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388章 決定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家祖朱重八第388章 決定了

正當這時,錦衣衛指揮使方成洋匆匆進門,行了禮隨之做了呈稟。

“涼國公等數十個武將坐著汽車,從正陽門繞城行駛,販夫走卒士紳名流無不擁擠其中,致使城中道路擁堵人不能行。”

“五城兵馬司雖竭力維持秩序,但數個時辰之中,應天府仍接受了數樁兒童走失桉,現在巡城御史正在奉天門外彈劾此事。”

聽罷,朱標眼神不善的瞥來。

就朱允熥那點小心思,朱標又何嘗猜不出來,藍玉能這麼快招搖起來,必是有朱允熥的從中助力。

朱允熥接收到朱標的眼神,當即趕忙低下腦袋盯起了自己的腳尖。

在朱標面前,還哪有他耍心眼的機會。

好在朱標私下對朱允熥嚴苛,至少表面還是很維護朱允熥的。

不過數息時間,不等那些我文官有所反應,朱標便從朱允熥身上移開眼神,轉而問道:“可否有踩踏事故?”

要是因踩踏造成了傷亡,那可就要論罪了。

而作為罪魁禍首的朱允熥,即便是有朱標迴護,也少不了要拿出擔責的態度來。

“尚沒有。”

方成洋話說的較為嚴謹,更體現了其中的真實性。

對之,朱允熥則抿嘴一笑。

現在的藍玉較之以往收斂了很多,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即便是他想不到,也能認真聽一下其他武將的諫言了。

要不是這,他也不敢把這個事情全權交給藍玉。

“陛下....”

朱標先行杜絕了文臣的刁難,但仍舊沒有罷休的意思。

還不等文臣多說,只聽朱標便道:“堂堂勳戚駕車街頭招搖過市成何體統,傳孤口諭責令他們即刻避府反省。”

朱標迫於形勢所逼,從老朱手裡接了位,但他自始至終仍以孤自稱。

而朱允熥和朱標的想法差不多,也還未對朱標改口以父皇相稱。

不管外臣現在如何看待老朱,但在朱標和朱允熥的眼裡,老朱永遠是大明的掌舵人。

哪怕有一天老朱不贊成朱標的執政方式,朱標也只會和老朱據理力爭,甚至不惜改變與自己的想法,也絕不會認為禪讓之後的老朱還算個屁。

當然,這也是朱允熥的想法。

要不然,他也不會時常把他要做的事情告知於老朱了。

縱觀古今歷史,還活著太上皇絕不是個好位置。

要麼就是傀儡,要麼就是將要亡國時找的背鍋俠。

對,後來乾隆也還當過三年的太上皇,但那時候嘉慶即便即位,朝中大權仍舊還掌控於乾隆手上的。

像老朱家這種關係的,那還真是特別的少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朱標一聲令下,方成洋領命退出。

隨後,朱標往朱允熥身上一盯,疾言厲色道:“此事因你職大的汽車而起,你有脫不了的干係,寫封自劾奏疏下發六部傳抄邸報。”

朱標的先行處罰,倒讓那些文官沒辦法再往下論罪了。

汽車雖說造成了不小的轟動,但卻並沒有造成啥傷亡,朱允熥自動自劾認錯這已算非常非常嚴格的了。

“是。”

朱允熥知道朱標這樣做,而是為了在文官那兒有個交代。

同時,也是為更方便汽車推行的。

“陛下英明!”

朱允熥乖乖答應之後,文官們也沒辦法往下繼續了。

他們不過只有奏陳之權,要是再往下繼續的話,那就是撕破臉皮了。

別看朱標和顏悅色的,但也不會任由他們想說啥就說啥的。

更何況,他們奏陳彈劾汽車,不過就是想在疍民的問題上搬回一局罷了。

朝堂中的問題本就是如此,你來我往之中自然有勝有負,沒必要因一時的成敗就把鍋都砸了。

“臣等告退!”

在文官們先後走了後,殿中的溫度陡然變低了很多。

朱允熥縮了縮脖子,哪還敢再往下待,當即就準備悄悄熘走。

哪知朱標早就盯上了他,也不管那些文官走完與否便森然,道:“太子就在這兒先把自劾奏章寫了吧。”

朱標都開口了,朱允熥哪能不應。

他要是不應的話,那就得多加一項違逆的罪過了。

“是,父親。”

朱允熥扭頭返回,恭恭敬敬的應答。

矗立良久之後,直到那些文官都走光了後,朱標這才道:“你就沒啥想和孤說的?”

