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軍師聯盟

第258章 給新朝找個吉祥物,真正與長安漢庭抗禮!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軍師聯盟第258章 給新朝找個吉祥物,真正與長安漢庭抗禮!

“咦?”

二人閒聊片刻,劉辨皺了皺眉,試探性問:“奉孝,你來尋孤,所謂何事啊?”

郭嘉這才勐然想起:“幸虧殿下提醒,否則嘉險些耽誤了正事。”

劉辨坐正,擺手示意道:“有何事,直言即可。”

郭嘉停頓片刻:“殿下,據嘉瞭解,新皇登基需要以三公奏,拉開登基大典的序幕,在得到答覆‘可’後,登基大典正式開始。”

“可是......”

郭嘉細眉微蹙,輕聲道:“殿下似乎沒打算設三公位。”

劉辨蹙眉:“這......”

與此同時,他心中暗問:“老師,必須要設三公嗎?”

軍師聯盟解釋道:“按照正常的登基流程,自然是要以三公奏《尚書·顧命》拉開新皇即位的序幕,但如今情況特殊,自然按照特殊情況處理。”

“況且。”

軍師聯盟強調道:“負責禮儀的史子眇都沒有說這一點,擺明了無關緊要,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辯爺不是新皇即位,而是正位回宮。”

嘶—!

劉辨倒抽一口涼氣:“那郭嘉這是何意?”

軍師聯盟回答:“郭嘉既然提到了此事,肯定有他的用意,辯爺試探一下即可。”

劉辨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旋即。

他目光落在郭嘉身上,好奇詢問:“孤的確沒打算設三公位,至於登基大典如何,孤全權交給史子眇負責了,奉孝提及此事,莫非意有所指嗎?”

“殿下。”

郭嘉神色澹然,一揖作禮:“三公不僅僅是官職,更是一種象徵,如果咱們南陽漢庭沒有三公,其勢必落於長安漢庭下風,恐為董卓恥笑。”

劉辨自然明白三公的象徵意義:“奉孝此言在理,不過,如今登基在即,孤又從何處尋個有分量的三公出來?”

言至於此,郭嘉綻出一抹會心的笑容:“殿下,說來還真是巧了,就在今日,弘農楊氏的楊彪,出現在了咱們南陽。”

當初,董卓決定遷都時,楊彪、黃琬極力勸阻,惹怒了董卓,因此被罷免了官職,便再沒了音訊,不曾想竟忽然出現在了南陽。

劉辨眼神放光:“弘農楊氏,楊彪?”

郭嘉肯定地點點頭:“沒錯,正是此人。”

值得一提的是。

漢末時期不止袁家一個四世三公,還有一個四世三公,便是號稱關西孔子的弘農楊氏。

弘農楊氏的傳承,應該從其先祖赤泉侯楊喜開始。

想當年,劉辨曾下懸賞,能得項羽之首級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於是,在項羽倒下的那一刻,他的首級便成了香餑餑。

漢軍將士如惡狼一般瘋搶。

而最終......

郎中騎王翳(yì),獲得項羽頭顱。

其屍身則被分成了四塊,分別由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搶得。

劉辨遵照承諾,將五人盡皆封侯,五分封地。

楊喜則以赤泉侯,成為弘農楊氏之祖。

當然,楊喜雖是楊氏家族得奠基人,但真正讓楊氏揚名天下的,乃是其曾孫,漢昭帝時丞相楊敞。

而楊敞還有另一個顯赫的身份,乃是史學大家司馬遷的女婿。

司馬遷家族世為太史,詩書傳家,能夠與司馬家結親,足以證明弘農楊氏,已經實現了由武人,向簪纓世家的轉變。

而其家族傳至東漢。

弘農楊氏再次在楊震手上復興。

楊震年少好學,博覽群書,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學者。

其時,儒生將其當作偶像,送給他一個響亮的稱號:

關西孔子!

當然!

