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二百八十九章 擠兌風潮與人心(二更)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二百八十九章 擠兌風潮與人心(二更)

皇家中央錢莊以一兩銀子兌七百文的價,吸引商賈、百姓拿出銀子兌換銅錢,僅一日,錢莊便耗去了二十三萬銅錢。

翌日風潮更盛,錢莊尚未開門,便已有烏泱泱一群人在排隊,待開業之後,眾人一擁而上,紛紛攘攘。

江東門中央錢莊最先吃不消,在又兌出了五萬貫銅錢之後,提前一個時辰關停了門店,這讓投機的商人有了底:

朝廷沒多少銅錢……

金川門外,農家小院。

黃九二看著桌上的菜,唉聲嘆氣。

劉氏見狀,便詢問道:“兒啊,可是經廠差事出了問題?怎到家裡還悶悶不樂?”

黃九二放下筷子,對劉氏道:“母親,經廠差事倒還順利,只是皇上一片良苦用心,被許多商人都給毀了,銅荒不但沒解,反而越發嚴重了。”

“為何?”

劉氏不解地問道。

花娘見黃九二氣得說話有些喘息,便打了一碗湯,對劉氏解釋道:“當下不是出了銅荒,銀賤銅貴嗎?皇上便開了中央錢莊,打算平抑銀銅,聽外面傳聞,這兩日五個錢莊,已經兌出了三十餘萬貫銅錢,可就在晚間,兒媳回來買菜時,銅又貴了,外面六百文便可兌一兩銀子。”

“這是為何?”

劉氏一臉疑惑。

黃九二站了起來,嗓子裡發出了憤怒的悶聲,道:“還不是那些官員、商人,見有利可尋,捂著銅錢不放,紛紛囤在家中,不管錢莊兌換出去多少,都被捂住了,銅荒才愈演愈烈,怕過不了幾日,五百文都可兌一兩銀子了。”

劉氏聽了明白,吃了兩口粥,對黃九二說道:“坐下,花娘啊,咱家錢都在你這,還有多少銀兩與銅錢?”

花娘走至旁屋,拿出了一個小木匣子,開啟了說道:“母親,這些年的積蓄都在這了,包括二斤賺錢的錢,總合二十八兩銀子,十八貫錢鈔。至於銅錢,則埋在了床底下與鍋底下,應該有三十貫左右。”

劉氏深深看了一眼花娘,這些年省吃儉用,又碰到了好皇上,給匠人提了待遇,這個家才有了一些底子。

“把銅錢全都挖出來,洗乾淨了,明兒送到錢莊去,兌換成銀子。”

劉氏認真地說道。

“啊,這萬萬使不得。”花娘臉色有些難看,連忙勸道:“眼下這些銅錢送到錢莊,我們雖能兌出四十餘兩銀子,看似賺實則虧,再等一等,這三十貫的銅錢,就可以抵六十兩銀子了……”

劉氏一摔筷子,厲聲喊道:“這個家我說了不算話嗎?別人如何對皇上,老身管不著,可咱家受著皇上恩惠,既然皇上需要銅錢,那咱們就送過去!”

“可是我們送進去,也是杯水車薪,轉眼就會被商人兌了去……”

花娘苦澀地解釋道。

劉氏起身,沉著臉色道:“做人要知恩圖報!”

花娘知道感恩,只是將所有銅錢拿去兌換銀子,損失太大。

黃九二微微點

了點頭,對花娘道:“母親說得對,皇上對我們恩深如海,二斤已經進了中華書局,成了一名小管事,二月也去了京師初等學院,黃鶯現在就在宮裡,幾乎享受著公主的待遇。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家雖是百姓,也應懂感恩。”

花娘嘆了一口氣,走出門外,拿了鐵鍬過來,對黃二斤道:“既如此,你就加件衣服,先去排隊吧,天亮時,我會給找人你挑過去。”

“好。”

黃九二知道錢莊外人很多,若天亮了再去,不知會排到何時,安排母親早點休息後,便準備出門,迎面看到了大兒子黃二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二斤看著自己的家人,咧嘴笑道:“我這裡還有五貫銅錢……”

通濟門外,中央錢莊。

李老三哈著手,看著不遠處緊閉的錢莊大門,踢了踢腳下的兩個木箱子,對兒子李昇道:“冷的話,就回家,就這點銅錢,我還是搬得動的。”

李晟擦了擦手,捂在臉上,肩膀上的褡褳譁啦啦響動著,道:“回家也睡不安穩,還不如在這裡等著。父親,江東門的店已經關了,你說錢莊還能抗得住嗎?”

