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四百四十五章 東吳虎丘,古今再現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四百四十五章 東吳虎丘,古今再現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是一個朝代又一個朝代形成的認識,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雜學進入國子監為什麼那麼困難?

說到底就是這些“三教”之一的儒教們認為,雜學背後的人就是九流的人,而且不是上流的,是中流,還有下流的。

比如在中流裡面,還有“一流秀才二流醫,三流丹青(畫家)四流皮(皮影)”,在下流裡面,還有“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這些人身份不好,沒地位,不配進國子監。

但配不配,畢竟只是個面子問題,不是個技術問題。

朱允炆親自兜底,解決了面子問題,以一場辯論將雜學引入到國子監,為此還動用了權力手段,撤掉了幾個官,就這樣,時不時還有頑固的御史叫嚷著要將雜學趕出國子監。

朱允炆想要藉助讀書人學習雜學的方式,即打造官員的新思維、新能力,也能改變他們的觀念。

畢竟,這些人也學習了雜學,如果繼續再罵雜人,豈不是連自己一起罵了?

大家都要臉的話,就不要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都是一個生態圈混飯吃的,至於太過貶低其他人嗎?

只不過現在看來,這一招的作用還沒有真正顯現出來。

只靠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怕過上幾十年也未必可以有多少改觀,朱允炆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想盡辦法,提升下百藝的地位,比如醫師、匠人等。

路過吳縣,朱允炆、寧妃一行人終於抵達蘇州。

在渡口處,寧妃便拉著朱允炆的胳膊,指著遠處的山說道:“快看,是虎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允炆看著遠處的虎丘山,還沒感懷出蘇東坡的“嘗言過姑蘇不遊虎丘,不謁閭丘,乃二欠事”的名人名句,就被寧妃拉著向前走去。

虎丘處在蘇州城西北,距離朱允炆等人所處渡口很近,走不了三里路,便已到近前。

眼前是黃色的虎丘頭山門,還沒有玄燁手賤寫下的“虎阜禪寺”的豎匾,只有一個簡樸的橫匾,上寫“東吳虎丘”蒼勁大字。

“走吧,上山。”

朱允炆見寧妃興致勃勃,便也不耽誤。

“爺!”

薛夏突然上前,低聲喊住了朱允炆。

朱允炆回頭看向薛夏,薛夏沒有言語,只是臉色十分難看,腰間的短劍也已是半出鞘,而其他幾名護衛,更是前後分散開來,警惕著任何敢於靠近的人。

突如其來的緊張氣息,讓朱允炆感覺事情有變,對叢佩兒使了個眼色,叢佩兒不著痕跡地點了點頭,自然地拉著寧妃的胳膊,道:“姐姐,那邊就是蘇州城吧?”

朱允炆見寧妃的注意力被引開,便對薛夏問道:“何事?”

薛夏將目光投向牌匾。

朱允炆順著看去,目光陡然一寒,在那“虎丘”大字的右下角,還有四個不太顯眼的小字:

古今今古!

朱允炆沒有想到,在沉寂了一年多之後,竟然在蘇州城外的虎丘山,再一次見到這個神秘的徽記!

“此處有危險,不宜登山。”

薛夏低聲勸道

虎丘牌匾驚現古今今古,絕不是巧合,極有可能在山上有一股謀逆的力量!而自己與孫棟這才幾個人,一旦陷入群戰,未必可護皇上周全。

朱允炆也有些出神,古今,這個名字自從定遠出現,經過了風風雨不少,尤其是開封府,更是血雨腥風。前不久在孝陵神宮監中擊殺驚蟄,驚蟄臨終前一句“古今多少利名人,棄命鬥爭功”似乎也揭示了其與古今的關係。

這個名字,似乎就等同於陰謀的代名詞,隱藏在暗處,既看不清,也摸不透。

“有意思。”

朱允炆平靜地笑了笑。

出來遊玩一趟,竟然還能遇到“老朋友”,實屬一件幸事。

薛夏剛想說話,朱允炆卻揮手打斷,道:“放心吧,沒有人會想到我會出現在這裡,上山,莫要擾了遊山雅興。”

“這個……”

薛夏有些著急,見朱允炆不願改變計劃,便一把抓過一名安全局護衛,低沉著嗓音道:“馬上去蘇州城,將安全局人全部帶上山!”

護衛看了一眼朱允炆,見他沒有反對,便匆匆跑了出去。

這裡距離蘇州城也只有七里路,用不了多久就會趕到。

薛夏這才凝重地看了看孫棟,示意他帶人警惕四周,自己則一側保護。

寧妃看了看不離左右的叢佩兒,又深深看了一眼朱允炆,低聲道:“若有事,我們可以先入城。”

朱允炆笑了笑,道:“沒什麼事,我想要上山看看。”

寧妃見此,也就沒有追問。

虎丘又名海湧山,東晉司徒王珣與弟司空王珉於劍池兩側建別墅,後舍宅為寺,名虎丘寺,寺宇沿山而築,“寺中藏山”為其一大特色。

一直以來,都有著“虎丘後山勝前山”的說法。

只不過虎丘最興盛的時候,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間,那些皇帝南巡,次次都來虎丘,有時候還重複遊覽虎丘,可見其風光極好。

當時這祖孫二人還經常住在虎丘,還打造了一座行宮,弄了一堆建築與好物件,沒事的時候就從北-京跑過來住住。

雖然明代的虎丘沒有清時繁華,但景色更顯別緻,一切都似乎融入到了這片山林之中。

“雲巖寺塔!”

