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明:我朱元璋又回來了

第44章 鹽稅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明:我朱元璋又回來了第44章 鹽稅

揚州城!

朱元璋到達揚州的第三天,七月二十!

在駐紮揚州後,朱元璋便將接管了揚州府衙,在到達揚州的第二天,朱元璋便在揚州府衙內,逮過來了八個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逮過來的這八個人。

正哆嗦著站在朱元璋面前,惶恐不已的看著朱元璋,生怕後者不怒之下,把他們提溜出去砍了腦袋。

原來,在剛剛進入到府衙的時候,他們已經看到了,府衙外面,那成車成車裝著的滿洲韃子的腦袋。

除了這些腦袋外。

朱元璋還讓他們看了一些特殊的“標本”。

朱元璋本人最恨貪官,到了明朝末年,他也未能夠改變這種仇恨,而在這種仇恨的驅使下,朱元璋在山東,也進行了一些反腐行為。

朱元璋的山東募兵,還有清查田畝時,有幾個地方官員,私自剋扣,乃至截留招募士兵的安家銀子,還有士卒們沿途的口糧,還有清田時,有幾個官員收受賄賂,替人隱瞞真實田畝數量,在被查出來後。

朱元璋對其中,絕大多數都人直接斬了腦袋。

但典型的幾個,卻被他實施了一種非常殘酷,哪怕是在洪武年間,也不多見的酷刑——剝皮楦草!

而眼下,在揚州府衙內,就有幾個這樣製作好的標本掛在那裡,用來威懾人心。

所以,當被帶到朱元璋面前時,這六人早已經是哆嗦的不成樣子,跪在地上,高呼著喊道。

“草民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

“哼哼,起來吧!”

朱元璋冷笑著,示意他們起來,然後打量起了面前的八人,此八人都是商人,但他們絕非普通的商人,揚州在明清時期,異常的繁華,而導致其繁華的原因,也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鹽!

鹽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

而食鹽這種必需品,也就帶來了鉅額的財富,自漢武帝將鹽鐵收歸官營後,鹽就成了歷朝歷代的重要財源,而明朝也不例外,只可惜,明朝的鹽稅,少的可憐啊。

此時,朱元璋冷冷的掃視著面前的八人。

他們是揚州的八個鹽商,手上掌握著大明朝的食鹽銷售網路,也即是說,鹽業上面的利潤,實際上,就為這八人所佔據。

明代的鹽商分為山陝鹽商,還有徽系鹽商。

山陝鹽商朱元璋洪武年間就已經初見雛形,這些個鹽商,實際上就是背靠勳貴勢力,獲得了經營食鹽的權利,如此一來,得到了牟取暴利的機會。

而到了明中後期,山陝鹽商之外,就有誕生出來了一股親的勢力,那就是徽系鹽商,徽系鹽商背後站著的則是東南士林。

兩支鹽商的明爭暗投,一直持續到了明朝末年,到了清朝,便成了徽系鹽商一家獨大,而了山陝鹽商則或是退出經營鹽業,或者,則是轉進到四川,經營起了四川鹽業。

當下,吩咐幾人起來後,朱元璋將自己的目光,盯向了一旁的兩淮鹽運使謝辰,然後朝他質問道。

“謝辰!”

“臣在!”

後者麻溜的站了出來,但額頭上,已經滲出來了冷汗,因為他知道,朱元璋這一次,恐怕是要清查兩淮鹽務,而這一查,他的腦袋,十有八九是要不保的,不只是不保腦袋。

說不定,全族的腦袋也保不住,本人砍頭都算下場好的了。

若是下場不好,被剝皮楦草,也不是不可能。

而當謝辰哆嗦著站出來後,朱元璋也不含糊,詢問道。

“去年兩淮鹽運衙門,共上繳朝廷鹽稅多少萬兩?”

“一百三十二萬七千四百九十五兩……”

謝辰趕緊回話。

“一百多萬兩,好大的數目啊!”

朱元璋冷笑了一聲,隨即,啪的一下,拍了一下桌子上面的驚堂木,嚇的謝辰當即一哆嗦。

而那八個站著的鹽商,正是哆嗦手腳。

冷汗直流。

這時,朱元璋的聲音,再度的響起了。

“國朝開國之初,鹽稅也就是這麼個數目,可開國之初,有開中法為邊疆運輸糧草,如今既不見糧草,而這鹽稅,卻還是這麼多點銀子,而且,據朕所說,這如今的銀子,可不如朕當初那會,值錢的了啊……”

朱元璋雖然不懂什麼叫通貨膨脹。

但他卻也看出來了,如今大明境內的銀子,沒有他開國之時那般的值錢了。

因為如今的銀子變多了。

大明朝之前可沒有那麼多的銀子啊。

朱元璋已經知道,這些銀子都是紅毛人從海外帶過來的,物以稀為貴,這銀子多了,自然不值得花了,而如今,這鹽稅卻依舊是當初的那麼個數目。

難免的,朱元璋會有些憤怒。

而謝辰,則是惶恐至極的稟報道。

“陛下,陛下,我朝以往,都是如此收的鹽稅……”

說到這,謝辰小心翼翼的抬眼,看向了朱元璋。

“陛下如果覺得鹽稅少,如今下旨意加徵就是了!”

“呵呵!”

朱元璋冷笑一聲。

“朕不會加稅,相反,朕還會減稅!”

好吧。

朱元璋不會加稅,因為朱元璋在山東這幾個月不是白呆的,他已經知道了,如今大明境內的百姓們,他們的負擔其實是很重的。

歷年來,一年正稅就有一千九百多萬兩(折銀),還加徵了折銀一千七百多萬兩三餉(剿餉,練餉,遼餉,合稱三餉),而加徵的三餉,實際上徵收的可不只是一千七百多萬兩。

有些地方三餉,甚至是正稅的幾倍,而除了正稅外,再算上地方小吏盤剝百姓,百姓之負擔,不可謂不重,在山東呆了一段時間的朱元璋深知,大明朝之所以鬧起民變,之所以會百姓群起而反之,純粹是太苦,太難了。

所以,朱元璋才制定了規矩,只准地主大戶收三成的租子,而朝廷收賦稅,也只準收十稅一!

對於其他的賦稅,朱元璋是如此,對於鹽稅,朱元璋也是如此。

此刻,看著面前的八個鹽商朱元璋冷笑著道。

“朕知道,鹽稅一點也不少,只是,這鹽稅裡面的大頭,並沒有到朝廷的手上,至於到了何人的手上?朕不用說,爾等也自是清楚!”

說到,朱元璋目光定格在了一個鹽商身上,質問道。

“你乃是何人?”

“草民,草民喬興安!”

後者連忙回話,朱元璋看向了他,隨即冷笑道。

“喬興安,朕對你倒是有些瞭解!”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女配她天生好命食物鏈頂端的猛獸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相關推薦
烈火雄師定製影帝[綜]好男人好男人,壞愛情九叔世界:開局天靈根天賦逆天凰妃廢材小姐她又驚豔九州了我在異界推翻血族這個BOSS明明超強卻喜歡虐主重生之榮耀戰神我的信徒全是沙雕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