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孽子

第405章 衝突(二合一)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孽子第405章 衝突(二合一)

論文是什麼,對於大明的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一個東西。

哪像是後世,但凡是上了大學的,就沒有沒寫過論文的。

哪怕是沒有上大學的,或多或少也是聽說過論文這麼一個東西。

但是放在大明,除了學術大老有機會出書,一般的讀書人是一輩子也是沒有辦法出書的。

哪怕是自己寫了文章,也是沒有途徑去刊登、發表。

這個年代,自己出書或者是找人幫自己發表文章,那都是非常花錢的一件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

很多人可能覺得後世海外的一些書籍非常的貴,動不動就是上百美元一本。

其實這是古代中國一樣存在的。

哪怕是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書籍價格已經大幅度下降了,也是達不到後世那種隨便誰家都有一堆書的存在。

這麼一來,要搞一本雜誌,要收集發表論文,執行起來就比較不知道從哪裡著手了。

至少于謙現在是這麼認為的。

哪怕是有《大明日報》這些報紙在那邊當做是桉例,也跟《自然和科學》很不同。

“你這方案完全不行,只是一份加厚版的報紙,雜誌不是這樣子辦理的。”

果然,于謙的方案給到朱瞻墉的時候,立馬就被否定了。

“王爺,這《自然與科學》雜誌的物件確實是跟報紙不一樣,所以我們在選題上面已經考慮了。”

“雖然看起來像是加厚版的報紙,但是裡面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于謙還想著解釋一下,不過朱瞻墉顯然聽不進去。

“這些文章,就像是流水賬一樣的記錄了相關研究的過程。”

“根本就沒有體現一篇論文的水平,也跟我們希望傳遞的東西不一樣。”

“這樣吧,我寫一篇作為範例,大家參考這個方向來寫。”

朱瞻墉還是非常重視《自然與科學》這個雜誌的,再加上他也想要藉著這個機會給蒸汽機預熱一下。

所以他準備以蒸汽機的應用作為論文題目,親自寫一篇文章,作為第一期雜誌的第一篇文章,給大家好好的洗洗腦。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大家對王爺您的學識是最佩服的,如果是您親自寫的文章,到時候宣傳效果一下就上來了。”

“我就不用那麼擔心這本雜誌剛開始的銷量不好了。”

雖然之前已經與朱瞻墉商討了下一步的宣傳方向,準備透過工匠的等級制度等方案來推動《自然與科學》雜誌的銷量。

但是一個新的制度的建立,需要考慮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朝令夕改的情況是非常不好的。

于謙也是想要全力避免這方面的事情發生,所以很是謹慎。

但是雜誌的話,搞起來就比較快了。

只要文章夠了,直接找印刷廠印刷就行了。

“論文的重要性,讓各個書院和作坊的匠人,特別是負責產品研究的匠人,一定要充分的重視。”

“越王府也可以出面組建更多的專業研究所,專門研究一些東西。”

“比如蒸汽機研究所,如果外面有其他人有興趣的話,我們也是鼓勵支援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其他許多的裝置和技術研究,都是值得鼓勵的。”

“可以單獨拿出一百萬兩白銀出來,作為這方面的激勵或者支援資金。”

朱瞻墉覺得大明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技術爆發的基礎了。

很多東西,只需要加一把勁就有可能取得突破。

就像是蒸汽機,除了密封件的問題,其他各方面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在許多行業內,立馬就可以開始運用。

所以願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到這方面。

廣東布政使司要是提前完成了區域性的工業化,那麼以一地之力對抗北京城的三大營,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一點,恐怕除了朱瞻墉之外,其他人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王爺,我看不少蠻夷對我們的新技術也是非常感興趣。”

“有些人甚至表示願意加入我大明,為我大明服務。”

“是不是可以考慮讓這些人也加入到新技術的研究,這樣子可以加快技術的突破。”

