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清巨鱷

第八百三十三章 要求增兵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清巨鱷第八百三十三章 要求增兵

房間裡,易知足叼著菸嘴翻看著從倭國各地彙集過來的情報,聽的敲門聲他頭也不抬的道:“進來。”肖明亮推門進來稟報道:“校長,他們來了。”

“讓他們進來。”易知足說著放下裡的情報資料取下嘴裡的菸嘴,楊秀清、羅大綱兩人進來齊齊敬了個軍禮,“屬下見過大掌櫃。”

“不必拘禮,坐。”易知足說著打量了羅大綱一眼,羅大綱出身天地會,元奇最初與太平軍往來,都是透過此人牽線,黃殿元在他面前多次提及,他印象頗深,

楊秀清在易知足面前並不顯的拘謹,落座後便微笑著道:“新六軍在薩摩和長州,尤其是長州殺戮頗重,大掌櫃可是聽聞了些閒言閒語?”

“閒言閒語是不少,不過,叫你們來不是因為閒言閒語。”易知足緩聲道:“隨著航海技術日益發達,海洋貿易會越來越昌盛,世界各國對海軍也將日益重視,整個世界正由傳統的陸權時代向海權時代過渡。

諸如英吉利就是典型的海權國家,其海軍實力遠勝於陸軍實力,而英吉利之所以能稱霸海洋,成為世界霸主,就是憑藉著強大的海軍實力。

經過這些年不斷的擴張,我國基本上已經消除了來自陸地的威脅,即便與俄國交惡,戰爭也只會侷限在西北,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我國現在乃至以後的最大威脅都將來自海上。

倭國雖是彈丸之地,但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我國與美利堅太平洋航線上的必經之地,距離朝鮮和津京也十分近,不論是從維護國家安全考慮還是從大力發展海權考慮,都必須將倭國納入我國疆域並且永久的掌控!

納入版圖易,想要永久掌控難,俗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雖然元奇一再提倡中華民族,積極促進民族大融合,但漢族才是中華民族的主體,要想永久掌控倭國,島上的居民就必須以漢族為主!”

聽的他這一番話,楊秀清算是徹底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當即苦笑著道:“大掌櫃是嫌新六軍太仁慈了?”

易知足看向羅大綱道:“長州還算可以,薩摩確實有些仁慈。”

聽的這話,羅大綱有些委屈的道:“屬下是擔心殺戮太重,有損元奇新軍的聲譽......。”

“元奇新軍不需要仁慈的名聲。”易知足道:“我也不怕揹負‘人屠’的惡名,你們該不會學那些文人沽名釣譽罷?”

羅大綱連忙站起身脹紅著臉道:“屬下是會黨出身,薄有微名也是惡名,斷然不會沽名釣譽,‘人屠’的惡名屬下來背。”

楊秀清也跟著站起身道:“大掌櫃放心,新六軍必定讓倭國成為人間地獄!”

見這情形,肖明亮哪裡還坐得住,也跟著起身道:“屬下忝為伐倭總指揮,‘人屠’之名該由屬下揹負,屬下一定遵循大掌櫃的命令,令倭國亡國滅種!”

“都坐下。”易知足伸手虛按了按,語氣和緩的道:“我是元奇大掌櫃,也是我主張並策動的侵倭戰爭,該我擔當的責任和揹負的罵名,你們也分擔不了,不過,我覺的即便是為此揹負千古罵名,我認為也值得!

倭國不比朝鮮,與東南亞各國情況也不一樣,這是一個與英吉利一樣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並且會對我國甚至是整個世界都構成嚴重威脅並且帶來深重災難的國家,乘其還沒有強大起來滅掉它,對於我國和世界來說,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善事。

我這不是寬慰你們,倭國與德意志的情況很類似,你們日後看看德意志帶給歐洲和世界的災難就能明白我今天的苦心......。”

說到這裡,他自失的一笑,“或許我們都看不到那一天了,不過,你們可以將這段話記錄下來。”

倭國能與德意志相提並論?肖明亮心裡有些懷疑,易知足對於德意志頗為重視而且評價極高,他是知道的,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對方竟然會將倭國與德意志相提並論,這是不是太抬舉倭國了?

