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六百七十二節 美國得利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第六百七十二節 美國得利

國內的輿論持續向好。

李章銅透過官報,先是對美洲的歷史做了一次署理,先是介紹了美洲地區原本是番人部落居住,最先到這裡的是西班牙人,他們為了尋找印度,結果到了這裡,給當地番人起名印度人。

英國是一個後來者,在西班牙人沒有實際控制的北美東岸先後建立了十三個殖民地,這十三個殖民地最後聯合反叛,建立了美國。忠於英國的臣民,則留在了加拿大。

接著描述了美國建國後,對番人的態度,沒有完全責難美國人,而是將來龍去脈都羅列清楚,美國人攻打番人,一來因為番人之前幫助英國打仗,二來番人土地廣大。

美國趕走了五大湖區的番人,番人進入了加拿大。南方番人同樣被美國人屠殺,驅趕,儘管南方番人並沒有跟美國為敵。西部番人,在大周治下編戶齊民。

文章著重介紹的其實是中國對北美的額開拓,從美洲公司登陸說起,再到翻越落基山,跟英美西班牙爭奪,最後皇太子在這裡建省。

官報用了三天,整版整版理順美洲歷史,用了三個階段簡述了美洲殖民史,第一階段是土著番人和西班牙殖民時期,第二階段是英國殖民和美國獨立時期,第三階段是中國進入四國爭奪時期。

所引用的內容,全都是最刻板的歷史內容,卻讓人清楚的感受到了殘酷的優勝劣汰,種族競爭的氣氛。

對番人來說,其他人都是入侵者、掠奪者,沒有任何正義可言。

可這些內容在民間開始發酵,儘管有一些富餘良知的知識分子大肆批評西班牙、英國、美國甚至中國對美洲的掠奪,但大多數人只能沉默,因為他們的國家也是施害者,這讓他們怎麼評價。之前責難皇太子政策的輿論,雖然強烈反對戰爭,但卻不是從正義立場反對,他們反對皇太子,只是因為覺得皇太子打的這場仗沒有意義。贏了沒有利益,徒耗錢糧,靡費軍餉而已。

現在對美洲的情況,他們能說什麼,這種弱肉強食的故事,不是每天都在發生嗎,像一個衛道士那樣,斥責本國的侵略政策,又能怎麼樣呢,誰敢說讓美洲七八千萬中國人從美洲撤回來,把土地還給番人?

官報儘管是在引導輿論,可並沒有表達立場,只是理順了美洲的格局變化,殖民史的脈絡。

真正引導輿論,是從一些美洲印第安土著來到中國開始。

印第安人數量不多,但比歷史上多多了。歷史上,因為戰爭,驅逐,疾病,美國開發西部等等因素的影響,印第安人數量大幅度下降,從幾百萬人下降到了一二十萬人。一方面是持續不斷的被美國人驅逐,在驅逐的過程中大量死亡,跟美國戰爭,反抗中被殺,一方面是美國開發西部,北美大平原的野牛被獵殺殆盡,以捕獵為生,追逐野牛遷徙的印第安人失去了食物來源。至於天花等疾病的影響,則早在一兩百年前就基本上結束了,天花等疾病可能讓美洲上千萬人(有人估計上億,可能性不大)下降到百萬級別。

但之後中國的到來,跟英美西班牙瓜分了北美地區,之後不同的管理方式,帶來的結果也是不同的。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繼續遭到毀滅,被迫離開家園,先是從東部沿海遷徙到阿拉巴契亞山脈的西部,在這裡美國人劃定的保留地生存。接著美國人也來到了西部,繼續驅逐他們,奪取他們的土地。一部分人就遷徙到了密西西比河一帶,在大平原地區生存。

中國到來後,先是奪取了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區,在這裡移民,建立行政機構。

相比美國人的驅逐,英國人的放任,中國採取的是編戶齊民,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其實沒人尊重印第安人,沒人尊重他們的語言文化,他們的生活方式,美國人是消滅印第安人,英國人是不在乎印第安人,中國則是同化印第安人,強行將他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在乎他們以前是農耕的,遊獵的,一律給他們分配土地,讓他們進行農耕。

所以反抗是肯定有的,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反抗最激烈,他們是為了生存而戰,幾乎每一次遷徙,都是一場戰敗的結果;英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反抗最不激烈,因為英國人無力控制加拿大廣袤的土地,印第安人在這裡依然可以按照他們的傳統生存;中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反抗介於美國和英國之間,中國人不消滅他們的存在,所以他們時而反叛,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保持他們的生活方式,說的高大上一些,他們是在為他們文化而戰。

只可惜他們打不贏美國,更打不贏中國。

結果幾十年間,最原始的印第安部落,也只能接受農耕的技術和農耕的生活方式。

最終的結果,其實給中國在印度的統治一樣,早期反抗激烈,後期生活安定,中國境內的印第安人,不管是從美國一邊遷徙過來的密西西比河兩岸的印第安人,還是原本就生活在大平原地區的達科他印第安人,或者是更早接受農耕的加利福尼亞印第安人,他們都被強行扭轉成了農耕經濟。

