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世祖

第三十三章修史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世祖第三十三章修史

“僭越,僭越,這是對太祖皇帝的大不敬——”

孫可望建立所謂的大滇王國後,附近的幾個小國還沒說什麼,訊息傳到雲南之後,掀起了軒然大波。

整個雲南官場上下,一片憤慨,本來心向和平的文官們,此時竟然頗有一種渴望戰爭的感覺。

模彷內閣,六部就算了,年號竟然蹭上了太祖皇帝,這對於崇尚中央帝國的儒生們來說,不亞於兒子騎在父親臉上拉屎。

一時間,上書內閣的奏章連綿不絕,驛站都快跑斷腿了。

訊息很快就傳達到了北京,此時的北方已經成了雪國,大雪積壓,竟然有一種暴風雨的感覺。

京城年久失修的房屋極多,倒塌損壞的數以百計,許多百姓竟然無家可歸,挨凍受餓。

京城作為天子腳下,天下首善之地,自然容不得如此。

順天府忙不迭安排搭建房屋,送上石炭,煮上熱乎乎的米粥,算是給這波災民們續了命。

不過,十一歲的太子,朱存渠,卻受皇命所託,帶著大量的柴米油鹽,衣物傢俱等,發放給災民們。

一時間在整個京城,贏得了滿堂的喝彩,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內閣上下也是分外的滿意。

皇帝這是給太子累積威望,這是穩固國本的好事,自然值得贊成。

朱存渠在宦官的攙扶下,小心的走在泥地上,這是他的又一場慰問。

雖然只是表面共同,但他卻極其認真,小臉繃得緊緊的,褲腳已經粘了不少泥巴。

一旁的女官則心疼地直哆嗦:“小爺,您也不能這般不懂事,這般天氣,可凍著了?”

“姑姑,沒事的。”朱存渠坐上馬車,精神雀躍:“外面的世界有趣極了,比皇宮裡好玩。”

“小爺喲——”女官被氣笑了,忙親自給他換衣裳,瞬間又衣衫整潔了,保暖的羊毛衣將他撐得圓鼓鼓的,面色紅潤,分外好看。

“姑姑,咱們能去皇兄家嗎?”

幾次三番地想要掀開窗簾,偷看車外的風景,但卻被女官擔心吹風為由制止了,朱存渠頓覺無聊。

這時候,他突然想起了出宮就府的秦王朱存槺。

對於這個曾經具有威脅的皇長子,女官臉色略微變了變,但卻平靜道:“小爺,咱們得回宮了,娘娘在坤寧宮等著咱們呢。”

“外面冷著呢,等過段時間再去玩也不遲。”

朱存渠聽出了敷衍,但他無奈,還未成年的太子跟普通的皇子沒什麼區別,不能有絲毫的逾矩。

甚至,位處東宮,他受到了監視管控更多。

回到紫禁城後,朱存渠回到坤寧宮,向皇后問安。

孫雪娘對兒子寶貝的很,左瞅瞅右看看,雖然心中在眾人的保護下,他絕對安全,但非得親自檢查一番,心下才能安生。

“太子今日表現的很好。”孫雪娘笑道,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摸了摸他的腦袋:“以後要繼續保持。”

朱存渠滿意地點點頭。

而在一旁,穿著黃白色羊襖的二公主,小名稚奴的她,正在專心致志地舔舐著冰糖葫蘆,毫無公主的禮節。

“弟弟,繼續保持哦。”大了一年的姐姐,故作姿態地開口。

“姐姐,你哪裡來的糖葫蘆?”朱存渠吞嚥了下口水,羨慕道。

“父皇送來的。”二公主隨口道。

“給太子拿一支來。”皇后紛紛一句,宮女們才敢行動。

很快,朱存渠也陷入到這種民間美食中不可自拔,也只有到這種時候,他才顯露出一絲孩子氣。

安裝了地龍後,文淵閣大門緊閉,厚厚的門簾將屋內屋外分成了兩個世界。

首輔趙舒五十八歲了,精神矍鑠,但兩鬢微霜,述說著他的不易。

大明這艘船,皇帝是船長,而內閣首輔就是主持船舵的人,不僅要具備遠望,也得小心謹慎地處理國事。

相較於唐宋等宰相,明朝的首輔更加的辛苦,他們不僅需要面對六部尚書和內閣同僚,還得應付皇帝和司禮監,可謂是心力交瘁。

“嘩啦——”忽然,門簾被掀開,一陣冷風穿過,讓趙舒忍不住打了個哆嗦,他忙穿起外套,心中無奈。

穿則熱,不穿則偶爾冷風刺骨。

呂大器風風火火而來,他手中捏著一疊奏章:“揆首,雲南闔省上疏,要求朝廷出兵緬甸——”

“哦?”趙舒帶上一旁的老花眼鏡,這是皇帝賞賜給他的,顯示著皇帝的恩寵。

呂大器望之,眼眸中掠過一絲羨慕。

他何嘗不想擁有這樣一副眼鏡?

