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第一屆鰲山燈會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第一屆鰲山燈會

雖說廣西兩地土司造反影響了不少官員的休沐,好好的假期也被徵用了去。但大明這個巨人,絕不會因為腳底下多了一顆石子而止步不前。

建文八年六月時,宣傳司主事兼國子監司業胡濙上書,希望朝廷能在建文九年元宵節時舉辦大型燈會,與民同慶,展國之昌盛,收民心,增榮耀,養大明子民自豪、團結、一家之共識。

此上書得到國子監、禮部的支援,卻在戶部那裡得到了反對。

理由很簡單,朝廷舉辦大型燈會需要很多錢,這筆錢可不是幾千兩、幾萬兩能辦得下來的,少說也是十萬兩起步。

戶部不願意出這筆錢,認為華而不實,毫無意義,還容易製造歌舞昇平的假象。

但最終,朱允炆批准了胡濙的奏疏。

在朱允炆看來,大明百姓的日子實在是有些枯燥,平日裡娛樂活動就那麼幾樣,看戲聽書,鬥物逛秦淮河,士人等還能吟誦下風花雪月,還創造不出幾個有唐宋風采的大作。

????????????????忙碌一年又一年,元宵節熱鬧了幾次,但總不夠大氣、不夠氣派,也不夠吸引人。

胡濙有一點是說對了的,辦一個燈會,確實有助於凝聚大明子民的共識,這個共識,就是天下一家,團結和平,生為大明子民應該自豪的共識。

後世的春晚節目,其意義還真不是幾場歌舞,幾個笑話,幾個段子,笑呵笑呵了事,而是旨在打造一種文化符號,透過這種符號,連線無數人,形成一個團圓、團結的大集體,它憑藉著文化符號,打造了普遍的文化共識、認識共識,這才是最寶貴的價值所在。

建文朝迎來第九個年頭了,是時候考慮凝聚民心、提升民族自豪感了。眼下朝廷並不缺錢,後宮也不缺錢,不需要動用國庫,後宮就完全承擔了。

燈會籌備期超過半年,動用宮廷匠人與民間匠人五百餘,終於準備妥當。就在眾人翹首以盼的時候,廣西土司鬧了事,許多人都猜測朝廷會不會取消燈,畢竟“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京師猶歌舞”這種事不太好看。

朱允炆並沒有取消,反而是大張旗鼓,將京師大型燈會的訊息早早掛在了建文報上,蘇杭等地的商人、大戶聽聞之後,紛紛啟程前往京師,參與第一次朝廷舉辦的大型燈會。

元宵賞燈,據說始於漢代祭祀太乙。

《史記》記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乙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也就是在正月的第一個辛日祭拜太乙,人們在祭拜之時,以“舉明燈”來紀念太乙(商湯)當年自焚祭天為人們祈雨的行為,後來這種習俗演變成了元宵節賞燈。

最初的元宵節,大致是一群人舉著火把在田間遊走,其意義就是以火來祈雨驅蟲,祈求五穀豐登。元宵節的火,來源於太乙焚身祈雨之火,故此也有以避災祈福、天官賜福的深意。

後來,元宵賞燈變得豐富多彩,也才有了“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絕美描述。

朱允炆並沒有將燈會地點選在午門,而是選在了莫愁湖。

轉眼間到了元宵節這一日,莫愁湖附近早已是人山人海,商人聞訊更是提早購置了戶部專門劃出的攤位,擺上了琳琅滿目的商品。

沿莫愁湖十里,人來人往,擦肩接踵。

無論是京師百姓,匠人,還是商賈、學子,亦或是富家子弟,官宦之家,勳貴之後,都不願錯過這場開國以來的首次大型燈會盛典。

謙謙君子,窈窕淑女,寶馬香車,軟語淺笑。

這家女子看中了某位公子,也敢在這一日上前問一句“少年郎,可有婚配否”的驚世之言,那位公子鍾情於婀娜女子,也能上前行禮,極有禮貌地說:“可否願與小生共賞花燈?”

老人們小心走著,臉上滿是笑意,東看看,西瞧瞧,然後拍著孫子的後腦袋說:“你生在了好年景啊,爺爺六十年不曾見如此繁華。”

孫子哪裡管什麼六十年,只想要六十文寶鈔,買點好吃的。

商人在大力促銷,掛起的????????????????招子上更是寫著惹人的字眼,像是猜燈謎銷售,“猜中則免,不中則七成”,還出現了捆綁銷售,男人買一套成衣送一套胭脂妝奩,女人買一套成衣送一套筆墨紙硯,雖說價高了不少,但總比兩套分開買便宜多了。

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至申末,天色漸黑,湖畔周圍並沒有燈火,只有一輪明月。

莫愁湖,勝棋樓。

皇室子孫、勳爵、內閣輔臣、五府都督、六部九卿、都察院、翰林院等官員,已是登樓而待。後宮太後、皇后、賓妃、長公主、公主與命婦,則穿著誥服登上了勝棋樓西側的鬱金堂。低品的官員沒有資格上樓,只能站在莫愁湖邊的小臺子上。

酉時一刻,內侍尖聲喊道:“皇上駕到!”