楊震最出名的,絕非是其儒學,而是留下了“四知”的美談。

當年,他在就任太守的路上,途徑昌邑縣,縣令王密乃是其在荊州刺史任上察舉的茂才。

王密有心報恩,於是深夜拜訪,以黃金十斤贈與楊震。

然而,楊震勃然大怒,堅決不收:“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卻還堅持:“暮夜,無知者。”

楊震正色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王密羞愧而去。

《後漢書·楊震傳》記載: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的簪纓冠蓋之旅,自此開啟。

其子楊秉繼父“四知”之後,又留下一句名言:

“我由三不惑:酒、色、財也。”

楊秉之子楊賜,更是在漢靈帝時期,將司空、司徒、太尉之位,輪番坐了個遍。

而其子楊彪,在罷黜之前,更是為司徒,同樣是三公。

不過......

同樣是四世三公,但與袁家的陰謀野心不同,弘農楊氏開創的,乃是高潔正直的家風。

縱觀漢家歷史,即便它再昏聵,再腐朽,對楊氏再絕情,弘農楊氏始終沒有放棄過漢家江山,楊氏族人對漢室朝廷,始終都是忠貞不二。

“你的意思是......”

此前,透過歷史學家的講解,劉辨對於漢末世族有個淺顯的認知。

尤其對於郭嘉提到的弘農楊氏,更是有著極其深刻的印象。

“殿下。”

郭嘉揖了一揖,鄭重道:“如今咱們南陽漢庭,可以拜楊彪為三公,那麼至少在氣勢上,完全不輸於長安的漢庭。”

“更為重要的是,楊彪在天下士人心中,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咱們南陽漢庭有他當三公的話,對於士子將更具有吸引力。”

劉辨微蹙著細眉。

表面上,他已經陷入沉思,但實際上,卻在跟軍師聯盟溝通:“老師,郭嘉說得還挺有道理的,咱們是否考慮,要把楊彪拉進朝廷?”

“可如果把他拉進朝廷的話,這麼大的世族,最終會不會成為像是汝南袁氏一樣的害蟲,畢竟三公可是有徵辟權的。”

“當然!”

劉辨有自己的顧慮:“最為重要的是,一旦弘農楊氏出現在南陽漢庭,必然會成為百官之首,他若是結黨營私,這可就不太好辦了。”

雖然,劉辨穿越至這裡,還不過一年的時間,但他經歷的事情,卻是非常的坎坷,更加明白世家豪族的恐怖,對此頗有忌憚。

即便弘農楊氏的聲望再好,但其權力、聲望擺在那裡,很難不保證他會發展成為像是袁隗那樣的陰謀者。

當然!

這一切全都只是劉辨自己的臆測而已。

但對於軍師聯盟而言,這根本就不是問題:“辯爺能夠這麼想,專家還挺欣慰的,畢竟思考問題的層次不一樣了,這是很大的進步。”

“不過......”

軍師聯盟一個神轉折道:“縱觀弘農楊氏在漢一朝,始終沒有出現過辯爺的那種情況,所以這一點,暫時不必擔心。”

“至於弘農楊氏以後會不會成為袁家那樣的陰謀者,聯盟裡的專家表示,他壓根沒有這個機會,辯爺登基以後,可以把三公的闢除權廢掉,或者加點限制條件。”

“三公若是沒有了闢除權,在士人中的影響力,必然大幅度降低,對於辯爺的南陽漢庭而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楊彪就成為吉祥物、代言人了。”

嘶—!

劉辨恍然大悟,勐吸一口涼氣:“聽專家的意思,可以把楊彪吸納進來,當咱們南陽漢庭的吉祥物?”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地道:“換成別人不行,但是楊彪的話,完全沒有問題,畢竟弘農楊氏的門風,對於皇權是忠貞不二的。”

“殿下!”

“殿下?”

此刻,郭嘉見劉辨長久的沉默,不由心急,試著呼喊。

劉辨聽到聲音,這才怔回神來:“奉孝啊,此事你與史子眇商議過了嗎?”

郭嘉一揖:“屬下豈敢擅自做主,殿下若是同意,再與史子眇商議不遲。”

對於郭嘉的回答,劉辨非常滿意,他緩緩點頭,旋即招呼道:“來人。”

吱呀—!

