詞彙漸漸帶上了一層貶義,黃求還並沒有因為對方譏諷自己帶領的是民兵而生氣,因為他帶領的確實是一群民兵。

美洲的兵役制度,跟中國國內類似,有戰兵、輔兵和鄉兵三級,而且美洲兵役制度,幾乎就是黃求還一手打造的,他很清楚鄉兵的水平。跟美國民兵半斤八兩,所以他發現史考特帶領的軍隊戰鬥力相當於正規軍之後,就放棄了跟對方正面決戰,用了許多小計謀最終包圍了對方,靠圍困迫使對方投降。

如果手裡有一支能戰的強兵,黃求還不會這麼做,如果放在十年前,黃求還也不會這麼做。但他手裡沒有強兵,同時他已經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了,少了些許火氣,多了些許耐心,以及時間沉澱下來的城府,心中又裝滿了中國古代留下的大量陰謀詭計式的軍事智慧,不但把戰爭看作是血勇之氣的拼殺,更看成是爾虞我詐的獵場。

歐洲軍事學說誕生的時間較短,又跟貴族文化結合的太過緊密,帶有大量溫文爾雅的貴族習氣,讓他們在戰場上保留了一些看似讓人觸動的文明成分,可實際上這是一種不成熟。戰場是一個不講規矩的地方,唯一的目標只有勝利。

跟文化中許多現象一樣,歐洲戰場上留下的一些戰爭文化,被中國知識分子推崇,比如不崇尚殺人,對俘虜尤其是貴族俘虜優待,中世紀時候換取贖金,後來漸漸的成為一種雙方認可的文明方式。戰場上也不刻意去打擊對方的指揮官,這被認為是不名譽的暗殺行為,中國則講究的是擒賊先擒王。

其實這些東西可以認可,但大可不必過於迷信,迷信是因為文化上的自卑。這些東西,在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在中國的貴族時代還沒有終結的時候,在春秋的戰場上,也大量講究這些規矩。比如宋襄公參與爭霸戰爭,跟楚國打了一場泓水之戰。

當楚國軍隊渡河的時候,宋襄公手下謀士子魚建議半渡而擊襲擊楚軍,宋襄公拒絕,認為這是不符合禮儀的,等到楚軍過河之後立足未穩,謀士建議攻擊,宋襄公依然拒絕,表示要等對方排列好陣勢。

這場戰爭中,宋襄公跟手下謀士子魚的對話留下了許多春秋時候作戰的禮儀,比如“不以阻隘”意思是不依靠險關來殺傷敵人,“不鼓不成列”不攻擊沒有排列好陣形的敵軍,“不禽二毛”不俘虜頭髮斑白的老人,“不重傷”不傷害已經受傷的人。

宋襄公這些不趁人之危的君子作風,被戰國之後“道德淪喪”的軍事家們批評了數千年,成為不知兵的典型。

除了宋襄公,戰國之前,中國人的戰爭中,文明的成分還有許多。史書記載的楚國和晉國之間的戰爭。後世多將晉文公退避三舍當作一個計謀進行描述,但當時既然能夠做出這種行為,說明這種行為是正常的,也是一種君子風度,因為楚國對晉文公有恩,所以他願意退讓一步;史書記載,楚國打贏了晉國,晉軍撤退,楚人並不去追擊,因為不攻擊逃跑的敵人後背,也是一種君子作風,更讓人驚訝的是,看到晉軍的戰車陷進了汙泥中拔不出來,楚軍士兵還主動上去幫忙,這哪裡像戰場?晉軍不但不懼怕上來幫忙的楚國士兵,反而嘲諷說,我們晉國可沒有你們楚國那麼豐富的逃跑經驗才陷進來的。

但中國的知識分子不推崇中國古人在戰場上的脈脈溫情,反而對歐洲遺留下來的戰爭文化津津樂道,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心理立場上的問題。

春秋戰國的長期混戰,讓戰爭道德急速下降,戰場上的脈脈溫情開始消失,以中下士大夫階層推行的戰爭文化開始普及,這一方面說明,當時戰爭規模的擴大化,戰爭終於不再只是貴族之間的軍事遊戲,而開始成為一種民族戰爭。子魚、曹劌這樣士大夫階層代表,開始站上了歷史舞臺,將他們的道德觀念取代了君王這樣的大貴族的道德觀念,在戰場上成為主流。

戰國中後期,秦軍動輒殺俘,就已經完全沒有什麼溫情了,不過在當時秦軍的作為,也是不被接受的,所以留下了惡名,讓東方國家認為秦國是蠻夷之國。

秦漢之後,中國的戰爭形態開始從中原諸侯的爭霸和兼併戰爭轉為跟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征服與反抗之戰,一撥又一撥的遊牧民族南下掠奪,帶來了更加激烈的草原戰爭方式,這時候道德更加下降,動輒堆積人頭京觀,屠城,拿人肉做軍糧,已經沒什麼規矩了。

