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國農業:我有超級農業技術

第0155章 根系發達的大豆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國農業:我有超級農業技術第0155章 根系發達的大豆

陳誠先和大豆培育的研究人員去檢視了大豆的長勢情況。

在拿到了大豆的各種詳細信息後,陳誠返回了鄭克波為他安排的一間辦公室裡。

手提電腦他帶著的,當然要開啟做做樣子。

“秘密武器”還是他腦中的超級農業技術系統。

調出系統,陳誠將大豆的生資訊輸入了進去。

他這次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培育出根系發達的大豆品種,所以首先關注到了3D虛擬出來的大豆植株根系。

這個品種的大豆根系比漢西省秋大豆的根系稍微發達一些,主要在主根比較粗壯。

主根粗壯就意味著它的抗倒伏能力比較強,而且紮根更深,抗旱能力也跟強。

大豆的根有主、側根之分,可入土1.5米深,呈鍾罩狀根系。大豆是直根系,有主根和側根之分。大豆的根系由主根、側根和根毛組成,有支撐固定植株和吸收營養及水分的作用。主根由種子胚根伸長、發育而成。

大豆的主根深可達180㎝,橫向擴充套件35~45㎝,但主要根系分佈在0~20㎝左右深的耕作層中。

陳誠點開了大豆植株的3D虛擬影象,然後將其放大了觀察。

他發現實驗室培養出來的大豆植株,根部的根瘤菌比漢西省秋大豆要多一些。

“這可能是他們選優培育的結果。”

陳誠想著,把眼神落在了根瘤菌的分佈位置上。

他發現這個品種的大豆雖然根系很發達,而且主根很長,但根瘤菌都集中在主根的上部,沒有向主根下部和側根等地方生長。

陳誠連忙翻看超級計算機裡的文獻,很快便把這個問題給搞清楚了。

大豆是深根系作物,根系分佈廣而深,這對大豆生長的土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培育和種植中,要進行適當深耕和精細整地,耕翻深度應在20釐米左右。

同時結合深層施肥、分層施肥造成良好的土壤結構,使孔隙度增大,空氣流通,增強蓄水防旱能力,有利於大豆根系的生長和根瘤菌的繁殖和生長,有利於提高大豆產量。

但這就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根瘤菌並不適宜在深厚的土壤中生存。

根瘤菌的固氮的氮來源是空氣,如果在土壤深處,那就喪失了功效,而且根瘤菌也得不到更好的發育。

根瘤是由一端具有1 ~ 2根鞭毛的桿狀根瘤菌的作用而產生的,它是一種好氣性細菌,它主要著生在近地面20釐米的根系上。

根瘤的直徑一般為4 ~5毫米初生時,為綠色,逐漸變為淺紅色,最後變為深褐色。

由大豆根中維管束將碳水化合物及共他養料輸人根瘤裡,維持根瘤生長繁殖的需要。

反過來,根瘤菌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氮素,除自給氮素營養外,將多餘部分供給大豆生長和發育,這就是大豆和根瘤菌的共生關係。

所以大豆種植過程中,需要農民進行精細化種植,尤其是對土壤的處理要求更高。

其他農作物一般都是在播種之前需要翻耕土地就行,但大豆除了翻耕,還需要平翻、壟作、耙茬、深松等整地技術。

因為土壤水分狀況、養分狀況及土壤的一些物理性狀是影響大豆產量的重要因素。

大豆種子萌發需要的水分較穀類作物多。大豆的幼根較柔嫩,含水量大,適宜的土壤水分條件才能促進幼根向縱深伸長。土壤適宜的情況下,植株主根可達1米左右,側根平行擴充套件可達0.5米左右。

但土壤水分不足時,會影響其縱向和橫向擴充套件生長。同時,大豆根對土壤中氧氣變化很敏感。在缺氧條件下,根生長量明顯減少。

因此,土壤水分含量適度、耕層深厚、鬆緊適度,就可提供良好的水分含量和通氣條件,會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

所以,在這些條件約束下,農民如果想要實現大豆產量提升,就必須要耗費更多人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陳誠想要改變的地方。

“開始迭代模擬試驗,培育根系發達的大豆品種後代。”

陳誠直接開始模擬,準備和上次一樣,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出迭代培育後的大豆品種。

很快,超級計算機便根據他設定的條件,模擬出了根系發達的大豆品種。

“嗯,根系面積增加了64%。”陳誠覺得這個資料還算可以。

可當他把根瘤菌植入進去,開始共生模擬後,問題就出現了。

植入的根瘤菌依然都聚集在主根上部附近,並沒有向面積更大的側根外圍擴散。

也就是根瘤菌的效果沒有發揮出來。

要知道,在正常栽培條件下,每畝根瘤菌能固氮約3~3. 5公斤,相當於17.5公斤硫酸銨的肥效。根瘤菌將它所固定氮素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供大豆吸收利用。

因此,根瘤發育的好壞和根瘤菌活動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大豆的生長發育和產量。

陳誠篩選培育出根系發達的大豆品種,就是為了讓它能夠承載更多根瘤菌。

但現在的問題是,根瘤菌不往它們上面長。

這就很傷了。

在反覆檢視了模擬的過程後,陳誠發現,這個和根瘤菌的習性有關。

首先,根瘤菌是需要在土壤淺層存活,在這裡它們更容易能接觸到空氣中的氮氣。

其次,根瘤菌之所以主要集中在主根上,是因為主根和側根的結構構造不一樣。

主根的皮層更厚,截面更大。根瘤菌在與之共生後,能夠很快繁殖發育,並聚集在一起形成根瘤菌團。

而在側根上,根瘤菌只能‘單打獨鬥’,形成不了根瘤菌團,它們只好也跟著往主根部位聚集。

“怎麼能讓它們在側根上也聚集,形成根瘤呢?”

陳誠想到繼續增加側根能力的辦法。

也就是讓大豆的側根長得更粗壯,更接近主根。

當然,這其中肯定要損失一部分的營養物質,但陳誠覺得它和後續大量根瘤菌共生後獲得的收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陳誠不再推斷,而是直接用模擬後的結果說話。

他在之前的基礎上,繼續開始迭代模擬。

三分多鍾後,系統給出了迭代十四代後的根莖改良型大豆。

“根莖面積增加87%?!”

陳誠自己都被這個結果嚇到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女配她天生好命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雨落影視諸天打鐵三十年,我淬體一萬層我有一個厲鬼編輯器全球覺醒:我能無限加點獵人之完美進化旁門左道修仙途末世之SSR異種開局四合院的生活我在海賊召喚暗影軍團我和迷糊女徒弟的修行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