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九百六十二章 信風已是吹起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第九百六十二章 信風已是吹起

京師。

朱允炆看著宋晟病逝的文書,陷入了深深的痛苦。

因為洪武四大案的存在,朱元璋沒有給自己留下多少名將,屈指可數的將領裡面,宋晟算是一個很特殊的人,他文武兼備,有大將之才,較之耿炳文更擅進攻,較之郭英更善防守。

宋晟戎馬一生,功勞難數,攻集慶、克徽寧、徵關陝、鎮涼州、破哈密、威震西域,力俘卡拉奇,對戰米蘭沙,大敗帖木兒……

朱允炆有些心疼,不知道是不是西域這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耗去了宋晟最後的生機,讓他比歷史上早離開了兩年。

這個可敬的老頭子走了,打亂了自己對西域的安排與部署。想要找出另一個合適的人選控制西域,是很難的一件事。

袁嶽是不錯的人選,但他更多是武將,缺乏都司政務處理的經驗與能力,想要鍛鍊起來還需要時間。

朱棣的意見是安排瞿能接替宋晟,瞿能確實是一個好的人選,不僅善騎射,還明韜略,也算是文武全才。美中不足的是,瞿能在西域的威望有限,他比不上宋晟,很難憑藉著一個名字就威懾地方。

可朱允炆沒有其他的人選了,只能選擇瞿能成為西域都指揮史,並抓緊時間培養袁嶽、劉啟夏、周大志等一批新人。

內閣擬寫文書,提議朱允炆追封宋晟為西寧侯,朱允炆審慎再三,拒絕了西寧侯的封號,改封宋晟為寧國公。

這是建文朝第一個國公,雖然給了一個去世的人,但無疑證明了朱允炆對宋晟的器重、緬懷與離去的悲痛。

寧國公的封號很重,但給宋晟是實至名歸。

因為宋晟走了,襲爵的人自然成了宋晟的次子宋瑄(長子宋茂早亡)。

朱允炆等待著大軍班師回朝,可朱棣還沒帶人回來,就惹出了一大堆麻煩,一樁樁“惡行”傳入朝廷之中,激起無數公憤。

就連新任的禮部尚書陳性善也止不住彈劾朱棣,言其“無法無天,跋扈無度”。

都察院右都御史練子寧更是寫了萬言書,要求懲戒“濫殺無辜”、“罪責累累”的朱棣,監察御史、給事中,更是聞風而動,彈劾奏章一封接一封。

事情鬧大了,六部中禮部、刑部、吏部,都在彈劾朱棣,內閣中鬱新更是抓住機會,主張藉此機會嚴懲朱棣,以儆效尤。

戶部尚書夏元吉沒有動靜,朱棣怎麼捯飭,打幾個人,殺幾個人,實在和戶部關系不大,今年有些春旱,山東、河南多地開春後滴水未降,戶部拿出了三十萬兩支援兩地修築水利,開挖水井,以保春苗長勢。

夏元吉擔心兩地災情嚴重,若再不緩解,兩地夏糧減產將成定局,到時不僅會影響兩地民生,還會波及新都營造。

工部尚書鄭賜也沒心思管這點小事,雖然西域戰事結束了,但西北的混凝土工程建設可沒停下來,新都營造也沒停下來,各地礦產的監察也沒有停下來,工部忙的很,能抽空到奉天殿打個卡就算是給皇帝面子了,改天忙得不可開交,都不來奉天殿了。

最耐人尋味的還是兵部,鐵鉉領兵部,朱棣胡作非為,兵部應該第一個跳出來才是,可誰知鐵鉉似乎眼瞎了、耳聾了,面對滿朝彈劾朱棣的聲音,即不表態支援,也不表態反對,渾似什麼都沒聽到,就連兵部侍郎古樸也保持了沉默。

在鐵鉉看來,朱棣雖然胡來了一點,但他胡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現在大明控制西域,還留著一個哈密王活著幹嘛?西域將是大明的行省,誰家行省裡放一個地方王,還掌握實權,控制地方?

如此割裂國土,割據地方的地方王,不處理掉怎麼行?

只不過鐵鉉更傾向於將脫脫帶回京師控制起來,可誰知朱棣為了“自汙”,直接將脫脫這個傀儡給殺了。

得,殺了就殺了吧,朝廷也不需要給他辦追悼會。

至於朱棣的其他惡行,殺幾個貪官,揍幾個文官,吊打一群土匪,那都隨他,愛咋咋地,他現在這是給自己挖坑往裡面跳。

不跳不行啊,朱棣是藩王,又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你讓皇帝如何封賞?