楊永保先行一步回來,必然是把該說的都說了,朱允熥也瞞不過朱標的。

但,他今天真的是專門去看老朱的,汽車的事情不過都是巧合而已。

至於他帶著老朱兜風,絕對是真心誠意的,至於藉著這機會給汽車揚名,不過都是順帶手的事情。

朱允熥知道朱標在乎的什麼,先把關於老朱的部分解釋了一遍。

隨後,這才道:“兒子知道汽車必然會被那些文官所不容,只能便讓舅爺先行買進以達到推銷的效果。”

“這汽車無論舒適度還是速度上都比馬車要更快一些,足可以成為達官顯貴爭相買進的稀罕物了。”

“那些文官即便是家中殷實的人家,也不敢過分招搖,所以兒子把汽車定在了一千兩上。”

“這也只是對文官分化微不足道的一種方式,只要他們能被腐蝕第一次,那就會有第二次的。”

朱允熥這個安排談不上有多高明,但見朱允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朱標倒也沒再繼續往下苛責。

“正如你所說,世間萬物本就是不斷往下發展的,能有代替火燭的電燈,那就會有能代替轎馬的汽車。”

“只是你不管分化還是腐蝕那些文官,一千兩終究是貴了一些,他們同樣不敢往出來拿吧?”

老朱治下的刑獄那可不是在開玩笑,要是真查出來貪墨,那真的是要剝皮實草的。

“一千兩也是為讓他們能夠看到還錢的希望,兒子打算開辦從寶鈔行開出分司開銀行衙門,主旨是完成朝廷和民間資金的流動。”

朱允熥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多,而就是因為他的這些想法才致使大明有了今天。

所以,朱標倒也願意聽。

“銀行?”

朱允熥點頭,道:“對,其實和錢莊差不多,但地域限制少業務往來更多一些,目前大支撐大明經濟的還都只限於海貿,本土自給自銷的產業還太少,這不利於產業結構的平衡。”

“兒子開辦銀行打算透過吸納儲戶存款,再借貸給借款人,利借貸人的利息達到銀行的最終利益。”

“當然,利息只是其中之一。”

“最主要的還是要透過借貸在民間的錢流通出去,提高產業結構的平衡外,再滿足於百姓急速發展的生活質量。”

“比如一個走街串巷賣豆腐的貨郎,他的豆腐遠近聞名,但就是缺乏資金沒錢租鋪子,這種情況下銀行就可借貸,先交一部分銀子,剩下的就由銀行負責支付。”

“由銀行支付給賣家,再由貨郎償還於銀行,有了銀行的保證會讓交易更容易放心,而銀行也可以收取一定的利息。”

“再說生活質量上,目前富明實業建造起來的房子越來越多了,很多百姓都有喬遷新居的打算,但奈何缺乏購買的本金。”

“之前要富明實業借貸給產業附近的百姓,以便帶動富明實業的進一步發展,但富明實業說起來還是相當於私人的,這少了些公開公正性。”

“主要是由銀行代為收取,可以透過一來一回中讓銀行實行真正的獲利。”

朱允熥一字一句說的詳細,朱標撫摸著鬍鬚也聽得比較認真。

“按你的話要是由銀行提供資金讓貨郎借貸銀子置辦鋪子,勢必有太多的人效彷,商賈所獲之利遠在農人之上,這又如何避免?”

話都說到此處了,朱標不見得真的一點兒沒想到,更多的只不過是保留底牌,看朱允熥的想法是否同他的不謀而合而已。

現在當家的是朱標,這些事情想要全部履行,還得是得到朱標的真正支援。

“戶籍制度這便是最大門檻。”

“凡是農戶購買者可以,但倘若是要借貸置辦鋪子,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既是借貸肯定得考慮是否有償還能力,在考察這些時候完全可以把這些方面都考慮進去。”

其實,即便是放開商貿的限制也不見得人人都去通商的。

後世之中又沒有對於職業的限制,而且在那個工業化飛速發展的程序中,商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富裕的基石。

那時候百姓誰都知道商貿賺錢,不也該種地的還是踏踏實實的種地嗎?

“你說的這些有些道理。”

“你先把自劾奏章寫了。”

這些想法他雖在心中規劃很久,但朱標畢竟是第一次聽到,還得再仔細思考後才能做最終決定。

朱允熥也沒催促,只道:“父親,還有個事情。”

“眼下南北官道上的水泥路已經鋪好了,但要想真正達到南糧北運恐怕還不行,父親可還記得兒子說過的那個火車?”

當初,朱允熥在寶船下水之後就曾說過要實現在陸上載貨千噸的目標。

“是有這事。”

“汽車已經問世,火車應該也不遠了,但運輸的軌道還沒有鋪,這個事情是不是應該已經提上程序了。”

朱允熥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以將來遷都為目標的,到底該往哪裡遷該有個準備了。

朱允熥之前鋪設水泥路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了,但那時候遷都的時機還不成熟,因而朱允熥修也就修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說不準啥時候就要落實到實處了。

要是還沒個準備隨便亂修的話,一旦突然必須要遷都了這是很容易耽誤事的。

朱標不置可否,只是把楊永保招呼過來耳語了幾句。

片刻的功夫,楊永保匆匆而來。

“這是孤當年巡視西安給你皇爺爺寫的條陳,你先看看再說!”

