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偽君子

第607章 體察上意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偽君子第607章 體察上意

今天,三月十五,是個大日子——殿試的日子。

殿試,由天子親自主考,科舉考試的最終關口。

過了殿試的舉人,才算是正式有了聚舉國榮耀於一身的進士出身,成為大明帝國統治階級的人上人。

並且由於是天子親試,所以進士才有另一個更榮耀的稱呼:天子門生。

雖然說殿試不刷人,可大家還是壓力山大的。

道理很簡單,不但主考官是皇帝,其餘的讀卷官也是最高規格的。

由於是天子主考,入選讀卷官的條件自然不能低,約定俗成的就是非執政大臣不可入選.

也就是說,只能是內閣宰輔,外加六部、都察院、翰林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這些頂級部門的部堂上官才有這個資格。

如此陣容!

考生面對帝國金字塔最頂端的俯瞰,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殿試比起會試來,眾準進士要從容得多,不必如之前那般子夜便侯在貢院門外排隊。

天色微現曙光,三百名新進中式舉子便聚齊到了長安左門。

清點人數後,禮部官員開始唱名,將眾準進士們按照會試的名次高低排成兩列。

會元方唐鏡自然是排在第一列首位,第二名王華排另一列首位,落後方唐鏡半個身位。

方唐鏡看著額頭冒汗的王華,知道他有些緊張,便微笑著道:

“德輝兄,你我弟兄兩度聯袂,何其之幸也,待會殿試,愚弟可不會相讓,加把勁哦。”

鄉試時方唐鏡第一,王華第二;此次會試,方唐鏡第一,王華第二。一時被人引為佳話。

同時,外面放出的盤口,王華的賠率也是和方唐鏡齊平的,被視為反超方唐鏡,奪取狀元最大的熱門。

王華一怔,不由失笑道:“賢弟大才,愚兄附驥尾翼,心願足矣。”

兩人這般一說,身後眾人緊張之色便消散了許多。

這一幕看在禮部官員眼裡,不由暗暗稱奇,心裡贊了一句:

“此子不但鎮靜非常,且大局觀極強,這種時候還能顧及竟爭對手,絕非池中之物也!”

當紅日噴薄而出的時候,禮部官員整肅衣冠,引導著準進士們沿著御街緩緩而行。

經承天門入皇城,穿過端門和午門,進入大內。

大家都是第一次入皇宮,金色的陽光照射在壯麗的宮闕上,給人無比巍峨雄渾的感覺。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長橋臥波,未雲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雲?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晌,春光融融……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許多人心裡甚至生出了《阿房宮賦》中的句子,極盡想象。

不得不說,貧窮限制了這些書蟲們的想象力,此時面對如此皇家威嚴氣象,便讓許多人十分緊張,喘氣都放鬆了許多。

唯有方唐鏡興致勃勃的左顧右盼,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皇宮啊,比之後世被戰火拆分得七零八落的故宮,現在不知要威嚴富麗了多少倍。

心裡感慨著滄海桑田,遇到不明白的還會向領路的禮部官員求教幾句,頗引來眾人惻目。

過了午門,遠遠便望見奉天門,穿過奉天門,裡面便是整個皇宮最核心所在地。

隊伍在金水橋南又重新整理了一番隊形和衣冠,然後便過橋,穿過東角門,來到華美富麗的奉天殿外廣場。

奉天殿為“奉天,華蓋,謹身”皇宮三大殿之首,“寬達三十丈,深十五丈,面闊九間”,矗立在全部用漢白玉包築的三層石臺上。每層四周均雕刻著精美無比的壁畫,

石臺高達近三丈,佔地兩萬五千平,人在其下,抬頭仰望,莫不感覺到一股恢弘天威籠罩四方。

奉天殿作為主殿,也就是俗稱的金鑾殿,只有大禮儀才可以使用。

比如皇上登基,大婚,冊立東官,祭天等。

當然,殿試作為國家掄才大典最重的一環,也屬其中之一。

此時成化皇帝已經在金鑾殿御座中坐下,文武百官也已經向天子參拜完畢。

贊禮官宣諸中式舉子上前參拜。

眾考生是不進殿的,上了丹陛,以方唐鏡為首的眾考生,隨著贊禮官的唱贊禮,恭恭敬敬大禮參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沐浴在帝國神聖的榮光之中,許多考生已是忍不住熱淚滾滾、涕淚交如,是榮耀,是感慨,是感恩,是憧憬……

