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國賊

第五百七十八章 長公主來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國賊第五百七十八章 長公主來了

多鐸部清軍佔領潼關後,休兵二日,正月十六日,由潼關進發,正月十八日,多鐸部佔領西安,幾天後,阿濟格部也到達西安,清攝政王多爾袞命多鐸部按原定計劃往攻南京,阿濟格部負責追剿大順軍,多鐸在西安休整兵馬一個月,二月十四日,率領清軍出潼關,隨即招降了駐守河南府的大順軍平南伯劉忠,三月初五日,清軍取道歸德府,向南進攻南明弘光政權。

大順軍和清軍在潼關激戰了十三天,這是決定大順政權能不能保住西北地區的關鍵一戰,大順軍最後以失敗告終,十三日,大順軍到達西安,李自成當天就帶領部分文職官員、家屬和財物,經藍田、商洛向河南撤退。

隨李自成撤退的有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磁侯劉芳亮、綿侯袁宗第、義侯張鼐、丞相牛金星、軍師宋獻策等,還有包括皇后高氏在內的眷屬,兵員約為十三萬,由陝西商洛經河南到達湖北襄陽,會合駐守當地的白旺部,兵力增強到二十多萬,大順軍繼續東下武昌等地;防守陝北的李過、高一功部,在清軍佔領西安以後,無法直接南撤河南、湖廣,而向西轉移會合其他駐守西北的大順軍,取道陝西漢中南入四川,然後順江到達湖北荊州地區,大順軍由於南撤的路線不同形成了東、西兩大集團。

田承嗣在崇明島上長住,一方面是陪水笙和兒子,給兒子取名田世雄,有水笙、桂香、顧秦、雲秀蓮(雲秀蓮一切從簡跟田承嗣圓了房)侍候,田承嗣的日子美滋滋的;另一方面是監督火槍營和水軍的訓練,到十一月底,錦衣衛火槍營有槍官兵達到了五千人,這使得錦衣衛火槍兵達到了規模作戰,而水軍每艘戰艦也配備了一定的火炮,並具有了相當水平的海上航行和戰鬥能力。

這天田承嗣接到塘報:十一月十六日,張獻忠在成都建國稱帝,國號大西,建元大順,改成都為西京。他還採用了明初官制,任命左右丞相;設內閣六部,任命六尚書;封養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為王;立軍都督府以統率全軍。

原來張獻忠率部在萬縣留屯三月後,接著連克梁山、忠州、涪州、瀘州,擊敗大明總兵曹英,攻破重慶府的佛圖關,明朝四川總兵秦良玉率兵來戰,亦被張獻忠部擊敗,六月二十日佔領川北重鎮重慶;張獻忠處死了從漢中逃來的瑞王朱常浩、巡撫陳士奇、兵備副使陳纁、知府王行儉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僚。

七月初四日,張獻忠命劉廷舉守重慶,他親自率三十萬大軍,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進,沿路州縣望風投降,四川巡撫龍文光由順慶馳援成都,又調總兵劉鎮藩和附近土兵守城,張獻忠使其眾偽為援兵混入城中,龍文光不能辨,八月初七日,張獻忠部從四面同時攻城,混入的賊兵裡應外合,八月初九日,張獻忠部攻克成都,明藩成都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淥自殺,四川巡撫龍文光、巡按御史劉之渤、按察副使張繼孟等明朝派駐四川的主要官員因拒不投降,均被農民軍處死。

九月,張獻忠派艾能奇往攻,李自成部將馬科據守綿州,艾能奇一時之間不能取勝,張獻忠親自率軍攻打綿州,馬科不支敗走漢中,十月,李定國攻克保寧;孫可望下龍安,使王執行守之,又率兵攻茂州克之。接著艾能奇攻克雅州,除遵義府、石砫、黎明土司外,四川省境已盡屬張獻忠所有,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田承嗣心說張獻忠入川,四川人可就倒大黴了,可是自己對張獻忠是鞭長莫及,根本阻止不了這個殺人惡魔的暴行,嘆了一會氣之後,由拿起了其他的塘報看起來:順治建立起八旗常備兵制,仍嚴格實行按民族分別編制的原則,則滿州、蒙古、漢軍各為八旗,兵額總數約為二十二萬餘人;八旗兵以滿州八旗為基幹,採取世襲兵制,在年十六歲以上的八旗子弟中挑補旗兵。滿、蒙、漢八旗,每旗各設都統(固山額真)一人,副都統(梅勒章京)二人;所屬驍騎參領(甲喇章京),滿洲、漢軍每旗各五人,蒙古每旗二人。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其兵丁負責保衛宮廷;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黃為下五旗。行軍巡狩以上三旗和正藍共四旗居左為左翼,其餘四旗居右為右翼。