李老三跺了跺腳,說道:“扛得住扛不住那是皇上的事,我們來不來是我們的事。孩子,要記住了,做好自己的事,少瞎想。都把自個的事做好了,這大明就真成盛世了。”

“十年,再有十年,準能到盛世。”

李晟笑道。

李老三呸了一口唾沫,道:“你小子就知道胡說。”

“父親,這可不是孩兒的話,是國子監祭酒楊士奇的話。”

李晟拉出了大人物。

李老三白了一眼李晟,道:“祭酒咋啦,他說得話就能信了?讓你跟我去築路,你倒好,跑到國子監旁聽去了,也不知道國子監把門的人是不是眼瞎,怎麼就那麼隨便,放你進去了,你都偷聽到了什麼學問?”

“父親,那不叫偷聽,是旁聽,就隔著一扇窗戶,至於學問……”李晟笑了起來,指了指錢莊,道:“父親是不是沒聽說過如此錢莊?存錢名為儲蓄,還給利息。”

李老三點了點頭,道:“頭一回聽說。”

李晟想起聽到的課,娓娓道:“這種錢莊可不是大明首創。戰國時期《尉繚子·治本篇》記載,民無二事,則有儲蓄。那時候百姓沒有錢莊,儲蓄的也不是錢,而是將稻穀存入儲藏室。到了秦漢,貨幣統一,百姓錢多了,便開始有了存錢的習慣,於是便出現了撲滿。”

“撲滿?那是什麼?”

李老三沒聽說過這個詞。

李晟解釋道:“《西京雜記》中雲,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就是一類特殊的瓦罐,在存滿錢之後,只有打碎了才能取出錢來。到了唐代,商人多了,交易多了,加上銅錢笨重,一貫錢足有六斤四兩,這要買個十貫錢的東西,揹著豈不累壞?”

“於是,唐玄宗時期,便出現了櫃坊,商人可以將錢存

入到櫃坊裡面,櫃坊收取一定租金。櫃坊有了錢,也會放貸給商人。”

李老三聽不懂什麼《尉繚子·治本篇》、《西京雜記》,但看著兒子神采奕奕,頗有學問的樣子,便欣慰地聽著,聽到櫃坊,便插了一句:“這櫃坊就是錢莊吧?”

李晟微微搖頭,道:“父親,櫃坊是一類錢莊,只不過它與眼前的中央錢莊還是不同,櫃坊是兩頭通吃,存錢要收費,借錢也要收費。與中央錢莊相似的,是北宋時出現的抵當所,抵擋所‘以官錢召人抵當出息’,這與中央錢莊儲蓄給息一樣的道理……”

李老三點了點頭,剛想說話,便聽到刺耳的聲音:

“一個旁聽生還有出息了,文縐縐的不嫌丟人?”李九挑著擔子,晃悠晃悠地撥開人群,擠出一條路,對李晟道:“來猜猜,叔帶了多少錢來?”

李老三踢了李九一腳,道:“只允許你兒子整天登幽州臺,不準我家孩子顯擺?就你還多少錢,家裡幾塊布我娃會不知道?”

李晟將手抄在袖子裡,躲在一旁,李九叔來了,就沒自己說話的份了。

看李九叔擔著箱子來,不用說,必是銅錢。

這就是人心啊。

商人、官員拿著銀兩從錢莊裡兌出銅錢,只有一些百姓,拿著微少的銅錢去兌出銀兩,這份初心,只是為了感恩。

皇上給了孩子讀書的機會,給了大家賺錢的機會,冬日裡了,還專門給一些老弱人家免費安了新式爐子,購置了煤炭。

這在史書中,也只有宋時繁華,京師百姓才有過如此待遇。可對於宋代的人,也只限於城內,城外凍死也沒人管的。

而自己生活的大明,朝廷沒有嫌棄災民,而是以工代賑,給了大家重新生活的機會。

皇上幾次微服私訪,關心百姓疾苦,讓來京師的災民,不僅站住了,還能過上好日子,這不就是明君?

眼下有人欺負皇上,雖然家裡沒多少銅錢,但也得拿出來支援皇上,這是態度與立場問題。

李晟看了一眼李九叔扁擔下面的兩個箱子,似乎有很多錢,實際來算,大概也就十貫而已,這應該是他全家人所有的存餘了。

第一縷曙光破開了黑暗,撕出了黎明。

通濟門中央錢莊緩緩開啟了大門,八個夥計各守一桌,其中七個夥計都是負責銀銅鈔兌換的,只有一個夥計負責盤算統計,核查手續,並發放腰牌,命其至後院交割銀銅。

夥計黃重提筆準備記錄,沒有抬頭,直接問道:“有多少銀,準備兌多少銅?”

李老三一把將李晟拉至前面,李晟無奈地說道:“我們這裡有十五貫銅錢,準備存入,兌換成銀。”

“好,十五貫銀可兌換……啥?你們要存入銅錢?”

黃重抬起頭,驚訝地看著李晟,起身看了看其身後的木箱子,不由提醒道:“你可想清楚了?十五貫銅錢雖可兌二十一兩餘銀兩,但眼下銅貴銀賤,銅荒之下,銅錢會越值錢……”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大明匹夫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宋人遊明之崇禎盛世覆雨翻雲之一刀霸魂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