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五十五節 談判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五十五節 談判

虎門的狀態一直很好,清軍已經出現在了四周,可是就是不進攻,真的很難理解這些軍官畏戰的原因,如果說是鴉片戰爭之後,他們已經瞭解敵人的強大,不敢進攻還情有可原,可是這是在乾隆年間,是他們充滿對夷人鄙視的時代,竟然也不敢發動進攻,這真的讓人感嘆恐怕衰落的不是軍事力量,弱下去的根本就是人心。

之前都不敢進攻,現在虎門出現的英軍越來越多,就更不敢進攻了。

一邊是政府的軍隊不敢進攻,另一邊民間則開始跟侵略者勾勾搭搭。

在周琅剛來的時候,就碰見了馬嘎爾尼招募的疍民漁船,這樣的漁船馬嘎爾尼招募了五十多艘,之前一直讓他們幫忙攔截洋人商船,付給的薪水讓這些貧窮的疍民足以冒巨大的風險,而且在看到這第一批疍民跟洋人合作沒有發生任何危險,反而掙了很多錢之後,效仿者越來越多。

馬嘎爾尼招募了一百艘漁船之後,就開始停止招募漁船的行為,因為這些漁船無法用於戰鬥,只能是他封鎖珠江的輔助力量,多了沒什麼用,白白浪費軍費。

但依然有無數漁船來往虎門,後來的這些漁船已經不是馬嘎爾尼僱傭的了,他們是來做生意的,英國人為補給付錢十分痛快,以高出當地物價一倍的水平採購物資,足以讓大量貧窮漁民趨之若鶩,其中已經不僅僅是疍民,東莞、香山等虎門下游沿河地區的漁村,都參與了這個生意中來,甚至為此每天都在虎門外發生一些衝突。

這些場景讓周琅看的真是臉紅。

但能指責那些窮人嗎?在一個兩三天不開工,老婆孩子就沒飯吃的情況下,讓他們餓著肚子愛國,這符合人性嗎?在他們的官府將他們不當回事,隨意抓捕、奴役,最後還打一頓板子的情況下,讓他們無條件站在官府一邊,這公平嗎?

還是那句爭議很大,但其實在每個人內心都曾經掙扎過的問題,你愛國,國愛你嗎?

這個國家不曾真心實意的愛過他的百姓,有理由在生死之際讓百姓無條件愛國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道理雖然壯懷激烈,可國家興的時候,匹夫沒有任何權力,國家將亡的時候,卻說匹夫有責任,這公平嗎?

周琅看著這些現象,內心沉重,最後他反倒得出了一個荒唐的結論,那就是愛國是有成本的,窮鬼竟然連愛國的權力都沒有?因為你愛不起!

難怪管子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管仲這樣的大家,果然看的透徹,管理一群有能力愛國的有錢人,確實比管理一群行走在飢餓邊緣的窮人要容易啊。

周琅這樣想著,對他日後的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言歸正傳,隨著英國人在虎門跟當地人之間的貿易變得越來越頻繁,物資補給的情況就不再是一個問題了,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每天都還能吃上新鮮的蔬菜、肉食,讓人匪夷所思。

這樣的日子過了二十多天後,終於從臺灣來的第二批軍隊抵達了。

科林果然急切的請戰,馬嘎爾尼建議他讓士兵休整一下,科林表示二十多天前到來的第一批軍隊已經休息好了,可以先讓這批人作為先頭部隊,對廣州進行一次試探性進攻,如果不順,則等待後續部隊休整完後,在進行總攻。

這次馬嘎爾尼沒有拒絕的理由,畢竟科林才是這次軍事行動最合理的指揮官,跟軍官衝突如果太大,不是什麼好事,這個道理,馬嘎爾尼這個經驗豐富的老政客是非常明白的。

於是這一次他沒有阻攔科林的行動,並且許諾他手裡的艦船都可以無條件配合科林。

現在虎門的英國人武裝力量分為兩股,一股是馬嘎爾尼使團的艦船,一股則是名義上屬於中國(東印度)公司的那幾艘武裝商船,那些武裝商船沒什麼說的,都是四五百噸載重,有大炮二十門左右,真正強大的,其實還是馬嘎爾尼使團的軍艦。

比如他的旗艦獅子號,是艦隊中最大的船,最重要的是,這是一艘真正為戰爭而設計的船,這是一艘正經軍艦,雖然只是英國三級戰列艦,可其實也是英國海軍的主力艦,因為一級、二級戰列艦,雖然被後世專家學者無限誇大,但其實那只是噱頭。

由於數量太少,造價高昂,英國人的一二級戰列艦數量很少,一級戰列艦才5艘,二級9艘,這對於數以百計的英國皇家海軍來說,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歷史上,一直到風帆戰艦退出歷史,海戰中主要的戰艦依然是三級戰列艦。

這艘獅子號,就是一艘三級戰列艦,火力十分強大,裝備有26門24磅炮;26門18磅炮;10門4磅炮;2門9磅炮,光是這一艘船,就足以跟廣州所有的炮臺對抗。

使團中還有一艘1200噸級的印度斯坦號大貨船,雖然是貨船,但以英國人的尿性,依然有不俗的火力,裝備的火炮多達三十門,當然沒有獅子號的大炮數量多,也沒有獅子號的大炮口徑大,可也不容小覷。

還有一艘二桅小帆船豺狼號,一艘途徑巴達維亞時候,買來的法國小帆船克拉倫斯號,這兩艘小帆船,載重都只有兩百噸左右,火力相對弱小一些,只有銅炮六位,鐵炮二位,步槍十六杆。

僅僅是使團的海軍力量,就能在珠江一帶橫著走了,更何況科林手裡還有五艘五百噸級的武裝商船,周琅帶來了同級別的幸運號,還有大小不一的三艘英國商船,這麼一股海上力量,才讓馬嘎爾尼擁有了短暫封鎖珠江水域的能力。

也讓英軍只要在水面上,一直到廣州,都不需要懼怕清軍的阻擋。

所以科林進攻廣州城,真的就是點穴式的,直刺要害!