田承嗣暗道:順治這一招使得滿清增加了十萬人馬,清軍八旗兵員不足大大得到緩解,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再接著看塘報:順治在十月初一日,以孔子六十五代孫孔允植仍襲封衍聖公,兼太子太傅,孔允鈺等仍襲五經博士,滿清國策實行尊孔;十一月二十五日,順治任湯若望欽天監掌印官,西洋新法所修之曆法;順治實行裡甲制與保甲制在地方混雜並行,

(裡甲制是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選丁多者十人為里長,其餘百戶分為十甲;它以戶為主,目的是弄清一戶負擔的田糧丁銀,以便徵收賦役。保甲制是以十戶一牌,十牌為一甲,十甲為一保,牌設牌頭,甲設甲長,保設保正;它以人為主,目的在於維持地方治安秩序,防止人民反抗。)順治把裡甲制與保甲制並行,就是要保甲制才取代了裡甲制,更好的控制統治區裡的百姓。

田承嗣心說多爾袞不過是能打能拼勇猛剛強,順治是綿裡藏針以柔克剛,這順治尊孔、保甲制是軟刀子,可比多爾袞刀槍厲害多了,更讓田承嗣鬱悶的是,自己渴求的大才湯若望,還是被滿清給籠絡去了。

這時田小四放輕腳步進屋,低聲說道:“少爺,溫總兵有訊息到,卞大家失蹤了,溫總兵組織人手四處查詢。”

田承嗣聽說卞玉京失蹤了,不由得嘆了口氣,命中註定是留不住卞玉京啊,說道:“小四,告訴溫正,只要盯著吳偉業,一定可以找到卞玉京,不過找到卞玉京後,問她願不願意回來,如果不願意回來,又願意守口如瓶,那就隨她去吧。”

田小四答應一聲離開,田承嗣喊住田小四說道:“讓溫正帶一箱奇珍異寶給卞玉京,不管她回不回來,都勸她收下這份心意。”

田小四離開後,田承嗣癱倒在椅子上,自己要佔盡秦淮八豔,逼死了董小宛,逃了卞玉京,對陳圓圓很卑鄙,而柳如又見不得光,李香君還藏在那裡,自己實在是太瘋狂,至於顧橫波,哎,該放手時就放手吧。

突然田小四跑了進來,說道:“少爺,長公主乘船秘密到島上了。”

田承嗣愣了一下說道:“你去接她來統領府。”

田小四答應後快步走了出去,田承嗣對朱媺娖很煩,這女人特別我行我素,做事情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想法,如果不是跟她有緣分,兩人還定過親事,她又死了父母弟弟,自己真是懶得理她。

朱媺娖是由雲秀蓮陪著來的,雲秀蓮把朱媺娖送到,跟田承嗣微笑了一下,就轉身離開了書房,田承嗣等親兵送上茶水後,才問道:“嬍娖,出了什麼事?讓你親自趕到崇明島來。”

朱媺娖不滿道:“承嗣,難道本公主就不可以來看你嗎?”

田承嗣望著朱媺娖笑了笑,朱媺娖說道:“承嗣,不管怎麼說,我們兩人是訂過親的,你莫非想反悔?”

田承嗣說道:“嬍娖,你怎麼突然提起這檔子事情呢?”

朱媺娖說道:“承嗣,我問你,我們定親的事情還算不算數?”

田承嗣說道:“嬍娖,這件事貌似是你不想認賬的。”

朱媺娖說道:“承嗣,我只問你現在還承不承認。”

田承嗣說道:“嬍娖,只要你願意,我無所謂的。”

朱媺娖說道:“無所謂是什麼意思?”

田承嗣說道:“就是說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朱媺娖沉默了一會說道:“好,你認賬就行,現在我先說來找你的原因。”

田承嗣說道:“嗯,你說吧。”

朱媺娖說道:“承嗣,月初,從北邊來了一個和尚,他在南京城稱是父皇封的齊王,而且是父皇並沒有殉國。”

田承嗣知道朱媺娖說得是,那個招搖撞騙的大悲和尚,這就是南明歷史上著名的“南渡三案”的大悲監案,在加上“太子案”“童妃案”,就是這三個詭異的案子,把南明王朝進一步推向了深淵。

田承嗣說道:“嬍娖,皇上殯天是千真萬確的事情,你不要被招搖撞騙的人亂了心智。”

朱媺娖低著頭,過了好一會才說道:“承嗣,我也覺得整件事不可能,如果有一天我的弟弟出現,他們還有機會做皇帝嗎?”