于謙很是大膽的提出了自己的一個提議。

不過,他這個提議一出口,立馬就被朱瞻墉給否決了。

“番邦蠻夷的可以用,但不是用在這些地方。”

“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新技術就是這個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

“大明能夠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我們的生產力最強、最先進。”

“所以這方面是絕對不允許讓番邦蠻夷的人染指。”

“雖然一些番邦蠻夷的人對我大明也算是忠心耿耿,做事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認真。”

“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方面我們還是需要小心謹慎一些。”

“大明有幾千萬百姓,完全不用擔心缺少人才,缺少的只是人才的發掘。”

朱瞻墉這麼一說,于謙心中算是有底了。

看來這新技術的重要性,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高啊。

“王爺,屬下明白了。”

“不過如果是這樣子的話,我們把新技術的一些論文發表在雜誌上,是不是會導致技術洩密呢?”

舉一反三,于謙很快就把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所以這就是涉及到一個論文的書寫問題和判斷了。有些東西,肯定是不能拿出來說的。”

“有些東西,可以把一些基本的原理拿出來說,但是一些很具體的加工方法,就不一定適合拿出來說了。”

“當然了,最好就是能夠伴隨著專利技術保護的出臺,讓整個大明都更加重視技術。”

“這方面,應該還是需要一些時間去推廣。”

沒有專利相互配合,於謙說的擔憂內容,肯定是會有一部分實實在在的發生,並且給一些作坊帶來損失。

這方面最好的就是把後世專利保護的法規帶過來。

不過朝中大臣估計沒有幾個人會認可這個東西。

當然了,在廣東布政使司內部先執行,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王爺,屬下大概明白了,我現在就去安排。”

于謙說完,立馬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不過,朱瞻墉並沒有因此就閒了下來。

“王爺,出事了,瓦剌人跟寮人起了衝突,如今死了幾十人。”

楊士奇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彙報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寮人?”

朱瞻墉眉頭一皺,顯然是想到了什麼。

雖然說大明國土上的百姓,理論上都是大明子民。

但是其實情況很複雜。

像是在貴州、廣東、廣西、雲南等地,還有不少的地方是屬於當地土司、部落管理之中。

這些人有許多都是沒有進入到大明朝廷的戶籍統計之中的。

按照大明大部分人的理解,這些人不算大明百姓。

廣州府這些年經過了快速發展,對人力的需求是非常的旺盛。

這就導致了廣東西部及北部的一些寮人,大量的進入到廣州討生活。

這些人有些成為了作坊的幫工,有些成為了種植園的農夫,基本上都是做著比較底層的活。

“是的,這次雙方的衝突,是跟廣東布政使司西北部地區的寮人部落之間的衝突,這些寮人到了廣州之後,也是一幫人集聚在一起居住的。”

“瓦剌人來了之後,其中一部分人的居住區域跟他們有重疊,矛盾就產生了。”

“寮人覺得這些瓦剌人是外來者,並且是大明的俘虜,所以認為是可以欺負的。”

“而瓦剌人覺得除了大明百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欺負的。”

“這麼一來,本來沒有什麼大事的,現在也是鬧的比較嚴重了。”

“好在巡城的人員到達之後,雙方立馬停止了衝突。”

“不過我覺得這可能只是暫時的,寮人和瓦剌人作為廣州最主要的兩批外來人口。”

“他們之間的衝突,基本上是必然的。”

楊士奇給出了一個非常肯定的判斷。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衝突。

寮人的利益和瓦剌人的利益,肯定是有衝突的。

要不是因為有共同的主人壓著,估計衝突的規模早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只要在我廣東布政司,就是我大明的百姓,這一點必須要明確。”

朱瞻墉很快就有了判斷。

這事不能和稀泥,但是也不能偏向一方。

雖然瓦剌人是含香的孃家,但是寮人在南方幾個地方有著大量的存在。

要是惹出了大麻煩,雖然可以輕易的鎮壓,但肯定會影響發展。

“不過,也確實是需要採取實際有效的措施來應對現在的這個局面,要不然讓他們瞎搞下去,肯定也不是辦法。”

“廣西和貴州那邊不是有一些土司一直都不是很聽話嗎?”