從朱彤推門而入,欠身拱手:“殿下。”

劉辨直言道:“速速喚史子眇過來,孤有要事相商。”

朱彤拱手:“喏。”

旋即。

躬身退出大殿。

不多時,史子眇趕來正殿,趨步上前:“微臣史子眇,參見殿下。”

劉辨大手一揮:“起來吧。”

史子眇頷首:“謝殿下。”

劉辨擺手示意其一旁落座,旋即開門見山:“史太常,孤今日喚你前來,乃是有事相商。”

史子眇欠身拱手:“殿下旦言無妨。”

“是這樣的。”

當下,劉辨便把楊彪的事情,和盤托出,詢問道:“不知史太常以為如何?如今流程是否已定,可能增加否?”

距離登基稱帝,僅僅只剩下兩天而已。

在這種時候,史子眇特定的登記流程,肯定是已經準備好的,如果不徵求意見,隨意修改流程,只怕會比較難辦。

不過......

史子眇卻是眼神驟亮,欣喜若狂:“殿下,若能有三公授璽,自然再好不過。”

劉辨微蹙著眉:“哦?不影響咱們的流程嗎?”

史子眇搖頭:“其實,這個過程是必須的,在下只是想讓唐冒代勞而已,若是有真正的三公在,自然更加合乎禮儀。”

登基大典的兩個重要流程,分別是讀策文與授璽禮。

尤其是授璽禮,更是皇權正統的象徵。

南陽漢庭何以能與長安漢庭抗衡?

最關鍵的,不正是傳國玉璽嗎?

也因此!

史子眇可以省去別的流程,但是絕對不會省去授璽禮。

《續漢書·禮儀志》中記載:“讀策畢,以傳國玉璽綬東面跪受皇太子,即皇帝位。”

劉辨暗鬆口氣:“只要不影響流程即可。”

“奉孝。”

“在。”

旋即,劉辨轉向郭嘉:“剩下的事情,便交給你來辦了。”

郭嘉揖了一揖:“殿下放心,交給在下便是。”

待二人出了正殿,直播間網友立刻沸騰起來:

“臥槽!這是要直播登基稱帝的節奏,可不是電視上演的。”

“說真的,我都已經熱血沸騰起來了。”

“楊彪授傳國玉璽給辯爺,牛逼plus!”

“沒錯!辯爺南陽漢庭最關鍵的,就是傳國玉璽,自然要正規一些。”

“別的都可以省去,但這個授璽禮,絕對是要隆重的。”

“有一個能撐得住場面的三公,的確是必須的。”

“如果董卓知道楊彪去了南陽漢庭,估摸著非得氣死不可吧?”

“氣不氣死不知道,但肯定不會好過。”

“哈哈哈!”

“......”

此刻,即便是軍師聯盟裡的專家,都不由地為之激動:“辯爺,咱們前期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從明天開始,就準備登基流程吧。”

“恩。”

劉辨頷首點頭,長出了口氣:“說真的,我只在旅遊區裡,穿過皇帝的衣服照相,但還沒有真正穿過大漢皇帝的冕服。”

軍師聯盟輕聲道:“等明天試試就知道了,皇帝的冕服最是複雜,每一個地方都非常有講究,尋常人根本搞不清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冕服的顏色、穿法、冠冕、衣裳、鞋履、佩綬等等,各有講究,絕非現代社會中,旅遊景區裡拍照穿的可比。”

“根據歷史學專家的解讀,皇帝冕冠......”

“......”

*****

宛城。

川流不息的街上。

一個身穿素色中衣,外罩澹藍色圓領袍的少年郎,從旁邊酒肆中走出來,衝著背手而立,一臉嚴肅的中男人,搖了搖頭:

“父親,還是沒有空房間,全都滿了。”

少年郎臉色有些惆悵,這已經是他們走過的第八家酒肆了:“或許,宛城裡面已經沒有可以住的地方了,要不咱們去城外找找?”

