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匹夫

第12章 對策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匹夫第12章 對策

夜幕低垂,殿中燈火搖弋,晦暗不明,大明崇禎皇帝坐在御案後,對著桌上的奏摺出神。

屏風之上,御書四個醒目的大字:陝西王泰。

大明五省總理的王泰!

屏風上,另有“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楊嗣昌”等字,而“袁崇煥”與“洪承疇”的名字,已被大大的朱叉掩蓋。

崇禎盯著屏風,目光陰冷,他忽然站起身來,快步走到御案前,從地上的混亂中撿起狼毫。

地上一片狼藉,奏摺、筆墨紙硯等物落了一地,墨跡已幹,顯然距離被推到地上,過去許久。

“王承恩,叫人進來!”

崇禎的聲音終於傳來,殿門口的王承恩趕緊揮揮手,帶人進去。

“磨墨!”

宮人趕緊呵氣磨墨,尚未完好,崇禎迫不及待,狼毫蘸飽,在屏風上刷刷幾筆。

狼毫又被扔到了地上,屏風上多了一個汙團,“王泰”二字蕩然無存,比朱叉的“洪承疇”和“袁崇煥”,更讓人觸目驚心。

狼藉終於被收拾乾淨,其他宮人散去,王承恩卻留了下來。

事實上,王承恩也沒有離開過。

“王承恩,你說,歷代君王,還有被朕更窩囊、更倒黴的嗎?”

崇禎悽然一笑,下面的王承恩額頭冒汗,答不出話來。

內憂外患,旱災蝗災,瘟疫地震,什麼都在崇禎朝碰上了,說他是最倒黴的君王,並不為過。

最窩囊的?

皇帝指的,應該是五省總理王泰吧。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我大明苦盡甘來,王泰他就是這樣報效君王嗎?”

崇禎又是一陣苦笑,喃喃自語。

“陛下,王泰雖然狂悖,但他並未截斷運河,也並未騷擾周圍各省,河南的造幣廠也未染指。我大明一十三省,都在我大明王化之下。以老奴看來,事情或許可為。”

王承恩心驚肉跳,上前寬慰,小心翼翼。

“王化之下?”

崇禎臉色難看,聲音響起,王承恩汗流浹背。

“河南半省之地,政令皆出於王泰;河南衛十萬大軍,可曾知道大明聖旨為何物?山東水師、徐州水師,究竟聽誰的號令?百姓移民海外,那一項政令出自朝廷?”

“各省百姓流向海外的奏摺絡繹不絕,朕卻只能留中不發。大明天災連連,瘟疫地震,百姓水深火熱,朕總不能讓百姓等死,不讓他們找條活路吧?”

崇禎臉色蒼白,言辭悽苦,王承恩哆哆嗦嗦,支支吾吾出幾個字來。

“陛下,那些移民海外之賤民,不過是自棄於王化。去了以後,自會思慕中華之錦繡。”

“錦繡?萬邦來朝,四夷賓服,也只有太祖太宗時有此威儀。如今的大明,百姓水深火熱,餓殍遍野,官員寡廉鮮恥,麻木不仁。這是什麼天朝上國?”

崇禎聲音悲涼,在殿中迴繞,淒涼無比,讓人心生畏懼。

“今日朝上,我大明看似威加四方,但又與朝廷王師何干?西班牙人屠殺海外遊民,朝廷無能為力,反讓王泰代勞,朝廷顏面何存?朝鮮背華攻華,朝廷無能,王泰討伐!王泰,你這個亂臣賊子,你究竟要如何?你難道真要謀朝篡位嗎?”

倔強的大明天子,終於吐露了壓抑許久的心聲。

王承恩大吃一驚。想要勸阻,卻是無話可說,只好任憑崇禎髮型。

“太祖太宗,你們救救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崇禎在大

殿中疾走,如癲似狂,悲憤交加,充滿了無奈。

“王泰十餘萬大軍,難道要讓朕和他公然決裂,血流成河,天下動盪?那個昭顯世子李罔,公然在大殿上撕破臉皮,當真是狼子野心,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啊!”

大明天子的咆哮,多年的委屈發洩出來。面對現實,他想要抗爭,卻有心無力,或者說無能為力。

區區一個王泰,真有那麼可怕,讓大明天子如此失態?

發洩了一通之後,崇禎頹然縮回椅子上,似乎精疲力盡,但整個人,也是平靜了下來。

“陛下!”

見大明天子如此悲愴,王承恩伏地而泣,涕泗交加。

“陛下,王泰之事,必有化解之法,陛下不可動氣,免得傷了身子!”

王泰兵強馬壯,聽調不聽宣,王承恩雖然出言安慰,其實心中和崇禎一樣,並無化解之法。

“河南巡撫高名衡、河南布政使鄭二陽,這二人紛紛上了奏摺。奏摺上說,河南軍民皆以王泰為尊,在他們眼裡,朝廷已經蕩然無存了。”

崇禎拿起桌上的奏摺,瞥了一眼,又扔回到桌上。

王承恩站了起來,大吃一驚。

高名衡天子寵臣,河南巡撫,忠心耿耿,他的奏摺,自然是不會有假。

“闖賊那邊,有什麼動向沒有?”

不自覺地,崇禎問起了李自成的訊息。

“陛下,闖賊逃入了四川漢蕃雜居之地,情形如何,四川巡撫傅宗龍並沒有稟報。想來李闖日子不好過,銷聲匿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崇禎點了點頭,拿起桌上的報紙看了起來。

“洪承疇,有他的訊息嗎?”