朱允炆一步步走去,看著眼前的閣樓式磚身木簷塔,手微微顫抖,伸手按在塔身外壁上,感知著這真實的一幕,被深埋的記憶再一次翻騰起來。

曾經,自己站在這裡,就這個位置,就觸控著這裡。

只不過,時空錯位了。

幾百年後,這裡依舊存在,依舊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只不過,他們不會知曉,在大明時代,有一個名為朱允炆的帝王,曾在這裡留下過足跡。

“夫君,怎麼了?”

寧妃感覺到有些異樣,不由關切地問道。

朱允炆收回目光,橫亙著幾百年的時空,也只有這塔見證著一切。

“沒什麼,只是有些熟悉,似乎來過。”

朱允炆一如既往,歸咎於夢。

寧妃淺淺一笑,微微偏著頭,道:“似乎嗎?”

朱允炆抬了下眉頭,伸手撓了下

寧妃的腰,寧妃頓時告饒,道:“我錯了,給夫君道歉。”

朱允炆這才放過寧妃,拉著寧妃的手,道:“只有這些才是歷史的見證,若不加以保護,即是我們的損失,也是後世的損失。日後讓蘇州府修繕這虎丘吧,塔不能倒!”

寧妃點頭附和,低聲道:“有時,覺得夫君很是神秘,似乎有很多秘密。”

朱允炆心頭一驚,看著寧妃,而寧妃此時也抬起頭,對視著,沒有絲毫退讓。

“我什麼都被你看過,哪裡有秘密可言……”

朱允炆很無賴地擊潰了寧妃的目光,紅著臉的寧妃跺了跺腳,便去找叢佩兒了。

虎丘兩大勝景,一個是白巖寺塔,也名虎丘塔,另一個就是傳為吳王闔閭墓的劍池。

“薛夏,你對這劍池可有瞭解?”

朱允炆詢問道。

薛夏微微搖頭,道:“只聽過一些傳聞,說這劍池為虎丘最神秘之處,吳王闔閭墓的入口就在這裡。傳言在其墓中,有扁諸、魚腸寶劍三千把,甚至秦始皇、東吳孫權都曾來此挖劍,這才有了劍池。”

朱允炆打量著劍池,從平面看沒多少感覺,但若是轉為俯視,則可以看出池的形狀如同一把平鋪的劍。

劍池一直吸引著無數人,甚至帝王都想久留於此,不止是劍池本身的傳奇,還與身旁的字有關。

不遠處,“別有洞天”圓洞門旁刻有“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據說是顏真卿兒子顏頵的手筆。

圓洞內石壁上另刻有“風壑雲泉”,這四個字,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所書。

有這兩位已經夠厲害了吧。

別急,在崖左壁還有兩個“劍池”的篆文體,而寫下這兩個字的人來頭更大,傳聞是東晉王羲之!

普天之下,能匯聚如此幾尊大佬一起題字的地方可不多。

朱允炆正在品鑑“劍池”二字,看看能不能領悟一點劍意,努力了半天,也沒發現任督二脈流動什麼真氣,估計是沒練武的天分了……

“你聽說了嗎?昨夜蘇州城中,劉家老宅倒了三間廂房。”

“是嗎?有沒有人傷著?”

“哎,死了一位御史,可慘了,抬出來的時候,血都滲透了官服,好像是柱子砸到了胸口。”

“御史?該不會是王康御史吧?”

“除了他還有其他人嗎?”

“這……太可惜了。”

朱允炆將目光看向兩人,走了過去,道:“兩位剛剛說王康御史死了?”

兩人打量了下朱允炆,其中一位上了年紀之人回道:“我們也只是風聞,當不得真。”

朱允炆沒有再說什麼,看著兩人離去,招手叫過薛夏,道:“你聽到了吧?”

薛夏點了點頭,道:“應是意外吧?畢竟沒有人敢對朝廷命官下手。”

朱允炆擺了擺手,道:“如果那兩個人聽到的是真的,那就可以證明,王康是被人先殺害之後,又毀屋偽造現場!”

“啊?”

薛夏驚訝地看著朱允炆,皇帝大人你也不能太武斷了吧。

你是皇帝,不是捕快,沒幹過刑偵,怎麼能如此肯定?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大明匹夫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宋人遊明之崇禎盛世覆雨翻雲之一刀霸魂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