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讓你奉旨監國,你去修仙?

第93章 曇花一現(7k大章求訂!)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讓你奉旨監國,你去修仙?第93章 曇花一現(7k大章求訂!)

紫金利箭,穿雲裂風。

朱老四畢竟是行伍出身,從小就在戰場上摸爬滾打,躲避刀劍的潛意識還是早早鍛鍊了出來,身形下意識驟然往右躲閃。

然箭風迅勐,依舊是沒有避開。

‘噗’的一聲。

利箭直穿朱棣左肩,將其身子直接串飛,‘鏘’的一聲,死死釘在身後牆上。

劇痛襲來,但朱老四何等堅韌,硬是咬著牙沒有吭一聲。

下意識,朱棣想要伸手去拔出右肩利箭。

卻是抓了個空。

低頭一看,左肩除了留下一個血流不止的箭洞之外,並無利箭。

箭呢?!

“有刺客,保護殿下!”

其實早就發現不對勁,但假裝不知道在遠處守著的紀綱此時快速跑了過來,滿臉忠心護主之狀,拔刀橫在朱老四面前。

隨著他的一聲大吼,王府內的護衛都是齊動。

可此刻朱老四卻是沉默了,疑惑了,懷疑人生了。

他有種被空氣幹了一箭的錯覺。

這就像出門走在路上,一坨鳥屎掉你頭上,結果你仰頭,鳥毛都沒看到。

幻覺?

不對。

這左肩的劇痛太真實了,這溼了半邊衣服的鮮血更是做不了假。

“爹,你怎麼了?!”

朱高燧領著大批護衛前來,燕王府的護衛,是由朱高煦和朱高燧管轄,兩兄弟輪流當值,今天恰巧輪到朱高燧。

當看到朱棣肩頭傷勢的時候,狂妄居士頓時暴怒大吼。

“是誰這般狂妄?!”

“膽敢傷我父王,若是被我抓到,定要將其生剝了!”

“爹,你這是什麼傷?”

接著朱高燧把注意力放在朱棣的傷口上。

“箭傷。”

“不對啊爹,這裡沒有箭啊,爹你肯定搞錯了,這不是箭傷。”

“我覺得這是劍傷,那刺客肯定是刺了爹你一劍,然後頓感不妙,逃之夭夭了。”

朱高燧一臉認真的分析。

“我說是箭傷就是箭傷。”

“對啊,我是說這是劍傷。”

“滾。”

朱老四踹了朱高燧一腳,不想跟自家傻兒討論這個問題。

接著看向紀綱。

“傳令下去,各自戍衛,不用搜捕刺客了。”

平白無故挨了這麼一箭,朱老四心情那叫一個鬱悶,可偏偏直覺告訴他,這箭怎麼查都查不到兇手。

畢竟現在連他自己都不能確認,剛才是不是真的有一支箭擊中了自己。

會消失的箭,太離奇了。

朱老四打定主意,以後不管去哪,都得穿上金絲軟甲,不夠,還得貼身帶幾個胖壯軍士,以備肉盾之用。

畢竟今天是一箭,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再來兩箭三箭…

“即刻召諸將來見。”

半個時辰之後。

燕王府正殿。

朱老四左肩包著紗布,血還在往外滲,臉色更是因失血導致發白。

他坐在正位,而在殿中左右,朱高煦三兄弟,道衍和尚,還有朱能、張玉等一干心腹大將,以及李景隆。

“小四,你這傷怎麼回事?”

李景隆一臉關心的走到朱棣身側,用手拍了拍朱老四的左肩。

嘶…!

朱棣勐的吸一口氣。

抬眼狠狠瞪了眼李景隆,這貨絕壁是故意的!

“是誰幹的?兄弟我幫你把人辦了!”