朱標在從西安回來的路上就病這條陳是在病中寫下來的,但因朱允熥的突然開竅,這才被老朱留中了。

朱允熥從朱標手中接過,這條陳早就有些泛黃了,但上面的字跡還清晰可見。

和朱標的有八九分相似,唯獨少了平日的那種剛勁有力。

看來那時候的朱標已經病的不輕了。

這奏章比對了西安,北平,洛陽,開封四處,從人文交通位置環境等各個方面做了對比。

洛陽開封人文方面差了些,也就是所謂的沒有龍氣所在。

最後種種比較了西安和北平,這兩處各有千秋,北平最後之所以落選,是因為距離邊關太近,且氣候上北風呼嘯比西安差很多,達官顯貴中的阻力更大。

最主要的是,北平曾是北元的大都,包括朱標在內從情理上都反感去。

至於北元統一中原定都北平享國九十餘年,北平是否就是傳說中的龍興之地,這就沒有過多的筆墨了。

這話要是讓老朱聽到,恐得牛氣哄哄的說一句,他北元既佔據著龍興之地位為何還讓咱奪了天下。

看完朱標的條陳,朱允熥還給了朱標。

“不知父親如何看?”

老朱很早之前就開始在西安佈局,而朱標顯然是支援這一條陳的。

看著朱標幾乎寫到吃毛求疵的條陳,朱允熥有些不太確信是否能說動朱標了。

一旦遷都西安那就得耗資數萬去修建宮殿,他實在不想等他即位再往北平折騰一頓了。

要是真遷在了西安,那這一世大明的都城恐再無緣於北平了。

想到這,朱允熥突然想到了,後世流傳甚廣的一句話。

不等朱標說話,朱允熥便道:“父親,兒子以為還是北平好。”

“北平相較於西安差的只是氣候,至於地理位置兒子看並不是個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也是獨屬於我大明的錚錚鐵骨不是嘛。”

朱祁鎮土木堡後於謙力挽狂瀾誓死不南遷,避免了大明重蹈南宋之覆轍,闖王攻進北平崇禎皇帝煤山自刎留下絕命書。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不管後世如何黑大明,大明終究是沒斷了骨頭。

因為有他的穿越大明之後變成啥樣子不得而知,但到了北平將來或許還能全了歷史上那錚錚鐵骨。

“至於百官反對,那些文武大臣們在應天府置辦了豐厚的家業,只要是遷到了那裡都不會同意。”

“不僅是文武百官們,士紳大族們也不會同意的,一旦遷都政治中心就將轉移,這會直接影響經濟直接北移,這於他們也是傷筋動骨的打擊。”

“另外,北平的民心較之於西安也更強一些,畢竟是作為都城的,要是到了西安還得重新經營這些。”

朱允熥西安去過北平也去過。

到了北平,百姓紛紛避道相迎。

而在西安,百姓禮節上倒是沒問題,但看到朱允熥的儀仗一個個眼神噴火,恨不得立馬朝朱允熥丟石子。

所以,在北平他可以隨便上街,在西安他就不敢冒這個險了。

朱允熥說的口乾舌燥,朱標不知聽進去了沒有,反倒是翻閱了桌上的奏章。

他說的夠簡短了。

啥時候不能批,非要趕在現在?

朱允熥正要叨咕幾聲不滿,朱標則抬頭道:“說完了?”

“現在的北元較之數年前更加安穩,北平唯一的缺點就是氣候更加寒冷,以及是北元昔日的都城。”

“至於其他方面,確實較之於西安更有優勢,正如你所說,既然是要遷都也不差再多些難題了。”

朱允熥越聽越清晰,這是要往北平遷了啊。

“父親的意思是?”

“遷都北平?”

之前老朱和朱標都露過這樣的風聲,但誰都從來沒有明確的表過態度。

隨後,朱標給了楊永保個眼神。

楊永保轉身在一密匣中翻出一封電報。

為了方便傳遞,電報用紙大概是信紙的一半,因而一眼就能看出來。

得到朱標的再次同意後,楊永保把電報遞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只是微微一瞅,便發現了其中的不同尋常。

這電報是朱棣的。

朱棣明確表示,朝廷如有遷都北平的意思,那他聽憑朝廷的差遣絕無二話。

看那時間,好像是剛到北平的。

朱允熥眼神一恍,滿滿的不可思議。

“就你那點小心思還能瞞得過你四叔?”

“你在北平周邊不計回報投入那麼大力氣的建設,這又豈是平白無故的?”

也是!

