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

第三百六十章 軟硬兼顧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漢風華從掃平西域開始第三百六十章 軟硬兼顧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討論,修改和補充。

屬於諸夏本土的宗教終於被提前催生了出來。

在此之間張越處理完都護府的事務後也儘量抽出時間參與其中。

最後經過大家一至同意,這個屬於諸夏的本土宗教還是被命名為了道教。

只是與歷史上新生的“道教”的不同之處在於。

歷史上初生的道教乃是與基督教、綠教一樣是一神教,至高神為昊天上帝。

後面成為多神教乃是因為兩次宗教戰爭的失敗為了生存下去而不得不進行改變,這才成為了多神教。

而且還把昊天上帝給去掉了,改以三清為至高神。

但現在的道教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多神教,至高神昊天上帝之下還有著諸多的仙神。

因為張越的關係,這些仙神也都有著嚴密的體系。

先皇帝封禪泰山時祭祀昊天上帝的禮儀乃是儒家制定的,這個禮儀民間無法使用。

因此呂方與杜陵等則按照張越的要求重新制定了祭祀昊天上帝與三清四御的禮儀。

如今新的道教至高神乃是昊天上帝,總管宇宙大道。

昊天上帝之下則是三清,再下則為四御。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三清。

後世的道教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一般供奉在三清殿的中央;靈寶天尊居於第二位,供奉在元始天尊左邊;太上老君供奉在元始天尊右邊。

這一世則不同,三清地位並無高下之別。在供奉之時太清道德天尊居中,左右分別是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靈寶天尊。

確定道家老子為太清道德天尊在人間的化身。

尊老子為道祖,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經》為道經之祖。

三清之下則為四御,四御乃是輔左三清的四位天帝。

分別是玉皇大帝,位列四御之首,總管天道。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助玉皇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助玉皇執掌天地人和世間刀兵,統御諸星。

第四為后土皇地祇,掌管陰陽生育、大地山河。泰山君則為后土皇地祇的助手,管理生死亡魂。

四御之下則是四方神獸,負責鎮壓邪魔。

四方之神即青龍、朱雀、白虎、玄武。

四方神獸之下則為眾星神。

眾星神中地位最高的是北斗七星神,也只有北斗七星神是固定的。

普通星神皆不固定,凡人透過修行亦可成為星神。

星神之下則是負責管理四方天下的陰陽神。

陽神根據修行之路不同又分為仙神兩道。

仙道不受約束可自由修行,只是世間有危機之時需出世救民。

神道則為各地的山神、土地、水神、海神,諸神並無地位高低。

與仙道不同,神道需要協助四御管理四方。

按照新的道教理論,萬物修煉之後皆可為陽神。

陰神則是死後為神,陰神無需修煉,根據人在世時所做的貢獻直接封神。

貢獻越大死後被封神的機會越大,地位越高,其中為傳播諸夏文明而死之人死後必為陰神。

新的道教還吸收後世佛教的六道輪迴理論。

六道分別為:仙道、人道、畜牲道、魔道、鬼道、神道。六道由泰山君掌控。

為了限制道教對世俗的干預,防止道教與歷史上一向尋求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在新生的道教教義中張越特意要求加入一條。

“修行之士不可干預世俗皇權。”

至於具體在道經中如何表述就交由呂方為首的方士與黃老之士。

集議之後呂方等人並沒有離開輪臺,接下來還有更多的事留給他們。

呂方第人除了整理編纂各種道經之外,還需要繼續制定祭祀諸仙神的禮儀,並完善仙神以及六道理論。

其餘參加集議的黃老之士與方士則成為第一批道士。

他們不日也將在漢軍將士的護衛下前往各地傳播道教。

元鳳三年九月,張越正式以西域大都護的名義下令,以道教為西域法定宗教。

並在輪臺設立宗教管理司統一管理宗教事物。

宗教管理司的首任長官由楊友兼任,由呂方負責協助。

呂方也被張越授予“天師”稱號,成為早產的道教實際上的教首。

因為楊友本身事物繁多,張越與楊友商議之後,原本由他兼任的緹騎司之職改由張允擔任。

為了鼓勵道教的發展,張越個人出資在輪臺城內改建了第一座道觀,並命名為太一觀。

道教被張越確定為法定宗教後,最先響應的乃是摩尼。

摩尼公開宣佈自己改宗道教,他先是帶著全家之人前往太一觀祭祀。

隨後又宣佈自己家族將會出資在河中修建兩座道觀。

摩尼之後,一向緊跟大漢的龜茲國王也宣佈改宗道教,並把道教立為國教,原龜茲國中的沙門教寺廟全部改建為道觀。

龜茲國之後,姑墨、車師、鄯善、莎車、于闐諸國也相繼宣佈道教為國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張越處理完宗教事物之後,再度把注意力轉移到軍事方面。

此時長安同意西域進行軍制改革的詔書已經傳到輪臺。

張越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對西域軍制進行改革。

這一次西域漢軍的編制還是以部曲為根本。

原本大漢軍制,部由校尉統帥,曲由軍侯統帥,校尉與軍侯之間又有兩司馬。

曲下有官,官下有隊,隊下設是屯,屯下為什、伍。

大多數情況下兩司馬或者別部司馬並沒有直屬的軍隊,只是臨時調配。

這一次改制之後則不同,在部和曲之間確立了一個固定的編制為師。

每師由三曲加上師部直屬力量構成。

這樣一師的兵力約為兩千上下,因為一師的兵力遠超通常兩司馬指揮的兵力。

因此張越在與眾人商議之後,確定一師的長官為別部司馬。

一部則為兩師再加上直屬於部的警衛、後勤、攻城、斥候等兵種組成。

改制後一部的兵力由原來的五千餘人增加到六千餘人。

按照新的編制無論是部還是師皆由獨立作戰的能力。

如此小規模作戰時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出動一個師或者部。

若是大規模戰役,則由數個部組成軍而作戰。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相關推薦
時光魔書我有一家天賦銀行重生健美鉅富模擬人生,開局從力夫開始做起我作為驅魔師的歲月萬花筒從聲之形開始龍胖子歷險記萬劫魔神開局表白被拒,轉身我嫁給億萬富豪重生之地產神話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