“之前聽說我們廣州府有人想要去那邊招募幫工,還出現了人員失蹤的情況。”

“這瓦剌人和寮人既然那麼好鬥,那就讓他們好好的去鬥一斗。”

“只要他們能夠把貴州和廣西那些土司平定了,相關的俘虜,我們可以出一個合適的價格購買過來。”

“對他們來說,這應該是一門掙錢的生意。”

“他們本來就對種地和進入作坊做幫工不是那麼的滿意。”

“現在乾脆就順了他們的心思,直接讓他們去幫我們作戰。”

朱瞻墉準備來一個以毒攻毒。

大明那邊的各個地方,雖然名義上屬於大明,實際上很多地方朝廷基本上管不了。

這種情況,朱瞻墉自然是不想看到的。

現在就乾脆拉一批、打一批、殺一批。

在足夠的利益刺激下,他相信寮人和瓦剌人會發揮出超出自己想象的戰鬥力。

大家都離開廣州府去到各地打仗了,寮人和瓦剌人的衝突,自然也就化解了。

“王爺,這個方案好是非常好,但是會有一個問題。”

楊士奇立馬就想到了這個事情的好處和壞處。

好處就不用說了,壞處需要提醒。

“什麼問題?”

“王爺,要讓寮人和瓦剌人去打仗,自然就需要把他們武裝起來,給他們提供兵器。”

“這麼一來,他們就重新獲得了武裝。”

“要是幾十人、幾百人的,問題倒是不大。”

“這幾千人、幾萬人的,萬一這些人不服從安排,甚至搞出叛亂出來,我們恐怕就會成為笑話了。”

楊士奇覺得現在採取的方案應該是儘可能的穩重一些。

避免在跟太孫黨的爭奪之中陷入到被動的局面。

但是朱瞻墉顯然沒有考慮那麼多。

“你說的這個事情,確實是需要預防。”

“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很簡單,把寮人和瓦剌人作戰的區域劃分成一塊一塊,彼此之間交錯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每個區域的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不超過五千人。”

“這麼一來,單獨一支隊伍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們也很難從當地補充人手。”

“而一旦這支隊伍取得了比較大的戰果,要想繼續擴大的話,就會進入到衝突方的寮人或者瓦剌人的區域。”

“這就限制了單個隊伍的發展,讓局勢不至於失控。”

“再說了,這些寮人也好,瓦剌人也好,他們的家庭都在廣州府。”

“如果他們要做什麼極端的事情,也是需要先想一想會有什麼後果。”

“沒有後勤補給,沒有人員補給,家人又都在我們的手中。”

“只要他們不犯傻,就知道繼續為我大明賣命,才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了,最好就是在每一支隊伍裡頭安排一些聯絡員,讓他們能夠及時的把情報傳遞出來。”

“這樣子可以進一步的降低他們叛亂的風險。”

朱瞻墉這一套措施放出來,楊士奇立馬就松了一口氣。

如果這樣子做的話,顯然自己的擔心基本上不會發生了。

哪怕是會發生,規模肯定也是非常小的。

那個時候純屬就當成是給新軍提供了練習的機會了。

“王爺,那我就按照這個方向先去安排了。”

楊士奇不再糾結,立馬就開始去幹活了。

而這個變化,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

甚至可以說是深刻的影響了大明南方的格局。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宇宙級寵愛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諸天新時代我真不是魔神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大魔頭都市醒來滿級嬌氣包在九零當團寵八零胖墩:嬌氣包手握靈泉陸少家的嬌氣包不好惹亡主苦海慈舟我在末世有家餐廳老司機歷險記[綜]刀劍攻略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