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當特種兵來到大秦

第一百零六章 秦國朝野撲朔迷離
上章 目錄 下章

當特種兵來到大秦第一百零六章 秦國朝野撲朔迷離

不消片刻,三人趕到甘龍府,巧的是長史公孫賈和中大夫杜摯也在甘龍府議事。西弧將來意說明,甘龍沉吟半日,卻沒說話。

公孫賈淡淡笑道:“國君求賢令已經申明,就是要恢復穆公霸業,能變到哪裡去?三位無須多慮。”

甘龍道:“這件事呵,老秦人都知道了,不要著急,看看再說。”

杜摯卻粗聲大氣道:“一個魏國中庶子,能成何氣候?國君見他,消閒解悶罷了,還真的大動干戈?我卻不信。”

西弧輕蔑的笑笑,便對孟坼白縉示意,三人告辭,聚在孟府又飲酒議論到二更方散。

櫟陽城各種各樣的議論和動態,景監都及時稟報給秦孝公。

自從衛鞅與秦孝公晝夜聚談以來,景監簡直高興得心都要醉了。

因為衛鞅而使他產生的委屈、難堪、憤懣,早已經煙消雲散。

他唯一的擔心,就是世族們的這種詆譭,會不會使尚在襁褓中的變法大計窒息?

景監是秦國現任重臣中唯一的平民子弟,確切的說,是過早敗落在世族傾軋中的世族後裔。

他本能的對世族層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對他們的動態卻是異常的敏感。

當他把這些紛紛揚揚的議論和動態稟報給國君時,秦孝公卻笑著揮揮手,“讓他們說去吧,吹吹風也好。”

秦孝公心中卻是有數,和衛鞅徹談三晝夜,他信心大增,原來準備自己苦修自己動手的悲壯,化成了烈烈變法的昂揚情懷。

但是,長期錘鍊的沉穩性格卻使他很是冷靜的思索了幾天。

他不想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急於動手,他思謀了一個周密的疏導方略,而且決意不讓衛鞅過早的在前期疏導中顯露鋒芒,樹敵於元老重臣。當世族層紛紛揚揚的奔走議論時,他便開始了不著痕跡的疏導。

孝公為此專門找了秦風商議很久,在秦風的建議下,施展了他的第一個動作,拜衛鞅為客卿,賜兩進院落的宅邸一座。

此令一頒,櫟陽世族與朝臣大出意外,招賢館士子則忐忑不安。

朝臣世族們原本以為,衛鞅馬上就要成為紅得發紫的權臣,耀武揚威地立即對他們動手,就像韓國的申不害那樣。

孰料國君才給了衛鞅一個客卿?

客卿者,沒大沒小的一個虛職,對任何官署都不能干預,只能和國君敘談敘談罷了。

世族朝臣們頓時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輕鬆了下來,覺得這個衛鞅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

杜摯和孟坼幾個人晉見秦孝公時,還抱怨國君對衛鞅官職太小太虛,不利於招賢,請國君對衛鞅再升一級

。秦孝公淡淡笑道:“諸卿賢明,我已知曉。但有大任再說吧。”

出得國府,幾人相對大笑,分外暢快。招賢館士子們呢,一看衛鞅如此赫赫才拜了個客卿,自己如何有指望在秦國做官?自然是愁眉苦臉,聚相議論,思謀著要回老家。

然而就在這時,國君卻頒下詔

令,招賢館所留士人,全部派為縣令、郡守和國府官署的實權官吏。

最高職位是王軾,做了櫟陽令。

原先的櫟陽令子岸則重回軍中做大將。

此令一下,朝野又是一片譁然。招賢館振奮慶賀,世族朝臣卻又變得茫然失措。

戰國初期的縣比郡還高一級,是國府直轄的最高地方政權。

變法前的秦國,除了在隴西戎狄區域和北部荒涼地帶設郡以外,腹心地帶全部以縣為治,而不設郡。

所以縣令、郡守都是當時十分重要的地方大員,軍政一把抓。

至於櫟陽令,那更是都城長官,非同尋常。

這些如此重要的職位,大部分派給了這些外國士子,世族元老們可是老大不舒服。

不舒服歸不舒服,嘴裡卻講不出。國君花大力氣招賢,沒有重用那個咄咄逼人的衛鞅,還能不讓用其他賢士?

令世族元老們沉住了氣的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國君對招賢館士子們只授了官,而沒有授爵。

在一個老牌國家,有官無爵的實際含義是臨時任職,尚未進入真正的上層世族,一旦罷免,即為平民。

就像秦風當年,一個初來乍到的人,能夠官拜上卿而沒有激起世族對他的敵視,就是因為秦風沒有爵位。當然了,對於秦風來說,爵位並不重要。

詔令頒佈的三天之後,秦孝公在招賢館設宴為新任大員們餞行。酒間秦孝公鄭重叮囑,新官上任,不要急於做事,半年之內許靜不許動,只准熟悉政務治情督導勸耕,不許擅行新政。

這個奇特的命令,引來士子們一片茫然——強大秦國卻又不許創新不許做事,卻要賢士何用?想想初任重職,謹慎為是,便也無人異議,餞行結束,士子們便各赴任所了。

此信傳出,世族朝臣們又是大為寬心,認定國君招賢只是求治而已,並非要拿祖制開刀。

就在朝臣世族們雖有狐疑而又無話可說的時候,秦孝公依然天天和客卿衛鞅見面敘談,卻始終沒有出人意料的大舉動。

一個月過去,寒冬來臨,又沒有戰事,進入了老秦人說的“窩冬”期,也就沒人再關心這件事了。

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秦孝公召集秦風、景監。來到左庶長嬴虔的府中,密談了整整一天。