眾人禮拜完畢,成化皇帝便向著身邊的懷恩點頭。

作為主考官,題目自然是皇帝親筆所書。

懷恩領命,將寫好的題卷雙手捧好,走下殿交給本次本次殿試的捧題官鴻臚寺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鴻臚寺卿接到試題後,高舉過頭,向皇帝行禮退下。

鴻臚寺卿退下,將試題放在了由內閣成員和六部堂官組成的讀題官等人面前桌案上,在眾人注視下開啟試題。

之後,便是三通鼓樂齊鳴。

殿試,正式開始。

殿試是在殿內進行,桌案分列成兩排擺好,上面貼著每位考生的名字。

三百考生各就其位,執事宦官便抱來試卷一一分發了下去。

方唐鏡拿到試卷,乃是精裱的竹漿雪白宣紙,徐徐展開,有淡淡墨香混著絲絲竹節清香沁入心脾,定睛看向上面的題目,方唐鏡大驚!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皇帝出的題目麼?

不會是毛弘之類的清流玩什麼偷樑換柱的手段偷偷篡改了吧?

老丈人這是吃錯了什麼藥?玩出了如此高難度?

不驚不行啊,方唐鏡只覺血湧上頭,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題目簡直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好不好?

看起來,老丈人也著著實實想做一回唐太宗一般的人物,博一個“中興之主”的名頭呢!

試卷上面用標準的館閣體寫著考題:

“皇帝制曰:朕御極以來,承祖宗基業之重,無日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今北虜南倭猖獗,萬民不安。天災頻頻,糧少物減,餓殍及於野,朕夙夜憂嘆也。

當此之際,國家錢糧闕額,言者不體國計,每欲蠲減。

民為國本,朝廷豈不知之,豈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瞻軍平賊,何道可能兩全?

朕雖非堯舜之主,亦思管齊唐宗之治,諸子皆明理曉時,博古資今之士者,朕渴賢久矣。

汝等盡可直陳胸臆,書之於卷,朕親覽之,勿憚勿隱,朝有諍臣,國之幸也。”

這道題目的意思是說,國家軍事上的負擔太重,百姓負擔也重,顧得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大家有什麼良策,儘管說出來,朕胸懷很寬大的,必然採納。

這是試題呢還是罪已詔?

便是連方唐鏡這樣思想比較前衛的人看了,都是出了一頭冷汗。

可以想象得出,這道題目一出,必將天下震動,無數人涕淚橫流,感慨蒼天開眼,皇帝終於振作,大明中興有望。

方唐鏡震撼過後,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道題目,真的是皇帝本意還是什麼別的?

按史書記載的成化皇帝性格,決計不會出這樣的題目。

但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自己這只蝴蝶扇動的翅膀引起的蝴蝶效應已隱隱有些改變的傾向。別的且先不說,此次殿試的題目就已經與自己印象中的題目完全不同了。

其實會試題目就已經不同了,只不過並沒有給方唐鏡多大感覺,但這次殿試不一樣,題目是成化皇帝自己出的,文為心聲,很可能這就是他的心裡話呢?

都說屁股決定腦袋,人不是一成不變的。

此時成化皇帝所處的環境已經與史書裡截然不同了。

汪直不是原來那個汪直,東廠也被弄倒了,江南工商業漸興,湖廣崛起也提前了許多,北京城內新氣象慢慢蔓延,自己又弄出了振興紡織業的計劃,加上近來的炒房大熱……

這一切,都給人一種風雲際會,蓬勃向上的氣勢。

加上近來清流對皇帝大加吹捧的中興氣象,老丈人不會頭腦一熱就玩起了這一出吧?

想想還是很可能的,做皇帝的,誰不想超宗邁祖,一代更勝一代,代代無窮傳之萬代?

方唐鏡抬眼看去,又看到懷恩公公神采奕奕地來回巡視,心中猛地一動,懷恩公公如此神態,此定然是成化皇帝心聲無疑!

方唐鏡再不遲疑,提筆寫下:

“欲求治國之道,必先明亡國之道!

臣觀史,唐玄宗,隋煬帝豈是亡國之君乎?

君非甚暗,孤立而揚弊甚多,臣盡營私,結朋黨而公忠絕少,亡國之因也。”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宇宙級寵愛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都市國術女神我真不是魔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諸天新時代
本书作者其他书
最後的道門追兇人 你都改裝幽靈戰機了,還撿破爛? 末世: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修仙驚悚直播 修真大科學家 凡人誅仙傳
相關推薦
一代奸相巨龍巫師小魅魔他穿錯書了艾澤拉斯的新月艾澤拉斯深海之王無限影視世界:從開端開始看戲開局召喚君子劍開局被綁架,我從電影中具現武器紅樓之林如海重生凡人之開局成為墨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