下午四點,趙烈文腳步輕快的從臨時佈置的會議室出來,與倭國的談判代表談了大半天他卻並不覺的累,畢竟他心裡明白這次談判毫無意義,壓根就不需要耗費心神,折上二樓,他徑直進了易知足的房間,將談判情況簡單的說了一下,倭國人以無法每年支付一千萬兩白銀為由,懇請再度縮減賠款數額。

“兩億白銀的總額不能縮減。”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數額大,才足以引起轟動,才足以引發恐慌,不過,在還歀期限和利息方面可以考慮適當的讓步,另外,跟他們多談幾天,給陸續增兵製造藉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馬關談判持續了十日,十日間,元奇在薩摩和福岡源源不斷的增兵,大量的戰艦從福岡駛往馬關,倭國上下一片恐慌,在馬關的倭國談判團也沒心思繼續討價還價,利落的簽訂了一份條約,割讓薩摩、長州、福岡三藩,賠款二億兩白銀,分四十年付清,每年支付五百萬。

訊息一傳開,從江戶到京都到大阪,整個倭國上下一片沸騰,倭國孤懸海外,有史以來極少遭遇外族入侵,當年蒙古二十萬大軍東征是僅有的一次外族大舉入侵,還因為颱風落得鎩羽而歸。

元奇第一次東征也只是逼迫稱臣納貢,對倭國並為造成多大實質性的傷害,如今幕府居然簽下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自然是舉國譁然,全國上下一片聲討,原本因為薩摩長州兩藩被滅而一度消沉的倒幕運動又再次活躍起來。

雖然簽訂了條約,但易知足藉口倭國局勢不穩拒絕撤軍,十萬大軍部署在薩摩、長州、福岡三藩,西南眾藩如坐針氈,惶恐不安。

與此同時,元奇在倭國不斷增發紙鈔的惡果開始顯露出來,物價飛漲,因為各地大名和嗅覺靈敏的商戶加緊囤積糧食,本就緊缺的糧食供給越發緊張,市面上的糧食價格一漲再漲已經翻了三倍不止,因為幕府大力鎮壓的搶糧風潮又再度抬頭,多地陸續爆發規模大小不一的饑民暴動。

馬關,春帆樓。

易知足將手中的情報資料隨手遞給趙烈文,起身走到窗邊,眺望著馬關海峽的景色,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很快,曹根生出現在門口道:“大掌櫃,解部長來電。”

“念——。”

“糧船隊已經抵達長崎,是否起運江戶、大阪?”

易知足隨意的道:“回電,起運。”

聽的這話,趙烈文抬起頭來,道:“大掌櫃,糧船隊的抵達,會否緩解倭國目前的局勢?”

“四十萬石糧食對於倭國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能緩解什麼局勢?”易知足轉過身來,“但這四十石糧食,足以換回大量的黃金白銀,紙鈔增發引起大幅貶值,很難套換金銀,這個時候,也就糧食能讓倭國人心甘情願的掏出金銀。”

趙烈文猶豫了下,沒有多說,待的曹根生退下之後,他才道:“一旦滅了倭國,這些個金銀不都是囊中之物?”

“那可未必。”易知足道:“兵荒馬亂之時,黃金白銀大多都會埋藏起來,況且,新六軍的軍紀也很成問題,繳獲歸公這一規定難以貫徹執行,再說了,這批糧食還有提價的作用,制造事端的作用。”

聽的這話,趙烈文連忙轉移了話題,“以大掌櫃估計,還需多長時間,才是出兵的好時機?”

“不急,等他們自己再亂一陣子。”易知足緩聲道,略微沉吟,他才道:“給恭王和肅相各自發一封電報,讓朝廷做好增兵的準備,朝廷不能只拿錢不幹活。”

京師,紫禁城,養心殿,東暖閣。

慈安瞥冷冷的看了一眼跪在珠簾外的肅順、載垣,道:“仗還沒開始打,就讓朝廷增兵,易知足是什麼意思?”

“回皇太后。”肅順不慌不忙的道:“此番伐倭,元奇是三管齊下,眼下正擾亂倭國的金融經濟,動搖幕府的權威,一旦開戰必然是兵分數路,雷霆一擊,若到開戰之後再臨時增兵,就未免太遲。”

對於打仗的事情,慈安不懂,但抽調京師的兵力卻讓她十分警惕,略微沉吟,他才道:“奕譞回報,元奇此番伐倭,意在亡其國,滅其族,如此,大戰之後,倭國必然一片焦土,朝廷要之何益?”