“城西白河亭有驛館。”

少年郎記得非常清楚,輕聲道:“咱們可以去那裡碰碰運氣。”

中年男子無奈,長嘆口氣:“怕是也只能如此了,走吧,修兒。”

少年郎點點頭:“恩,趁著天色尚早,趕緊離開這裡,否則一旦宵禁,能否出了城門,那便不得而知了。”

可是......

他們尚未走幾步,便被一支兵馬包圍在中間。

二人正驚詫時,隊伍閃開條路,從裡面走出個翩翩公子。

“潁川郭嘉,見過楊公。”

郭嘉揖了一揖,態度非常恭敬。

沒錯。

眼前的中年人,正是前司徒楊彪。

而其身旁的少年郎,正是楊彪之子楊修。

楊彪皺了皺眉:“你是潁川郭嘉?”

郭嘉點點頭:“沒錯,正是在下。”

“目前是弘農王帳下謀士?”

“楊公明鑑。”

郭嘉倒也沒有廢話,直言道:“殿下知楊公您到了宛城,特意吩咐在下,讓在下務必要將您請到太守府。”

天下哪有那麼巧合的事情。

弘農王想要登基稱帝,他楊彪正好送上門來?

呵呵!

這擺明了是要投靠新朝的節奏。

郭嘉自然也懶得廢話,直接相邀,再好不過。

不等楊彪開口,一旁楊修便沒好氣地道:“你們的速度未免也太慢了吧?我跟我爹都來這裡近半個時辰了,你們才出現。”

“若是再晚上片刻......”

楊修盛氣凌人,瞥了眼郭嘉道:“我們或許就出了宛城,離開這裡了。”

郭嘉倒是不動聲色,輕飄飄一句話,直接懟了回去:“現在離開,損失的可是你們。”

“修兒,不得無禮。”

楊彪這才瞪了眼兒子,轉而朝郭嘉一揖:“殿下,可安好嗎?”

郭嘉頷首點頭:“多謝楊公掛念,殿下一切安好。”

楊彪呼口氣:“如此,老臣便放心了。”

“楊公。”

郭嘉倒也懶得再廢話:“殿下還在太守府等著,咱們還是抓緊時間去吧。”

楊彪肯定地點點頭:“好,勞煩奉孝,頭前帶路。”

郭嘉頷首:“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當即。

大隊兵馬頭前帶路,郭嘉、楊彪一行,緩緩跟進。

沿途百姓紛紛駐足側目,議論紛紛:

“沒想到,連弘農楊氏都來了。”

“咱們南陽漢庭的分量真足。”

“前司徒楊彪?有點意思。”

“連楊司徒都來了?”

“這回董卓要氣瘋嘍。”

“......”

在眾人的議論聲中。

楊彪等人一路趕回太守府。

此刻。

劉辨正在殿中等候。

“報—!”

忽然,殿外響起悠悠一聲傳報。

劉辨抬眸望去。

但見,侍衛朱彤推門而入,欠身拱手:“殿下,前司徒楊彪到了。”

劉辨擺手道:“讓他進來。”

朱彤拱手:“喏。”

沒一會兒。

楊彪來到殿中,趨步上前,欠身拱手:“微臣楊彪,拜見弘農王殿下。”

劉辨揮手,朗聲言道:“起來吧。”

楊彪這才直起身子:“謝殿下。”

當他望向上首端坐的弘農王時,那尊威嚴的姿態,已經跟他印象中那舉止輕挑的模樣,完全不一樣了。

尤其是那雙略顯深邃的雙眸中,彷佛自帶著王者一般的氣勢,即便是宦海沉浮了數十年的楊彪,也不由地為之心季。

只一眼!

便讓楊彪產生一種莫名的敬畏之感。

這種感覺,哪怕是當年在雒陽皇宮上朝時,面對先帝,都不曾有過的敬畏。

劉辨的身材雖然不夠高大,但身上卻散發出一股君臨天下的王者氣息,而這才是一個帝王最核心的潛質。

“楊公,坐下吧。”

劉辨擺手示意其一旁落座。

“謝殿下。”

楊彪再次感謝。

旋即。

側身到一旁,款款落座。

劉辨深吸口氣,倒也懶得跟楊彪廢話,朗聲道:“楊公,你自被董卓罷黜以後,便消失了蹤跡,如今忽然出現在南陽,這應該不是巧合吧?”

