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返回

大秦:祖龍看我劇本,竟要我監國

第一百零七章 明明可以搶錢,還專門修了九條馳道,這分明是慈善啊!
上章 目錄 下章

大秦:祖龍看我劇本,竟要我監國第一百零七章 明明可以搶錢,還專門修了九條馳道,這分明是慈善啊!

大臣們的反對,早在扶蘇的預料當中。

事實上,每次他在早朝的時候要宣佈造奇觀,大臣們就沒什麼好眼色。

清一色就是各種痛心疾首的驚呼:“殿下,奇觀誤國啊!”

扶蘇一聽這話也相當的無語啊。

狗屁,我當然知道奇觀誤國,可我不建奇觀能有你們好日子過嗎?

你馮老頭一把年紀了,還能像今天這樣生龍活虎?

不過,他倒是也不在意這個問題,畢竟扶蘇素來是一個明事理的人。

看你們貢獻這麼多聲望值的份上,懶得和你們計較。

大臣們不理解,他便耐心解釋了起來。

“諸位,眼下我大秦迫在眉睫需要建設的三大奇觀,無需繁徵苦役,濫用民力,完全可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興修水利,是為了防範來年大旱,都江堰,鄭國渠,都是恩澤一方的奇觀,不可謂不重要。”

“而馳道,更是我大秦非常重要的民生基建設施,如今便修築九條大道,通上郡為上郡道,通九原郡的為直道,出秦嶺通巴蜀地的為棧道,出函谷關通中原的為東方道,通西域的為西方道……”

“大致按照道寬五十步,三丈隔松的方式建造,初步在這個方桉基礎上,建設出一百萬丈通往咸陽的九條馳道。”

“一百萬丈?”

聽到扶蘇的發言,馮去疾也不由瞠目結舌,深感震撼。

光是把鄭國渠,都江堰翻新一遍也就算了,好歹也是水利設施能防洪。

一上來就要建造一百萬丈的秦馳道?

秦馳道的建設馮去疾有目共睹。

即便是始皇陛下最早提出這個概念動工建設,鋪設了一年也才在咸陽方圓幾十公裡鋪上了馳道。

一百萬丈足足有三千多公里,難不成,這是要把大秦通往所有郡縣的道路都打通?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每一條路都需要按照統一車轍的方式建造,這就是一個海量的大工程了。

“殿下!光是建造這九條馳道,就至少需要十年光景將其打通,何況還是一百萬丈的里程?眼下,我大秦實在是負擔不起啊!”

一旁的御史大夫馮劫忍不住了,作為三卿之一,他認為自己有義務勸扶蘇收回成命。

秦馳道的建設的確有意義,但是一百萬丈的數目,實在是太離譜了。

要知道,秦始皇提出馳道這個概念的時候,基本上是奔著幾百年長期使用的目的打造的。

下雨不能變軟,路上永遠不能長草,每條馳道上都要把黃土燒熟後摻入鹽鹼,再一遍遍碾壓夯實,然後鋪上枕木。

枕木間距要按照馬蹄步距鋪設,馳道枕木之間的間距,和馬的步間距基本吻合,使馬每跨一步都不由自主地保持在兩根枕木之間的相同距離,而不是落步在兩根枕木的間隙中。這樣一來,馬想偷懶邁小步都不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以看出,秦馳道和近代的鐵路有很多相似之處。其最大的區別在於,一個是靠馬為動力拉車,一個是靠蒸汽機為動力拉車。

事實上,先秦時期打通的那九條馳道,也沿用了整整兩千年才逐漸荒廢,迄今為止馳道還在有人使用。

扶蘇看著大臣們議論紛紛,就連王翦老將軍都想藉此機會發言。

就在這時候,扶蘇補充了一句,大臣們的討論聲瞬間降了下來。

“馳道建設並非難事,即便幾年內打通也未嘗不可。”

“相比於先前用枕木鋪設的方法,實在是耗材巨大,況且枕木時間長了容易腐壞,如今只需要用水泥取代枕木進行鋪設,不僅可以提升運輸效率,只要建成,用二十年左右的根本無需人力維護。”

“水泥為何物?”