“倭國省產金銀還有銅,皇太后應該有所耳聞。”肅順連忙道:“即便戰後一片焦土,也無損開採礦藏,再則,倭國與朝鮮隔海相望,任由元奇接管......也不利於北洋水師的發展。”

慈安卻是不為所動,語氣淡然的道:“北洋水師再發展也無法與元奇海軍抗衡,倭國不能持續增兵,此事無須再議,跪安罷,載垣留下。”

從東暖閣退出來,肅順並不沮喪,慈安的態度在他的意料之中,這還沒開戰就急著催促朝廷增兵,換了誰都會起疑,看來晚上得去恭王府一趟與奕訢通通氣。

東暖閣裡,慈安沉吟了一陣,才道:“易知足要求繼續增兵是何用意?”

“以微臣揣摩,元奇可能是希望速戰速決,兵分數路,儘快結束戰爭。”載垣小心翼翼的道:“另外,也不排除另有企圖?”

慈安緩聲道:“但說無妨。”

“微臣只是私下揣摩。”載垣說著輕輕磕了個頭,“立憲之期將近,元奇可能會利用次此伐倭,分化朝廷的兵力.......。”

聽的這話,慈安半晌沒吭聲,她擔心的也正是這點隨著預備立憲的期限越來越近,她心裡的擔憂也是越發的重,元奇征伐倭國讓朝廷協助出兵,她就隱隱有這種感覺,但卻是拗不過元奇、恭王、肅順三方的壓力,更為重要的是部隊官兵本身也渴盼參與伐倭獲取戰功。

這次元奇要求朝廷增兵,三方會不會故伎重演,再度施加壓力?另外還有一個可能,要求朝廷增兵,或許是真的出於戰事的需要,畢竟易知足向她暗示過,元奇會以大局為重。

究竟是哪種情況?她微微蹙起眉頭,良久她才開口道:“遣派一萬新兵如何?”

載垣心裡暗自腹誹,元奇若是有心分化瓦解朝廷的兵力,派遣新兵老兵有何區別?新兵配備武器在戰場上歷練一番只怕比京師的老兵戰力更高,略微沉吟,他才輕聲道:“太后慎慮,新兵欠缺的也只是實戰歷練。”

這話不無道理,慈安沉吟了下才道:“本宮一直沒想明白,元奇壟斷對倭貿易,為何要大舉征伐,然後將倭國拱手送給朝廷?”

這個問題,載垣自己也沒琢磨明白,要說元奇一心為朝廷著想,那純粹是扯談,沒人會相信,但此舉明明對元奇沒有絲毫好處,要說不是一心為朝廷著想,卻又有些說不通,他只得磕頭道:“微臣愚鈍,也不明白其中原委。”

暗歎了一聲,慈安才道:“跪安罷。”待的載垣躬身退下,她呷了口茶才緩緩起身挪身上炕歪著身子看著藻頂出神,早在咸豐還在的時候,易知足的很多舉動,都令人十分費解,這應該是一個十分矛盾的人,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易知足的人品是不用懷疑的。

想到這裡,她心頭一亮,養心殿就有與鎮南王府直接聯絡的有線電報,為什麼不直接詢問對方,要求增兵的理由?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她很快又猶豫起來,原因很簡單,易知足為什麼不直接給她來電報,要求朝廷增兵,而是讓肅順提出來?僅僅是因為肅順是首席軍機大臣?還有,易知足逗留在倭國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提出讓朝廷增兵?

默然半晌,她才吩咐道:“擬旨,著奕譞迅速回報徵倭作戰計劃。”頓了頓,她接著道:“另外,給鎮南王去電,朝廷以大局為重,增兵倭國,可能保證安全?”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劍仙三千萬宇宙級寵愛諸天新時代女配她天生好命我真不是魔神
相關推薦
西遊:剛上封神榜,收割諸天香火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從零開始的穿越生涯從零開始的魔法少女大清帝國超神進化:開局獲得神格軍工帝國甲午之軍工霸世逐夢七十年:我的流金歲月我真不是文藝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