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五百六十二節 覆巢之下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五百六十二節 覆巢之下

周琅擔心的問題成了事實。

較為有利的是,廣東、福建的工人運動開始平息,當地工人勢力接受了議會和憲法的勝利果實,他們停止了擺工,生產開始恢復。但很難恢復到以前,主要是紡織工業在經濟危機期間遭受了重創,不過紡織工人並不是運動的領導者,主要領導者是那些容易凝聚,數量眾多,而且是男性工人為主的行業,這樣的行業無外乎運輸業的碼頭工人、鐵路工人,礦產業的礦工,機械行業的技術工人。

議會召開,憲法制定之後,老內閣就宣佈了總辭職,六部部長、丞相集體退出了內閣。

國會向皇帝推薦了一批在省級任職,官聲較好,跟各方勢力都能打好交道的官員人選,皇帝一一批准。

新的內閣上臺。

新的內閣跟舊內閣不同,他們對松江府的工人擺工運動,採取了預設的措施。

以前的官府對這種事情,總是希望和稀泥,希望雙方各讓一步,但現在讓無可讓。

過去工人鬥爭的是資本家,要求無非是加工資和減工時,可這一次,他們鬥爭的物件,卻是整個權力機構,他們不服氣他們一直要求的議會,他們認為議會選舉不公。

同樣跟周琅猜測的一樣,議會建立之後,矛盾瞬間轉移到了議會跟在野勢力之間。

以前工會這樣的組織還可以針對官府,可現在官府已經表示服從於議會,他們只能去反對議會。

皇帝和整個官僚階層都保持了沉默,不想讓革命的火焰招惹到自己身上。

任何鬥爭都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工人的擺工行為,誠然是為他們自己爭取利益,但在他們和他們的領導者都還不成熟的時候,不懂得節制,最後傷敵一萬有可能自損兩萬。

在擺工剛剛開始的時候,主要鬥爭方依然是資本家和工人,工會主要反對資本家解僱工人,發動了擺工,控制了工廠。此時資本家並不著急,他們開始等待時機,想跟工人們熬一熬,過了三個月後,他們發現熬不過工人了,因為這時候全面危機爆發,官府開始救濟,到處擺著粥棚,工人們在工廠做工,也就能餬口而已,有一口吃的,他們可以堅持很久。可資本家堅持不住了,他們開工廠是要賺錢的,經濟危機本就讓生意難做,否則也不至於出現大面積解僱工人的情況。長時間不開工,他們的貸款怎麼辦?他們是會破產的。

他們求助於官府,不求官府能讓工人開工,他們希望官府幫他們把工廠收回來,工廠是他們的,工人霸佔著,他們佔理。但官府從來不願意跟大眾對抗,所以一直在遊說,在跟工會首領們談判。一直都沒有成功,反而讓各種運動的矛頭指向了官府,開始了要求議會和憲法的政治運動。

這時候已經不是工人和資本家的事情了,而是工會政治家和官府的事情,皇帝做出了妥協,甚至力壓內閣接受了議會監督和憲法制約,但之後工會政治家們依然不滿意,他們認為選舉不合理,他們要求重新選舉。他們不願意在他們爭取到的議會這個平臺內鬥爭,繼續發動他們擅長的鬥爭方式,來鬥爭議會。

這時候又不是官府和工會政治家的事情了,變成了工會政治家和議會的事情。

此時的松江府,十分混亂。一部分工廠已經恢復了開工,這些工廠,都跟商會和幫會勢力有關。

商會自不用說,商會組織中就有一群工廠主,這些工廠主,藉助會館的力量,讓他們的工廠恢復了工作,這些會館能控制的,往往是異鄉人,異鄉人更依賴同鄉會;幫會的情況十分復雜,既有自己的產業,比如天地會直接經營青樓,大車店等產業,也有別人的產業,但工人是他們的成員,比如碼頭是一家家航運公司的產業,可碼頭工人有一部分加入了青幫,紡織工人有一部分加入了小刀會。

議會成立之後,這些幫會成為議會中的大勢力,他們登堂入室,地位大大提高,一個個極為滿意。也讓他們的身份從過去的灰色地帶,走入了陽光下。國會召開之後,迅速給予了各種組織一個合法地位,不管是天地會、商會還是工會都成為合法組織。