西方也是如此,但要晚很多,到了一戰、二戰時期,貴族時代的風氣基本絕跡,狙擊戰術成了一種堂而皇之的戰術,到了21世紀,斬首行動都開始被軍事界所推崇起來。

但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這種風氣還存在,有一個英國狙擊手帕特里克·弗格森,曾經在背後瞄準了華盛頓,但沒有扣動扳機,原因是華盛頓正在離開,他不願從背後射殺一個沒有防備的敵人。否則歷史就可能被改寫,與此對比的是,英國指揮官卻因為被美軍狙擊,導致許多戰役的失敗。著名的薩拉託加戰役中,美軍士兵莫西·墨菲用線膛步槍在500米外,一槍狙殺英國將軍西蒙·弗雷澤,10天后英軍投降。這一戰,有北美獨立戰爭轉折點之稱,這一槍,就是轉折點之轉折點。

獨立戰爭時期平民出身的美國民兵,戰爭道德沒有貴族軍官帶領的英國軍隊高,也是歐洲人瞧不起美國民兵的一個原因。

中國軍隊更不講究這些,他們對獵兵的使用,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擒賊先擒王,而且不強求在戰場上正面射殺敵軍官,而是埋伏,隱藏,偷襲,刺殺對方的軍官。史考特派兵突圍的時候,躲在土堡之後的神槍手,就重點打擊各種指揮戰鬥的美軍軍官,讓軍官傷亡比普通士兵打了很多,所以才多次突圍未果,最後只能投降。

問題不在於黃求還用什麼戰術,問題在於,黃求還手下的戰兵去了哪裡?導致他這樣一個年輕時極為激進的人,不得不躲在築壘之後跟敵人作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美洲戰兵高達三萬人,加上常備輔兵,主力總計十萬。黃求還手上卻只有一萬輔兵,剩下的都是一群臨時拼湊起來的鄉兵,要訓練沒訓練,要紀律沒紀律,還有上萬印第安人,那就更無法無天了。

美洲大多數軍隊其實都被皇太子帶走了,帶去了南方攻打西班牙殖民地。所以黃求還才不得不依靠一萬相對正規的輔兵,加上兩萬鄉兵的兵力,跟美國軍隊周旋。

讓皇太子帶走主力,這是黃求還支援的,這是一個很冒險的決定,因為作為根基的中國北美,此時非常空虛,要面對的卻是美洲大路上工業實力最強的美國,以及海軍強國英國,一旦英國從加拿大南下,美國從東部西進,從南部北上,整個落基山以東的中國領地就有傾覆的危險。

可黃求還還是讓南下的皇太子帶走了大多數軍隊,因為他很清楚,他敗的起,皇太子敗不起!

他黃求還可以往臉上抹黑,但皇太子必須不斷為臉上塗抹光彩,所有的髒活累活,黃求還來幹,所有光鮮亮麗的事情,皇太子去享受。

這並不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的爭功,而是黃求還心甘情願的,他要讓皇太子平穩的登上皇帝的權位,為此他不惜揹負所有責任,甚至丟官的風險。因為皇太子能不能登上皇帝寶座,關乎著他們這一代人的理想,關乎著中國的未來走勢。

黃求還是少有的,沒有去法國留學,而身居高位的大將。他身上帶著深刻的本土印跡,他崇尚詭詐之術,可如今的軍隊,全是按照法國大革命那一套理念組建的,帶著濃厚的拿破崙特色。

黃求還跟那些法國派軍官格格不入,他打仗喜歡天馬行空,喜歡大範圍機動迂迴,而對方卻喜歡堂堂正正的地面決戰,這種誰的火力強,誰的人馬多,誰就贏的戰術,簡直跟個傻瓜一樣,讓黃求還向來不喜歡。

但這只是他個人的喜好,到了他這種年紀,已經不再跟那些人爭吵了,因為他早就看透了戰爭,打得贏就行,怎麼打其實無所謂。

他開始更多的看向政治,一個軍人,一旦開始思考政治,是十分危險的。所以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親自參與政治,至少在中國這種文官把武將看作禍端的國家,是不可能的。他需要透過皇太子來完成這些,他對政治上最不滿意的是,是那些沾染了歐洲文化的文官們,總是不斷的談判談判再談判,最後將士們浴血奮戰的結果,反而成了他們談判桌上的牌面,將士的鮮血,不過是一種工具。

他痛恨這些現象,以他的世界觀,他早就不願意跟英國這些國家進行外交暗戰了,早在十年前就應該透過一場戰爭吞併印度,也就沒有現在這些事了。

他這些想法,他一個軍人根本做不到,因為從皇帝到官僚系統,都不接受這一套。

幸好他接近了皇太子,他發現皇太子跟他是一樣的人,而且他發現皇太子比他更加雄心勃勃,黃求還不過是希望用軍事爭霸天下,而皇太子竟然渴望建立一個大一統的世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