楊彪豈敢隱瞞,當即頷首點頭:“聽聞殿下在雒陽尋得傳國玉璽,老臣是特意來南陽,尋殿下的。”

“哦?”

劉辨驚歎楊彪的誠懇:“既如此,你可願意留在孤身旁?”

楊彪鄭重拱手:“老臣願助殿下一臂之力。”

劉辨試探性地問道:“楊公啊,且容孤問一句,你是因為被董卓罷黜,這才不得已選擇南陽漢庭,還是當真覺得孤更能成大事?”

不得不承認。

劉辨的這個問題有些犀利。

如果是因為被董卓罷黜,這才不得已選擇南陽漢庭,必然會讓弘農王生氣,楊彪絕不可能這麼回答。

但是......

即便回答弘農王能成大事,恐怕也難以討其歡心。

畢竟,楊彪來之前,是做過功課的。

陰少府被遣送回南陽的事情,他多少有些耳聞。

弘農王這麼問他,多少有點挖坑的意思。

“這......”

楊彪略一沉吟,輕聲道:“不知殿下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劉辨自然不假思索:“當然是真話。”

楊彪作揖,極其懇切地道:“我弘農楊氏世食漢祿,發誓忠君報國,可長安漢庭已經被奸賊董卓竊據,獨霸朝綱,為禍天下。”

“微臣......”

楊彪略一停頓,輕聲道:“微臣於長安漢庭,的確是報國無門!可自打聽聞殿下在雒陽全殲董卓殘部,得天相助,斷橋扭轉局勢,又與雒陽殘廢之中,獲得傳國玉璽。”

“微臣自知殿下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因此便收拾行禮,帶上妻兒,離開了弘農,直奔南陽來尋殿下。”

“其實,就在進入太守府之前,微臣都在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但在踏入正殿的這一剎那,微臣覺得此行,便是得天指引,方才至此。”

言至於此,楊彪拱手抱拳:“殿下,微臣深切地認為,只有殿下您,才真正可能令大漢中興,長安漢庭聲勢雖壯,但卻垂垂老矣,難獲新生。”

劉辨澹然一笑。

不管楊彪說的是不是真的,這番話聽著的確舒心。

當然。

他也不計較楊彪是不是真心投靠。

畢竟,在將來的新朝,會對三公的權力加以限制,楊彪充其量只能是南陽漢庭的吉祥物,能把他的作用發揮出來即可,至於真心與否,劉辨完全不在乎。

“難得你有這片赤誠之心。”

劉辨長出了口氣,饒有興致地點點頭:“孤便拜你為太尉,總領新朝武事,繼續為大漢貢獻自己的力量吧。”

其實,劉辨想要拜楊彪為上公太傅,畢竟這個職位,充其量只是個榮譽虛職而已,使計職權非常小,很難干預到朝政。

可是......

在登基大典,三公奏拉開序幕後,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流程。

劉辨要將具有神聖意義的漢室重寶斬蛇劍,授給代表百官的太尉,並且告令群臣,意在對群臣的勸勉。

基於此,劉辨方才提拔楊彪為太尉,這樣可以令登基大典更加正式,對於長安漢庭的震懾力,同樣可以發揮到最大。

楊彪欠身拱手:“微臣定為陛下效死命。”

劉辨擺手:“起來吧,不必多禮。”

楊彪:“多謝殿下!”

------題外話------

劉辨登基稱帝,跪求一波支援!目前還差160+月票,更新番外!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穿成惡毒女配後與反派he了穿成惡毒女配後跟反派he了唐門子弟福晉難當玄醫福晉不好惹扮演探秘:貧道真的只是個演員我說了我不是卡蓮演員的日常演員請就位潛伏從偽裝者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