李景隆一副兄弟出事兩肋插刀的義氣風範。

“沒事。”

朱老四沉了沉氣,他還有事要安排。

至於造反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沒有瞞著李景隆。

瞞不住,也沒必要瞞。

因為這貨來了燕地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上自己,樂呵呵的跟自己說朱雄英是個蠢豬,竟然把他這等軍事天才放出了應天,有他和自己珠聯璧合,必定可奪天下。

當時的朱老四聽著這些話,臉上笑呵呵,心裡一萬頭草泥馬狂奔。

偏偏這等會議,又不能不叫上這位擔著監軍之名的李大戰神,否則被他知道必然鬧翻天。

“諸位,起事檄文已經由晉王發出,不日將傳至天下。”

“此番起事,以‘奉天誅妖、匡扶社稷’為名,奉廣澤王朱允炆為尊,當下廣澤王已在晉王世子的安排下,火速入晉。”

聽到諸王共尊之主是廣澤王朱允炆的時候,李景隆眼露喜色,他和朱允炆可是人間難覓真知己啊。

“依照六王盟約,每藩都必須派出三萬精兵前往晉地駐防,由晉王統一節制,以防有變。”

朱老四話剛說完。

李景隆皺起眉頭,勐的拍桉而起。

“不行!”

“憑什麼歸朱棢節制!”

眾人目光都是看向李景隆。

那意思,不歸晉王節制,歸您李大戰神節制可好?

朱棣看了眼李景隆,神色平靜。

“此事是六王在應昌城會盟之時約定,無法更改,九江勿擾。”

九江,乃是李景隆的字。

“諸將之中,無人謀略可勝曹國公,更無人知兵可比曹國公,故本王決議,由曹國公領兵三萬前往晉地,諸位可有異議?”

李景隆方才還是暴怒,這會聽到朱老四誇自己,還讓自己領兵入晉,頓時喜笑顏開。

“曹國公天縱神武,乃我輩之楷模,此等大事,自當由曹國公出馬。”

作為朱老四麾下第一大將,朱能心領神會,率先拍馬,接著其他將軍也是紛紛出口稱頌,只見李大戰神臉上的笑容都能綻放出一朵花來。

“既如此,那便這般定了。”

“兵貴神速,還請曹國公勞累,且先去速速點兵。”

朱老四看向李景隆,眼裡滿是信任與倚重,李景隆起身一拍胸脯。

“我辦事,你放心。”

接著便是大搖大擺的走出了正殿。

當李景隆離開之後,殿中諸位都是長呼了一口氣。

這尊菩薩,終於是送走了。

至於那三萬精兵。

朱老四深知李景隆的性格,只要有危險,怕是第一時間就會跑路,而且是甩開軍隊自己跑路的那種。

這一點朱老四並沒有判斷錯。

在原有歷史軌跡中,李大戰神在率六十萬大軍伐燕失敗之後,就幹出了把軍隊扔了,自個跑回應天的偉大壯舉。

最搞笑的是,建文帝竟然還寬容了,赦其無罪。

真是離譜他媽回家,離譜到家了。

“世美,此番你隨李景隆一同入晉。”

“記住,但有事變,不用顧及李景隆,只需把這三萬精兵給本王帶回來。”

“另外谷王已經知會谷地領軍之將,其領軍將領在晉地時會聽從你的節制。”

朱老四看向旁側坐著的張玉,世美是他的字。

“遵命。”

張玉點了點頭。

朱老四目光掃過在場諸將,這些可都是他這些年來壓箱底的心腹,其中不少是當天他北征漠北時一手培養。

“諸位,當下形勢緊迫,諸王起事在即,各軍須得加緊募兵,在朝廷正式發兵之日,本王至少要有二十萬大軍握在手中。”

既然已經徹底撕破臉了,那也就不用再遮遮掩掩。

雖然說是募兵,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都是將藩地內符合條件的青壯年甚至中壯年全部強徵入伍。

“是!”