結果幫會勢力光明正大的招募會員,登報,打廣告,許諾各種加入幫會的好處,幫會的勢力快速擴張。而幫會的底層成員,則主要是本地人為主。

堅持鬥爭的工會,比如松江府工會,受到了嚴重削弱。他們中的一部分工人開始轉投其他組織,因為他們實在是無法支撐持久的擺工。他們得生活,政府施粥是吃不飽的,而且他們還有房租要付,這些跟他們一樣窮的工會幫不了他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漸漸的工會成員慢慢離開擺工地點,悄然加入了恢復了生產,開始紅紅火火的工廠,而要加入這些工廠,他們都得加入幫會或者會館。

此時最倒黴的,是那些原本不想妥協,後來發現妥協都沒有機會的資本家,在擺工進行到六個月的時候,大多數被霸佔了工廠的資本家就資不抵債,宣佈了破產。此時即便這些工人願意恢復生產,他們的工廠也拉不起來了。這反而讓那些較早恢復生產的工廠,奪取了不大的市場,變得紅火。

這也屬於正常,工會霸佔的工廠總數,在松江府高達三分之一,經濟危機是因為生產過剩而起,有三分之一的工廠停工,彌平了這個過剩,讓剩下的工廠有了活路。間接的解決了生產過剩問題。

還沒學會如何妥協退讓,如何正確鬥爭的工會,此時有些尷尬了。繼續強行擺工下去,他們發現會把自己弄死,因為他們的成員不斷退出,或者說他們本就沒有什麼正式成員,只有少量骨幹算是長期成員,發動擺工靠的是這些骨幹長期積累起來的,在工人中間的威望。可現在在現實的壓力下,那些非正式成員一個個加入了其他幫會、同鄉會,跟他們一起罷工的工友,從最開始的數十萬人,迅速下降到了十萬以下。

與此同時,憲法透過之後,臨時國會迅速透過了進行正式選舉的議案。

商會、幫會和士紳勢力,已經投入到了緊鑼密鼓的選舉之中,松江府工會卻忙著擺工,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選舉工作,他們內部也不統一,因為他們否認憲法,所以他們不打算參加選舉。

結果選舉中松江府連唯一一個國會議員名額也丟失了,同時在地方會議選舉中,由於他們的不參加,導致江蘇省議會中,鄉村士紳代表佔據了三分之二,商會和幫會佔據了其他三分之一。

松江府以及各縣的議會,基本上也是這個比例。

這也符合鄉村人口佔三分之二的現狀。同時也意味著,鄉村士大夫階層,他們的動員能力,其實並不比城市工商業組織差。得益於傳統的鄉村文化,地主、宗族對鄉村的影響力,比官府都大,族長發出號召,基本上大家都會去投票。而且由於中國嚴格的保甲制和鄉村軍事化,這讓鄉村的動員能力,其實比城市更強。之所以在江蘇省鄉村士紳只拿到了三分之二的票數,除了人口比例問題,還因為有相當一部分農民進城務工,不在家鄉。否則他們的比例會更高。比如中部地區的湖南、湖北,鄉村士紳的票數就高達八成,而在陝西、四川等西部省份,鄉村士紳的票數高達九成。基本上讓中國的議會,變成了一個士紳組成的機構,在廣東一帶,當地人甚至按照自己的習慣,將地方議會稱呼為士紳公局了。

由於松江府工會的抗拒,讓松江府工會,在當地沒有任何發言權。這不得不說,是他們在政治上犯下的一個大錯誤。

但對整個地區的影響,是巨大的。

因為地方議會組建之後,第一項決議,就是否決了當地官府提出的預算案,因為預算案中有關於繼續施粥的支出。士紳、商會和幫會認為那些工會是在無理取鬧,他們認為鼓動工人們不幹活,官府還花錢養工人,這等於是讓他們繼續犯法。

犯法指的是這些工會勢力,強行佔據工廠的行為。接著他們就開始打擊這種行為,工人霸佔的的工廠大多數工廠主已經任命了,放棄了,這些工廠資不抵債宣佈破產,接收工廠資產的,恰好是一群銀行勢力,而銀行,毫無疑問也是商會成員。

他們向法院起訴,要求法庭判決工會違反,幫他們收回資產。

一切都是正常流程,在現行法律,甚至在任何只要保護私產的法律制度下,他們的行為都算不上合法,因此法院判決他們違反,送去裁決書,要求工會撤出工廠。

進行了一年鬥爭的工會,此時發現,他們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輿論已經一邊倒的批評他們。連法律都不支援他們,再強行鬥爭下去,會越來越不利。

此時突然有人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

皇帝派人告訴工會,願意借給他們一筆鉅款,讓他們收購佔據的工廠,然後由他們自己進行經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