趙舒認真地一看,足足有一刻鍾後他才放下,將手放在手掌上,臉色平靜如常。

孫可望逃到緬甸稱王,這絕對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大事,但到底是化外之地,

“儼若,你怎麼看?”

見到問題向了自己,呂大器不假思索,直接搖頭道:“出兵是不可能的。”

“朝廷在西北用兵,每月累費數百萬,西南邊陲之地,又遠在緬甸,煙瘴之地,蟲蛇密集,怕是十萬大軍,九萬會倒在路上。”

“不過,可以讓雲南嘗試一番,先禮後兵,若是其不聽勸,那就待日後再算賬吧!”

趙舒的目光,一直在呂大器的身上從未挪動。

“話雖如此,但畢竟涉及到太祖爺,內閣不可輕決,還得恭請聖裁。”

趙舒總結性發言。

隨後,在票擬上,內閣給出了兩個選擇:

保守的,呵斥一番,令其責改,威脅之後,朝廷待以後行動。

激進的,則同樣先禮後兵,但是選擇動兵的規模,侷限在雲南、貴州兩省,以兩萬人為限,出兵教訓一番。

但時間,卻在明年底,或者後年。

朱誼汐看著這兩個票擬,陷入了沉思。

“孫可望的生命力怎麼那麼頑強?”

“六年了,竟然在緬甸籌謀那麼久才一舉南下,果然是野心家。”

不過,去緬甸打仗,這不太現實。

野人山的恐怖,不知葬送了多少的遠征軍。

況且如今連雲南省還有許多土司沒有改土歸流,對於緬甸那就真的是鞭長莫及了。

“罷了。”

朱誼汐搖頭笑道:“算是給孫可望一個機會吧!”

“只要他肯絳為藩屬,如朝鮮事,多出一個忠誠的藩國,朕如何沒有這般胸懷?”

某種意義上來說,孫可望也算是擴充套件漢人的生存空間,傳播中國文化,也算是另做了一樁好事。

穿越者比這些土著,更看得開。

而且,除非在馬來半島,如新加坡等地拿下落腳點,不然遠征緬甸只能是痴人說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陛下,太子來了——”

這時候,見到皇帝伸了懶腰,一旁的劉阿福忙手疾眼快,遞上一杯溫茶。

書房中的地龍燒得熱乎,熱茶喝起來可不及溫茶,皇帝咕嚕咕嚕的喝了起來,很是痛快。

“哦?讓他進來吧。”

朱誼汐點點頭。

很快,頭和肩膀上還帶著點雪花的太子,就腳步靈活地踏入殿中:

“兒子給父皇請安。”

“起來吧!”

皇帝看著太子衣襟上的汙雪,以及被雪打溼的樣子,心中之戰其表現的成分較多,但還是頗為滿意。

從這方面來說,認真的去做表演,也算是一種好習慣。

“今日去慰問災民,心中可有什麼得處?”

這時候,皇帝就成了父親的模樣,不由得考究起來。

“兒子只覺得百姓很是可憐,吃喝要錢,取暖也要錢,每日都奔波在衣食的路上,如今還要遭受天災,實在是太可憐了……”

朱存渠繃著小臉認真道。

“不錯,你如今有這般見識,也算是足夠了。”

皇帝贊了一句,然後補充道:“對於百姓來說,官府是他們最後的依靠。”

“碰到災害,他們首先想的是親友,再次是宗族,最後才萬般無奈是官府,如果朝廷不聞不問,後果不堪設想——”

“為君者,要時常懷有仁心,施行仁政。”

說到這裡,朱誼汐突然又問道:“你可知仁心,指向何人?”