田承嗣說道:“你應該去問朱由菘呀。”

朱媺娖眼裡含淚道:“你,太讓人傷心了。”

田承嗣嘆口氣道:“你當時為什麼要答應朱由菘作監國,又答應他做皇帝,現在木已成舟,你的三個弟弟是沒有機會了,真要是出現在江南,說不定還會有性命之憂。”

朱媺娖說道:“承嗣,那時我重病在身,被那些大臣哄騙了,我的弟弟真要出現了,你這個當姐夫的,可不能袖手旁觀呀。”

田承嗣說道:“嬍娖,弘光朝上下個個視我為洪水猛獸,讓我怎麼來幫你呢,對了,你這麼關心弟弟皇位的事情,莫非已經找到弟弟了。”

朱媺娖說道:“我還沒有找到弟弟,不過有一個人告訴我,說四弟並沒有被闖賊抓住,他當時換裝逃了出去。”

田承嗣說道:“是誰告訴你的?”

朱媺娖說道:“一個叫賽貂蟬的女人說的,他告訴我叫胡三叔的人帶著四弟逃走了,只是四弟一直沒出現。”

田承嗣聽朱媺娖提到賽貂蟬心裡猛跳,不知道賽貂蟬跟朱媺娖說了些什麼,朱媺娖說道:“賽貂蟬很可憐,他被闖賊捉去做了營妓,三個月前賽貂蟬所在的那支闖賊投降清軍,賽貂蟬遭到了更大的摧殘,臉上被清軍劃了好幾刀,清軍把賽貂蟬推下懸崖,賽貂蟬大難不死,一路帶著傷乞討往南走,上個月才被我的手下收容。”

田承嗣聽了心裡一慘,一個美貌的女子竟然落到這個地步,自己畢竟跟她相好過幾次,於是問道:“嬍娖,她現在怎麼樣?”

朱媺娖說道:“我給你帶來了,你可要好好安置她。”

田承嗣聽朱媺娖的口氣,恐怕是知道自己跟賽貂蟬的關係,心說自己女人多得很,也不怕再多賽貂蟬一個,一句話蝨多不癢債多不愁,當日老丈人要自己收了賽貂蟬,現在肯定是不行了,不過自己會照顧好賽貂蟬,讓他衣食無憂的過完下半生。

朱媺娖又說道:“承嗣,弟弟的事情你表個態。”

田承嗣說道:“好了,支援,支援還不行嗎?”

朱媺娖說道:“這還差不多,承嗣,我這次來是想向你借一筆糧餉,作官軍過年應急只用。”

田承嗣說道:“嬍娖,你河南官軍的糧餉,是一半自籌一半由弘光朝給付,難道朱由菘這幾個月沒有給河南官軍糧餉嗎?”

朱媺娖說道:“我去河南時,福王過了我二十萬兩餉銀,福王登基是給了十萬兩餉銀,這些銀子對十多萬河南官軍簡直是杯水車薪,這幾個月再怎麼催餉,福王沒有再拔一兩銀子的餉銀。”

弘光朝廷控制著半壁江山,淮河以南是當時大明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方,而且受戰亂破壞最小,崇禎十七年五月,建立江北四鎮的時候,規定每鎮額兵三萬,每年供應米二十萬石、銀四十萬兩,由於當時一石米約值銀一兩,四鎮合計每年二百四十萬,加上弘光朝廷的各種賞賜,已給江北四鎮三百六十萬,再加上田承嗣得的一百三十萬兩餉銀,朱媺娖的三十萬兩餉銀,東南餉額不滿五百萬,弘光朝廷豈能以有限之財供無已之求?

田承嗣除了那一百三十萬兩餉銀,也再沒有得到弘光朝廷的一兩銀子,於是田承嗣說道:“嬍娖,我這幾個月也沒有得到弘光朝廷一兩餉銀啊!”

朱媺娖說道:“承嗣,你說這話是不想借銀子了?”

田承嗣說道:“嬍娖,怎麼這樣想呢,我是說錦衣衛也很困難,不過你要借銀子,我們誰跟誰啊,我就是勒緊褲腰帶,也會接銀子給你的,你說個數目吧!”

朱媺娖扳著手指算了算說道:“承嗣,你借我六十萬兩銀子,不,八十萬兩銀子。”(未完待續)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重生寫推理小說英雄聯盟大國戰大國焊將大國高科大國妙醫大國之巨匠重生之大明國公無盡塔防遊戲科技大玩家我真不是山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