崇禎看了片刻,抬起頭來。

清軍入塞,河北一戰,洪承疇兵敗被俘,朝廷以為洪承疇慷慨就義,崇禎皇帝還打算設壇祭祀,幸虧得知洪承疇沒死,否則玩笑就開大了。

“陛下,聽說被俘之後,建奴的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洪承疇堅決不降。二人談話之間,梁上落下灰塵,掉在洪承疇衣上。洪承疇一面說話,一面拍落灰塵……”

王承恩的話,讓崇禎臉色難看了起來。

“洪承疇,肯定是降賊了!”

“陛下明鑑!”

王承恩繼續開口,想要轉移崇禎的注意力。

“范文程告辭出來,告訴多爾袞,洪承疇必降。多爾袞知道洪承疇好色,就讓黃太吉的妃子莊氏引誘,果然,沒過幾日,洪承疇偕麾下降將投了多爾袞,在胡酋面前俯首稱臣。”

果然,崇禎抬起頭來,訕訕一笑。

“你這老奴,你都從那裡得來的這些訊息?”

“陛下,這都是報紙上講的花邊新聞。不過,從那個昭顯世子和他的隨從口中得知,洪承疇已經歸降建奴了。”

“真有這件事情?”

崇禎驚詫地抬起頭來。洪承疇被俘,具體情形如何,朝中卻是無人知曉。

“陛下,確實如此。洪承疇歸降建奴,獻計建奴,仿效我朝典章制度,大多被建奴採納,加以推行。比如我朝內閣票擬制度,九卿科道會推督撫提鎮官員實行保舉連坐法等,慎重用人行政。”

崇禎的目光,逐漸冷厲了起來。

“洪承疇還獻計建奴“習漢文,曉漢語”,瞭解漢人禮俗,倡導儒家學說,淡化滿漢畛域……”

王承恩看崇禎臉色陰沉,聲音變小,快速結尾。

“陛下,洪承疇身負國恩,貪生怕死,背主求榮,必遭天譴。”

王承恩說完,小心翼

翼站到一旁。

“不說洪承疇,建奴的情形如何?”

其實,這些話,崇禎自己明白,不必問王承恩,他還不如自己清楚。

下意識的習慣而已。

“陛下,據從關外逃回來的百姓說,建奴自天津衛大敗而歸,休養生息,厲兵秣馬,過了兩年安生日子,看樣子又要蠢蠢欲動了。”

崇禎點了點頭,端起了茶盞,細品了良久,才放下了茶盞,抬起頭來。

“從關外逃回來的百姓,如今多嗎?”

“回陛下,前幾年一般,這兩年多了起來。鴻臚寺的官員說,這些百姓,大多數都是讀書人,他們從報紙上瞭解了華夷之辨,春秋大義,不願意活在蠻夷治下,所以紛紛逃回我朝。”

崇禎的眼睛亮了起來,他點了點頭。

“告訴關外的大明將領,不得對逃回的百姓刁難。”

王承恩趕緊點頭稱是,崇禎忽然臉色一變,像似想起了什麼。

“王承恩,王泰是朕一手提拔,朕又將坤興公主許配於他,他是不是真的想要朕的大明江山?”

王承恩臉色大變,“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連連磕頭。

“陛下,老奴無能,陛下何不召周廷儒、陳新甲等大臣,共商此事?”

“起來吧。周廷儒心術不正,陳新甲好大喜功,皆非肱骨棟樑。”

崇禎輕輕擺了擺手,王承恩趕緊站了起來。

“朕本想召王泰進京面聖,一探虛實,又擔心此舉,會讓王泰猜疑,一旦撕破臉皮,大明危矣。”

崇禎苦笑一聲,眉頭微微一皺。

“你看這滿朝文武,能派上用場的又有幾人?能對付王泰的……”

“好不容易有一個肱骨干將洪承疇,卻是個貪生怕死的無恥之徒。九邊重鎮,卻無一將一兵可用。”

崇禎的嘆息看在眼中,王承恩絞盡腦汁,猛然有了主意。

“陛下,坤興公主已經及笄,可下嫁公主於河南,對王泰封王封侯,昭告天下,報紙上大肆宣揚,王泰如何取捨,就不是陛下所擔憂的了。”

崇禎一愣,半晌才微微點了點頭。

朝廷折節忍讓,公主下嫁,希望可以讓王泰這個匹夫回頭是岸,大明王朝善莫大焉。

“坤興公主,卻不知道她心裡怎麼想?”

崇禎拿起報紙,目光遊離,幽幽吐出一句話來。

做父母的,誰不希望兒女姻緣美滿。王泰年輕俊朗,文武雙全,女兒跟了他,絕不會受委屈。

不過,形勢使然,卻讓他有一種“和親”番邦的恥辱感。

“陛下,坤興公主的一顆心,早就飛到河南去了!”

王承恩趕緊開口。公主意下如何,他自然是清楚不過。

“她喜歡就好了。希望她將來,不要後悔。”

女生外嚮,女兒亭亭玉立,已經長大成人,她喜歡王泰,天賜良緣,就遂了她的願吧。

“陛下,內閣首輔周廷儒、兵部尚書陳新甲,說是有重要軍情面聖!”

宮人進來,上前稟報,打斷了崇禎的冥想。

“快快宣進來!”

崇禎臉色凝重,不由自主站了起來。

這個時候,內閣首輔和兵部尚書兩個國家重臣求見,必有大事。

“陛下,建奴破關入塞了!”

周廷儒和陳新甲進來,陳新甲滿頭大汗,話語裡掩飾不住的驚慌。

崇禎臉色難看,手裡的報紙“啪踏”一聲,落在了地上。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天龍之段譽軍官的特工寵妻我不是東亞病夫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