在強大火力的支援下,很快就佔領了珠江南邊一直作為海貿港口的黃埔港,接著壓制了清軍炮臺。

在急於立功的科林一股銳氣下,一天之內,他們就攻佔了兩座炮臺。

正是廣州城南河中沙洲上修建的兩座炮臺,英國人成為荷蘭炮臺和法國炮臺,也標註為第一炮臺和第二炮臺,中國人稱之為東炮臺和海珠炮臺。

佔領黃埔港,讓英國人在廣州城外有了一塊穩固的基地,攻佔兩座炮臺,讓廣州城南完全洞開,從河面上甚至可以毫無顧忌的炮轟廣州城了。

結束了一天的戰鬥,科林激情萬丈,連夜籌劃攻佔廣州的計劃,他已經等不及後續部隊,也不願意等馬嘎爾尼。

周琅倒是建議他儘快將戰況回報給馬嘎爾尼,可科林瀟灑的表示,馬嘎爾尼來的時候,他會將一座完整的廣州城交給馬嘎爾尼。

周琅也不力薦,事實上他暫時根本就不打算跟科林有任何衝突,他不會反對科林的任何建議,欲使人滅亡先使人瘋狂,科林現在已經快要瘋狂了,等佔領了廣州城,恐怕他就會膨脹的無視馬嘎爾尼的態度,到時候雙方才真正會產生無法調和的矛盾。

反正周琅就是來攢經驗的,他就跟在科林身邊多看多學,軍隊甚至都直接讓科林指揮,他的炮兵直接編入科林的炮兵中,步兵也在馬大雷、陳小手和洪九指的帶領下,跟隨科林的步兵一起戰鬥。

就在周琅認為,明天科林就會發動對廣州的總攻,然後經過一番血戰,或者一兩天,或者三五天之後,就佔據廣州這顆嶺南的明珠,結果當夜竟然有清軍的使者前來。

他們是來談判的,態度極為謙卑,跟之前滿清官員的倨傲判若兩端,將權貴的醜惡嘴臉充分的暴露了出來。

驚恐的進入黃埔的是兩個商人,為首的正是十三行總商蔡世文。

作為他這樣的商人,如果不是被逼的,是不可能冒這種險的,作為身價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十三行商人來說,應該說他們是這個時代中國商界的大人物,但是他們這些豪商,在滿清官員眼中,依然是不入流的小人物,隨便一個縣令就能脫了他們的褲子,當街打板子。

可是這些已經賺夠了錢的行商,被逼迫進入軍營後,顯然對他們的使命沒有信心,驚恐就寫在臉上。

科林基本的風度還在,雖然一心想要攻下廣州城,一次建立自己的功業,但對方既然派來了使者,他還是禮貌的請了進來。

周琅陪同他面見使者。

蔡世文態度卑下,鞠躬連連,表示都是誤會。

說出來一些情況,比如他們抓的洋人都在城裡好生伺候著,官府願意放人。然後希望英軍能夠退兵,然後大家以後還繼續做生意。

但科林拒絕了所有的提議,他提出,要廣州城無條件投降,他保證所有人的宣告安全,並且保全私人財產。

這樣無理的要求,結果對方也沒有馬上回絕,反而表示他需要回覆廣州的大人後,才能決定。

科林態度強硬,限廣州城二十小時內答覆,否則他將重新展開軍事行動。

周琅一直注視著蔡世文的表情,發現這真的是一個夾縫中生存的人才有的表情,諂媚的神態,討好的神情,絕不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物應該有的姿態,但這就是中國商人。

根據短暫的談判過程,周琅第一時間閃現出一個詞彙,“緩兵之計”,他條件反射一樣的判斷清軍在拖延時間。

可是他又有些不自信,所謂緩兵之計,目的是爭取時間,爭取時間用來反攻,可清軍真的打算認真打這場仗嗎。

他不由得想起了鴉片戰爭時期,琦善私自簽訂的《穿鼻草約》,怎麼看都像是兵臨城下的緩兵之計,因為一個大大的帝國,實在是沒有道理在只丟失了幾座炮臺的情況下,跟對方簽訂城下之盟,可琦善是真的打算用一個草約打發英國人。

實在是不能以常理來揣度這個時候滿清官員和稀泥的態度,連林則徐這樣的名臣,都在給皇帝的奏摺中不斷的虛報軍功,更何況其他官員了,風起如此,如之奈何。

但廣州城裡的情況,周琅現在是兩眼一抹黑,真的不知道那些大人是怎麼想的。

直到第二天一早,又有一個人來軍營,周琅這才知道了一些詳情。

這人正是周琅派到廣州的魏連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