朱棣知道皇帝為難,知道朝廷為難,索性拼著什麼賞賜都不要了,自汙起來,幹點出格的事,只要到京師不被拉去菜市口,什麼事都是可以幹一點的。

鐵鉉明白朱棣,所以不彈劾。

朝廷中許多人都看得清楚,比如解縉、楊士奇、夏元吉等,他們不是不想參與進來,而是朱棣現在的所作所為,符合朝廷的利益,也為無可封賞變得可操作,不至於寒了將士的心。

朱允炆看著一封封奏摺,全都丟到了一旁。

古人就喜歡玩這一套,以自汙來解決危機。朱允炆不清楚藍玉當年是不是自汙過,還是真的愚蠢,但朱棣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也算不得精明。

朱允炆並不介意朱棣取得無上功勞,所謂的功高震主只是一個偽命題。

等朱棣回到京師,兵權重新回到自己手中,朱棣依舊是一個無兵的將領,在新軍之策、督官制度之下,憑藉著朱棣的一聲吆喝,根本就帶不走任何人,何況京軍中、下層軍官中,無數人都是朱允炆的死忠派。

功勞再高,只要朱允炆不殘暴,不失民心,不與文武對立,朱棣就是想震主,也震不住。六年執政所積累的威望,又豈是一個開拓西域的朱棣可比的?

朱允炆寫了一封密信,命令劉長閣派人早點傳給朱棣,內容就一條:別學人家自汙,趕緊回京師。

建文七年的開局整體還算平穩,地方上並沒有出現多少大事。

雖說有幾地有些春旱,卻只是區域性,影響範圍有限,加上移民墾荒,黑戶上戶籍分地,各地田畝數量增幅不小,利好夏收。

蒸汽機改良進入深水區,小型化與大型化都取得了巨大進展,空置寶船在三臺大型蒸汽機的驅動下,實現了第一次航行,在長江河道中逆流而上,轟動世人。

雖然這一次航行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航速慢得如同龜爬,但考慮到寶船的體量,逆流而上的難度,這一次航行還是驗證了蒸汽機技術的可行性。

海浪譁啦啦地湧動而來,拍打在寶船的船舷,被堅硬的防護擊碎。

日月旗飄展,直指蔚藍。

鬱震拿著橢圓的黑色石頭,給趴在甲板上的張玉刮痧,看著紫紅的痧,笑呵呵地說:“看吧,這一路航行,陰溼太重,刮痧療法還是很有療效的。”

張玉呵呵笑著:“這法子倒是不錯,簡便易行,推廣起來也容易。”

鬱震用石頭沾了沾水,繼續刮痧:“確實如此,不少軍士刮痧之後舒坦多了。只不過還是約束軍士上岸吧,這裡的森林裡,似乎有些人並不友好,我聽說昨日幾個軍士進去了,找到時就剩下了半個骨頭。”

張玉咧嘴:“別聽他們瞎說,不過是嚇唬人的把戲。軍士們都清楚此番任務的重要性,沒有人節外生枝,即便是上岸,也是全副武裝,小心前進,如果這樣還能被人吃了,呵,那也該上火藥彈了。”

鬱震連連點頭,就說嘛,大明水師主力怎麼可能會被非洲黑人給吃了呢,原來是訛傳。

鄭和走了過來,看了看赤裸著上身的張玉,威嚴地說:“起風了,我們留在非洲西海岸的日子不多了,該全面準備出航事宜了。”

張玉坐了起來,穿好衣服,抬頭看了看向西飄揚的日月旗,對鄭和說:“這就是皇上所說的赤道暖流?”

鄭和凝重地點了點頭:“冬日我們乘上了本格拉寒流,一直抵達非洲西海岸,按照日期,現在吹的西風帶暖,洋流也朝著西面而去,想必就是赤道暖流了。”

張玉活動了下筋骨,提議道:“是時候召集各船長,作最後的安排了,眼前是五千裡的浩瀚大海,我們隨時可能會失去聯絡,必須讓每一艘船,每一個軍士都做好獨字前進的準備。”

“沒錯!”

鄭和咬牙。

鬱震清楚這一行的重要性,經過一年多的航行,水師船隊終於來到了最艱險的考驗。一切都如朱允炆所言,他說的洋流都出現了,他刻畫的地圖與島嶼都出現了,他說的黑人也出現了……

他還說,這裡出發,才是最難的考驗,是九死一生的海路。

鬱震眺望向西面的大海,茫茫的海面裡看不到任何的島嶼,似乎一頭扎進去,就將徹底迷失在這裡。

可無論多難,多艱辛,多犧牲,都必須有人抵達南美洲,必須有人帶回去農作物!

為了天下再無饑荒,為了天下萬民,為了大明王朝永固!

犧牲又如何!

人總有一死,為了一個崇高的目標而犧牲在大海之中,好過碌碌無為,疲憊無力躺在病榻上而死。

朱能的船隊緩緩靠岸,駱冠英、王景弘、趙世瑜、袁逸塵等一干船長收到了訊號,開始集結,並登上了鄭和所在的旗艦——大明號。

大海在腳下,信風已是吹起,悲壯的航行由此開始,漫漫無際,又光榮無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真不是魔神女配她天生好命宇宙級寵愛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武術振興系統大明匹夫流量時代的巨星黎哥饒命穿越之翻雲覆雨風雲覆雨翻雲宋人遊明之崇禎盛世覆雨翻雲之一刀霸魂覆雨翻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