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五百零七節 不簽字等於棄權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五百零七節 不簽字等於棄權

奧斯曼蘇丹其實很動心,只要他同意,只要帶著他授權檔案的外交代表在成立海峽委員會和海峽通行準則公約上簽字,他的幾十萬軍隊就能撤回本土,就能迅速平定各地的叛亂。

但英國對奧斯曼帝國進行了威脅,如果奧斯曼帝國敢同意,英國將斷絕經濟援助,並且拒絕為奧斯曼帝國提供貸款,拒絕他們在倫敦發行國債。

一旦沒有英國的支援,奧斯曼帝國可能迅速崩潰,此時是簽字也崩潰,不簽字也崩潰,奧斯曼帝國十分為難。但英國能威脅的,恰好是中國可以提供的。英國不願意承擔奧斯曼帝國的債券,中國願意,只要簽字。奧斯曼的債券迅速就能在黑海地區發行,而且一旦恢復和平,大家都看好奧斯曼帝國的區位優勢,相信他們的償債能力。

這很誘惑,蘇丹實在是有些怕海峽了,可以說,如果不是這條海峽,奧斯曼帝國不至於是現在這幅模樣,如果奧斯曼的位置在埃及,肯定沒有這麼多麻煩。當然埃及人也是能接受讓蘇伊士運河掌握在中國人手裡,才能活的安逸,如果他們是奧斯曼帝國這種明明已經不行了,卻馬死不倒架的死撐,恐怕埃及也快完蛋了。

蘇丹很快跟中國領事達成一致,但蘇丹希望在其他國家都同意之後,奧斯曼在簽字,這樣讓奧斯曼冒的政治風險最小,畢竟別人都簽字了,奧斯曼簽字就沒那麼顯眼了,英國人也不可能只盯著奧斯曼一家威脅,肯定還在威脅其他國家,比如西班牙也沒有簽字。

因為英國的直布羅陀海軍基地就在西班牙邊上,如今在美洲依然沒有分出勝負,大半個殖民地都被卡洛斯王朝佔據,大大影響了西班牙政府的財政,還陷入跟卡洛斯持久的爭奪,他們能保證半個殖民地,也是靠英國支援,可以說西班牙如今的分裂狀態,就是中英博弈的結果,他們已經是繫結在英國戰車上的小國了,只能跟著英國一條道走到黑。

滿清帝國就沒有什麼由於了,道光的代表隨意就留下了名字,對他們來說,擁有權力也好,沒有權力也罷,根本不在乎,反而顯得十分灑脫。

中國第一個簽字,俄國第二個簽字,法國第三個簽字,滿清第四個簽字。

大國簽完之後,在西進戰略上背離中國的希臘國王,大概是為了彌補跟中國破裂的關係,也選擇了簽字。埃及國王雖然夾在大國之間,但中國既然能持久的控制蘇伊士運河,體現的就是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力,所以埃及也沒有什麼波折的籤了字。義大利的撒丁王國,此時的根本利益根本不在海洋上,上次革命之後,他們試圖統一北義大利,結果被奧地利打敗。之後在國內輿論壓力下,資產階級思想的政治家加富爾上臺執政,加富爾雖然跟國王有私人矛盾,可在國家利益上是一致的,加富爾開始一邊倒的依附法國,目的是希望法國能支援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所以法國簽字之後,他們也沒有簽字的顧慮。

半個月之後,大國中就只有奧地利沒有簽字,小國中只有西班牙沒有簽字。

西班牙可有可無,但奧地利既是一個大國,又是一個在地中海和黑海都有海岸線的國家,沒有他們的參與,這個海峽公約就沒有意義,而且簽字代表認同,簽字也代表維護,奧地利不簽字,跟西班牙不一樣,西班牙不籤也就不籤了,奧地利不簽字,就意味著他會成為海峽公約的破壞者,因為西班牙可以不經過海峽,可奧地利是一定要經過海峽的。

圍繞奧地利,中英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外交戰。

為了表示重視,中國皇太子親自走訪奧地利。

“陛下。這份公約不僅僅代表一種規則,它還代表一種權力。終究公約是要透過,即便沒有奧地利的參與。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只能意味著奧地利主動放棄權力。”

中國皇太子對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表示道。

約瑟夫皇帝此時還很年輕,但他十分自律,他統治著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歐洲第二大帝國,他血統高貴,是600年歷史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繼承人,他異常勤奮,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洗冷水澡,睡行軍床,能熟練運用他的子民的八種語言。