秦風當晚甚至激動的睡不著覺,就是因為他盼望許久的那件大事,終於要拉開序幕了。

第二天,孝公舉行朝會,冊封上大夫甘龍為太師,輔助國君承當協理陰陽、溶通天地、聚合民心的重任;長史公孫賈升任太子傅,左庶長嬴虔也加太子傅,共同教習太子文武學問;中大夫杜摯升任太廟丞,掌祭祀大禮,職同上大夫。

三人原先所轄的“瑣碎政事”,分別交於左庶長嬴虔和內史景監以及上卿秦風,國政大計由左庶長統攝。四道詔令一頒佈,政事堂中你看我,我看你,竟是不知所以然。

說起來,秦國素來沒有太師這個顯貴尊榮的職位,那只是商周兩代王室才設定的“

百官之首,協理陰陽”的首要大臣,有無實權,視時視人而定。

老秦國素來認為那是不著邊際的荒誕高位,從未設定。而今國君竟然抬出一個“太師”給了元老重臣,實在莫名其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想卻又無法詰難於國君。

甘龍本是東方大儒,尋常時動輒來一通老秦臣子們摸不著頭腦的高論,讓他去“協理陰陽溶通天地聚合民心”,倒也是合適不過,況且又是大大升了兩級爵位,比上大夫顯貴多了,又如何質疑於國君?

長史公孫賈的太子傅更重要,歷來為學問大臣所爭奪,公孫賈又本來就是文臣,又能說甚?

至於杜摯,從中大夫一下子升到了上大夫一級,也是非同小可的升遷,不好麼?

一陣惶惑,大臣們終於一齊向甘龍、公孫賈、杜摯三人慶賀。三人雖是笑意盈盈,卻顯得頗為尷尬。

秦風心下明白,這看似升官,實際上卻把他們的權力全部架空,給了衛鞅、秦風、景監等一班變法新貴大臣施展的空間。

散朝之後,孟西白三人在孟府議論了半日。

西弧說他總覺得這幾件事來得蹊蹺,認定國君還要舉動,說不定還會罷免了他們幾個的官職。

說得孟坼和白縉惶惶不安。誰知過了幾天,秦孝公便召集軍中將領議事,宣示秦軍將領一個不動,每人還晉爵一級。他們放了心,櫟陽便又安靜了下來。

秦孝公並沒有停止他的舉動。

三日之後,他分別和景監、車英、秦風密議了半日。第二天便頒佈詔令,左遷景監為長史;左遷車英為櫟陽將軍、秦風上卿官職保持不變。內史遷長史,降了一級。衛尉遷櫟陽將軍,降了兩級。新貴貶官,世族元老們忒是快意,卻又一次感到了莫名其妙。這倆人雖然挨貶,但左遷後的職位卻極為重要。是明降暗升麼?

也不對。這兩個新貴本來的職位也都是衝要高位呵,一個總掌國府庶務,一個總領國府護軍,絕非虛職,似乎談不上明貶暗升。

然二人又無過錯,卻何以貶官?一時間,朝臣們弄得雲山霧罩,紛紛揣測卻又莫衷一是,漸漸的又平靜了下來。

而且秦風這個新貴在國君那裡可是一個紅人,秦孝公每逢大事總和他商議,可是到現在還是不給他一個大的實職。這也使世族蒙了。

這一段日子裡,衛鞅的小庭院大雪封門,異常冷清。秦孝公沒有來過,景監也沒有來過。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客卿院落的四周總有三五甲士不斷經過,轉角隱蔽處,還有釘在那裡一動不動的便裝武士。

櫟陽國人便悄悄議論,那個院子裡的官人肯定是被軟禁了,否則哪有如此森嚴的警戒?

這一切,足不出戶的衛鞅自然不知道。買菜、造飯並一應瑣務,都有國府派來的兩個僕人打理,他是整日埋首書房,不是讀書,便是謀劃,彷彿在山中一般。

這日午後,依舊是大雪飛揚,卻有人嘭嘭敲門。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都市國術女神宇宙級寵愛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劍仙三千萬食物鏈頂端的猛獸我有一座天地當鋪特種兵之戰狼崛起我真不是魔神諸天新時代
相關推薦
將門嫡女:傻王的絕色王妃白日夢我大秦之天柱崛起我有一個大秦武庫大秦開局抓了祖龍大秦之最強典獄長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混在遮天玩群聊無敵從吸收情緒開始超級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