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六十三章 四字批覆:商人好啊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六十三章 四字批覆:商人好啊

通政司的人將奏摺送回兵部,茹瑺迫不及待地開啟奏疏,目光落在朱允炆的批覆之上,頓時瞪大眼睛,一臉的困惑與不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兵部右侍郎劉儁(jun)手裡拿著一份文書,湊了過來,問道:“茹大人,皇上可是應允了?”

茹瑺搖了搖頭,將奏疏遞了過去。

劉儁看過之後,也是一頭霧水,迷茫地問道:“皇上是什麼意思?”

茹瑺嘆了一口氣,拿走奏疏,說道:“我也不清楚,此事,需要找內閣商議。你有什麼事嗎?”

劉儁連忙將手中的文書遞了過去,說道:“登州衛指揮僉事戚斌來報,在山東沿海地區,出現了小股倭匪,搶掠殺戮了沿海軍民三十餘,請令兵部調撥船隻,出海殺敵。”

茹瑺連忙接過奏報,仔細看了看,問道:“怪不得奏報送到了兵部,而不是五軍都督府,劉大人,你可知這明威將軍戚斌的父親是誰?”

“自然知道,應天衛百戶,太祖親衛,開國功臣戚祥。只可惜,戚祥在遠征雲南的時候……”

劉儁的目光中流露出可惜之色。

茹瑺仔細看了看奏報,說道:“正好,這份奏摺也拿去內閣看看。”

內閣。

解縉正在翻看著《太祖實錄》的開篇,對鬱新、張紞問道:“此書由誰主筆?”

鬱新搖了搖頭,低頭處理著手中的奏章,說道:“翰林院侍讀學士董倫?總裁官王景彰?你若想知道,需要去一趟翰林院才可。”

解縉眯著眼,說道:“董倫之文,敦厚守舊,王景彰之論,默守陳規,這開篇之論,絕非兩人所作。”

“哦,你說這開篇?”方孝孺走入內閣,搓了搓有些冰冷的老臉,又對著雙手哈了一口氣,說道:“是翰林院編修楊士奇所寫。”

“楊士奇?”

解縉眯著眼,品著這個名字,然後將開篇文稿放了下來,肅然說道:“此子乃閣臣之才!將來,未必在我等之下!”

鬱新、張紞都抬起頭,看向解縉。

這可不是一個玩笑,而是一個不尋常的政治預言!

方孝孺對於解縉的話並不感意外,走上前說道:“我觀楊士奇已有半月餘,無論是品性、能力還是文史才學,皆是上上之選。解

大才子,你可有對手嘍。”

解縉哈哈笑了起來,見方孝孺冷,便將一旁的銅手爐遞了過去,說道:“內閣人才濟濟,解某欣然樂見啊。”

方孝孺欣慰地點了點頭,剛想說話,門外便傳來了腳步聲,茹瑺匆匆走了進來,見方孝孺也在,便先打了招呼,見過三位閣臣之後,將戚斌的奏報遞了上去。

鬱新看過之後,微皺眉頭,道:“此事,是否知會下五軍都督府,畢竟登州衛屬五軍都督府所轄。”

張紞思量了下,說道:“登州衛屬於山東都司,為左軍都督府所轄。自李景隆離京師前往廣州之後,左軍都督府相關事宜,便由徐輝祖暫管。不妨將此奏摺,傳給徐輝祖,再作定論吧。”

茹瑺微微點頭,然後拿出了另一份奏章,苦笑著解縉等人,說道:“皇上批覆了。”

解縉眉眼微微一動,不動聲色。

鬱新眯著眼看著茹瑺的神情,微微搖了搖頭。

張紞伸出手,接過奏章,說道:“看來,皇上不準備當你的說客啊。”

茹瑺嘆了一口氣,說道:“也不盡然,皇上所言,似有玄機,只是我參悟不透。”

“哦?”

解縉興致來了,湊了過去。

張紞展開了這一份茹瑺請皇上作說客,說服二王獻上醫用紗布、酒精之法的奏章,目光快速掃去,只見奏章末尾,只有四個硃砂字:

【商人好啊】

張紞頓時懵了,錯愕不已。

鬱新看過之後,也是不解其中味,方孝孺沉吟不語。

唯有解縉,只驚訝了稍許,便舒展開眉頭,坐了回去,嘴角帶著一抹笑意。

“這算什麼批覆?”

方孝孺有些不滿意。

皇上太不自重了,這可是朝廷文書,大臣奏摺,如何能模稜兩可地批覆?

什麼叫商人好啊?

鬱新不解,張紞不解,眾人將目光看向正在喝茶的解縉,頓時有了火氣,圍了上去。

茹瑺搶走瞭解縉的茶壺,問道:“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解縉往椅子裡一靠,笑道:“皇上的意思,便是,商人好啊……”

茹瑺等人差點暈倒。

感情你和皇上一個模樣,都

是打啞謎的啊!

“到底是什麼意思?”

茹瑺有些沮喪,自己好歹也是六部大臣,竟參悟不透皇上的意思,那日後怎麼立足朝堂?

解縉認真地看著茹瑺,說道:“皇上的意思,就是,商人好啊。茹大人,你仔細品,細細品。”

茹瑺陷入沉思。

張紞一拍手,想了個明白,笑道:“皇上這一招妙極啊。只不過,這筆賬,可就苦了戶部。”

鬱新長長“哦”了一聲,搖了搖頭,坐了回去,說道:“皇上深謀遠慮,佈局遠大,我等拍馬難追啊。”

方孝孺一頭霧水,看著這幾個賣關子的傢伙,撂不下臉去問,於是順手牽走了那份奏章,哼著古曲便去了翰林院,將正在編書的楊士奇喚了去。

“這份奏章,是對你的考驗。你若可說明皇上之意,我便向上舉薦你。”

方孝孺將奏章放在桌案上,期待地看著楊士奇。

翰林院主要職責便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分析朝堂時政,研究奏摺批覆,以備皇上問考。

改元建文前夕,楊士奇被地方推薦為編修。

國本“國旗、國徽、國歌”三事引動大明,內閣急需翰林院作為後備力量,沒等楊士奇在江夏過完年,便被迫順江而下,進入京師。

楊士奇的任務很重,不僅需要參與國本之事,還需輔助董倫等人完成《太祖實錄》。

面對方孝孺的考驗,楊士奇只微微一笑,施過禮,取了奏章,仔細看過,然後恭恭敬敬將奏章放在了桌案上,對方孝孺說道:“皇上已給出批覆。”

方孝孺身體微向前傾,問道:“說說。”

楊士奇指了指奏章,平和地說道:“茹尚書請旨皇上做說客,皇上並沒答應,而是希望兵部能夠以商人的方式,來採買這批醫用紗布、酒精之物。”

“哦?”方孝孺蹙眉,問道:“還有呢?”

楊士奇繼續說道:“皇上此法,有大意,為大局,也是對朝堂田爭之事的一個回擊。”

方孝孺愣住了。

朱允炆只是批覆了“商人好啊”四個字,就“有大意,為大局”了?

還有,這奏章,明明是兵部與二王的事,哪裡談及田爭之事了?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大明匹夫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宋人遊明之崇禎盛世覆雨翻雲之一刀霸魂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