相比在美國人建立的保留區內苦苦度日,沒有學會農業技術,捕獵又無法滿足生計,只能靠著美國人提供的一丁點援助苟延殘喘的印第安人,相比在英國境內繼續打獵、遷徙,過著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的印第安部落,在中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已經成為農民,進入了一個現代社會體系之下。

經過幾代人的繁衍,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人口繼續降低,英國境內的印第安人,人口不增不減,而中國境內的印第安人人數則大大增加,人數達到了一百多萬人。美國境內的印第安酋長們總是悲憤的抗爭;英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在捕獵經濟中靠天吃飯,人口是跟這野生動物的熟練變化而變化,他們是原始自然的一部分,這裡的印第安酋長們繼續渾渾噩噩。中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則進入了新的文明層面,可以改造自然,脫離自然,他們的酋長們,則演變成了地主,商人和官員等等身份。

上百萬印第安人,完成轉型的,成為定居的印第安村落的,佔了絕大部分。他們的酋長就是現在的保長,他們的武士是中國軍人,他們的英雄成為了軍官。這樣的印第安村落,儘管沒有以前部落時期活動範圍大,佔有的土地多,但分佈極廣,從最北邊的達科他地區,到最南方的科羅拉多地區,都分散著印第安人村落。

讓美洲地方政府找一批這樣的人實在容易,他們穿著印第安人的服飾,塗畫著面孔,帶著扎眼的羽毛帽子,坐著輪船漂洋過海,登上中國的土地,進入中國的京城,穿街過巷,引人注目。

他們最後的目的地,是皇宮,他們在皇宮前,唱歌跳舞,哭泣,接受採訪。

中國報紙大肆報道,他們是來請願的,他們希望中國阻止美國將領地賣給美國,他們向記者講述他們的苦難,他們有的族群,是從東海岸被趕到科羅拉多山脈的,他們有的族人還留在美國境內,過著悽慘的生活。有的是生活在達科他地區的部落,他們過去跨境遷徙,追逐野牛群,但現在他們種地,因為野牛都死光了。他們講述生活在加拿大的他們的族人,說那些人過著打獵為生的生活,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可至少能活著,他們控訴如果美國人佔了加拿大,一定會趕走他們,讓他們的族人沒有立錐之地。

來自印第安人的控訴,徹底將美國人的罪惡翻了出來,同時連帶的,英美購地案成了一樁罪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輿論徹底轉向,從過去反對戰爭,開始反對購地案。

過去越是有良知,或者裝作有良知,高呼和平的人,現在就越是要表達對罪惡的痛恨。本就對美國趁火打劫不滿,而站出來發生的沉默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勢力,更加的活躍,叫囂戰爭的聲音不絕。

朝廷終於透過官報公開宣告,不接受,不承認英美購地案。

朝廷也沒有表明對加拿大土地的立場,可是有高層在各種場合表達了一些觀點,有的表示,中國可以考慮將加拿大納入版圖,在這裡建省行郡縣制,給番人建學校,教化番人知道禮義廉恥,教他們農桑之道,改變茹毛飲血的風俗。也可以考慮讓番人自成一國,為屬國,或者為獨立國家。

個別官員的立場,當然是透過民間報紙表達的。報紙之所以採訪他們,是因為輿論已經轉向討論加拿大未來的方向了。輿論開始討論,如何規劃加拿大的未來,才對這裡最有利。方法無非是直接併入版圖,建立番國讓番人存亡繼絕和繼續讓英國統治這裡。

在討論之中,輿論漸漸偏向吞併這裡,因為經過各種激烈的辯論之後,不管是好戰的,還是反戰的,其實都認為中國的統治是最好的,中國文化優勢論下,滅絕番人的文化,不是種族滅絕,而是教化他們,是一種仁慈。

在這種輿論轉向下,中國軍隊已經完成了對渥太華的包圍,五十餘萬英軍負隅頑抗,在渥太華周邊建立了上百公裡長的防線,防守渥太華河到安大略湖之間的運河水道。

美軍此時也突然殺入了這裡,他們並沒有跟中英兩方發生戰爭,而是進入了約克(多倫多)等沒有設防的五大湖區城市,這裡的英軍調到了渥太華,而中國軍隊還沒有抵達這裡,美國對外宣稱,根據購地案,美國正式接收這裡。

李章銅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中國軍隊向英軍進攻,英軍守不住的地方,美國直接派兵接手,如果這一次默許了美國的做法,恐怕之後,中國軍隊取得的戰果越大,美國人取得土地就越多,中英雙方成了鷸蚌,爭的越激烈,美國這個漁翁就越得利。

這種問題,是必然要經過內閣討論的。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官途之權力巔峰新攝政王的冷妃我在世界盡頭等愛情諸天之劫:我欲通天死對頭每天都在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