朱允炆身著緋紅色常服,在內侍簇擁與安全局護衛下,踩著矯健的步伐登上了勝棋樓,眾人連忙行禮。

一聲平身後,眾人落座。

朱允炆見莫愁湖畔早已準備妥當,天已黑起,便對內侍點了點頭。

內侍會意,走至欄杆前,氣沉丹田,調動所有的力氣朝外喊了一聲:“開燈……”

聲音傳開,沿著湖水盪漾四周。

時間似在這一瞬停了下來,轉眼之間,鼓聲大作,隨後便是一陣密集的鞭炮聲,原本只有月光清照的莫愁湖畔,頓時噴射出無數火樹銀花,璀璨奪目。

朱允炆起身走至欄杆處,看向莫愁湖,湖中紮起的高臺上,有一座氣勢磅礴的鰲山燈,山燈之上,更是點綴著無數繁星,隨風微動,渾似星河運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在莫愁湖東西兩側,燈火漸次升起,目光看到哪裡,哪裡就升起燈火,如同花火的浪,不斷湧向前,曲折逶迤中,走向南岸,形成了一條環形的燈街。

遠觀開燈,極是壯觀。

“父皇,父皇……”

朱文奎指著燈街,很想融入其中。

朱允炆欣然點頭,帶眾人下了勝棋樓,與馬恩慧等人一起湧入燈街。

“朕聽聞為了這場花燈,耗費了十幾萬錢鈔,這錢都花在了何處?”

朱允炆看向御用監的王鉞。

王鉞連忙解釋:“皇上,這些燈看遠看區別不大,但近看卻是不同。這裡有杭州皮絹燈。滇南料絲燈、閩中珠燈等十餘種,燈的花樣更是繁雜,看,這座燈是老子花樣,這座則是鍾馗追鬼,那座是劉海戲蟾,還有禽蟲設計,更有奇巧的花燈……”

楊士奇看著饒有興趣的夏元吉,低聲問:“朝廷要辦燈會,你肉疼。緣何此時如此悠哉?”

夏元吉瞥了一眼楊士奇:“沒花戶部的錢,我自是高興。”

楊士奇環顧周圍的美景,轉而說:“去年夏糧、秋糧豐收,各地糧倉多滿,想來戶部裡面的錢鈔也滿了吧。今年是否能多支取一些給社學,總要夯實基礎,才能談文教,啟發民智,明白是非,便於管控。”

夏元吉皺眉:“文教幾年來,哪一年支出少了?今年再增加,明年再增加,用不了????????????????五年,就要超出官吏俸祿支出了。”

“超過就超過,有什麼不妥嗎?”

楊士奇詢問。

夏元吉有些鬱悶,是沒什麼不妥,但沒錢。

這幾年需要儘早解決衛所的新軍之策問題,不能再拖了,拖久了遲早會再次出現福建之亂的問題。

但新軍之策推至全軍需要財政支撐,只給軍士發糧食,他們估計也是不願意的。如何解決財政不足,確保財政持續,這是戶部必須解決的問題,不可能總傾斜到文教領域。

楊士奇被夏元吉拒絕,也不介意,繼續說:“山東支撐北平營造新都日久,百姓辛苦,是否可以減免幾地稅收?”

夏元吉依舊拒絕。

在沒有災荒水旱的年景裡,減免稅收是不應該做的事。何況山東民力被徵調都給了工錢,沒剋扣誰的。

楊士奇嘆息兩聲,突然說:“皇上所說的工業剛剛起步,需要耗費的錢財眾多,更需徵用不少民力去開礦,在財政預算時,戶部還應多支援。”

夏元吉拒絕了兩次,也不好再拒絕,加上朱允炆已經將工業規劃提升到了戰略層面,便欣然答應。

朱允炆止步於一座花燈之前,看著花燈上懸掛著的紅色紙封,左右看了看,說:“諸位皆是大才之人,又是元宵,不妨便猜些燈謎。”

店家是售賣瓷器的,見到皇上來自己攤前,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利索,倒是夥計還行,見朱允炆等人想要猜燈謎,便簡單介紹了下規則,“連中七次”免費贈送一件陶瓷。

百官聽聞,轟然大笑。

別說連中七次,就是不中一次,你送給皇上一件,那也有得賺啊。

朱允炆示意解縉取下一張紅封,拆出裡面的謎語,解縉看了一眼,笑著說:“這個倒是簡單,謎語是兩畫大兩畫小,打一字謎,諸位誰想出來了……”

PS:

感謝AisiaRhine打賞,感謝那冷本尊打賞,謝謝你們的認可與支援。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大明匹夫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宋人遊明之崇禎盛世覆雨翻雲之一刀霸魂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