朱存渠一愣,猶豫一會兒,才道:“百姓。”

“何謂百姓?”皇帝繼續逼問:“普通的田舍翁是百姓,無田的佃戶也是百姓,奔波勞碌的市井小民也是百姓。”

“同樣,那些讀書人是百姓,大廈廣起,田起萬頃的地主士紳,也是百姓。”

“你所說的百姓,指的是何人?”

如此深的問題,讓朱存渠迷茫了。

皇帝下了書桌,不緊不慢道:“君為舟,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咱們要弄清楚,這民指的是誰?”

說著,他盯著自己的兒子,未來的接班人,沉聲而果斷地問道:

“你知道這天底下,是平民最多,還是地主最多?”

“回父皇,應當是平民最多,這世間總是窮人比富人多的……”

“沒錯。”皇帝點頭道:“所以,書本上的民,孔孟之道的民,指的就是這些平民百姓。”

“一切的施政,就是以他們為根本,以他們的利益為著眼點,不能偏頗,不然就容易起大亂子。”

說著,皇帝感慨了一句,離開了太子:“崇禎十七年,思宗皇帝就是被水給傾覆了。”

“從萬曆末年的遼餉,到最後的三餉,壓死了大量的百姓,從而使得闖賊一路橫行,兵進北京,身死國滅……”

朱存渠滿臉震驚,他不斷的吸收著皇帝的話語,短短時間內刺激話語,足以產生讓他不可磨滅的印象。

“回去吧!別著涼了。”

讓他回去好好吸收一番,朱誼汐感覺自己意猶未盡。

這時候,他開啟窗戶,外面盡是風雪。

可以說,屋內還沒有感覺,此時一旦開啟,立馬就是呼嘯的狂風。

“這是暴風雪阿!”

滿地的白色,讓冷風嗆人,讓他一時間無法呼吸了。

“走,出去走走。”

朱誼汐忽然來了興致,但等他抵達門口時,衣領處跑來的冷風,立馬讓他偃旗息鼓。

“罷了。”

他寧願在書房中上火,也不想遭受冰雪的折磨。

翌日,關乎緬甸的問題,在朝廷中宣揚開來,人人都持以驚詫莫名的語氣說著此事。

國內的反王,突然跑到外藩建國,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嗎?

很快,內閣就抑制了此事的傳播。

只因另一件事,吸引了所有讀書人的目光。

朝廷準備修史。

而這次修的,乃是從洪武至崇禎十九的三百年歷史,其中的政治含量,足以讓所有人震動。

這不亞於一場驚天大地震。

要知道,在紹武初年,朝廷中就不斷有文官提出修史,從而明正視聽。

統治天下十年,朝廷才想起來修史,這顯然是極其晚的了,也是驚掉不少人下巴。

而中國歷朝歷代以來,都流行著後朝給前朝修史,以至於形成了傳統。

這樣的理由只有最重要的兩點:

其一,就是確立前朝的合法正統地位,因為只有確立了前朝的合法正統地位,才能確立自己的合法正統地位。

如此就很簡單了,如朱元章,即使元朝把他的一家人餓死了,為了統治,他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元朝,而不是追朔到宋朝。

無他,如果追朔到宋朝,雲南、貴州、甘肅、寧夏,幽雲、遼東,都將不屬於明朝。

這樣的損失太大了。

其二,對自己的統治的合理性進行美化。

確立了前朝的合理性後,既然前朝合理的,你為什麼要取代他呢?

那麼這個問題就要靠史書來說明。

比如前朝是怎麼最後弄得天怒人怨的,前朝的清官是怎麼下場悲慘的,百姓是怎麼民不聊生的。

昏君,奸臣,總是要迭出不窮。

這樣一來,說明前朝本來是正統,但最終被天,被百姓拋棄,自己取而代之才合理合法。

典型的就是五行更替論。

對於紹武朝廷來說,著重需要書寫的,必然是是崇禎朝了。

與滿清一股腦地抹黑不同,紹武朝必須要用精妙的文筆,將整個天下合理傳到紹武皇帝手中。

自然而然,那就是譭譽參半了。

簡單來說,就是雖然天命衰微,但天道依舊垂憐大明,所以大明天下不曾斷絕,再次復興。

所以,大明滅亡的鍋,就由萬曆、天啟、崇禎三朝來背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禁區守墓人13號禁區直播末日贅婿大唐之開局一個諸天大佬群美利堅幸福人生陰山鬼話從執教皇馬開始官路通天官路梟雄仙桃村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