大臣們全都看了過來,紛紛感到不解。

秦馳道的好處母庸置疑,一旦打通大秦子民都能加強彼此的來往,那些意圖造反的六國餘孽將會無處遁形。

但是困擾他們的主要問題就在於,秦馳道的鋪設過程當中需要消耗很多原料,這對於如今開戰在即的大秦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秦馳道需要大量硬木作為馳道道軌,還需要有枕木鋪設在地面作為路基,只要涉及到木材,物資消耗消耗立馬就上去了。

傳統的修路方桉,諸如用石塊鋪底之類的方桉並不實用。

成本雖然節省了,但是秦馳道的建設初衷,便是為了延續到千秋萬世都能繼續使用,完全沒必要用石頭路。

“水泥,遠比枕木還要結實耐用。”

隨著扶蘇開口普及水泥的概念,大臣們全都眼前一亮。

一用水泥,原料完全可以不用枕木,何況製作水泥的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原料基本上隨處可見。

況且,這是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啊!

水泥路鋪設完了,能有多少損耗?

先秦時期馬車規格不算特別麻煩,即便是明朝時期各種種類規格的馬車,算上車輪、車軛、車軸、車板、車轅總重量也不超過一噸。

算下來一輛馬車總運力大概也就在兩噸左右。

就算天天滿載經過無數輛馬車,這也對水泥路基本造不成太大的損耗。

又不是動輒幾十噸的大貨車經過,哪怕鋪設出來的水泥土質量不如現代的水泥路,那也可以說綽綽有餘了。

聽著扶蘇的話語,大臣們也紛紛點頭,算是明白了這個概念。

緊接著,就聽見扶蘇在這個時候,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諸位大概忽略了一個問題,馳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建設一百萬丈馳道完全可以開放給民眾使用,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價就可以使用馳道,豈不美哉?”

“馳道給民眾使用?這莫非是陛下的意思?”

馮去疾皺了皺眉,很是疑惑。

秦馳道為三車道,中間為皇帝專用,兩邊則為旁行道,可供吏民使用。

旁行道沒有鋪設枕木,自然坑坑窪窪凹凸不平。

馳道則暢通無阻,平日裡只有傳遞重要訊息警報時,傳檄人員才可以使用三車道的馳道。

如今閒雜人等都能隨意在馳道上通行,這豈不是亂套了?

別的不說,曹植一代才子就因為酒後輕狂誤走了皇帝的馳道,直接葬送仕途。

這可是關係到皇家威儀的事情!

“非也,我大秦凡通達於天下者必有符節,沒有符節就不可能進出城門,既然能夠出城,那就必然是遵紀守法的大秦好公民,既然這樣,使用馳道花費一部分錢不是應當的嗎?”

“車馬通行,勢必會讓道路產生一定的磨損,收取這個通行費用,也只是為了出於維護道路的目的。”

“其中,平民可以免收過路費,但是做生意的商賈富商,乃至各地要來辦事的官員,想透過馳道的話就必須要付出過路費。”

別的不說。扶蘇的話的確很有一番道理。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過路費。

水泥路鋪就的馳道一路平坦,一天跑個四百公裡左右輕輕鬆鬆,收點過路費那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九條馳道都建好了,還想白嫖?

那是不可能的!

馳道畢竟是古代版的鐵路,一般人不會閒著沒事跑馳道上去往全國各地的。

光是這一點,就篩選了大部分的人,而且這個時候能擁有馬車上馳道的會是什麼人?

大家都是有錢人,收一筆過路費沒問題吧。

況且馳道帶來的變化,那可真是翻天覆地。

別的不說,馳道很大程度節省了時間以及提升了運輸效率。

一輛馬車不遠千里而來,一路翻山越嶺途中貨物損失,家畜途中要修整,貨車長時間顛簸也容易損壞。

各種不良因素加起來,這時候給這些商賈們一個選擇,掏錢走馳道,還是繼續走山路,恐怕正常人都能做出正確選擇。

至於養路費之類的概念,扶蘇也就算在人頭上了。

暫時按照通行時馬車上承載的人數收費,按照人頭結算費用。

嚯。

此言一出,大臣們全都陷入了沉默,齊齊愣在原地一動不動.

即便是老謀深算的大臣們,聽到扶蘇的舉措,也不由不寒而慄。

修路還能收費?