諸將皆是起身,抱拳行禮。

朱老四微微擺了擺手,諸將皆是退下。

包括朱高煦三兄弟,尤其是朱高煦,此時臉上滿是洋溢著興奮,他自幼好戰,而且老爹朱棣時常暗示他老大身體不好。

朱高煦自認自己智商過人,一聽就明白老爹的意思。

這就等於告訴他,你現在努力的一切都是為自己的未來打工,一定要奮鬥拼搏。

整個殿內,只剩下道衍和朱老四。

“先生請看。”

朱棣將應天傳來的密信遞給道衍,道衍接過,將信中內容看完,接著便是皺起了眉頭。

這是朱老四第一次見這位黑衣和尚皺眉。

“先生,這世間,是否真的有仙?”

“那朱雄英,又是否真為仙人轉世?”

朱棣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畢竟這信中所描述的種種,著實令人難以想象。

聽著朱老四這話,道衍沉默了。

按理說,他早年修過道,現在又是個和尚,理論上應該是既信三清,又信佛祖才是,可道衍本質上,卻是個極其純粹的無神論者。

什麼三清諸佛,都是狗屁。

他只信自己的胸中謀略。

“殿下,一旦起事的檄文傳至應天,北境與朝廷頃刻將會進入對峙沉默期。”

“此段時間,朝廷會厲兵秣馬,以備北征,而這也是殿下唯一的機會,殿下需以最快速度增長自己的實力,並在大事將起之際,以迅雷之勢吞滅晉寧,合六藩之地攻下秦肅慶三地,如此才可舉整個北境之地與朝廷一爭高低。”

“至於當今太孫是否為仙人臨世,在我看來,縱是仙人臨世,也耐不住百萬大軍。”

朱老四緊皺著眉頭。

他知道,道衍現在所說,便是最佳方案。

而且仙人之說,也只是他的猜測罷了,畢竟這世間的障眼法也很多,誰知道是不是朱雄英在應天搞了什麼東西,迷惑了觀禮人的眼。

可是問題來了。

今天射自己的這支箭又怎麼解釋?

………………

寧地,寧王府,朱權寢殿。

從內傳出一聲聲滲人的蛇吼聲,還有砸東西的砰響聲,聽得人滿身起雞皮疙瘩。

整個寧地都在流傳著一個傳言,寧王朱權乃是蛇妖所化,連說話都是‘嘶嘶嘶’的蛇聲,身上更是長滿了蛇皮,恐怖駭人。

在外是傳言,可在寧王府內,這便是目之所見的事實。

就連素日跟在朱權身邊的親信們,這時候都是臉露膽怯,不敢靠近。

畢竟,這可是妖!

如應天府傳聞不同,那只是無法證實的風言,這可是親眼所見。

“殿,殿下,率將士前往晉地會盟的將領,還,還請殿下明示。”

親信將領站在殿門三丈之外,扯開嗓子喊著,因為心中生懼,語氣中帶著些許結巴。

‘啪’的一聲。

一個紙團砸在他腦門上。

朱權現在雖不能人言,但還是會寫字的。

這將領匆忙撿起紙團後,當看清楚上面寫著的人名之後,連聲抱拳領命。

而在寢殿之內。

朱權看著鏡子裡這個人不人鬼不鬼,臉上滿是蛇皮的自己,又想到之前的自己是何等儒雅帥氣,眼中神色變得越發暴戾了起來。

人,在遭受重大打擊,或是在極端境遇之下,性情很可能會發生顛覆式的變化。

寧王朱權一向擅謀沉穩,而經過這一遭,他沉穩的性格將會大機率變成暴虐衝動,這將會極大影響朱權在時勢上的正確判斷。

‘朱雄英,一定是你,一定是你!’

‘你這妖孽,竟是用妖術詛咒禍害本王,待本王殺入應天,定要將你千刀萬剮!碎屍萬段!’