能說八種語言,善於學習,智力沒有缺陷。勤奮工作,態度沒有問題。這樣的君主,如果放在一個正常時期,他算是一個好皇帝。而且他還很長壽,歷史上,活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後一年。

但生在奧地利帝國這個複雜的國家,讓他只能勉力維持,極力挽救帝國的崩潰罷了。他的狀態有些像明朝的崇禎,但他比崇禎的處境要好很多,因為他的帝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的帝國,在進行工業化,在向前發展。同樣遭遇了亡國之禍,只能說歷史的大勢無可阻擋,這個時代註定不屬於奧地利帝國,而是屬於普魯士崛起的時代,屬於英國稱霸世界的時代,屬於美國強勢成長的時代。

於是這樣一個智力水平中上,工作兢兢業業,帶領國家快速工業化的皇帝,卻在歷史上十分暗淡,大家更多記住的,是他那個敗家但漂亮的老婆,茜茜公主!

這個時代甚至可以記住他的妻子,卻無法記住他。

但不能否認他的政治能力,他認可了中國皇太子的道理,之所以拖延簽字,也只是在觀望,在期待得到更多的好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條件:“一旦奧地利跟其他國家發生戰爭,中國必須保持中立。”

義大利問題,已經讓奧地利感到跟法國的關系緊張,一旦奧地利因為義大利問題,跟法國爆發戰爭,那麼中國如果跟法國結盟從黑海方向突擊奧地利,奧地利承受不了這個代價。以中國從拿破崙時代就跟法國建立的良好關係,兩國之間有秘密同盟並不奇怪。

奧地利還擔心俄國,他們的判斷跟英國相似,感覺中國在努力推動俄國向西擴張,奧地利首當其衝。尤其是剛剛結束了跟俄國的戰爭,從俄國手裡又奪取了大片土地之後,防範俄國報復,也是奧地利必須面對的一個外交難題。而這個難題,英國提供不了任何幫助,中國卻有能力支援俄國擊敗奧地利。

可惜的是,中國跟法國還真的沒有秘密同盟,如果說有,也只是針對英國的,關於劃分地中海權力的協議,而不是針對奧地利的,因為中國跟法國關係中,奧地利都不是一個主要內容,兩國最大的對手都是英國。

在俄國問題上,中國確實有意推動俄國向西擴張,但從來沒有想過要直接參戰,中國對歐洲領土不感興趣,中國感興趣的領土,從來都是那些可以移民的領土。那些空曠的領土,而不是居住著密集人口的領土,歐洲並不滿足中國對領土的要求,所以不再中國領土收穫的選單上。

所以皇太子答應了這個要求,而且公開跟奧地利簽署了一份友好條約,條約規定,奧地利跟鄰國發生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有義務保持善意的中立,不得與奧地利的交戰國結盟,不得為其提供包括經濟在內的任何援助。同樣,中國跟鄰國的戰爭中,奧地利將保持善意的中立,不得與中國的交戰國結盟,不得為其提供包括經濟在內的任何援助。

這份條約很重要,不但避免了在跟法國交戰時的兩面作戰風險,還避免了中國支援俄國報復奧地利的風險。

於是奧地利同意簽署海峽公約,同意成為海峽公約成員,他們在獲得控制地中海方向船隻進入黑海權力的同時,其實也就負擔上了維持這種權力的義務。

這種外交條約,簽字的國家越多,就越有法律效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明明敵對的國家,也會被邀請加入條約,因為這對推動條約成立的國家來說,是一種保障。

中國推動海峽公約,跟與普魯士簽訂自由過境協議一樣,是在建立一種符合中國利益的外交規則,當然是接受這種規則的國家越多,對中國越有利,哪怕這個國家是敵國,也有必要拉攏過來。

就好像聯合國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發起成立和控制的,但卻不得不接受中國加入一樣,因為中國不加入對中國當然是一種損失,可對聯合國本身,也是一種損失。

奧地利接受之後,西班牙接不接受,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中國領事立刻通知奧斯曼帝國,要求對方履行承諾,立刻簽字。

奧斯曼簽字之後,中國將邀請各方參加最後一次會議,宣佈海峽委員會成立,並在即日開始運行。

奧斯曼帝國也履行承諾簽字,然後在中國的斡旋下,他們迅速與俄國簽訂了停戰協議,將克里米亞半島歸還俄國,然後俄國解除了封鎖,奧斯曼帝國迅速僱傭商船從敖德薩撤出軍隊。

中國決定召開海峽會議,宣佈海峽委員會成立,可就在這最後一刻,西班牙表示願意簽字,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