當年朱標巡視西安以備遷都,老朱早就已經透露過風聲了。

雖然這麼多年再提及,也還是可以輕而易舉聯想起來的。

朱允熥不好意思瞅了眼朱標,小聲都囔著道:“兒子在西安也投了啊。”

朱標聽到與否不知道,反正是沒往下追究。

“孤已經給他回電,明確告訴他了。”

朱棣剛到倭國的時候就發了這電報,難道是以此為由頭徹底想讓朝廷把倭國交給他打理?

不過,畢竟隔海相望。

就像老朱在《皇明祖訓》中所擔心的那樣,即便是把倭國打下來控制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要是由朱標鎮守的話,這倒也是最合適的。

朱允熥臉上神情變化莫測中,朱標笑了笑道:“你就不用胡思亂想了,沒你想的那麼複雜,你四叔不是個收成之人,他是天生的大將軍,喜歡用一生的時間去征戰沙場。”

“發這封電報的意思就是為了讓朝廷看到他的決心罷了。”

“你四叔喜歡征戰不喜歡治理,在倭國兵戈平息的時候,曾多次上書朝廷希望有了戰事能想起來他來。”

“目前用兵的機會少,而且倭國你四叔又出了主力,你四叔無論介意與否,哪能讓你四叔栽樹,反而把栽果子的機會給了別人。”

“你以為高熾如何?”

朱標就差明說,等將來需要朱棣出兵的時候,讓朱高熾接替朱棣去倭國了,朱允熥又豈能浮了朱標的意思。

更何況,無論是從歷史分析,還是朱允熥現今的接觸,朱高熾的確是有這個能力的。

朱允熥應道:“高熾有治世之才。”

倭國的局面是朱允熥一手促成起來的,朱標之所以這樣問也是試探一下朱允熥是否有放手的魄力。

其實,朱允熥到底是個啥人,朱標早就有所瞭解了。

只是為人父母者,總是想要隨時提點一下子弟,以便讓子弟能更加出色。

“四叔軍事實力不弱於舅爺,但卻比舅爺更加的穩重,要是四叔出行去征戰那當然再好不過了。”

“兒子從沒對四叔有疑。”

把倭國交給朱棣打理那是給的,但若是朱棣主動討要那可就另說了。

畢竟作為穿越者的他,可是清楚知道歷史上的朱棣是發動了靖難,從而搶了朱允炆皇位的。

理性分析這樣的可能不一定會存在,但是那還不是有萬一的情況嗎?

他總得有所防備。

“這樣最好了。”

“人都說天家無親情,孤和你皇爺爺的想法一樣,唯盼望子弟和睦,永遠不會骨肉相殘。”

按照目前的發展,這樣的可能是沒有。

但歷史上,朱棣搶了朱允炆的皇位,朱高煦搶朱瞻基皇位失敗連同兒子全部被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到後來,倒是好了些。

“兒子明白!”

“兒子會團結好兄弟,照顧好王叔們的。”

對於這,朱允熥只能先應下了。

宗族問題是大明亡國的一大重要原因,這個問題非常有必要解決。

別看朱棣去了倭國,朱柏去了交趾,但他們的家卷都還在藩地,他們仍然在享受著朝廷的俸祿。

這個問題要是不能得以解決的話,將來仍會成為壓垮大明的一座大山。

只是,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

“嗯,去寫自劾奏章吧。”

被朱標罰抄了那麼多的書,朱允熥雖沒有文官們提筆成文的本事,但也是能夠把一份自劾奏章寫到洋洋灑灑的。

可惜,朱標並不想讓朱允熥那麼容易過關。

朱允熥寫完第一封交給朱標過目,被朱標批評的一無是處然後駁回。

之後,朱允熥再寫再被駁回。

一連寫了十幾封,頭髮都被薅光了,這才終於被朱標放過。

“把這些全都送到通政司,然後直接傳抄六部。”

十幾封自劾奏章連上,這認錯態度足夠真誠了吧?

還以為朱標只是為了讓他寫而寫,原來還有這樣的打算啊。

“父親,兒子讓職大那兒專門為父親打造輛汽車。”

朱標知道朱允熥態度為啥突然變得不一樣的原因,即便是真的需要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接受的。

這要是接受了,朱允熥不就心安理得了?

“行了,你先把鐵道的事情辦了吧。”

“這恐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吧?”

相較於水泥路,的確難了很多。

“只能先把框架搭建起來,然後等鄭和下西洋回來再往下接著繼續了。”

這個事情不遜於編撰大典,富明實業哪能把兩項同時做,只能是依靠鄭和下西洋的資金支援了。

當然,鄭和船上也有富明實業的貨。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諸天新時代我有一座天地當鋪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綠茶味瑪麗蘇我在神墟學斬妖千十鎮真邪筆記我想要當鹹魚反向錦鯉線上開大救人被訛詐,反手一個報警電話霸武諸天我有一本萬妖典原神:直播建立丘丘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