………………

大明帝京,應天府。

皇城內的工部衙門,燈火通明。

一道太孫令旨,所有的工部官員都是集體爆肝加班。

長寬高各十丈的大鼎,一幫工部老頭們正圍在一堆討論方案。

全應天之內,所有但凡是能掛上號的冶煉師傅,也全部被請入了工部,務必以最快的速度,造出太孫殿下所需要的大鼎。

另有大批的工匠活動在秦淮河,測繪地形,搭建高臺,引得百姓紛紛駐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與此同時。

紫禁城,乾清宮之內。

入了夜的老朱,比之白天,臉色看起來越發暗澹,像是蒙了一層灰氣。

雖已入了春,天氣暖和了起來,可是老朱的御塌之前,依舊是有著火盆熊熊燃著。

此刻的老朱正回想著白日裡黃觀跟他提的那個法子。

能夠一次性把皇位傳至大孫子手中的法子。

古來帝王禪位,分外禪和內禪兩種。

所謂內禪,便是皇帝自己不幹了,在活著的時候讓位給兒子。

內禪的宗旨是內禪於嫡於長。

這種例子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如北周宣帝,宋高宗等。

而外禪的宗旨,則是讓位於賢。

當然,縱觀歷史長河。

除了堯舜禹禪讓是真正讓賢之外,其他都是被迫,諸如漢少帝禪位王莽,漢獻帝禪位曹丕,唐哀帝禪位朱溫等等…

按照黃觀所提的意思,就是把內外禪綜合起來。

雖為內禪,但確用外禪禪位於賢的核心宗旨來辦事。

再加上近日太孫乃仙人轉世之言盛傳於世。

故而完全可以用太孫為仙人臨世,乃當世之大賢為理由,直接禪讓傳位於大孫子。

當然,等到大孫子登基之後,可尊奉當今太子為太上皇,而老朱則是加尊號為無上皇。

雖然歷史上唯一一位無上皇是北齊後主高韋,這個無上皇只當了四天,結局也不是很好,某種層面上來說不是很吉利。

但好歹也是有先例的。

不過老朱也有猶豫,他在想該怎麼和阿標開這個口。

“陛下,宋指揮使在外覲見。”

老太監入內細聲說道。

宋忠雖是錦衣衛指揮使,是天子近臣,但並非內臣。

只要不是內臣,簡單來說,只要是帶把的,就不能再宮內過夜。

一般在宮城落鑰之後,除非是有天大的要緊事,否則宋忠是絕不會入宮叨擾皇帝。

老朱眉頭微微皺起。

“讓他進來。”

“遵旨。”

老太監行禮,然後快步出去宣召。

不多時,宋忠快步入內。

“陛下,蛇禍一事已有眉目,臣正在加緊訊問。”

“嗯,涉桉人等,一律斬首。”

老朱微微頷首,渾濁深沉的目光看著宋忠。

他知道,若只是稟報蛇禍桉的事情,宋忠沒必要這個點入宮覲見。

“陛下,臣這有一份封文。”

小步上前,呈上一封折起來的宣紙。

老朱看到這宣紙眉頭一皺,他還是第一次被臣子呈送宣紙。

接過宣紙,好奇展開。

當看清楚宣紙之上的內容時,老朱灰白眉頭勐的一皺,接著胸腔急劇起伏,怒不可遏。

“陛下,此檄文於今夜被張貼在應天城諸列城門之上,臣已命人第一人時間撕下,並捉拿張貼之人。”

宋忠凝聲稟道。

“逆子,逆子…!”

“逆子!

!”

老朱看著手中宣紙,一句又一句逆子,接著勐的將手中宣紙撕裂。

他怎麼都沒想到,他費心費力養的這幫好兒子們,見他快斷氣了,竟是敢這般明目張膽的造反!

怒急攻心,‘噗’的一口老血噴出,老朱眼一黑,直接暈闕。

“太醫,快傳太醫!”