這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沒想到,就被扶蘇這樣輕而易舉地提了出來。

要論壓榨,還得看扶蘇。

明明可以搶錢,扶蘇還特地修了九條馳道給大秦子民使用。

扶蘇他真的……實在是太仁慈了。

大臣們也議論起來,關於收費的合理性。

討論了一番,他們發現此事的確可行。

馳道通往全國暢通無阻,一天可行四百公裡左右,花點錢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如今馳道還只有一小段,要說收費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

不過等建成以後,完全可以從長計議。

比如一百丈左右的路程,就象徵性收取個一文錢的過路費就差不多了。

一萬丈三十多公裡也才三百文錢,連一貫錢都不到。

如此低廉的價格,還要什麼腳踏車?

這不是搞慈善做什麼?

當然,後續也不用漲價,定價是多少就是多少,漲價可不好,容易引起民怨。

完全可以靈活一點嘛,比如整個馬車限重,超出重量的按超重部分收費,馱馬限高,超出1.5M的高度需要進行收費……

多的是方法嘛。

現如今,大臣們議論了一番,也都贊同了修建秦馳道的舉措。

如果水泥地當真耐用,可以經受雨水沖刷,採取這樣收費的方式,倒是也能收回一部分建設成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大秦富商們一個比一個有錢,他們樂意花錢,大秦也自然樂意收錢。

不過,畢竟馳道也是個長期的民生工程,短期內是不可能修好的。

咸陽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條條大陸通咸陽,背後還得無數的勞動人民默默付出啊。

既然決定了建設馳道,那就需要徵調一筆民工開始建設,一開始,還是在咸陽城開始鋪設,先修建個大概的輪廓出來。

眼見著現在把都江堰,鄭國渠,秦馳道全都提上了議程,扶蘇也是頗為的滿意。

現在,只需要靜等奇觀建成就可以了。

除了這些以外,他還得想辦法抽出第二批大秦工程師出來。

只用這些三千名大秦工程師建設各種奇觀的話,說實話也沒任何問題。

問題就在於只有三千名,拆成一半影響效率不說,也得不償失。

分頭建設的話,效率根本提不上去。

扶蘇也只需要再來一批工程師,這樣建設大秦奇觀的話,才勉強夠用。

只要一座奇觀建成以後,立馬徵調他們去其他地方修奇觀,產能不會浪費。

要是更多的話,完全沒必要。

既如此,早朝也宣告結束。

大臣們最終討論出來了一個結果。

首先,參加建設馳道這種大型工程的人,大部分都是按照政府的命令從四面八方徵調而來的農夫。

古代的徭役基本沒有薪水的說法,純粹是白嫖,強制安排去幹活。

甚至天天996通宵幹活不說,還要自己攜帶足夠的乾糧過來,沒有伙食,衣服要自帶,工具也要自帶。

福利待遇裡說好的所謂包住,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就算是包住了。

所以,古代農民最害怕的苛政就是徭役,耽誤農事影響收成不說還要破財。

對此,扶蘇也心裡有數。

說出建設馳道的計劃同時,他也特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讓諸位大臣徵調民工的同時,也要為其提高民工福利待遇。

至少為大秦建設奇觀待遇不能差。

包吃包住這個是基本待遇,人家千里迢迢給你幹活,你連飯都不給人家吃這也太寒酸了。

除了這些以外,還要保證每一個民工每天都能發放一定的薪水。

雖然只有幾錢,這個數目不多,但是服徭役還能管吃管住,有錢拿已經好過太多了。

只有讓大秦子民都能切實感受到恩惠,大秦的國運才能提升上去。

都從來沒打算善待百姓,指望百姓們為大秦盡忠?

古代百姓其實要的並不多,只要管吃管飯就已經是天大的福報了,哪還能想到有工錢拿。

就這樣,隨著扶蘇吩咐下去,群臣雖然感到意外,卻也只得遵從。

扶蘇仁慈大度的形象,卻在民間逐漸傳播了起來。

在百姓眼中,扶蘇儼然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仁君,光是在咸陽城一個地方,扶蘇就有了龐大的民眾基礎。

上章 目錄 下章
本站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都市國術女神諸天新時代劍仙三千萬我有一座天地當鋪宇宙級寵愛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特種兵之戰狼崛起女配她天生好命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相關推薦
異時空傳奇貶值系統,我身價暴漲百萬倍鬼盔甲陽神高手縱橫都市從經紀公司開始當理事武靈女尊踏路追仙傳重生之家有悍妻紅塵問劍問劍江湖行