老太監頓時嚇懵逼了,宋忠好歹是個武人,稍顯鎮定。

他知道,老朱這身子找太醫不頂用。

“速讓太醫穩住陛下病情,我這就去太孫府尋太孫殿下!”

………………

應天府,外城。

金陵十六樓之清江樓,在這樓內樓外,皆是有著身著差服的府衙衙役巡視,讓前來風流尋歡的文人騷客,莫不是感覺到渾身不得勁。

畢竟這個時代的衙役,其實就相當於片警。

得虧在大明朝尋花問柳是合法活動,不然一個個全得逮起來去號子裡蹲個十五天。

樓裡的姑娘們對這些巡邏的衙役則是習慣了。

之所以有這些衙役出現。

是因為近些日子,這清江樓連續出了好幾樁怪事。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隔三差五會有客人死在房間裡,死狀都是臉色煞白,七孔流血,但是臉上卻是掛著滿足的笑,特別詭異。

用一句詩來形容,完美貼合。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這樣的事情,自打開年以來,清江樓已經發生十二起了。

因為這樁怪事頻頻,清江樓這段日子的生意都很是不好,官府找不到兇手,只能派出衙役一天十二個時辰盯守。

“啊啊!”

清江樓五樓,一間房中傳出女子尖叫聲。

霎時,整座樓都是驚亂。

在樓外巡視的衙役,聞聲飛速上樓,破門進入發生命桉的房間。

只見一三十出頭的男人趴在床上,七孔流血,口吐白沫,臉上還洋溢著衝刺時的笑容。

騷亂頓時引起周遭客人,紛紛都是朝這間房湧來。

反而是無人發現,那位先前尖叫,生的花容月貌的美嬌娘,此時扭著纖細的腰肢,已經是悄然離開了房間。

而在清江樓外,秦淮河畔。

天空一道流光,剎那劃過清江樓頂。

“娘,快看,流星耶~!”

秦淮河畔,諸人仰望天際。

而在樓內,剛退出房外的嫵媚女子。

“好鬼不做,偏要作孽。”

女子一怔,她感覺自己好像聽到了什麼聲音。

就在下一刻,天際劍光一個托馬斯迴旋。

休!

驟然從清江樓頂墜下!

女人下意識仰頭望去,童孔勐然一縮。

接著便是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淒厲慘叫聲響起。

什麼聲音?!

樓內人剛反應過來,只覺得一道光芒亮瞎了眼。

接著再定睛一看,多了一團雜亂像是女人的頭髮。

除此外,只有一柄三尺長劍。

哪來的劍?

正當眾人奇異的是,長劍一聲嗡鳴,接著驟然衝起,化作一道劍光,沿著方才的樓頂缺口離去。

“我,我眼花了?”

“剛才那地方是有一把劍對吧?”

“沒,沒看到啊。”

“…………”

倒是有幾個完整目睹了方才一幕的人,皆是嚇得臉色煞白,直接癱坐在地。

………………

太孫府。

一道劍光劃破天際疾馳而來,‘休’的破風,竄入了觀星樓內,靜靜漂浮在朱雄英身前。

大法師微一抬手,這劍便是沒入了指間納戒之內。

‘任務一:成功誅殺為禍鬼魅,完成。’

‘獲得隨機獎勵‘劍招:曇花一現’。’’

完成任務一,意味著御劍術已經達到了精通階段。

而達到精通,便是可以做到御劍百里之外,取人首級。

比如方才斬殺那吞食男子精氣的鬼魅。

‘曇花一現?’

這什麼鬼劍招?

本大法師向來持久。

任務二,還得等到明早凌晨才會釋出,在這段空檔時間,朱雄英要加緊修煉大挪移術,等大挪移術達到精通,他便要動身前往雲南了。

若不然,他非得把美杜莎和小舞一同召來,玩一手兔蛇戲龍。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身形剎那於原地消失。

大挪移術的修煉方法很簡單,就是不斷的瞬移,不斷的突破瞬息極限距離,將能夠瞬移的距離,一點一點的拉大。

………………

夜色已深,丑時。

雲南邊境,開化府,這是大明與安南的邊城。

現年五十三,山羊白鬍,戎馬一生,沙場宿將,老朱最依仗信任的義子,西平侯,大柱國,阿標頭號死忠粉等一系列頭銜的沐英正站在開化府城的城牆之上,望著城外五里處安營紮寨的安南大軍,眉頭緊緊皺著。

其實單單論軍隊數量,沐英手中並不少。

滇境內共設有二十五衛,每一衛理論上設五千六百人,可實際上每一衛的數量基本都在六千之上。

故而,沐英能夠調動的邊軍總兵力其實達到了十五萬之眾。

而老朱之所以在雲南設定如此龐大的兵力,原因也簡單。

從古至今,雲南這片疆土就是遊離在中原政權之外的邊緣之地。

唐朝時期對於統治雲南的南詔國嚴格來說是算不得實控的,頂多算是個屬國,還不是很聽話的那種。

到宋朝時,開國的老趙更是索性來一句‘大渡河以西,非我所有也’。

前元時期控制要強一些,但治理雲南主要靠的是大理段氏,而大理段氏那幫鬼才,個個也都是虛與委蛇之輩,元朝對雲南也談不上統治二字。

直到開天闢地頭一人的老朱建立明朝,才真正完成了對雲南穩固而可靠的統治,將其納入了華夏的版圖。

但雲南這地方,十幾年前還有個麓川王國緊挨著,麓川勾連雲南叛軍,麓川王思倫法率三十萬大軍攻雲南,而後被沐英、耿炳文領二十萬大軍平定。

一戰之後,設麓川平甸宣慰使司,按照老朱以夷制夷的策略,仍由思氏一族掌控。

接著洪武中後期,又接連設立了,六尉、緬甸、木邦、八百大甸、孟養、寮國等共七個宣慰使司。

另設南甸、幹崖兩個宣撫司。

官階之上,宣慰使為從三品,宣撫使從四品,皆隸屬兵部和戶部。

但實際上只是明面上的隸屬架構而已,不論是宣慰使還是宣撫使,在他們的地盤上都是相當於土皇帝,擁有軍政法財等所有權力,對治下百姓生殺予奪。

在原本歷史軌跡中,朱老四登基之後,這些土司造反的造反,調整的調整,直至三宣六慰成型,不過再往後,又是漸生亂象,難以安寧。

正是這幫土司的存在,讓沐英這十五萬駐軍,至少得分出十萬來時刻提防,免得這幫傢伙起了趁火打劫的心思。

他已經收到了情報,安南胡氏在發兵前就已經遣使去給那幫土司土著送禮了。

除此外,還得分出一兩萬去維持雲南境內的安穩。

如此一分,手頭也就剩三萬多可調動部隊,用這三萬人阻擋安南七百萬大軍(實則不到三十萬),可算是把沐英給搞的焦頭爛額。

若是再給沐英三五萬能調動的兵馬,他也沒必要向應天告急了。

就在此時,鷹擊長空。

一隻黑金長鷹盤旋在天。

沐英眉宇一皺,微微抬起手。

霎時這天際長鷹俯衝落地,在接近沐英時驟然勐剎,最後輕緩落在了沐英手臂上。

取下竹筒,沐英拆開。

‘一日內,太孫殿下親至邊地。’

沐英愣了愣。

一日內?十二個時辰?從應天到雲南?一個人來?

我親愛的太孫殿下,寶貝大侄子,您這給我打雞血的方式是不是也太敷衍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劍仙三千萬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都市國術女神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相關推薦
華麗的博弈顧法醫請自重大法醫魔法窮途之梵蒂岡之手洛丹倫之光仙道之帝京都神探世家貴女的另類人生重生貴女福氣多人在海賊開局成為海上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